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器?兒虐、體罰還是管教? 九成二以上有被體罰經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防止兒童受虐日前夕,兒盟攜手藍白拖,凱莉哥,詹宇夫妻一起呼籲大家響應橘絲帶兒保運動愛孩子零暴力.
認識兒盟
關於兒盟
服務據點
30週年
最新消息
活動消息
兒盟倡議
社工故事
時事回應
參與兒盟
捐款方式說明
募款專案
囝仔l義賣品
物資募集
愛心夥伴
成為志工
人才招募
當月活動
兒盟服務
特殊境遇
家庭增能
社會共好
社會責信
年度服務成果
勸募專案成果
財務報告
捐款芳名錄
公告
兒盟資源
電子報
刊物
研究調查報告
多媒體影音
親子百寶箱
聯絡兒盟
聯絡我們
機構實習
常見問題
捐款大小事
30週年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內容
兒盟倡議
2020-11-16
分享
不打不成器?兒虐、體罰還是管教?九成二以上有被體罰經驗,七成二曾出現創傷反應前先日子兒童帶著全身的傷半夜在外裸著半身奔跑,引起民眾、網友一致撻伐,無論是法律或是社會觀感都完全不能接受父母以「管教」為名的長期體罰和施虐;但回到日常親子管教,我們又經常聽到「不打學不乖」、「小孩做錯事就是要處罰」…,到底小孩該不該打呢?不管時代怎麼變,體罰孩子是否依然是家長不能或缺的管教手段?
兒盟針對18歲以上成人進行「台灣民眾被家長體罰經驗與認知調查」:九成二以上都有被體罰經驗(92.5%):八成七成年民眾表示童年都曾有過被輕微身體責打的經驗(87.1%)、超過六成甚有被打到紅腫或瘀青(61.4%),逾半曾有被罰跪、半蹲等體罰經驗(56.2%);除此之外也有四成三曾被威嚇、恐嚇(42.8%)、辱罵(42.6%)或是當眾羞辱的言語責罵方式進行處罰(27.1%)。
調查也發現,七成二被體罰的人長大後仍會反覆回想(72.1%),甚至有二成六會做被體罰的惡夢(26.2%),除此之外,有二成六被體罰成人表示和家人關係不佳(26.1%)、一成四甚至至今無法諒解(13.9%);童年時候經常被嚴重責打的人,長大後「認為自己是無用的人」的比例也高於沒被或輕度責打的人。
可見無論是打、罵、操體能…等不同形式,「體罰」似乎是大家共同的童年創傷,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只是經過長年兒童人權的倡議,大家對體罰的認知變了嗎?整體說來,調查發現六成以上的民眾仍然不贊成「零體罰」的管教方式(60.2%),近四成的大人仍然認為體罰小孩是養育過程中必要的手段(39.6%),甚至有超過三成認為「體罰是相對效果比較好的管教方式」(31.0%)。
調查也請有小孩的家長自陳在教養上的困難,六成三家長表示「自己的情緒控管問題」(62.6%)、超過四成是「教養知識和方法不足」(40.5%)、三成三表示是「忙碌沒有時間陪伴」(32.6%),教養壓力大、缺乏教養知識和方法又沒有時間,也難怪仍有高比例成人認同「快速見效卻後患無窮」的體罰方式來教養孩子,「愛孩子零暴力」的目標似乎仍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說明持續發起「橘絲帶-愛孩子零暴力行動」的主要目的:10年前因為一起兩歲男童被凌虐致死的嚴重兒虐事件引起社會集體關注,但除了遺憾,我們也開始思考如何避免更多兒虐致死的案件發生,因此同年呼應日本由孩子自己命名發起的「橘絲帶兒保行動」,期待透過持續性的呼籲及行動,能讓社會大眾更重視兒保預防工作。
倡議過程中,我們觀察衛福部統計的兒保數據及近年來重大兒虐個案,多以父母以「管教」之名的過度體罰,如果不改變「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華人社會傳統觀念,勢必會有許多孩子長期處在嚴重體罰的身心創傷中。
因此我們期待透過改變家內的教養方式著手,建立「不打不罵」的正向教養風氣。
政策法律通常具有引導改變社會風氣的功能,近年來,和我們文化相近的日本、韓國都因為重大兒虐事件頻傳,開始正視是否要用法律來限制家庭內體罰,日本並已在今年(2020)正式禁止家庭內的體罰,並大力宣導家長採用正向教養的管教方式。
從1979年瑞典成為第一個禁止家內體罰的國家開始,至今全球目前已經有60個立法在一切場域(包括家庭內)禁止兒童體罰。
但反觀台灣,雖然已於2014年將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並於2017年完成兒童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但對於公約及其相關文書所建議,從法規層面保障兒童免於一切形式暴力的做法,及國際審查委員會於結論性意見第56和57點,關於「應明文禁止家內體罰」的建議,目前卻未有任何作為。
轉眼2021年又要進入下一輪國家報告程序,目前政府在推動此項結論性意見似乎並沒有任何進度。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我們知道在台灣要讓禁止家內體罰入法應該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第一步就是要先建立大家對於體罰的共識。
這次調查結果認為是體罰的管教方式,包括「打身體,造成需要就醫的受傷」(91.2%),這類已經屬於兒虐範圍的體罰,此外「罰兒童自己打或互打」(87.3%)、罰做蛙跳、扶地挺身(83.3%)或是罰跪、半蹲(85.2%)…等體能或不舒服姿勢」、「打身體造成紅腫瘀青等小傷(83.9)」..這些都有達到八成以上民眾的共識;接下來是「當眾羞辱」(73.5%)、「罰不准吃飯」(69.9%)、「用羞辱性的言語責罵」(68.2%)、「打身體,沒有造成受傷」(64.9%)、「威脅、恐嚇」(64.3%)…,這些雖然沒有造成身體受傷,甚至不會疼痛的管教方式,也有超過六成以上的成人認同是屬於廣義的體罰,針對這些管教方式是否也算是「體罰」的範圍,將來如果要立法,社會就需要持續有更多的討論,才能凝聚共識,達到保障兒童免於一切形式暴力的目標。
若參採兒童權利公約及其一般性意見書之定義,體罰是「任何運用強制力施加的處罰,且不論程度多輕微,目的是要造成某種程度的痛苦或不舒服,並認為體罰總是有辱兒童人格的。
」而公約相關的文書也指出:言語的羞辱、威脅恐嚇,和體罰一樣有暴力、有辱人格的本質。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報與藍白拖,凱莉哥,詹宇夫妻一起對談
隨著網路時代的興起,育兒的討論也不再僅僅只能與親朋好友討論,也有許多民眾會到社群中,尋找與自己理念相符合的意見領袖,或育兒社群加入討論。
今年也有三組親子網紅,特別與兒盟一起響應橘絲帶兒保運動,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與看法。
育有一位非常活潑兒子的藍白拖表示,遇到孩子在搭乘交通工具時哭鬧,起初會用3C產品讓孩子安靜,後來發現只要有準備一些小玩具,讓孩子玩也陪孩子玩,就能大大降低孩子哭鬧的狀況。
並且在管教方式中,藍白拖認為廣義的體罰,也應該要包含會對於孩子心理受到傷害的處罰,因此威脅、恐嚇等方式,是照顧者可能會不自覺使用,並且讓孩子感到受傷的方式,家長要時時提醒自己,也可以常常跟孩子討論感受。
有兩位女兒的凱莉哥也分享到,自己有曾經遇過孩子在公眾場合爆哭的經驗,當下也引起許多熱心民眾的關心,自己就把孩子抱到洗手間,讓孩子跟自己都有個比較隱私的空間,可以好好的處理情緒,彼此冷靜。
凱莉哥認為有時在公共場所中大聲斥責孩子,是因為孩子當時正在做危險的行為,例如:在手扶梯上奔跑或逆向,在會危害到孩子自身安全以及影響別人的狀況下,即時的大聲嚇阻孩子可能是必要的方法。
女兒目前2歲的詹宇夫妻則表示,在管教孩子前可以先多了解孩子的特性,瞭解孩子後,照顧者更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進而做出回應,比較不會覺得孩子只是不乖,或是挑戰權威。
在管教方式上,詹宇夫妻認為照顧者,可以透過學習更多不同的教養方式,來與孩子互動,不一定要使用處罰來使孩子聽話。
兒盟白麗芳執行長表示:推動愛孩子零暴力的過程中,大家對於兒童虐待的認識經常只停留在嚴重的身體傷害,但根據兒盟2019年的調查發現:曾遭受家長言語暴力的兒少,有顯著較高的情緒困擾,且其中七成四(73.8%)至成年仍無法釋懷,其傷害並不亞於對身體的暴力。
雖然有一定比例的家長認為體罰是必要且有效的管教方式,但在我們連續兩年的調查中皆發現,童年常被體罰或言語羞辱,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價值、親子關係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所以家長不能只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中長期的影響。
在11月20日兒童人權日前夕,橘絲帶兒保運動進入第十屆,今年兒盟持續推動「愛孩子零暴力」行動,在網路上發起「教養體罰行不行?」的民意調查,蒐集各界是否同意台灣也能透過法律來規範禁止家內的體罰,並持續提供能取代體罰的正向教養建議,希望能提供家長在教養孩子上有更多選擇和學習,才能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
前往投票分享你的看法:https://orange.children.org.tw/act2020/survey_step1
政策倡議
防止兒童受虐
橘絲帶兒保運動
返回上一頁
關聯消息
托嬰中心制度亟待檢視,以免憾事再發生!
托嬰中心制度亟待檢視,以免憾事再發生!
近年來在政府的政策引導下,各地托嬰中心有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然隨著立案數量的增加,托嬰中心的不當照護嬰幼兒新聞也時有所聞!
時事回應
2018-01-15
[時事回應]巴掌下的省思
[時事回應]巴掌下的省思
在「巴掌事件」中,我們看到老師的無力,受害家長的悲痛,其實整件事曝露出來的,是眾人對性別霸凌的不了解,以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缺乏相關支持與協助。
時事回應
2010-04-06
育兒相對論──德荷天堂,懸崖台灣
育兒相對論──德荷天堂,懸崖台灣
歐洲的家長都怎麼跟孩子相處?親職角色如何分工?身處公共場合的德國人和荷蘭人,會用什麼眼光看待育兒家庭?
時事回應
2018-02-13
0
延伸文章資訊
- 12018年台灣兒少被家長體罰情形及相關因素
因此,兒福聯盟在今年(2018)的第八屆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中提出呼籲,希望家長避免使用體罰,運用正向教養的三原則,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1.冷靜溝通:當親子之間發生衝突或 ...
- 2不打不成器?兒虐、體罰還是管教? 九成二以上有被體罰經驗
防止兒童受虐日前夕,兒盟攜手藍白拖,凱莉哥,詹宇夫妻一起呼籲大家響應橘絲帶兒保運動愛孩子零暴力.
- 3台灣民眾逾9成被體罰過兒福聯盟調查 - Taiwan News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綜合報導)不管時代怎麼變,體罰孩子是否依然是家長不能或缺的管教手段?但「體罰」和「虐兒」似乎一線之隔?兒福聯盟日前公布「 ...
- 4體罰會影響我們和人的互動關係?-2021橘絲帶兒保運動
2021年兒福聯盟的「台灣民眾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經驗及其關係性影響」調查報告。研究發現:體罰對親子關係、人際關係、親密關係這三個關係性層面, ...
- 5別再打了!兒盟調查:9成大人曾遭體罰、7成心靈受創 - 太報
然而,拒絕以暴力對待兒童,是否已成全民共識?兒福聯盟近期公布一項針對18歲以上成人進行的「體罰認知調查」,有9成以上大人在童年曾有被體罰的不好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