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會影響我們和人的互動關係?-2021橘絲帶兒保運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21年兒福聯盟的「台灣民眾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經驗及其關係性影響」調查報告。

研究發現:體罰對親子關係、人際關係、親密關係這三個關係性層面, ... GO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相關連結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介紹 兒童權利公約主文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 兒童權利公約任擇議定書 一般性意見書 兒少權益倡導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兒少法規政策 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少權法條文介紹 修法行動與消息 兒少培力 兒少代表 兒盟兒少培力 聯盟工作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 兒少權益倡導 首頁  兒少權益倡導  生存權/兒少保護  文章內容 健康權 身分權/收出養 教育權/托育照顧 生存權/兒少保護 休閒權/傳播權 不與雙親分離/離婚 其他權益/議題 體罰會影響我們和人的互動關係?-2021橘絲帶兒保運動 2021.11.09 圖:兒盟白麗芳執行長與小兒科巫漢盟醫師(左一)、林可彤(右一)在橘絲帶兒保運動中共同呼籲愛孩子零暴力    兒童權利公約第19條揭櫫了兒童有「不受到任何形式身心暴力」的權利,公約的締約國有義務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來保護兒童免遭受身心暴力,用來解釋公約條文的第八號一般性意見書更明確指出體罰是一種暴力(第18點)、是有辱人格(第11點)、應禁止和消除(第2點)。

然而在台灣,社會大眾心中對兒童身心暴力的認知中似乎存在一個篩選器,似乎只有那些在社會新聞中出現的嚴重虐打才屬於身心暴力,而沒有造成嚴重受傷後果的體罰,則被篩除在身心暴力定義之外,忽略了體罰實為一種含有暴力和貶抑人格性質的管教方式。

而體罰到底對我們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呢?對兒福聯盟2021年所進行的「台灣民眾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經驗及其關係性影響」調查報告,著重在了解民眾未成年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之情形,及探索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的經驗,在親子關係、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暴力,等「關係性層面」之影響。

這篇報告歸納了以下幾個研究結果: 1.被主要照顧者體罰是普遍經驗     民眾大多有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經驗:絕大多數民眾(83.0%)兒時有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的經驗,雖然大多是受到偶爾、輕微的體罰,但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也有約三成的民眾兒時通常遭受到中等程度(定義為:造成局部/不嚴重的瘀青或傷痕)以上的體罰。

這些會造成受傷的體罰,實務上都是可能進入兒童保護系統調查和服務的潛在對象。

2.主要照顧者體罰多,正向親職就少     民眾經驗主要照顧者體罰,和正向親職,兩者有顯著的反向關係。

體罰的照顧者較少使用正向親職,這可能意味著體罰是正向親職不足的結果,而正向親職的知能越充足,照顧者就越可能捨棄用體罰的方式管教。

3.體罰對關係性層面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體罰對親子關係、人際關係、親密關係這三個關係性層面,都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被主要照顧者體罰頻率、程度越高的人,現在和該主要照顧者的親子關係越差、人際關係越差,在親子關係和人際關係中建立親密感、信賴感和互動的焦慮感上都有不好的影響,而在親密關係中,暴力加害和受害的經驗也顯著的較多。

所以從兒盟的研究來看,體罰的確會影響我們和人的互動關係,首當其衝的就是親子關係。

研究中是用親子依附的概念來測量親子關係,親子關係較差的意思就是在親子互動中的親密感、信賴感較低,焦慮感會較高。

其次,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具體也是表現在親密、信賴的降低,和焦慮的增加上,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人際依附,會受到我們和照顧者依附關係的影響。

而親密暴力的加害和受害都隨體罰程度而增加,可能是因被體罰的人透過社會學習,從施暴者身上習得了使用暴力解決問題,也接受了「暴力的互動模式」,因此同時容易陷入親密關係的加害和受害角色中。

親職教養零暴力-認識體罰後果和暴力本質     越來越多體罰研究提出體罰對兒童短期和長期負面影響的證據(Heilmannetal.,2021),本研究所發現照顧者體罰對關係性的影響,僅是其中之一。

除了認識體罰的後果外,我們也應認真反思使用體罰所蘊含的的暴力和有羞辱人格的本質,恐會讓孩子學習並合理化暴力,成為孩子未來人際關係、親密關係中的互動模式,而使關係中的暴力、體罰的親職做法持續延續。

社會大眾應正視體罰的後果和暴力本質,讓親職教養零暴力。

  正向親職超給力-儲蓄親子關係帳戶     除了認知到體罰的後果和本質,如果沒有充實適當的親職做法,照顧者們可能也難以摒棄體罰。

Joseph&Strain(2004)在教導家長和孩子建立正向關係的時候,將親子關係比擬成存錢筒,擁抱、聆聽、讚美、一起玩…等,就像是在關係存錢筒中存款;碎念、疏離、責罵、批評,當然也包含體罰,則是提款,而存款越豐厚,越能幫助孩子適當的發展情緒和社會能力,並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兒福聯盟今年的橘絲帶兒保運動倡議中,鼓勵家長們開立「親子關係帳戶」,來記錄親子關係中的存款和提款、檢視自己運用正向親職的情形。

期待每個家長都能越來越習慣使用正向親職,能時常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為自己和孩子的關係存入滿滿的美好回憶。

參考文獻 Heilmann,A.,Mehay,A.,Watt,R.G.,Kelly,Y.,Durrant,J.E.,vanTurnhout,J.,&Gershoff,E.T.(2021).Physicalpunishmentandchildoutcomes:anarrativereviewofprospectivestudies. TheLancet398,355-364.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582-1 Joseph,G.E.,&Strain,P.S.(2004).Buildingpositiverelationshipwithyoungchildren. YoungExceptionalChildren, 7(4),21-28.https://doi.org/10.1177/109625060400700403 返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