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婚姻關係價值取向的相互矛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愛情的目的是什麼?婚姻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要戀愛?為什麼又要結婚?不同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拋開現實的功利和以物質需求作為目標的情況不談,要弄清這一問題,就必須首先理清愛情與婚姻兩者之間的關係。
愛情的主體是男女個人;婚姻的主體是制度本身。
愛情的目的是快樂;婚姻的目的是契約的遵守。
確切地講,愛情是個人的;婚姻是社會的。
由此我們僅僅從人的自由與制度,人與社會的關係來分析就可得出二者相互矛盾的一面。
愛情來源於人類進化中靈活與肉體的衝突,在二者合一的過程中,人類完成了自我發展。
愛情的產生只需要兩個人彼此愛慕,彼此對對方有強烈的渴望即可。
但是婚姻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有法律的、社會的、經濟的,還有來自家庭的等等各個方面的制約因素,使愛情並不一定走向婚姻。
實事求是地講,無論從愛情與婚姻的本質,還是從兩性生活的實踐來看,愛情的外延要比婚姻大的多,愛情既可以存在於婚姻之中,又可以產生於婚姻之外;既可以完全滲透在婚姻之中,又可以統統揮灑在婚姻之外;既可以留守在婚姻之中,又可以流離於婚姻之外;既可以存在於現實之中,又可以存在於幻想之上。
所以,愛情與婚姻相容可以表現在婚內,也可以表現在婚外;愛情與婚姻脫節,不是表現在婚內而是表現在婚外。
總而言之,愛情是人類兩性生活的主要內容,婚姻是人類兩性生活的主要形式。
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看,愛情可以超越婚姻,婚姻不能左右愛情,愛情往往是超凡入聖的,對婚姻而言,它可能使其有,也可能使其無,還可能使其時有時無。
婚姻對愛情卻常常無能為力,難以把握制約其行徑,兩者的價值取向是矛盾衝突的。
眾所周知,愛情是個人的自由選擇,而婚姻是社會的制度約束。
當人們自由選擇愛情時,並不一定會得到社會制度的認可。
比如有著血緣關係的人或者同性之間。
我們知道,愛情具有隨意性,任何異性甚至兩個同性之間出於情感和心理的傾慕而產生愛情,而這樣的愛情在我國當前的法律上是不可能形成婚姻的。
而當兩個人基於契約關係形成法律和社會認可的婚姻關係時,這一制度形式就開始發揮其自身的約束作用,而這種作用在現實中經常與人的自由選擇相衝突,具體表現為「婚外戀」、「網戀」等現象。
而婚姻本身的社會制度屬性必然要求一種理性,在彼此進入婚姻生活之前,通過理性的考量從而使兩個人結合生活在一起。
我們知道,人有七情六慾,人性是複雜的,人的感情多種多樣,對於愛情的追求也是變化多端的。
因此,由人的無限感性而產生的愛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在已有愛情的基礎上改變或另覓新歡。
而由於人的有限理性,從而導致人們選擇自己的婚姻時並不一定意味著婚姻關係的穩定。
而當人們經過婚姻生活的相處認識到選擇的錯誤時,就存在著婚姻關係破裂的危機,而這種基於人性本身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總之,一方面基於愛情形成婚姻組成家庭時,總能給人以憧憬和希望,但隨著愛情關係變成婚姻關係,又總是讓人感到生活的無奈和患得患失,從而最終使婚姻走向破碎。
另一方面,在現代的婚姻家庭關係中,人們的婚姻關係逐漸的走向務實,而愛情總是被人們所忽視。
在這種務實的婚姻關係中,夫妻雙方總是感覺到生活中存在種種缺憾和不知所措,從而對婚姻失去信心。
價值取向的變動性,使愛情與婚姻的關係經常錯位。
不忠婚姻的婚外情,為什麼還有如此多的人去觸碰?
有網友問旭航俊,既然是不忠婚姻的婚外情,為什麼還有如此多的人去觸碰?且迷戀不已,甚至有人說,婚外情才是真正的兩性愛情,所以才讓婚姻里的人們樂此不疲地追求它,依賴它?對此,你是怎麼看?我曾給婚外情...
婚姻路上的這三道「坎」,跨過去了,就是一輩子的夫妻!
都說,婚姻路上有三道坎,跨過了就是一輩子的夫妻。婚姻關係是社會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之一,也是對個人的生活、情感影響最大的關係。婚姻,幾乎人人都可以說上兩句,可是真正能夠讀懂它的卻寥寥無幾。因為讀懂...
婚姻的「頭號殺手」——婚外戀
婚外戀,就是婚姻關係中的一方同與配偶以外的異性發生情愛與性關係的行為。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這種現象屢見不鮮,而且還有日益增長之勢。婚外戀問題不僅直接關係著家庭中婚姻關係的穩定,也直接影響著社會整...
離婚率年年高攀、近兩億單身人士:婚姻制度是否正走在消亡的路上
一直以來婚姻被稱為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人人追求的幸福生活方式;婚姻制度作為維繫人類兩性關係最好的制度出現。從沒有婚姻的的原始社會,經歷了母系社會,到建立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再發展到今天的一夫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