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治療法在教育上的運用(第251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實治療法(Reality Therapy)的理論和技術,是繼心理分析學派(Sigmund Freud)、個體中心學派(Carl Rogers)、行為學派(Arnold Lazarus)和理情治療法(RET ... 第二百五十一期:新住民語文課程 回首頁 歷史電子報 徵稿啟事 分類說明 點閱次數:11596149 訂閱人數:30017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第251期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崁腳國小(107) 執行主編: 蔡明雄郭璟儀 編輯群: 郭璟儀   廖雲瑄 發刊日期 2018年8月10日第251期 教育交流站 現實治療法在教育上的運用 2018-08-10|作者:新北市崁腳國小蔡明雄校長 人氣2811    現實治療法(RealityTherapy)的理論和技術,是繼心理分析學派(SigmundFreud)、個體中心學派(CarlRogers)、行為學派(ArnoldLazarus)和理情治療法(RET,AlbertEllis)之後,另一個在諮商領域,頗有實效的心理學派門。

   它雖不如上述學派的名氣響亮,但也自成一家。

尤其它強調愛與價值感乃個體基本需求的觀點,以及透過三R(Reality,現實;Responsibility,責任;Right,正確)來引導個體瞭解自己,並成功的滿足其心理需求的論述,更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在習慣以心理失常(mentalill)和心理疾病(mentaldisorders),來標籤適應不良或行為脫序個體的時代裡,儼然一股清流。

   現實治療法的創始人是美籍心理學家WilliamGlasser(1925-),他早期曾服膺Freud學說,接受古典精神分析療法的訓練。

但當他發現:心理分析治療只是不斷在重述患者的心理疾病,與處理過去虛擬的痛苦經驗,對實質病情不但毫無助益,甚至會更糟。

他便開始質疑傳統心理分析所宣稱的療效。

   這樣的懷疑,在Glasser於加州Ventura女子感化院從事犯罪青少年的更生諮詢工作後(1956),更加的堅定。

因為他發現:這些有行為困擾的孩子,常會把過錯歸咎於過去的經驗而推卸責任。

1965年,Glasser在出版現實治療法一書後,正式命名其創建的論點為「現實治療法」,並積極投入諮商領域中,從事助人的工作。

   對於WilliamGlasser之現實治療法的理論內涵(如:選擇理論,Choicetheory、大腦控制原理,Controltheory),以及在心理諮商治療實務上的應用,本文不予贅述,建議讀者可參閱相關書籍。

倒是Glasser在其所著沒有失敗者的學校(Schoolswithoutfailure)(1969)一書中,展現出知識份子的良知,對教育問題的關注與著墨,頗讓人感佩,實值得與親愛的伙伴們分享。

   Glasser曾剴切指出:大家在談論教育問題時,不僅只聚焦於學生,更習慣將成敗歸因於社會環境因素使然;反而漠視學校本身(教材、教法、師生互動...)即是造成學生失敗的最大元凶。

   他認為目前教育最大的障礙是師生的共融關係(involvement)、教材的適切性(relevance),和教學方法的思考性(thinking)不受重視(引自曾端真,民77年),以致於製造了失敗的困境,讓學生身陷其中。

一、學校是製造「失敗者」的大本營    Glasser認為家庭社經地位、文化水平、父母的教養態度及親子關係,雖可能與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所關聯,但都未必然是充分的變因。

反而是孩子在學校中之失敗的學習經驗,才是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信你、我皆有經驗:在教學現場常有學生抱怨與老師之間沒有溫暖的關係。

尤其當學習遇到瓶頸或挫敗時,常求助無門。

更甚者,會將課堂上學習的失敗經驗,類化到生活空間的其他場域中,因而沒信心、沒把握,以致無助、無能便充塞於知覺意識中,當然對學習會提不起興致。

   對此Glasser提出呼籲:一個人無論其原生家庭的文化、經濟背景為何,只要他能在生活中獲取成功的經驗,爾後即能享有成功的生活。

因此在學校學習階段,教師應嘗試一切方法,製造成功機會,讓孩子品嚐。

若只一味苛求,讓孩子屢遭挫折,其未來成功的希望便極為渺茫了。

   而要如何讓孩子經驗成功?Glasser建議在學生分組或編班時,應採異質編制方法(heterogeneousgrouping,即現行的常態編班),將能力不相等的學生編在一起上課;並且廢除等第評分法,改採文字描述學習績效;或只作二段式的評定-及格-優秀(pass-superior),如此方可避免對學習不佳的學生貼標籤。

二、學校應教導學生負責任的行為,藉以培養其「愛」與「自我價值感」    如前所述,Glasser相信個體一生都在追求二種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一為愛人與被愛;一為自我價值感。

他觀察發現,當人們勇於追求且如遂滿足了需求,便學習到負責任的行為了。

反之,哪些不能滿足二種需求的人,便是不負責任(irresponsible)(請注意:Glasser反對心理疾病的觀念與定義)。

因為後者常習慣以藉口來否定現實。

   Glasser在與個案互動的諮商過程中也發現:自我價值感和愛(及被愛)的關係密不可分。

一個具有自我價值感的人,除了較能成功的過生活,也能展現較多的自信去愛別人與接受別人的愛(曾端真,民77年)。

他稱這種建設性的特質為成功的認同(successidentity),而學校正是訓練孩子發展此正向人際特質的主要場所。

   鑑於此,Glasser(1965)認為學校應主動教導與培養孩子們負責任的行為。

他直言:當個體學會了負責任,其自我價值感便會因應而生,也會同時學到體察與尊重別人的價值。

   另外,Glasser也建議:學校應該為學生規劃品格教育的課程,透過身教、陶冶、活動、閱讀和討論,涵養孩子的品行。

因為從小養成的紀律與規範,反應在未來的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學習效果和生活目標,都具有正面、積極的指標作用。

三、學校教學的內容應符應學生的生活背景,且應鼓勵學生多動腦思考    Glasser認為知識的價值在於將來可類化、遷移至實際生活情境。

因此除了學習材料應與學生的校外生活經驗作聯結外,教師也必須洞悉孩子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等諸多事件,隨時融入教學情境中。

如此才能緊扣學生的注意力,持續維持其學習動機。

尤其重要的,教師應拋棄傳統只重記誦,忽略思考的教學態度與方法。

因為唯有學生主動思考、組織的知識,才會持久。

   現實治療法一向被學者們視為是最饒富教育意義的一個諮商派門(張春興,民83年)。

WilliamGlasser也一直強調「人的行為是自己所選擇的,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吾今觀之,其本人反映(mirroring)在對教育問題上的關心與堅持,正是為自己的陳述做了最佳的註解。

   雖然,有學者批評現實治療法缺乏深度(Corey,1991),也質疑其論述過度簡化了心理問題的複雜性。

但其強調責任的觀點,正可讓吾人隨時檢視自己,扮演形塑自己生活的雕塑師。

   其次,現實治療法把注意焦點放在現時,不浪費精神於空談或悔恨無可挽回的過去經驗與事件。

也讓吾人有足夠的力量來審度與規劃未來的方向與目標,無疑是具有行動力的理論(DoingTherapy)。

   尤其,最為筆者讚嘆與折服的是,其永不放棄的理念。

因為唯有不放棄,才可讓我們再一次去體察師、生關係;再一次去核對我們與孩子間的互動模式。

   今將Glasser對教育的觀察與建言,犖犖條陳於上,希望能激發讀者們的省思;也希望在人才輩出、人物遞嬗的諮商領域中,再次稱頌與肯定其獨到的見解與貢獻。

  參與崁腳國小生態小小解說員培訓的感想 用溫度來提升永續的教師專業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