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戀愛的時間越來越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你想知道我對你的愛情是什麼嗎 ?
就是從心底里喜歡你,覺得你的一舉一動都很親切,不高興你比喜歡我更喜歡別人 。
你要是喜歡別人我會哭,但是還是喜歡你 。
——王小波
為什麼現在人的戀愛周期越來越短了?
《前任攻略》中,張涵予對韓庚說:「在我們那個年代,東西壞了是可以修的,不像現在,東西壞了都要換新的。
」很多人聽了很感慨,覺得現在年輕人的感情觀出現了大問題。
其實,如果幾十年前有今天這樣發達的社交網絡,寬鬆的社會背景,離婚率未必比現在的低。
因為從老年離婚的趨勢來看,父輩的愛情同樣有很多問題。
面對問題,修,是困難的,而換,是容易的。
當初修,未必因為深愛,也可能是沒辦法,現在換,未必因為不愛,也可能是因為選擇太多,分手太簡單。
分手成本太低的年代,人們的戀愛期必然縮短,就好像交易成本太低的市場,商品換手率必然提高,商品價格也隨之下降。
人們願意為一段感情付出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因為下一個會更好,所以少有人用心經營愛情,卻多的是人尋覓愛情。
說是尋覓愛情,更多時候是找一個人來愛自己。
在這個「認真就輸了」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不願付出,不肯投入,只想保留一個「完整的自我」,讓別人來愛自己。
這麼做不是不行,只是距離真正的愛情很遠。
成長三階段,決定了你將擁有的關係:
《少有人走的路》里斯科特·派克曾說過,人的自我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孩童時期,喜歡追隨和模仿:有些人會希望有個成熟的靈魂來做她的嚮導,給她父母般的關愛;
第二個階段是少年時期,渴望個性,不受束縛,凡事追求自我:有些人認為戀人只是玩伴,一同追求自由快樂,隨時可以分離;
而第三個階段,是成人時期,既保持自我的獨立,也享受與人融合的快樂:有些人在第三階段,願意為一段關係妥協犧牲,也願意敞開心扉,接受對方的好與壞。
這三個階段的自我發展,決定了一個人會追求一段什麼樣的關係。
這三種類型也許沒有什麼高下之分,都是人生選擇,但毫無疑問第三個階段的關係更為持久,更能風雨同舟。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擁有第一種自我的人容易成為我們所說的大叔控,因為他們尋求的是父母之愛的延伸,對對方有最高程度的依賴,所以他們對另一半的要求也是最高的。
理想中的伴侶應當在各方面都具備最成熟的條件,比如有車有房,英俊瀟洒,才有可能打動他們,就如同幼鳥選擇巢穴,稍有一點不稱心如意,便會覺得對方不是對的那個人,選擇分手。
擁有第二種自我的人,對伴侶的要求會稍微弱一些,因為他們自己有一定能力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他們對對方的要求就是「不要干涉」。
如果另一半想要與他們在心理上融為一體,第二種自我便會非常緊張,他害怕自己就此消失,害怕從此無法自由,所以在承諾和約束面前,他們也會很快放棄。
而第三種自我的人,不那麼容易放棄一段感情,因為她的能力已經成熟到足夠她承擔起自己的快樂和別人的期待,她不害怕與他人聯結,也不害怕讓他人失望。
他能從一次次的打擊中康復,並努力尋找新的答案。
這樣的人,對伴侶也沒有太多的硬性的物質要求,而是更多著眼於精神層面,她要的是兩個人靈魂深處的共鳴,要的是對方也同她一樣經得風雨,懂得珍惜。
我們越來越看重自己,
也越來越懂得為自己保留餘地
很多人會說,為什麼是我犧牲奉獻,不能是他為我呢?》為人妥協讓步,不是要承擔被辜負的風險麼?如果我奉獻了,他不回報,該怎麼辦呢?
這樣的問題,潛台詞是把犧牲奉獻作為一種利益交換,像小學生借橡皮擦一樣,你擦我的一下,我也擦你的一下,錙銖必較,恩怨分明。
可生活中深厚的感情,從來就是記不清,也算不明的。
任何一段長期的關係,到最後都會變成愛恨交織,如一鍋燉爛的粥,分不清是豆還是棗。
若要算得太分明,便是從一開始就存了分別的心,若是沒有與對方熬成一鍋粥的覺悟,便無法經營一段長久的感情。
有人說,我願意為感情獻上完整的一顆心,可是我不確定這顆心應該獻給誰?每個人看上去都不完美,每個人也都有他的脾氣,如何保證他能珍惜愛護我一生呢?
沒有人能保證。
因為珍惜愛護一個人,是太重太重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為自己負責,很難保護別人周全。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從愛人身上直接得到幫助,而是從他想要幫助我們的那份心意中,獲得力量。
更多時候,我們甚至會捲入愛人身上的一些問題,我們也應當像自己期望他一樣,回應他的期望。
項羽被圍在垓下,虞姬只是個小妾,本可以連夜逃離,但他卻自刎殉情,用自己的毀滅先一步回應了霸王的愛情。
《霸王別姬》里說,虞姬之愛,貴在從一而終。
若是放在現代人身上,大概漢兵還未到達,就會暗地裡轉移項羽在江東的房產了吧。
我們越來越看重自己,也越來越懂得在感情中為自己保留餘地。
哪怕對方只是房貸還沒還清,也要猶豫要不要在一起,更別提丟了工作,生了大病這類需要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的大事,長久感情又從何談起呢?
如何延長戀愛的保質期呢?
愛得長或者短,並沒有孰對孰錯,有的只是當今這個時代的氛圍影響,和個人生活的選擇。
但我們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延長戀愛的保質期,在更長的時間跨度里好好的和一個人相處,讓親密體驗更豐富、更有層次感:
嘗試扮演關係中付出的一方,做另一半的「完美父母」
很多女孩都希望自己在戀人面前永遠是個小公主,永遠是被照顧和呵護的那一個,其實一直照顧人很累,而一直被照顧,也會逐漸喪失關係中的主動權。
成熟的親密關係中,雙方扮演的角色是不斷轉換的,也需要轉換帶來更多的新鮮感。
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嘗試為她學做幾個小菜,認真傾聽她的煩惱,做關係中付出的那一方,講她的憂愁視作自己的憂愁,將她的快樂視作自己的快樂。
就像一個完美的外在父母那樣。
這樣做會有辛苦,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和快樂,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對一段感情投入的越多,對它的承諾和認同感就越多,就越不容易輕易放手。
堅持面對和解決問題,不拿分手當逃避藉口
很多人把分手當做逃避問題的藉口,這樣做只會帶來接連不斷地失敗。
成年人的感情經得起挫折,也需要兩個人共同克服困難來磨鍊這份愛情。
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只要不涉及原則,就一定可以用藝術性的方式化解。
在共同溝通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親密雙方更能建立起患難與共的感情,和彼此之間的信心。
心理學實驗一次次顯示,比起那些稍有困難便草率分手的情侶相比,能在爭執中控制情緒,尋求溝通方式的情侶更幸福,也更長久。
放下過重的自我意識,勇敢與對方的自我融合
斯科特·派克認為,保持獨立的自我固然很好,而捨棄部分自我,投身於一個更大的整體,則能體會到一種更宏大更浩瀚的幸福。
換句話說,就是讓「我」變成「我們」。
只有完成這樣一個轉換,一對情侶才能從真正意義上的達到融合,才能形成利益共同體,真正為彼此考慮,為彼此犧牲。
捨棄自我並不意味著失去自我,而是代表著放棄了以個人為中心的得失心,以兩個人利益為重。
既不做損害另一半的事,也不做損害自己的事,因為任何一方的損失,都是這個集體的損失。
任何一段長久的感情都離不開雙方堅持不懈的付出,我們都是在不斷嘗試中,逐漸向對方敞開心扉,更多地投入自己。
在這往來迎送、叫人目不暇接的戀愛都市。
如果有一個人願意在你面前停留,放下防備,和你一同面對生命中的風風雨雨,那麼請也用同樣的姿態珍惜他,慢一點,再慢一點,好好培育這顆只屬於你的花朵。
心理學家:明明有伴侶卻仍然存備胎,可能是「承諾感」低的表現
「承諾」與一段關係的質量和穩定程度息息相關,那些承諾感更強的情侶們通常會覺得更幸福,也更不容易在面對困難時選擇分手。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如何辨別你現在的關係是否包含承諾、哪些因素會影響到關係中的承...
心理學解讀:如何在愛情中科學地做出犧牲?
從後台留言的情況來看,「不願意為對方犧牲個人的自由度」是很多人保持單身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似乎想要維持長期而穩定的親密關係,我們就必須做出犧牲。那麼,犧牲究竟會怎樣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為什麼有時候...
你會找一個你愛的還是愛你的人談戀愛?
s:我相信可以找到都愛彼此的人的。我和男朋友都很愛彼此,已經異地戀兩年半了,現在的我們還像初識那樣熱情似火。我相信只要是真愛一定可以度過最困難最艱難的時刻,只要心在一起就好!男神會飛:如果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