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慢慢成長】 來自痛苦的反擊:白熊效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命名為白熊效應(white bear suppression),即是指當我們強行壓抑某些思想和記憶時,會令牠們出現的次數更頻繁。

⁣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JustAMoment等一等 發布於2020年12月29日11:56•JustAMoment等一等 每個人心裏或許都埋藏著一些想不惜一切遺忘的人和事,例如告白被拒絕、在重要的場合出醜、與好友的爭執⋯⋯你也有這些忘不掉的心事嗎?⁣明明已經努力提醒自己別再憶起這些羞恥或痛苦的經歷,為甚麼它們總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是什麼令我們的痛苦反彈?】小實驗在一項關於思想壓抑的研究中,受測者須在五分鐘內以言語表達任何所思所想,條件是不可想起白熊這種動物,每當想到白熊便要按鈴,有不少受測者表示難以抹去對白熊的想像。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命名為白熊效應(whitebearsuppression),即是指當我們強行壓抑某些思想和記憶時,會令牠們出現的次數更頻繁。

⁣⁣什麼是白熊效應?當我們嘗試壓抑某些回憶和感受時,人的注意力反而會更集中在該事上,因而大腦便會將其鎖定為目標並一直在腦海出現,直到大腦重新轉移目標或放棄壓抑為止。

⁣⁣為什麼我趕不走心中的白熊?此外,當白熊實驗的受測者後來完成任務、要憶述對白熊的所思所想時,他們都能作出異常詳盡的描述。

這是因為大腦完成了壓抑思想的任務,而且不再受「禁止想起」的指令所限,令白熊的記憶反彈得更強烈。

⁣⁣【如何脫離白熊的陰影?】⁣如何脫離白熊的陰影?1.焦點轉移:⁣白熊效應雖然令煩人的念頭纏繞不去,但這其實也避免我們為了心中痛苦而自我欺騙或壓抑感受。

要減輕這種效應造成的不安情緒,你可以選擇暫時轉移思想的對象。

在白熊實驗中,另一組受測者在不能想白熊的同時,還追加了一項「想著紅色跑車」的要求,而他們想起白熊而按鈴的次數的確大大減少了。

⁣2.正面擁抱:⁣不過即使成功逃避了,並不代表問題的根源已經消除。

最保險的方法仍是以心理健康的狀態面對痛苦,唯有意識到煩惱的存在才能克服它們。

接納自己脆弱的一面,整頓一下具體的解決辦法,培養這些正面念頭皆有助我們解除逃避心態。

勇敢面對的過程也許漫長而艱巨,但這種方法也會帶來一定的成就感呢。

⁣換個角度看白熊效應 小編:白熊效應雖然有著令人困擾的一面,但只要換個角度看,它也可以是一種促使我們正視問題的防禦機制。

對自己的感受坦誠,正面迎接內心的白熊亦有助放下痛苦呢!⁣============================▍JUSTAMOMENT▍⁣⁣在Facebook和Instagram追蹤我們吧!❤️喜歡內容請按讚、分享和收藏吧!⁣⁣============================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11).Supressingthe'whitebears'.MonitoronPsychology,42(9).Retrievedfromhttp://www.apa.org/monitor/2011/10/unwanted-thoughts⁣⁣Schmidt,R.&Gay,P.&Courvoisier,D.&Jermann,F.&Ceschi,G.&David,M.&Brinkmann,K.&VanderLinden,M.(2009).AnatomyoftheWhiteBearSuppressionInventory(WBSI):AReviewofPreviousFindingsandaNewApproach.Journalofpersonalityassessment.91.323-30.doi:10.1080/00223890902935738.⁣⁣Wegner,D.&Schneider,D.&Carter,S.&White,T.(1987)Paradoxicaleffectsofthoughtsuppress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3(1),5-13.⁣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