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論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的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全國807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為「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寂寞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5.22.51.111)您好!臺灣時間:2021/12/2714:15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陳斐柔研究生(外文):Chen,Fei-Rou論文名稱: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之關係論文名稱(外文):RelationshipsAmongInterpersonalIntimacyCompetence,Loneliness,AndDepressionOfCollegeStudents指導教授:鄭婉敏指導教授(外文):Cheng,Wan-Min口試委員:王慶福、王櫻芬口試委員(外文):Wang,Ching-Fu、Wang,Ying-Fen口試日期:2012-06-21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系所名稱: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心理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2畢業學年度:100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00中文關鍵詞: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憂鬱外文關鍵詞: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intimacycompetence、loneliness、depression相關次數: 被引用:25點閱:1016評分:下載:23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的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全國807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為「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寂寞量表」以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並針對受試者在這些量表上的填答結果,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以及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主要發現如下:一、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為中等以上;大學生的整體寂寞感偏低;大學生的整體憂鬱偏低。

二、大學女生情緒支持及主動/表露能力高於大學男生;大學男生比大學女生感到寂寞無助和缺乏友伴;在大學四個年級中,大三學生最感到歸屬感弱及缺乏友伴;大三學生之憂鬱高於大二學生。

三、大學生的情緒支持、負向決斷、衝突處理及主動/表露能力愈高,則愈不感到寂寞無助、歸屬感弱及缺乏友伴;大學生的主動/表露能力、負向決斷能力愈高,情緒支持能力愈低,則愈不感到歸屬感弱。

四、寂寞無助、歸屬感弱、負向決斷與衝突處理對憂鬱有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果與限制,研究者建議教育工作者、諮商輔導人員能加強大學男生之情緒支持與主動/表露能力;重視大學三年級學生之情緒狀態;辨識大學生的寂寞情緒;重視大學生的負向決斷、衝突處理的能力;增加大學生的正向情感。

此外,並從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與研究變項提出建議供未來研究參考。

Themainpurposeofthisstudywastoexaminetherelationshipsamonginterpersonalintimacycompetence,loneliness,anddepressionofcollegestudents.Participantswere807nationwidecollegestudents,andquestionnaire-surveyingmethodwasemployed.InstrumentsusedinthestudyincludedtheInterpersonalCompetenceQuestionnaire,theLonelinessScale,andtheCenterforEpidemiologicStudiesDepressionScale.Datawereanalyzedbyusingmean,standarddeviation,ttest,one-wayANOVA,one-wayMANOVA,canonicalcorrelations,andstepwisemultipleregressionanalysis.Majorresultswereasfollows:(a)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intimacycompetencewasabovethemedium,thelonelinesswaslow,andthedepressionwasalsolow.(b)Collegefemalestudents’scoreson“emotionalsupport”and“initiation/disclosure”werehigherthanmalestudents;malestudents’scoreson“lonelinessandhelplessness”and“lackingoffriends”werehigherthanfemalestudents;juniors’scoreson“weakbelongingness”and“lackingoffriends”werehigherthanfreshmen,sophomores,andseniors;juniors’depressionwashigherthansophomores.(c)Collegestudentswhoscoredhighon“emotionalsupport”,“negativeassertion”,“conflictmanagement”,and“initiation/disclosure”weremorelikelytoscorelowon“lonelinessandhelplessness”,“weakbelongingness”,and“lackingoffriends”;collegestudentswhoscoredhighon“initiation/disclosure”,“negativeassertion”,andlowon“emotionalsupport”weremorelikelytoscorelowon“weakbelongingness”.(d)“Lonelinessandhelplessness”,“weakbelongingness”,“negativeassertion”and“conflictmanagement”hadthepowerofpredictiontowarddepression.Accordingtotheresultsandlimitations,somesuggestionsaremadeforeducators,counselorsandresearchers. 目次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4第三節研究假設------------------------------------------------------------------------------5第四節名詞釋義------------------------------------------------------------------------------5第二章文獻探討-----------------------------------------------------------------------9第一節人際親密的定義、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9第二節寂寞感的定義、內涵、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14第三節憂鬱的定義、內涵、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22第四節人際親密、寂寞感與憂鬱的相關研究-----------------------------------------30第三章研究方法-----------------------------------------------------------------------35第一節研究架構-----------------------------------------------------------------------------35第二節研究對象-----------------------------------------------------------------------------36第三節研究工具-----------------------------------------------------------------------------38第四節研究程序-----------------------------------------------------------------------------43第五節資料處理-----------------------------------------------------------------------------44第四章結果與討論-------------------------------------------------------------------47第一節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之現況分析---------------------------47第二節不同性別與年級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的差異分析54第三節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相關分析-----------------------------------65第四節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對憂鬱的預測分析--------------------------69第五章結論與建議-------------------------------------------------------------------73第一節結論----------------------------------------------------------------------------------73第二節建議----------------------------------------------------------------------------------75參考文獻一、中文部份--------------------------------------------------------------------------------81二、英文部份--------------------------------------------------------------------------------85附錄附錄一人際親密能力量表---------------------------------------------------------------91附錄二寂寞量表---------------------------------------------------------------------------92附錄三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93附錄四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使用同意書------------------------------------------------94附錄五寂寞量表使用同意書------------------------------------------------------------95附錄六正式量表---------------------------------------------------------------------------96附錄七施測說明書-----------------------------------------------------------------------100表次表3-1樣本人數分佈-------------------------------------------------------------------------37表3-2樣本之性別與年級分佈-------------------------------------------------------------38表4-1「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48表4-2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中感受不容易或不自在之百分比-------------49表4-3「寂寞量表」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50表4-4大學生在寂寞量表中感受「有時如此」及「經常如此」之百分比----------51表4-5「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52表4-6大學生憂鬱程度之百分比摘要----------------------------------------------------53表4-7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各分量表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4表4-8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55表4-9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55表4-10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寂寞感各分量表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7表4-1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摘要--------------------57表4-12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58表4-13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憂鬱t檢定摘要------------------------------------------59表4-14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60表4-15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61表4-16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寂寞感各分量表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2表4-17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62表4-18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63表4-19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憂鬱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64表4-20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65表4-21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各分量表與憂鬱之相關係數矩陣------70表4-22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70表4-23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對憂鬱的預測之逐步迴歸係數摘要--70圖 次圖3-1本研究架構--------------------------------------------------------------------------35圖4-1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第一組典型結構----------------------------67圖4-2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第二組典型結構----------------------------68 一、中文部分王以仁(1989)。

我國大學生寂寞之相關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以仁(2007)。

人際關係與溝通。

台北:心理。

王嘉琪(2010)。

大學生憂鬱情緒、自尊、污名化、自我揭露與求助態度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慶福(1995)。

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7)。

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2),63-78。

王齡竟、陳毓文(2010)。

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65-97。

孔繁鐘(2007)。

DSM-IV-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台北:合記。

杜仲傑(1990)。

大學生人際親密的評量與身心適應──親子、情人、異性朋友、同性朋友四種角色的相關分析。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元蓉(2006)。

大學生憂鬱、人際親密與自尊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炳緯(2011)。

老人人際親密、社會參與及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家楹(2005)。

北部地區大學院校護理系學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程度調查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淑偵(2007)。

大學生憂鬱現象與相關因素的探討。

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靜吉(1987)。

害羞、寂寞、愛。

台北:遠流。

呂建政(2004)。

台北市大學生休閒無聊感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佳蓉(2010)。

台北縣市單身者的寂寞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天主教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茂興譯(1994)。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G.Corey)。

台北:揚智文化。

邱瓊慧(2000)。

成年前期女性寂寞經驗與適應歷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柯慧貞、林美芳、廖聆岑、蘇鈴茱、林旻沛、丁建谷(2004)。

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壓力因應型態、憂鬱、自殺之關係。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43-66。

張春興(1991)。

現代心理學。

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張虹雯、陳金燕(2010)。

憂鬱情緒當事人之求助歷程及影響因子研究。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38。

張淑紅、蕭芝殷、吳思儀、張嫚純、林婉如(2005)。

運動與憂鬱症狀相關之研究—以台大學生為例。

醫護科技學刊,7(3),258-266。

章珍貞(2003)。

女性大學生寂寞心理經驗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雅惠、辛宜津(2006):科技大學學生憂鬱情緒之調查研究。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3,223-246。

郭正瑩(2008)。

男女大學生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差異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

中國文化大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秀菁(2002)。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清泉(1989)。

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相關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靜晃(1993)。

發展心理學。

台北:揚智。

郭嬪如(2008)。

大學生社交焦慮傾向、反芻思考、寂寞感及網路使用時間之相關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麗婉(1989)。

自我意識、自我坦露與寂寞感之關係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文志(1996)。

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之編製及影響婚姻親密之因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曾端真、曾玲珉(1996)。

人際關係與溝通。

台北:揚智文化。

游森期,余民寧(2006)。

網路問卷與傳統問卷之比較:多樣本均等性方法學之應用。

測驗學刊,53(1),105-130。

黃于芬(2007)。

大學生人際壓力、自我壓力、獨處偏好、獨處經驗與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于娟(1994)。

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堅厚(1999)。

人格心理學。

台北:心理。

黃惠貞(2002)。

某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順南(1996)。

憂鬱理論的整合取向-認知取向。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董氏基金會(2006)。

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

2011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6&Page=1董氏基金會(2007)。

大學生憂鬱情緒與求助行為之相關性調查。

2011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8&Page=1董氏基金會(2008)。

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

2011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9&Page=1葉雅馨、林家興(2006)。

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2),125-148。

劉安真(1992)。

大學生生活事件、寂寞感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蔡鳳薇(2006)。

大學生親子互動模式與其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

賴美蒨(2009)。

大學生背景變項、人際親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龍應台(2008)。

目送。

台北:時報文化。

謝秋禪(2009)。

大學生人際親密、自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吟如(2008)。

台灣大學生的憂鬱、焦慮與人際問題解決的理與情。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藍菊梅(2008)。

大學生困擾揭露、非社會支持反應與焦慮及憂鬱之關係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顏姿吟(2007)。

高中生自尊、生氣歷程與其憂鬱情緒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顏映馨(1999)。

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羅立人(1999)。

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蘇美榕(2004)。

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與其異性親密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Buchholz,E.S.,&Catton,R.(1999).Adolescents’perceptionsofalonenessandloneliness.Adolescence,34,203-213.Buhrmester,D.,Furman,W.,Wittenberg,M.T.,&Reis.H.T.(1988).Fivedomainsofinterpersonalcompetenceinpeerrelationship.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5,991-1008.Carbonell,D.M.,Reinherz,H.Z.,Giaconia,R.M.,Stashwick,C.K.,Paradis,A.D.,&Beardslee,W.R.(2002).Adolescentprotectivefactorspromotingresilienceinyoungadultsatriskfordepression.Child&AdolescentSocialWorkJournal,19(5),393-412.Champion,L.(2000).Depression.InL.Champion(Ed.),Adultpsychologicalproblems(pp.29-51).EastSussex:PsychologyPress.Chelune,G.J.,Sultan,F.E.,&Williams,C.L.(1980).Loneliness,self-disclousure,andinterpersonaleffectiveness.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27,462-468.Cutrona,C.E.(1982).Transitiontocollege:Lonelinessandtheprocessofsocialadjustment.InL.A.Peplau&D.Perlman(Eds.),Loneliness:Asourcebookofcurrenttheory,researchandtherapy(pp.291-309).NewYork:JohnWiley&Sons.Dellinger-Ness,L.A.,&Handler,L.(2007).Self-injury,gender,andlonelinessamongcollegestudents.JournalofCollegeCounseling,10(2),142-153.EberhartN.K.,&HammenC.L.(2006).Interpersonalpredictorsofonsetofdepressionduringthetransitiontoadulthood.PersonalRelationships,13,195-206.Erikson,E.H.(1982).Thelifecyclecompleted:Areview.NewYork:Norton.Fan,P.,Zhou,Z.,&Pan,Q.(2011).Relationshipamongcyber-relationshipaddiction,self-disclosureandlonelinessofcollegestudents.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19(1),75-76.Field,T.,Diego,M.,&Sanders,C.(2001).Adolescentdepressionandriskfactors.Adolescence,36(143),491-498.Hawkley,L.C.,Burleson,M.H.,Berntson,G.G.,&Cacioppo,J.T.(2003).Lonelinessineverydaylife:Cardiovascularactivity,psychosocialcontext,andhealthbehavior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85,105-120.Hook,M.K.,Gerstein,L.H,Detterich,L.,&Gridley.B.(2003).Howclosearewe?Measuringintimacyandexamininggenderdifferences.JournalofCounselingandDevelopment,81,462-472.Kato,T.(2007).Relationshipbetweenintimacywithfriendsandprocessesofinterpersonalstressamongcollegestudents.TheJapanes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3(2),152-161.LaGreca,A.M.,&Harrison,H.M.(2005).Adolescentpeerrelations,friendships,andromanticrelationships:Dotheypredictsocialanxietyanddepression?JournalofClinicalChildandAdolescentPsychology,34(1),49-61.Li,C.,Ban,L.,&Li,H.(2010).Aresearchonrelationshipamongattachment,self-esteemandlonelinessincollegestudents.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18,514-516.Lindsey,B.J.,Fugere,M.,&Chan,V.(2001).Psychologicalandemotionalreactionsofcollegestudents.CollegeStudentJournal,41,558-571.Markman,G.I.(2008).Arandomizedclinicaltrialofabrief,mailedinterventionfordepressedmoodinacollegestudentsample.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UniversityofWashington,Seattle,WA.Özdemir,U.,&Tuncay,T.(2008).Correlatesoflonelinessamonguniversitystudents.ChildandAdolescentPsychiatryandMentalHealth,2(1),2-29.Paradis,A.D.,Reinherz,H.Z.,Giaconia,R.M.,&Fitzmaurice,G.(2006).Majordepressioninthetransitiontoadulthood:Theimpactofactiveandpastdepressiononyoungadultfunctioning.JournalofNervousandMentalDisease,194,318-323Peplau,L.A.,&Perlman,D.(1982).Perspectivesonloneliness.InL.A.Peplau&D.Perlman(Eds.),Loneliness:Asourcebookofcurrenttheory,researchandtherapy(pp.1-18).NewYork:JohnWiley&Sons.Prager,K.J.(1995).Thepsychologyofintimacy.NewYork:GuilfordPress.Reis,H.T.,&Shaver,P.(1988).Intimacyasaninterpersonalprocdss.InS.W.Duck(Ed.),Handbookofpersonalrelationships(pp.367-389).Chichester,England:Wiley.Rokach,A.(1990).Survivingandcopingwithloneliness.TheJournalofPsychology,124,39-54.Rokach,A.,&Bauer,N.(2004).Age,culture,andlonelinessamongCzechsandCanadians.CurrentPsychology,23(1),3-23.Rokach,A.,&Brock,H.(1997).Loneliness:Amultidimensionalexperience.Psychology:AJournalofHumanBehavior,34(1),1-9.Rubenstein,C.,&Shaver,P.(1982).Theexperienceofloneliness.InL.A.Peplau&D.Perlman(Eds.),Loneliness:Asourcebookofcurrenttheory,researchandtherapy(pp.206-223).NewYork:JohnWiley&Sons.Russell,D.W.,Kao,C.,&Cutrona,C.E.(1987).Lonelinessandsocialsupport:Sameordifferentconstructs?PaperpresentedattheIowaConferenceonPersonalRelationships,IowaCity,IA.Solano,C.H.(1980).Twomeasuresofloneliness:Acomparison.PsychologicalReports,46,23-28.Steil,J.M.(1997).Maritalequality:Itsrelationshiptothewell-beingofhusbandsandwives.ThousandOaks,CA:Sage.Sundberg,C.P.(1988).Loneliness:Sexualandracialdifferencesincollegefreshmen.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29,298-305.Wei,M.,Russell,D.W.,&Zakalik,R.A.(2005).Adultattachment,socialself-efficacy,self-disclosure,loneliness,andsubsequentdepressionforfreshmancollegestudents:Alongitudinalstudy.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52,602-614.Weiss,R.S.(1989).Reflectionsonthepresentstudyoflonelinessresearch.InM.Hojat&R.Crandall(Eds.),Loneliness:Theory,research,andapplications(pp.1-16).London:Sage.Young,J.E.(1982).Loneliness,depressionandcognitivetherapytheoryandapplication.InL.A.Peplau&D.Perlman(Eds.),Loneliness:Asourcebookofcurrenttheory,researchandtherapy(pp.379-405).NewYork:JohnWiley&Sons.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2.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3. 影響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研究 4. 大學生知覺父母權威性與其生氣歷程、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5. 長期照護機構老人憂鬱狀態、社會支持與孤寂感相關性之探討 6.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社交能力、社會支持、寂寞與憂鬱之關係 7. 台北地區單身老年榮民憂鬱症狀、孤寂感與社會支持之探討 8. 大學生依附連續性與憂鬱傾向、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 9. 大學生困擾揭露、非社會支持反應與焦慮及憂鬱之關係研究 10. 台北市大學生休閒無聊感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11. 大學生憂鬱現象與相關因素的探討 12. 青少年病態性網路使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13. 冒險式諮商對憂鬱傾向大學生效果之研究 14. 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15. 大學生身體意象知覺落差之研究   1. 王以仁(1989)。

我國大學生寂寞之相關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2. 吳靜吉(1987)。

害羞、寂寞、愛。

台北:遠流。

3. 柯慧貞、林美芳、廖聆岑、蘇鈴茱、林旻沛、丁建谷(2004)。

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壓力因應型態、憂鬱、自殺之關係。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43-66。

4. 張淑紅、蕭芝殷、吳思儀、張嫚純、林婉如(2005)。

運動與憂鬱症狀相關之研究—以台大學生為例。

醫護科技學刊,7(3),258-266。

5. 許雅惠、辛宜津(2006):科技大學學生憂鬱情緒之調查研究。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3,223-246。

6. 陳秀菁(2002)。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7. 游森期,余民寧(2006)。

網路問卷與傳統問卷之比較:多樣本均等性方法學之應用。

測驗學刊,53(1),105-130。

8. 黃惠貞(2002)。

某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9. 葉雅馨、林家興(2006)。

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2),125-148。

10. 龍應台(2008)。

目送。

台北:時報文化。

11. 藍菊梅(2008)。

大學生困擾揭露、非社會支持反應與焦慮及憂鬱之關係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1. 大學生自尊、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 2. 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自尊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 3. 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4.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5. 大學生現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現實人際滿意度、網路人際滿意度與寂寞感、自尊之關係研究 6. 國中生關係攻擊受害經驗與自尊之關聯:以人際親密能力為調節變項 7. 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品質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8. 諮商與臨床系所學生的拒絕敏感度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以自我意識為調節變項 9.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自我監控為調節變項 10. 高中職學生害羞特質、困擾自我揭露及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11. 大學生背景變項、人際親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研究 12. 大學生社交焦慮傾向、反芻思考、寂寞感及網路使用時間之相關研究 13. 高中職學生異性交往關係品質與人際親密能力、性別角色之關係研究 14. 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15. 大學生家庭系統分化、人際親密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