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待在家超疲憊?鄭淳予:太忙或放空都害大腦過勞!2個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鄭淳予特別指出另一個害大腦很累的原因,就是:發呆亂想,大腦不斷反芻。

在沒有留心自己的意識下,大腦反覆思考某些事,像是不知不覺中一直回想剛剛的 ... 下一篇 我得了COVID-19之後發生的事!確診者隔離22天出院經驗分享:該想什麼、做什麼與人生體會 健康 醫療保健 長時間待在家超疲憊?鄭淳予:太忙或放空都害大腦過勞!2個小調整身心變輕鬆 少做大腦不喜歡的事,身心才會輕鬆。

share 52567 share 文/吳丹華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編按:長時間待在家為何愈來愈累?腦科學博士暨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提醒,你的疲勞不是身體的疲勞,而是大腦太累了!要避免讓大腦持續疲憊,須從生活全面著手調整。

另外,如果本來喜歡到大自然紓壓的朋友,防疫無法親近山林,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療癒自己呢?這陣子,經常覺得身心疲憊嗎?請試著回想,疫情之前,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哪裡都沒去,週末待在家2個整天後,反而覺得頭昏腦鈍、渾身倦怠?何況這陣子待在家裡這麼久(之前有讀者分享自己已經28天沒踏出家門),儘管沒有太多勞動,卻有種疲勞不斷累積的感覺?為什麼?防疫宅在家 太忙或太閒都害你大腦很累防疫長期待在家,「你的疲勞不是身體的疲勞,而是大腦太累了!」腦科學博士暨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點出關鍵。

然而,大腦每天都在運轉,為何這段期間會特別累?鄭淳予說明,造成大腦疲勞的主要原因有二:原因1.壓力荷爾蒙濃度過高長時間工作、因疫情變化而感到不安,或工作與休息分不清⋯⋯都可能導致體內壓力荷爾蒙濃度過高。

以白話來說,壓力荷爾蒙就像是體內的天然類固醇,當我們處於緊繃、專注且高壓狀態時,身體會產生壓力荷爾蒙幫助我們度過這段時期。

短時間內,壓力荷爾蒙可以幫助我們表現較佳;但若長期處於壓力荷爾蒙濃度過高的狀態,大腦反而會過度努力與耗能,就會變得疲勞。

原因2.發呆亂想明明沒做什麼事,大腦也很混沌疲憊?鄭淳予特別指出另一個害大腦很累的原因,就是:發呆亂想,大腦不斷反芻。

在沒有留心自己的意識下,大腦反覆思考某些事,像是不知不覺中一直回想剛剛的一段對話、爭吵,或是新聞裡的某個事件、電視裡的一段劇情⋯⋯表面上似乎是大腦自動運作播放,但這種漫不經心的思考,意外地讓大腦耗能。

打個比方,假若高濃度壓力荷爾蒙下的大腦耗能為70%,漫不經心的反芻大約耗能50~60%。

因此,宅在家的族群,不管是遠距工作忙得天翻地覆,還是關在家中無所事事,都可能因大腦疲勞而使得整個人疲倦沒元氣。

甚至胸悶、心悸、腸躁症、脹氣等,連帶自律神經也跟著失調。

2個調整 減少壓力荷爾蒙、平衡自律神經 大腦疲勞不能只靠睡覺就解決(睡好當然也很重要),必須從生活全面著手改善起,也平衡自律神經。

鄭淳予給出以下建議:調整1.劃出時間與空間的界線,減少壓力荷爾蒙保持身體的日夜節律,是控制壓力荷爾蒙的重要方法。

記得為自己設下時間的界線。

最好一週七天都固定時間起床與入睡,若要午睡盡量限制在30分鐘內(且不要回床上睡、靠在沙發小寐就好),三餐定時吃,工作與休息的時間也要劃分清楚。

另外,人類是滿容易受制約的生物,因此,設下空間的界線也能讓大腦在該工作的地方工作、該休息的地方就放鬆休息。

不管居家空間大或小,都該將家裡分成三區:工作區(對退休族來說,就是指從事高專注力活動的區域)、休閒區與睡眠區。

即便是小宅或套房,也可以設定某張桌子是工作區、沙發是休閒區、床鋪是睡眠區。

不在休閒區工作,也不在睡眠區追劇,可避免大腦時時處於工作狀態,並促使大腦到特定區域就能不費力地自動運作。

調整2.自我覺察,大腦不亂想、平衡自律神經如何減少大腦反芻、發呆亂想?鄭淳予認為,「自我覺察」非常重要,可以從3個「回到」下手。

回到自己:心思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伴侶、小孩,或是在追的劇上。

回到現在:心思回到此時此刻,不須煩惱過去,也不擔憂未來。

回到這裡:心思回到自己所在的這個地方,先別去想外面的世界或網路上發生的事這3個「回到」,光用想的也許有難度。

具體作法可以是:(1)覺察呼吸、身體與情緒觀察一下自己的呼吸,是快或慢、深或淺?覺察身體的鬆緊,不妨從頭到腳,依序感覺一下頭皮、太陽穴、眼周、頸部、肩膀、胸、背、臀、大小腿、腳趾,是否有緊繃、痠疼、脹痛、麻痺等感覺?覺察自己的情緒,鄭淳予補充,其實診間裡滿多人常分不清自己的情緒,甚至搞不清楚原來某些身體的不適,就是焦慮反應。

因此,練習辨識情緒很重要,有助於回到自己、現在、這裡。

(2)自我平衡a. 好好呼吸:吸氣與吐氣的時間比例約1:2,是科學實證能夠提升副交感神經的呼吸法,像是吸2秒吐4秒、吸3秒吐6秒,吸氣時想像把氣吸到肚子裡,可以讓呼吸變深,再慢慢呼出,使人因而平靜下來。

b. 身體掃描:想像從頭到腳掃描每一塊肌肉與關節,並逐一想像放鬆每一個部位。

c. 照顧情緒:研究指出,當人處於「感謝」狀態時,大腦會比較放鬆。

一時想不出要感謝誰?不妨先感謝身體,例如感謝雙腳陪自己行動,感謝眼睛帶自己看見世界⋯⋯等。

透過上述自我覺察與平衡,可以減少大腦耗能,提升專注力,也可以活化掌管記憶的海馬迴,並穩定掌管情緒的杏仁核。

無法親近大自然時 該怎麼療癒自己?為了消解疲倦、讓身心煥然一新,很多人喜歡往大自然走去。

但防疫三級警戒下,到處封山封步道,無法親近山林時,又該怎麼重拾身心的清新感?森林療癒能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過往鄭淳予曾針對失智長輩、或不方便出門的高齡族群,提出在家中親近自然的替代建議。

她認爲,也頗適用於目前情勢。

善用園藝綠治療她鼓勵在家做小園丁!從事園藝有綠治療的效果,當嗅聞到植物的氣味、看到枝葉花朵的美、碰摸時的溫柔觸感,都能平衡自律神經。

尤其,照顧植物會帶動我們接觸陽光,享受陽光的照射,這是在宅防疫期間一定要做的事,可以讓前述的日夜節律維持穩定。

在家從事園藝,可以有綠治療的效果,讓人感到放鬆而愉快。

(出自Pexels from Pixabay) 增強聽覺療癒另外,不妨增強聽覺方面的療癒。

這幾年頗流行ASMR(Autonomoussensorymeridianresponse,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又稱「自發性知覺高潮反應」。

當我們無法實地享受大自然,可以透過聆聽雨聲、流水聲、海浪聲來療癒自己,不妨試著上YouTube搜尋一下相關影音,滿推薦在夜晚睡前,進行自我覺察時當成背景音。

創造美的氛圍鄭淳予也提醒,很多時候我們想要出門,不純然是嚮往大自然本身,而是想要轉換一個舒服而美好的環境。

那麼,想要在家過得舒服不疲憊,更要留心創造美的氛圍與儀式感。

當我們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更該留意衣著,即便穿得休閒,可以評估整體是否好看、是否讓自己覺得心情好?做菜的機會變多了,可以不必每一餐當成任務一樣追求效率,換個心情從容切菜、備料,漂亮擺盤,就算只是一道沙拉或泡麵,也可以好好享受過程。

享受做菜的過程,而不是出任務,也是一種美的氛圍。

(出自Free-Photos from Pixabay) 用心創造生活裡「美」的氛圍,讓居家日子過得從容愉快,就不會一直在家卻心累,一心想逃離。

如此,在家的生活反而真的能讓自己休養生息。

2021/06/2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50+線上學校|林麗琪的植物水彩畫】!影音課程永久觀看 →https://pse.is/4bx9r4加入50+LINE!你的老後不一樣! →https://reurl.cc/9pDMNj  大腦 壓力 疲勞 生活儀式 植物園藝 COVID-19 下一篇 我得了COVID-19之後發生的事!確診者隔離22天出院經驗分享:該想什麼、做什麼與人生體會 50+學院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2期 台北市 2022/12/08~2023/01/12 我要報名 【50+學院╳六號實驗室】台中熟齡古典芭蕾課第3期 純白舍創作空間工作室 2022/11/08~2023/01/13 我要報名 50+生命寫作工作坊第8期 台北市 2022/10/28~2022/12/02 我要報名 50+聲音表達工作坊第7、8期 台北市 2022/10/13~2022/12/02 我要報名 熱門文章 1.洪培芸專文|50後的婚姻,既無法改變伴侶又不想離婚,怎麼讓自己過得好? 2.50後好友聚,別說改天!施昇輝:盡量參加同學會,因可能只有這一次 3.每天快走半小時,降低心臟病中風發生率!6種愉悅走路法,餐後一個小時最棒 4.45歲離婚到美國留學、創立甜點店!平野顯子:告別沒有自我的貴婦生活,怎麼活我自己決定 5.每天走7500步降低死亡率!醫師:最短時間內、對健康最有效的5種運動 LINE@ 立即加入 FB粉絲團 立即加入 其他人也看的文章 141641 每天快走半小時,降低心臟病中風發生率!6種愉悅走路法,餐後一個小時最棒 走路時數算呼吸,心神安定放鬆。

30391 45歲離婚到美國留學、創立甜點店!平野顯子:告別沒有自我的貴婦生活,怎麼活我自己決定 傾聽內心的聲音,讓它帶領你。

37237 洪培芸專文|50後的婚姻,既無法改變伴侶又不想離婚,怎麼讓自己過得好? 不管伴侶好不好,都要讓自己活出美好。

240866 就是喜歡一個人彭樹君:再愛的人也是別人,最好的伴侶是自己 一個人生活,是放下也是執著。

22331 每天只花10分鐘,就能完成一件好事!30件善行靈感清單:練習對自己和別人好,人生更美好 愛,也需要量身訂做。

14566 陳乃菁專欄|最高品質的照顧,是不能言語我依然懂你!父母生病前,就該累積理解與體貼的存款 最愛的人傷我最深?也可能最懂你。

註冊/登入 0 購物車 生活百科 50+學院 線上學校 商品評鑑 人物 心靈 中年危機 人際關係 自我成長 兩性家庭 空巢期 照顧者 心靈總覽 健康 性愛 更年期 失智 醫療保健 飲食 運動 慢性病 癌症 健康總覽 生活 熟齡學習 住宅居家 美妝保養 日常穿搭 藝術文化 生活美學 國外旅遊 國內旅遊 創新善終 創新長照 生活總覽 專題 Bravo!50後的不後悔人生 50+人生健康地圖 善終的艱難 老後住哪裡? 【圖片故事】鏡頭下的熟齡生活拼圖 最好的禮物,是讓人愈活愈好! 50+人生便利店 2021高齡友善城市大調查 享受吧!50後的東漂日記 關注!COVID-19疫情下的身心照護 Palette50後人生調色盤 熟齡友善城市 新居住時代 50+後羨代人生 去遊學! 人生第二曲線50後的超前部署 50後同學會之必要 熟年的Sex&Love 50+人生事務所 LOVE!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 顛覆老後 美好的告別 省力照顧 50後的自得其樂 50後圓夢 50後的「心裡學」:表演自我 50後的風格革命 專題總覽 理財 職場就業 熟年法律 退休理財 理財總覽 影音 50+讀者Show 50+熟齡MV特輯 50+Body 50+Living 50+Beauty 神經很有事 張曼娟我輩中人 鄧惠文時光心蘊 影音總覽 專欄 張曼娟 吳淡如 高愛倫 丁菱娟 彭樹君 周輝政 陳乃菁 蘭萱 陳艾妮 彭菊仙 王浩威 林一峰 林黛羚 黃威融 杜丞蕓 王琄 林靜芸 焦雄屏 法律百科Legispedia 梁旅珠 照護線上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 主婦聯盟合作社 楊寧茵 林靜如(律師娘) 洪雪珍 八分生活 元氣網 健康醫療網 Hello醫師 良醫健康網 運動星球 專欄總覽 生活百科 50+評鑑 50+評鑑介紹 活動進行中 查看評鑑報告 50+評鑑總覽 50+學院 課程報名 表演藝術 實用科技 美學生活 健身舞蹈 活動花絮 專題報導 50+學院總覽 50+線上學校 50+選品 顛覆提案 50+選品總覽 50+會員 玩社團 50+愛旅行 50+夢想計畫 50+學院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