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的舌頭能折斷骨頭,高情商溝通的3個原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天的一個晚上,11點多,隔壁鄰居和下一樓層的住戶吵了一架,為啥呢,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

隔壁家的孩子在家來回跑,鬧出了挺大的動靜,由於當時大人在洗澡,沒能及時制止,所以持續時間不短。

樓下住戶一時沒能控制住怒火,上來就砸門,然後出言不遜:「還讓不讓別人睡覺了...」一頓咆哮,鄰居家的人也不甘示弱,雙方你來我往十幾分鐘,最後不歡而散。

我不知道樓下的那位回去以後心情如何,如果心情不好,影響了休息,那也是自找的。

其實她只要說一句「您家的動靜有點大,影響了我們休息」,通常情況下,沒有人會拒絕。

本來一兩句話能解決的的問題,非得吵一架弄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種還沒了解情況,上來就暴力溝通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比如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夫妻之間的「你總是不考慮我的感受」等等。

在這些話裡面,都包含著對人做出的主觀評價、憤怒的情緒、人和人簡單粗暴地進行比較等主觀因素,這種隨意給人貼標籤的行為,不僅傷感情、破壞關係,重要的是還不解決問題,讓矛盾進一步升級。

非暴力的力量

在世界歷史的文獻當中,「非暴力」是一個非常活躍的主題,最典型的代表是聖雄甘地,以及後來的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但其實非暴力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我們中國的《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西方非常流行的一部中國經典,它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非暴力的原點來論述戰爭。

兵法有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認為,戰爭的最高境界是和平,和平不僅是戰爭的最終目的,而且是戰爭的最高手段。

連戰爭都是如此,更何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吵架、訓斥和埋怨都是最低層次的溝通;而能用一種柔和智慧的語言將問題、衝突和爭端化於無形才是高層次的溝通。

國際非暴力溝通組織的創始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其所著的《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就介紹了關於非暴力溝通方面的3個技巧:

一、觀察事實,表達事實

所有的暴力語言都來自於道德評判。

在溝通中,人的本能傾向是不愛關注事實的,很容易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很主觀地去評價別人,在心理給人貼標籤,這種貼標籤的話一旦說出來了,就帶來了暴力語言。

溝通中要關注事實,而不是關注人,事實是客觀存在的,是讓人無法辯駁的,但如果你把事實和評判混在一起去說,人們更容易聽到的是批評,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樣下去,不但傷感情,還達不到溝通效果。

如果是給人提意見,你的目標應集中在幫助別人改正錯誤上,所以一定要把在哪件事上出了錯,以及所帶來的後果說清楚。

否則別人想改正都找不到問題的原因。

在日常的溝通中儘量不要使用「你總是」,「你從來」,「你永遠」之類的詞彙,這些詞彙都是在表達非常主觀的看法,跟在這些詞後面的往往就是評判。

二、識別感受、表達感受

在溝通中,表達感受,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為感受往往是由心發出的,是感性的,更容易喚起對方的同理心,不會製造衝突;而看法、評論,是從人的大腦思維中發出來的,是理性的,容易給人定性或貼標籤,從而產生無效溝通,甚至引起衝突。

表達感受也有助於疏導情緒,當你有了負面感受,別壓著,要將其疏導出來,你可以嘗試把這些負面感受都說出來或寫出來,這就等於你釋放了情緒,中國古代就知道,治水不能「堵」,只能疏導。

對情緒也是一樣,負面情緒壓抑久了,將會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候集中爆發。

很多人在一些不重要的事上發脾氣,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有多重要,而只不過是長久壓抑的情緒的一個導火索而已。

練習表達感受,要分清「想法」和「感受」的區別。

比如,「我認為我彈吉他彈得很爛」,這是對個人的評價,如果換一種說法,「我彈吉他的水平讓我感到很鬱悶,很失望」,這就是表達感受了。

三、發現需要、表達需要

溝通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你需要的究竟是什麼,這裡所說的需要是一種內在的需要,比如,被關心,被尊重、被認可等等。

我們的感受,反映了我們的需要,感受是一個信號燈,當一個人的需要被滿足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積極的情緒;反之,就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也會引起人的暴力語言。

在很多情況下,人的感受是由自己的需要造成的,而不是對方無意識的行為造成的。

比如,自己感到孤單,是因為自己想要被陪伴這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並不是因為配偶沒有按時回家。

一旦你發現了自己的需要是什麼,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對方才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溝通的效果才有可能會好。

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不習慣於用需求的角度去說話,習慣用批評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需要,用命令,說教、指責的方式,告訴別人不要做什麼不應該去做什麼,當別人聽到這樣的話以後,本能的反映就是為自己辯解,反唇相譏,最終導致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對溝通這件事來說,能否取得好的溝通效果,往往不僅取決於事實是什麼,或者你是否有理,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

可以說任何溝通的成功和失敗,並不是發生在這場溝通當中,事實上,它們在這場溝通之前就已經發生,甚至是已經註定了。

《聖經》 箴言25:15

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

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親密關係心理學:衝突與溝通

在親密關係里,衝突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難解的題,面對衝突,我們可能會失去理智,更何況那是在親密關係里。那麼,大家想一下,你們自己(在親密關係里)是如何處理衝突的呢?下面結合心理諮詢技巧來介紹一下,非...

親密關係里,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

-01-無論在哪個國家哪種年齡階段,我們都離不開親密關係,它是我們獲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曾經有一些研究者去採訪了那些即將死亡的人,什麼是他們最割捨不下的,幾乎90%的人都把親密關係放得很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