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婚姻的3個不同階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婚姻、兩性、三代人、社會教育、影評書評、心理學、終身教育等內容的原創雜談!我是思成媽媽,筆名:頑顏瞳。

感謝關注本微信訂閱號的朋友們(K-12EDUCATION)

導語

婚姻是情感的一種載體,一種形式,一種選擇,但現代人對於婚姻的熱切到近乎盲目的追求,卻好像婚姻是幸福的必須品,是生活的唯一出路。

婚姻的背後,究竟滿足了人們什麼樣的心理需求呢?

為什麼要選擇婚姻

1、選擇婚姻,降低了和別人不同的焦慮。

身邊幾乎每個人都在追求婚姻,父母催促你趕快結婚,朋友向你吐槽他的婚姻生活,媒體大肆報導哪位名人又結婚了,而每位被冠名為「人生贏家」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已婚狀態。

好像全世界都在向你傳達「婚姻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門」。

試想當你周圍所有人都結婚了,只剩下你,這很可能會讓你感覺很焦慮,意味著你和別人都不一樣,好像自己真的是個異類,是不正常的。

而當今社會主流價值觀所認為的「婚姻是成功的一部分」,甚至讓沒有進入婚姻的人覺得自己是落後的,失敗的。

老老實實的結婚去,無疑可以消除和別人不同而引發的焦慮。

2、婚姻降低了存在性孤獨。

存在主義哲學認為,引發人類最基本焦慮的包括:死亡,自由,無意義,存在性孤獨。

存在性孤獨是指個體自身與任何其他生命間無法跨越的鴻溝,是一種最基本的孤獨——人與世界分離的孤獨。

而人們通過「關係」去被接觸,被保護,體驗和其他生命融合之感,去對抗存在性孤獨。

婚姻無疑成為了人們去逃避個體基本存在性孤獨的避難所。

3、結婚是在為死亡做準備。

相信很多被催婚的人都聽過這樣的話「不結婚你老了怎麼辦,誰管你啊?」很多人熱切想要進入到婚姻契約關係中的人,也都有「不結婚老了生病沒人管」的恐懼擔憂。

過去講究「養兒防老」,而現在大家好像都默認孩子指不上了,只能指望老伴了,所以就變成了「結婚防老」。

很多宗教都在說,人生時所做之事,都是在為死亡做準備,其實,結婚也不例外。

4、婚姻是種合法的控制。

好友交了新男友,男方的工資卡,儲蓄卡,信用卡,全部家當都掌握在朋友手上,一個大男人,想買件衣服都要管好友要錢,而好友理直氣壯的說「我們要結婚了」。

是啊,結婚意味著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控制對方的一切了。

除了金錢,不動產,還可以控制對方的自由,「一個結了婚的男人是不能不帶老婆出去玩的」,「一個已婚的女人是不能再和異性來往的」……

結婚前想管不能管或不敢管的事情,婚後都可以肆無忌憚了,誰讓婚姻是受法律保護的呢。

什麼樣的人不會結婚?

即使萬人前仆後繼的去結婚了,或者狂熱的想要結婚,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一批如英雄般的適齡男女是沒有結婚或不結婚的。

我將不結婚的人分為兩大類:不會選擇婚姻的不能進入婚姻的

這兩類人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對自己,對他人,對婚姻有很多思考,明確自己不選擇婚姻的深層原因,是有意識的選擇;而後者是受無意識的影響而「不能」進入婚姻,俗稱「恐婚」。

1、無意識的恐懼者

恐婚可能與父母婚姻的影響有關。

如果父母的婚姻是充滿了衝突,爭吵,權力爭奪,甚至暴力,那麼孩子長大後很可能對婚姻的感受也是這樣的,充滿了痛苦煎熬,當然會很害怕進入婚姻。

有一種情況在我的諮詢工作中也是很常見的,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個性獨立,重視個人想法主張,有職場野心的女性,強烈的抗拒著婚姻,對婚姻存在著很多偏見。

這些女性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狀態通常是,一個強勢專制的父親,和一個賢良淑德的母親。

母親是典型的好妻子好女人,洗衣做飯樣樣精通,為家庭付出很多,但沒有事業,沒有工作,沒有想法,沒有發言權,概括的說就是沒有自我。

這樣家庭長大的女孩,潛意識裡會認為,婚姻意味著失去自我,一旦結了婚,就要像媽媽那樣以家為世界,放棄自己的追求和喜好,放棄自己的職業理想,放棄更精彩的世界。

如若不能讓這些女孩看到父母婚姻對自己的影響,看到婚姻生活的更多面,那麼她們就會一直把父母的婚姻當作全世界婚姻生活的全部面貌,從而一直排斥和恐懼婚姻。

恐婚也與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有關。

在我的個案諮詢工作中,一些來訪者無法走入婚姻,是由於內心對於「親密」的恐懼,這樣的來訪在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經歷過一些創傷,可能是身體上的毆打,可能是語言上的侮辱,指責,貶低,或是精神上的忽略,無視。

我的一位來訪者曾經這樣形容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我和她這樣冷戰挺好的,這樣我還可以保護我的邊界是完整的,她不會來管我,要是我跟她和好了,過幾天她就又要來管我的事」。

她非常貼切的表達出了她媽媽對她侵入性的,吞噬性的愛,讓她無法建立健康的心理邊界,只能通過和「侵入者」保持一個外部的物理上的邊界,才可以使得心理上的邊界不至於太受威脅。

稍稍靠近和親密,對她來說,都可能帶來被侵入,控制,甚至侵犯的感受,所以她不敢和異性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更加不敢走入婚姻。

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施虐——受虐的,或侵入,吞噬的部分,都可能帶來對於親密的原初恐懼,結果就是「關係不能」「婚姻不能」。

2. 內心強大的清醒者

有一部分人,深知婚姻只是愛情無數種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婚姻生活只是無數生活方式中的一種,而結婚,也只是自己無數選擇中的一個。

思考過婚姻的對於自己的意義,清楚婚姻的利弊而不帶偏見,不會因為外界壓力而盲目結婚,不會因為對於衰老死亡的恐懼而進入婚姻的契約,要求自由也不想用婚姻限制別人的自由,要求自我而不願為婚姻的形式妥協,她們可以選擇婚姻而不是被選擇,就像她們一直在選擇生活。

如果你問她,你會結婚嗎?她的回答很可能是「可能會,可能不會,可能暫時不會,可能永遠不會,who knows? 」

為什麼難以結束不幸的婚姻?

1、喪失依戀客體所帶來的痛苦

情感的終結可能會給很多人,尤其是早年有過分離創傷的歷史的人帶來非常巨大的分離喪失的感受,這甚至類似於親人的離世所引發的哀傷,會激起人內心的內疚感,空虛感,無助感,讓人感覺心中「空如大海」。

而正常的哀傷是一段艱難的旅程,需要完成五個過程:

1)確定和理解喪失的真實性——接受你已經失去你所依戀和愛著的這個人的事實;

2)表達和控制悲傷——哭泣,找朋友傾訴,吃東西,寫日記,都是常見的結束感情和婚姻後表達悲傷的形式;

3)應對由於喪失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性的改變——比如因離婚帶來的經濟狀況的改變;

4)轉移與喪失的客體的心理聯繫——有時候雖然結束了婚姻關係,但心理和情感上仍保有聯結,是時候將這種聯結轉移了;

5)修復內部的和社會環境中的自體——內心的復原。

人都喜歡舊有的情感模式,熟悉的感覺,即使現有的情感關係是痛苦的,但結束一段關係所帶來的痛苦會讓一些人覺得更加可怕。

2、施虐——受虐所帶來的快感

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充滿了各種形式的施虐與受虐,但是,這是會帶來快感的!一位朋友這樣描述她的婚姻關係「他打我的時候我特別生氣傷心,每次我都難過的出去住幾天,但是我每次回來,他看到我身上的淤青,都會特別心疼的抱著我哭,問我疼不疼,那個時候我感覺實在是太幸福了!」

朋友描述了一種典型的施虐——受虐的關係所帶來的快感,而且施虐與受虐者的位置是會來回互換的,當她看到他後悔心疼的眼淚時,她其實從受虐的一方變成了施虐的一方。

每次朋友們勸她離婚,她都會說「我是不會離開他的,誰會像他這麼心疼我呢!」

如果追溯到她的早年客體關係,就可以理解她這種讓人無語的想法了。

她小時候只有挨完媽媽的打,才能得到媽媽的關心和愛護,每次挨完打媽媽哄她的時候,她都能感受到媽媽對她的在意,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

3、擔心找不到更好的

不得不承認,社會主流思想仍然將離婚,有婚史,看成是一件不光彩,甚至是一個人的「污點」,所以離婚可並不像分手,過幾天可能換了個更好的——離婚很可能意味著你在婚姻市場中是沒有競爭力的,尤其對於女人。

因此,很多人即使深陷不愉快婚姻的泥潭,也遲遲不願選擇離婚,因為他會覺得離了之後也找不到好的了。

這是由於自己內心的自卑和低自我價值感而產生的信念。

還有一種人,比如筆者之前認識的一位婚姻不幸的女士,她的老公經常在外夜夜笙歌,留她一人獨守空房,她不離婚是因為她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男人都是這樣的,再找一個也好不到哪去。

她從小目睹母親多次結婚又離婚,將其中的失望,絕望都看在眼裡,所以她對於婚姻,對於男性也充滿了絕望與無奈。

從來不曾有一個愛她的,有責任的,忠誠的,保護性的男性客體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她沒有見到過,所以認為不存在。

往期回顧

婚姻、三代

PS

思成媽媽的話

」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女人生孩子到底算不算犧牲「......太多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只想說,有些問題本身根本就沒有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為什麼不離婚?等著自己貶值?

1、喪失依戀客體所帶來的痛苦情感的終結可能會給很多人,尤其是早年有過分離創傷的歷史的人帶來非常巨大的分離喪失的感受,這甚至類似於親人的離世所引發的哀傷,會激起人內心的內疚感,空虛感,無助感,讓人...

請認準這兩種類型的人,他們是不會和你結婚的

即使萬人前仆後繼的去結婚了,或者狂熱的想要結婚,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一批如英雄般的適齡男女是沒有結婚或不結婚的。我將不結婚的人分為兩大類:不會選擇婚姻的和不能進入婚姻的。這兩類人的區別在於,前者...

離開傷害自己的人,比想像中更難

很多受婚姻矛盾尤其是家暴困擾的來訪者(主要指女性)常會跟我說:老師,在家裡我老公經常打我,我真是受夠了,但考慮到目前的情況,還不能離婚,我該咋辦?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前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