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認準這兩種類型的人,他們是不會和你結婚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即使萬人前仆後繼的去結婚了,或者狂熱的想要結婚,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一批如英雄般的適齡男女是沒有結婚或不結婚的。

我將不結婚的人分為兩大類:不會選擇婚姻的和不能進入婚姻的。

這兩類人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對自己,對他人,對婚姻有很多思考,明確自己不選擇婚姻的深層原因,是有意識的選擇;而後者是受無意識的影響而「不能」進入婚姻,俗稱「恐婚」。

1、無意識的恐懼者

恐婚可能與父母婚姻的影響有關。

如果父母的婚姻是充滿了衝突,爭吵,權力爭奪,甚至暴力,那麼孩子長大後很可能對婚姻的感受也是這樣的,充滿了痛苦煎熬,當然會很害怕進入婚姻。

有一種情況在我的諮詢工作中也是很常見的,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個性獨立,重視個人想法主張,有職場野心的女性,強烈的抗拒著婚姻,對婚姻存在著很多偏見。

這些女性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狀態通常是,一個強勢專制的父親,和一個賢良淑德的母親。

母親是典型的好妻子好女人,洗衣做飯樣樣精通,為家庭付出很多,但沒有事業,沒有工作,沒有想法,沒有發言權,概括的說就是沒有自我。

這樣家庭長大的女孩,潛意識裡會認為,婚姻意味著失去自我,一旦結了婚,就要像媽媽那樣以家為世界,放棄自己的追求和喜好,放棄自己的職業理想,放棄更精彩的世界。

如若不能讓這些女孩看到父母婚姻對自己的影響,看到婚姻生活的更多面,那麼她們就會一直把父母的婚姻當作全世界婚姻生活的全部面貌,從而一直排斥和恐懼婚姻。

恐婚也與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有關。

在我的個案諮詢工作中,一些來訪者無法走入婚姻,是由於內心對於「親密」的恐懼,這樣的來訪在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經歷過一些創傷,可能是身體上的毆打,可能是語言上的侮辱,指責,貶低,或是精神上的忽略,無視。

我的一位來訪者曾經這樣形容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我和她這樣冷戰挺好的,這樣我還可以保護我的邊界是完整的,她不會來管我,要是我跟她和好了,過幾天她就又要來管我的事」。

她非常貼切的表達出了她媽媽對她侵入性的,吞噬性的愛,讓她無法建立健康的心理邊界,只能通過和「侵入者」保持一個外部的物理上的邊界,才可以使得心理上的邊界不至於太受威脅。

稍稍靠近和親密,對她來說,都可能帶來被侵入,控制,甚至侵犯的感受,所以她不敢和異性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更加不敢走入婚姻。

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施虐——受虐的,或侵入,吞噬的部分,都可能帶來對於親密的原初恐懼,結果就是「關係不能」「婚姻不能」。

2. 內心強大的清醒者

有一部分人,深知婚姻只是愛情無數種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婚姻生活只是無數生活方式中的一種,而結婚,也只是自己無數選擇中的一個。

思考過婚姻的對於自己的意義,清楚婚姻的利弊而不帶偏見,不會因為外界壓力而盲目結婚,不會因為對於衰老死亡的恐懼而進入婚姻的契約,要求自由也不想用婚姻限制別人的自由,要求自我而不願為婚姻的形式妥協,她們可以選擇婚姻而不是被選擇,就像她們一直在選擇生活。

如果你問她,你會結婚嗎?她的回答很可能是「可能會,可能不會,可能暫時不會,可能永遠不會,who knows? 」

當你遇到更多情感難題:挽回複合,脫單困惑,魅力蛻變,婚姻維護……

記得諮詢微信:huazhen0515,訴說你的心事和情事,坐等你來撩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婚姻的3個不同階段

☀不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婚姻、兩性、三代人、社會教育、影評書評、心理學、終身教育等內容的原創雜談!我是思成媽媽,筆名:頑顏瞳。感謝關注本微信訂閱號的朋友們(K-12EDUCATION)導語婚姻是情...

你為什麼恐婚?|7個恐懼婚姻的理由

儘管婚姻被證明有諸多好處,但「延遲結婚承諾」的現象仍然越來越普遍。2012年的美國「全國家庭成長調查」稱,從1982年到2006-2010年,20-35歲男性和女性的初次結婚年齡一直在變晚,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