明明如此痛苦,為什麼你就是離不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編譯&補充 by 鄭子玲
原文: Why couples stay in unhappy relationships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親密關係能讓他們感覺滿足和快樂。
但同時,我們身邊也一定存在這麼一些人,他們對婚姻非常不滿意,卻一直沒有選擇離婚或者分手。
他們為什麼沒有及時止損,結束不愉快的關係或婚姻、選擇重新開始呢?
大半個世紀以前, 人際關係理論中風靡一時的主要是社會交換理論。
根據這個理論,
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到某種能夠帶來獎勵和報酬的交換活動的支配,因此,人類一切社會活動都可以歸結為一種交換,人們在社會交換中所結成的社會關係也是一種交換關係。
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凱利及約翰·蒂博(John Thibaut)進一步提出人際交互理論,該理論認為,在親密關係中雙方也是在不斷衡量代價與收益,只要他們認為自己收穫的比付出的多,他們就會對這段關係感到滿意。
例如,也許你的伴侶會要求你為他付出很多時間和其他資源,但ta在其他很多方面能夠滿足你的情感、精神、交流或物質等等需求,又或者你的伴侶雖然付出的不多,但他對你的要求也很少。
社會交換理論能夠預期以上兩種舉例的情況中,你可能會做出的選擇——當預期代價超過預期收益,你對這段關係就會感到不平衡和不滿意。
根據交互理論,關係的滿意度會帶來承諾和責任感,尤其當關係符合以下情況,人們對他們的關係持有高度的承諾感:
1. 他們對這段關係投入了很多,讓他們感覺這段關係本身已經具有一定價值;
2. 他們目前沒有找到比現在這段關係更加合適的選擇了;
3. 他們對目前的這段關係滿意度較高;
關係的滿意度依賴於你純獲利的多少,但最近越來越多研究人員也開始強調「個人標準」的重要性。
在現代西方社會和中國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中,我們希望伴侶是靈魂伴侶,能夠時刻滿足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
換句話說,我們希望伴侶不僅僅是愛人,還是最好的朋友。
並不是所有人對婚姻都有著同樣的看法。
例如,日本很多妻子常常說,希望他們的丈夫是「健康而能賺錢的」。
只要丈夫每個月能給家裡生活費,田中夫人並不介意她丈夫在外面做的是什麼工作。
同樣的,她也希望擁有自由,能夠按照自己意願生活而不被丈夫干涉和管制。
還有父母包辦的婚姻,這種婚姻中的雙方大多由經濟和物質條件而結合,與愛情或其他感情因素並無多大關係。
與之相似的情況還有功能失調的關係或婚姻(就是兩人處不來)。
這類婚姻之所以一直維持著,可能僅僅是因為雙方對關係或婚姻質量有著很低的標準。
例如,如果你自小在充斥著家庭暴力或情感冷漠的家庭當中成長,你可能會誤以為這就是婚姻。
如果打小你一直深受父母的挑剔、批評、責罵、貶低,那麼長大後當伴侶對你很差的時候,你甚至會誤以為是自己應得的。
還有一些情況,有些人對他們的關係真心非常不滿和厭惡,卻遲遲沒有結束關係。
這種情況用交互理論解釋就顯得站不住腳了。
那為什麼這麼多人明明不幸福,卻還是不離開呢?
心理學家Levi Baker和他的同事最近寫了一篇文獻,對婚姻極度不滿卻沒有結束關係的情況進行研究,並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視角。
在該文獻當中,Baker認為,即使最好的婚姻也必定會有不完美的地方。
事業的改變、家庭成員生病、甚至是新生命的到來都會成為婚姻中的壓力來源,都可能會降低雙方對婚姻的滿意度。
但在他們仍然抱有同甘共苦的決心,一起經營婚姻,我們在這裡暫且稱這個決心為承諾度。
根據調查研究,
承諾度高低並不只是建立在對關係目前的滿意度之上,而更多取決於伴侶對這段關係未來滿意度的期待值高低。
換句話說,很多人之所以沒有離開一段讓他們痛苦或不愉快的婚姻,是因為他們對這段關係還抱有期待,希冀這段關係未來會有所改善。
我們拿家裡誕生第一個新生命來舉例。
儘管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到來充滿著喜悅,但這種愉快的體驗也伴隨著接踵而來的消極後果,例如二人世界少了,夫妻親密度的降低、要花更多時間和資源照顧孩子、因孩子教育問題帶來的爭吵……但兩夫妻之所以仍然願意在一起,並不因為他們現有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被滿足了,而更多的是他們相信,現有的衝突和矛盾會在日後得到改善或解決。
這麼說的話,對關係現有的滿足感並不是承諾度高低的唯一標準,而更多表明了這段關係當中是否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滿足的感覺其實是在提醒你要花更多功夫在經營這段關係,而不是想方設法離開你的另一半。
事實上,採取一些行動去改善關係,比如花多點時間陪伴ta,或是尋求婚姻諮詢的幫助,都能增加你對關係未來會幸福的期待值,也因此提高了你對改善這段關係的信心。
如果不僅僅從現有滿意度考慮,再加上期待值的話,那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何有些人選擇離開和結束關係,而有些人則一直留在不幸福的關係或婚姻中了。
根據Baker和同事的研究數據,一般會有以下兩種傾向:
1. 當人們覺得
1) 對關係現有滿意度很低,也認為未來不會再有改善的可能,2) 同時認為自己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會傾向於選擇結束。
(「她永遠都不可能改變了,天涯何處無芳草,我就不信了。
」)
2. 當人們覺得
1) 未來會有改善的可能, 2) 目前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時,
他們會更傾向於留在一段不幸福的關係或婚姻中。
很多人會認為上面提到的「選擇」指的是潛在的情人,但我們這指的不僅是潛在的對象,也包括其他社會因素。
自我概念
對於有些人來說,重新開始獨自生活也比陷在關係的痛苦中來的好,而有些人則覺得「獨自一人」遠比留在一段無愛的感情中來得可怕。
養家&餬口
儘管很多人希望婚姻是靈魂伴侶之間的結合,但說到底,婚姻最終還是會回到「養家餬口」這一層面上。
有些婚姻雖然不幸福卻沒有離婚,可能是為了物質,也可能是為了孩子。
他們可能會認為離婚後自己一個人經濟能力不足,也可能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所以選擇繼續留在不幸福的婚姻當中。
宗教or其他認知觀念
宗教或認知態度也是人們是否選擇離婚的原因。
在一些宗教中,離婚是不被允許的;或者當一個人認為離婚會使自己遭到孤立、失去社會支持、成為別人的笑談等等,他們也會對結束關係這個選擇猶豫不決,充滿矛盾。
總之,留下還是離開這一決定並非完全建立於目前的狀況,而更多取決於對未來情況的期待值。
總之,一旦確認這段關係沒有任何改善的可能,人們會開始對未來進行評估。
如果他們相信自己有可能擁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會更傾向於離開,重新開始。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社會很多年輕的夫妻離婚率更高的原因——他們知道自己還有競爭力,能夠找到更好對象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References
Baker, L. R., McNulty, J. K., & VanderDrift, L. E. (2017). Expectations for future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Unique sources and critical implications for commit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6, 700-721.
廣州伊理雅通心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