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伴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聰慧狡黠、出身平凡的愛瑪,與俊美自戀的花花公子德克斯特原本像兩道平行線,不會有任何交集。

大學畢業前夕的一天,兩人短暫邂逅,稱不上甜蜜,卻深深印入彼此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此後每年同一天,倫敦、羅馬、巴黎、愛丁堡,時空變換,他們焦灼、傾訴、挂念、幻想、安慰、傷害,總是在最需要彼此的時刻,一再錯過……」小說《One Day》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段美麗的愛戀——男女主人公用20年的時間奔向對方終是永遠錯過,「一個20個『一天』的最美命題,無關柴米油鹽的俗世,只關靈魂交匯的真心。

」對於浪漫主義者來說,靈魂伴侶就是《飄》中斯嘉麗小姐跌宕起伏的愛情;或者是寶萊塢的歌舞中,女主角接受了一個她並不愛的男人後,最終遇到了夢中情人的美好劇情。

「通常情況下,我們說靈魂伴侶指的是完美契合我們的品味、價值觀的人。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我們希望愛情能夠天長地久,充滿幸福、溫存、愉悅……」法國種族精神專家托比•納當在其著作《愛情春藥》中說道。

而靈魂伴侶其實一直存在於想像中:對剛出生時與母親關係的懷念,終其一生只為找回那份感覺,於是我們創造出這個完美的另一個自己的形象,和他/她之間不需要言語溝通,他/她會永遠保護我們不受缺失。

先問問自己的靈魂

「我老開玩笑問人,那你有soul嗎?你連soul都沒有你就別求什麼soul mate了。

」 ,「如果一個人的精神高度都很一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那如何追求靈魂伴侶呢?」所謂「有沒有靈魂」也是一種生活的理念和態度。

比如說,一個絕對的達爾文主義者,似乎就是沒有靈魂的,因為他們只把人看做一個更高級的生物而已,歸根結底就是個裸猿,那在這樣一種信仰或者人生態度下,他們就會覺得靈魂本身就是不存在的,那靈魂伴侶也就不存在了。

「靈魂伴侶」來源於古希臘,傳說女人們如被附身般,奔跑在大山里、森林中,以表對葡萄酒之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

我們的祖先們乞求伊南娜、阿佛洛狄忒、維納斯眾神,把渴望的人帶到他們的床上:「讓我愛的人來到我身邊,讓他/她也同樣渴望我。

「實際上,靈代表了人們渴望成為最好的自己,因而對靈的這種追求更是對人的一個精神世界最核心部分、生命的源頭和力量的追求,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那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這個需要的,都想成為最好的自己。

因為婚姻/伴侶關係都是通過對方、在和對方互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和對方。

而魂實際上就是一種關係,在宗教里,意味著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而對於沒有信仰的人,我們可能也是把它當做一種對於關係的期待。

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於靈魂伴侶的需要還是應該普遍存在的。

缺失的另一半自我?

聖經中,一個男人被創造出來時,他的女性伴侶也同時被創造出來。

不一定是一男一女,也有可能是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因為男性的部分可能存在於女性中,反之亦然。

由此,便出現了一個困擾我們的問題:那個完美的另一半是誰呢?那個我們不停到處尋找——甚至在遍地開花的相親網站上尋找的靈魂伴侶,到底是誰呢?「有些人他說想要找靈魂伴侶,那他要找的人就更像一個異性的自我,為了打破自己的存在性孤獨(人性最深處的孤獨感),這個就像自體心理學裡所講的『孿生』的自我一樣,除了性別不同,他/她就像另外一個我,所以特別能理解我;有些時候我們在尋找的就是一個相反的,在某些方面是互補,就好像是他/她正好是我沒有實現的那一部分自我。

通過這樣另外一個人,可以把我的這一面去實現出來。

那這樣就會表現出來是互補的,就像榮格心理學裡所講的,男人心中的阿尼瑪,和女人心中的阿尼姆斯,那個就更像是一種互補性的,而不是一種相似性的。

」「但在他們的精神最深處都是相似的,如果沒有這個相似性,他們就沒有靈魂相互聯繫的基點,就談不上什麼靈魂伴侶。

因此,最廣義上的靈魂伴侶不一定只存在異性間,可以像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因為最深層的靈魂伴侶可能與性別無關。

有時同性之間的共鳴會更容易,理解得更好。

「男女之間的愛情關係導致的婚姻一定是有世俗的部分,不可能成倆僧人,天天在那裡談談佛吧?只要是有身體的接觸、有性愛,甚至有婚姻,那就完了。

因為需要支持婚姻的,可不僅僅是精神啊。

有了雜念,對靈性來說就會有一定的困擾。

得知,我幸;不得,我命

遇見靈魂伴侶的感覺有時候和地震一樣,顛覆我們的深層心理狀態,超越超自然的界線。

「當那個男人走近我所在的地方時,我感到一陣難以名狀的不適:我認為我是心臟病犯了,」法國臨床心理醫生、夫妻專家薩博麗娜·菲利普(Sabrina Philippe)分享「交談了之後,我感覺早就認識他。

他和我的type完全不符合,但好像我已經等了他一生。

言語、眼神、手勢都是多餘的,迅速地身體親近反而毫無用處,甚至有些滑稽。

一些奇怪的現象也隨之出現:預知的畫面回閃、有前兆的夢境。

我『看見』他拿起了電話,而我的電話鈴響證明我是對的;在來到他公寓前,我已經『看見』了裡面的樣子……我感覺自己瘋了。

而他也有相似的感覺。

他很害怕。

我覺得是我們被附身了,失去了一切控制。

我的思維速度是平時的兩倍,各種念頭如狂風般向我襲來。

我的心理學知識不足以分析發生的這一切並作出判斷……」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這種既焦慮又興奮、思維飛速運轉的狀態稱為「躁狂」。

這種心靈感應的現象,與他們與母親的最初連結有關,還是嬰孩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受到母親情緒的直接影響。

「但真的不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我覺得那是個非常少的比例。

因為首先你得有靈魂,其次你得找到你自己的靈魂,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

往往人們真正的自己的靈魂都未必能夠找到。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覺得「哦,那個就是我的靈魂伴侶」。

然後就會對他/她很有感覺,一見鍾情……但這些大多都是一些早期情結留下來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說,你可以追溯到童年經驗,最終發現這只是移情,而因這種移情而建立起來的關係,被誤以為是靈魂伴侶,但它根本不能滋養你的靈魂。

「所以如果一個人真能找到靈魂伴侶,我覺得他/她具備一個條件,就是他/她已經把自己早期的一些情結處理得比較好了,這樣他才能不受移情的影響,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很深的、靈魂的一些需求。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一個人如果要把自己的這些情結處理到這種程度,那需要很長地時間,而到那個時候,他/她還是不是真有機會遇到自己的靈魂伴侶,或者說當靈魂伴侶就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能否認得出來?的確不是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寧死也要追求;有的人更理智地去選擇更理智的人生。

靈魂匹配,不一定能很好地在一起

很多真正意義上的靈性伴侶,並沒有好結果。

而且彼此也充滿著不忠、謊言,甚至靈性伴侶不一定是好的性伴侶,也不一定是好的生活伴侶。

薩特、波伏娃沒有一對一地忠誠過,大野洋子跟列儂並沒有孕育愛情的結晶……「世人憧憬的美好關係無非是想把精神、肉體、經濟利益三者結合,但總是顧此失彼嘛。

所以不要以為靈魂伴侶可以替代性和經濟利益。

」有些人就會很自欺地說「我可以過兩方面的生活,靈魂歸靈魂,身體歸身體,社會現實歸社會現實,同時我又在我的靈性層面有一個自己的世界」,但這些試圖投機取巧的人,會發現到頭來不一定能有一個不著地的靈魂生活;同時一個著地的靈魂生活也有可能毀掉他/她很多浪漫的想像。

如果要孤注一擲,為了追求靈魂伴侶不惜放棄很多已有的東西,最後的成功率也是極低的,絕大多數也是雞飛蛋打。

「大部分情況下,這些伴侶到最後都會分開。

」收集了許多對伴侶見證的精神學家托比·納當觀察到,「因為,通常來說,總有一方還沒有準備好顛覆自己的生活。

」確實太奇怪了!這些靈魂伴侶們怎麼會認不出對方從而錯過了彼此呢?托比說:「太簡單了,因為這些故事都是想像出來的。

兩個人當中,必須有一方沉浸在情節中,說服自己找到了那個人,而另一方並沒有愛得那麼深,甚至一點都不。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兩個靈魂伴侶遇見,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那麼,為什麼要排斥這樣的美夢呢?

更多精彩請訂閱一鳴心理公眾號:YMXL525

關愛身心健康,樂享幸福人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還在等待真愛?只要方法對一定會呼喚到

還記得四年前有一次北大校友聚餐時,討論到關於愛情和婚姻的話題時,我一說我在等soulmate,大家都笑了。印象很深刻,大家非常善意地集體「討伐」了我的這種想法。他們的結論是,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

我不是怕結婚,而是怕跟錯人

在各種婚後出軌、婆媳爭吵、產後抑鬱的新聞頻出之後,越來越多的人說,真的不敢結婚了,更不敢生孩子,如果為人妻或早或晚都要面對這樣的待遇,那還不如一個人。曾經認為,害怕結婚,只是因為從沒遇到過一個讓...

精神出軌和身體出軌哪個更嚴重?

首先說說精神出軌精神出軌的定義其實是模糊不清的。出軌,有偏離了軌道,也有不止偏離了軌道甚至到別的軌道上面去。那精神出軌,到什麼程度算嚴重呢?我認為,遐想的那些不叫精神出軌,那叫意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