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你的無能主管? 其實很合理-彼得原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所謂「彼得原理」指的是在層級組織中,每個人會因其某種特質或特殊技能,而被擢升至其不能勝任的職位。
並推論若時間夠長,組織層級夠多,每一個職位 ...
首頁
文章
顧問漫談
看不慣你的無能主管?其實很合理-彼得原理
顧問漫談
看不慣你的無能主管?其實很合理-彼得原理
2018/09/25
瀏覽數:9220
關鍵字:
彼得原理
團隊
組織
林俊良
「這樣的人,居然可以當我的主管。
」「他有事不出現,沒事找麻煩,我卻得聽他的。
」「他明明那麼無能,卻待在比我高的位置。
」在上班族的聚會中,類似的討論總是很容易聽見,甚至你最近正在抱怨你的無能主管。
對於主管無能的現象,在管理學領域中,早在西元1960年美國教育學者勞倫斯彼得博士(Dr.LaurenceJ.Peter,1919~1990)即研究數百份案例後提出「彼得原理」,更在西元1969年以著作《ThePeterPrinciple:whythingsalwaysgowrong》深入說明。
所謂「彼得原理」指的是在層級組織中,每個人會因其某種特質或特殊技能,而被擢升至其不能勝任的職位。
並推論若時間夠長,組織層級夠多,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無法勝任其工作的人員所佔據,所以組織終將越來越沒有效率,而層級組織的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達到其無法勝任階層的人員完成的。
彼得原理的定義恰好解釋了許多上班族總認為自己的主管明明無能,卻能夠成為自己的主管的原因,是因為他過去曾在自己所能勝任的位置有所表現,而被提拔至更高的位置,經過可能不只一次的升遷,而現在正停留在他能力無法勝任的位置。
所以你覺得你的主管無能,這很合理,可能他的無能真的是事實。
但是因為各組織所面對的不同情境以及現代各項管理方法的導入,不一定目前的組織都正陷入彼得原理之中,具危機的組織應會有以下情況發生,可供參考:
1.主管老是認為部屬做的不夠好,關心部屬工作細節勝過其自身管理任務。
無法勝任目前職務的主管會將大部分重心放在自己以前做的好的事情、表現優異的事情、讓自己能夠被拔擢擔任主管的那些過去工作,並且感覺不放心任何人,也對任何事情不信任,主管這樣的表現可能就顯示了陷入彼得原理,這樣對於組織來講,更會讓部屬減少了積極性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2.主管明顯重視表面服從。
工作氣氛像是部隊,且無能主管所帶領的團隊可能偏向延攬相對平庸的部屬,而較為特殊、具某些特長的人力難以進入或是留下,工作團隊並建立了除組織原規定外的不成文規範,例如提早上班,常態性加班,準備茶水…等等較明顯、表面的服從表現,組織中若表現了此狀態,很有可能組織已陷入了彼得原理,這樣讓團隊成員表現更流於表面功夫,背後勾心鬥角當然不利於組織績效與發展。
3.常見缺乏意義的會議安排。
因為無能的主管因為無法勝任其大多工作內容,故難以在日常工作獲得滿足,只好利用其職權,於內部會議中討論工作細節,這樣才能較容易顯示自己的存在,並建立積極工作、處理問題的假象,這樣也能將決策責任分散、更讓自己有理由不負擔錯誤決策的責任,會議若能解決問題還好,如果像是一般常見的狀況,反而製造出更多問題,絕對更不利於組織的工作效率與向心力。
那麼如果真的發現自己的組織陷入了彼得原理,企業主或是高階領導者應當如何應對以改善彼得原理的狀況呢?以下幾點提供思考:
1.構建多元晉升方式,配合多角度績效評核
在工作中晉升、薪酬的提升即便有少數員工不是太在意,但也絕對是具有肯定的意義。
一般來說,如果員工的收入主要只能透過擔任主管才能夠有感的增加,而職階、年資的收入增加幅度太低,那麼可預見大多的員工都會積極以各種表現爭取擔任主管,而且,如果晉升後自己發現自己完全無能力勝任的主管,也很有可能利用可掌握的資源、方法保護其職位及其既得利益,所以組織應當建構多元晉升方式,讓獲得更高位階及更高收入的方式更多元,若是管理職,並重視多角度績效評核的配合,讓每個員工更有機會獲得公平的待遇,重視員工的真實聲音,更可判斷主管適任與否,如果不適任就應當盡速處理,強化知人善任、人盡其才、適才適所的可能性。
2.強化高層對於人才的重視與對於下屬的支持,營造邁向共同目標的氛圍
許多管理學的研究都強調團隊氛圍(TeamClimate)對於工作表現、創新表現、員工滿足都具明確的影響,高層若實際表現重視人才,對於下屬的做為予以支持,提供學習的機會與彈性,傾聽並加強賦權,透過系統學習培養能力,更可以先行設置代理、助理的機會讓員工可以表現能力,高層能夠觀察,而正式晉升後減少干涉部屬的工作細節,主管只在必要之時協助解決問題,這樣會讓各個位置的人皆更致力在自己的範疇,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建立真正的協力,而非表面的合作,必定對於組織經營有正向效果。
參考文獻
ThePeterPrinciple:WhyThingsAlwaysGoWrong,WilliamMorrow&Company,Inc.,1969年2月
講理專欄:彼得原理(ThePeterPrinciple):換了位置,一定要換腦袋,經理人雜誌,2011年5月
彼得原理,悅讀名品,2013年3月
彼得原理ThePeterPrinciple,經理人月刊,2014年7月
9GldenRulesofWisdom,華智文化,2017年7月
自慢2:主管私房學,商周出版,2018年7月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更多資訊...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c.startDate}}~{{c.endDate}}
相關出版品...
{{c.title}}
回到頂端
輔導諮詢
延伸文章資訊
- 1【彼得原理】主管都是笨蛋?新研究:彼得說得有道理 - 鏡週刊
至於在官場上,又該如何破解「彼得定律」造成的笨主管現象呢?暢銷書「臥底的經濟學家」作者,也是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Tim Harford認為,別遲疑,把他 ...
- 2新主管的彼得原理 - 何飛鵬:社長的筆記本
彼得原理講的是組織中表現良好的工作者,一定會被升遷到更高的職位。 ... 前二者更是一體的兩面;也就是工作者與主管的關鍵差異,是新主管必須快速學會與克服的困難。
- 3如何克服彼得原理 - 工商筆記本
2011年5月4日- 朋友轉寄了一篇好文,是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盧希鵬所寫的「講理專欄: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 換了位置,一定要換腦袋」,覺得 .
- 4不一定就會當主管】《彼得原理》:53% 的失敗企業就是被 ...
彼得在1969 年出版的同名書(本書為暢銷改版),裡面提出的「彼得原理」是指:在組織或企業的等級制度中,人會因為某種特質或特殊技能,使他被擢升到不能 ...
- 5彼得原理之到底誰是那個不適任的傢伙? - 大人學
所謂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指的是: 在一個組織中,成員會因為其特質與能力被不斷的拔擢。 最後他/她將到達一個能力無法勝任的位置,沒辦法繼續創造價值、也無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