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正式診斷! 精神科醫師談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醫病平台/「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正式診斷! 精神科醫師談「身心症」對病人的影響.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有設計有行旅我的新聞 快訊袁惟仁近況呈植物人狀態腦溢血有9徵兆應急速就醫udn/元氣網/新聞/ 杏林.診間醫病平台/「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正式診斷!精神科醫師談「身心症」對病人的影響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20-09-1111:50醫病平台陳嘉新(精神科醫師)圖/ingimage【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不同背景醫師的不同看法」。

一位深具歷史社會專業背景的家醫科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對醫病關係的獨特見解,希望強化原有的醫學教育,讓「民族誌」成為營造「醫生緣,病人福」的重要工具。

麻醉科醫師在說出他對各種不同專科醫師的看法之後,歸納出一句頗富哲理的話:「醫病雙方是一體兩面,彼此的態度才是真正決定雙方是否有『緣份』的最重要因素。

」精神科醫師對時下似乎最夯的診斷「自律神經失調」做出饒富創意的詮釋,並道出目前尚有某些精神科診斷仍很難讓病人或家屬接受的現實。

近年來,台灣開始流行起「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法。

從電視上的健康節目到診所前的紅布條,到處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字樣。

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個正式診斷,但也不是瞎掰的空泛術語。

當這個詞彙在醫師與病人口中反覆出現的時候,到底意味著甚麼意思呢?我曾經對此訪問過不少大醫院小診所的中西醫師,當中有些也是臨床研究者;同時我也蒐集了網路上自稱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故事,而且親自訪問過幾個因深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而主持網路論壇,希望能夠造福其他患者的人。

由醫病兩端的陳述與分析,我逐漸發現這個流行語的複雜之處;而這個複雜之處,對於台灣當下的醫病關係來說,頗有其特殊意義。

首先,不少醫師跟我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省去他們很多解釋病情的麻煩。

這些被稱為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的臨床症狀,在很多精神科的開業醫師眼中,多半可以歸類於焦慮、憂鬱的身心表現。

但是要解釋患者有焦慮症、憂鬱症,對於醫師或者病人都是很大的負擔。

一方面,精神疾病還是帶有汙名的負面效益,要醫師告知病患他們的多重身體表現可能是焦慮症、身心症或憂鬱症的症狀之一,有時也難以開口;就算醫師開了口,說明目前的臨床診斷是這些輕型精神疾患,病患也可能否認這些身體症狀與精神狀態的關聯,而傾向於以身體病理的方向去理解自己的不適。

另一方面,對於非精神科的臨床醫師來說,要斷言求診病患有精神疾病也不是件很有把握的事情,但是患者的表現症狀有時候難以單一醫療診斷概括說明,有時候在診療工具仍有侷限的情況下,也難以進一步確認診斷。

整體來說,在這種難以診斷、不知診斷或者不能言診斷的情況之下,給患者一個含糊但不撒謊的診斷,似乎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台灣的特產,而可能是由日本傳入的術語。

在當前台灣的自律神經失調論述中,許多自助書籍都是由日本著作翻譯而來;這個概念在日本的心身內科也早已流行許久。

自律神經是身體裡面的一套獨特的神經系統,無法全然以意志控制,因而有「自律」之名。

它可以區分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個次系統,這兩套次系統分布廣泛,相互拮抗,藉此支配著許多維生相關的重要器官,如心、肺、血管、腸胃等等。

自律神經系統因此對生命維持、生理運作、生活品質都相當重要。

當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因為各種原因出現障礙的時候,身體的功能與運作就會出現困擾。

然而這些功能性的障礙不見得伴隨著結構上的病理,臨床表徵也多變,或者難有清楚測量而能確切驗證的檢查,所以在當前以病理生理為基礎的正式診斷系統中,這些症狀就變得難以分類,而只能用支配這些身體器官的神經系統障礙來給一個病名。

對於醫師來說,這或許是個姑且與之的暫時病名;對於病人而言,這卻是他們重新定義自身的依據。

醫病關係當中有一個重要的時刻,就在於醫師開口告訴病人臨床的診斷。

告知診斷也就告知了病人一個新的身分:「你得的是糖尿病」(「你是糖尿病病人」)、「你得了愛滋病」(「你是個愛滋病患」)。

當醫師說了前面的句子,病人就聽到了括號後面的句子。

對於醫師來說,前面這個句子是個臨床評估後的客觀結果;後面那個隱而不言的句子,卻是病人主體身分轉變的重要宣告。

這是為什麼受訪的病人幾乎清一色地認定自己就是個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並且會仔細回想、找出佐證,來說明自己的自律神經系統為何在過去的某個時間忽然棄守正常規律,不能和諧調節的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病人倒也不是這麼被動地被醫生給定診斷之後,就接受某某病人的新身分認定,而是綜合醫療資訊、自身體驗、社會互動之後才產生的自我選擇。

但是當病人選擇了一個並不是正式診斷的身分,就對醫病關係造成了一種有趣的斷裂:醫師說一個病人是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是個為了臨床溝通而不得不然的權宜措辭,但是打在健保系統裡面的診斷並不是這個(因為也沒有這個診斷可以鍵入);病人自我認定患有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並不否認自己的症狀有情緒、壓力的相關性,但最終病理之所在還是在神經系統上面。

這簡直就是「一個神經,各自表述」的臨床互動版本,但是當醫病雙方操用的語言並不是同樣意義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這對於治療行為與後果究竟會有什麼影響呢?在失調的神經背後,臨床上還有機會討論壓力調適、焦慮憂鬱情緒等議題嗎?還是就只能循著神經失調的脈絡開藥或者生活呢?又或者說,也許我們對於這些自律神經失調「就是身心症」這個假設,本身也值得被挑戰呢?這些問題並不在我原先的好奇範圍裡,但是隨著研究推展,我卻開始覺得這些問題越來越有趣了,也許值得寫另一個研究計畫來繼續弄懂下去呢!自律神經失調神經系統憂鬱症焦慮症精神科醫病平台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

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

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email protected]文章字數1500-2000,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延伸閱讀 醫病平台/從病人鵝媽媽身上學到的事:做人理要直,但氣不一定要壯! 趕走冬日憂鬱,抗憂鬱藥怎麼吃才安全?醫:出現9種症狀應儘速就醫 吃魚油對抗憂鬱症?權威期刊最新研究:不建議 益生菌能改善憂鬱症?教授揭益生菌補充劑的問題 有時關係比家人親密該如何走出失去毛小孩的悲傷 防疫變宅憂鬱症增加 作息混亂活動不足疫後憂鬱症潮來襲「這族群最多」 同類文章醫病平台/作為急診醫師,認真看待每一次的交會感謝那群教我人生的病人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黃達夫膽結石引起腹膜炎鬼門關前走一遭!父親癌末、八八風災,讓她的人生轉了個大彎!安欣瑜,在「嘉」尋回心的歸屬醫病平台/影響我的人生的病人故事尋找病人心底深處的柔軟點醫病平台/從病人鵝媽媽身上學到的事:做人理要直,但氣不一定要壯!醫病平台/改寫生命故事的腳本,成為自己的生命導演!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時間看診肌肉緊繃頸椎椎間盤突出半夜痛醒無法睡一場颱風讓花東子弟毅然決定回東部服務!江明哲的「醫師的咖啡室」,醫學、藝術與信仰的關懷醫病平台/醫病共享決策SDM!讓加護病房不再只是急救的冰冷空間68歲阿嬤插管治療,喉嚨發不出聲!醫護引導阿嬤一字字慢慢對兒子說出「我愛你」醫病平台/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家人間討論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醫病平台/愛不罕見——點亮生命新曙光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工時長、壓力大,40歲時就高血壓!做6件事紓壓一生懸命,用愛推動特照牙醫學!黃明裕:唐氏症兒子是我的初心醫病平台/「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不動勇士簽署預立醫療決定醫病平台/婚前做遺傳基因篩檢,為生健康飽飽做準備基因命運牌,人人有機會中獎!醫病平台/日內瓦宣言之醫學倫理的醫醫關係急診室的震撼…插在病人胸口的那把刀!傅志遠:拚到最後一刻,是對生命的最大敬意醫病平台/病人同時看多為醫師為確認病因導致醫師與醫師間的「醫醫關係」也面臨考驗!感恩敘復健情/生命倒數計時連倚南盼做更多事復健醫學之父生前告別式獲頒一等獎章醫病平台/不僅醫病關係,醫醫之間關係也同樣重要醫病平台/神經科醫師談疼痛:找出疼痛原因遠比倉促止痛重要忽視體能漸衰退異狀,國三確診肌萎縮症!病理科醫師陳燕麟:沒有藥醫,那就自己找答案!醫病平台/麻醉科醫師談疼痛:疼痛是上天給予人們的禮物,不需也不應被過度忍耐!醫病平台/復健科醫師談疼痛:徒手按壓檢查有時勝過影像檢查醫病平台/「為什麼不使用長照服務?」淺談失智症照顧者心理需求醫病平台/陽光下的陰影:失智症照顧者的身心壓力醫病平台/失智症與家庭暴力的壯烈:那些對醫療單位的過度理想期待肌萎醫師顛簸找到真愛看更多猜你喜歡「服務表格化失去溫度」副市長變照服員不滿長照2.0包小柏22歲愛女因罕病過世!心碎「我失去了一生最愛」為什麼會抽筋?該怎麼辦?醫解6原因,4招解除、4招預防!曾想「母親死了就好了」單身大叔照顧80歲失智症母親:千萬不要一個人獨力承擔獨/衛福部預告診所無障礙規範草案僅規範新設診所跨年熬夜前後怎麼補?專家傳授體力大補帖!誰來照顧我爸媽3-1/失聯移工攀新高看護工逃逸最常見SUKIYA、海底撈進口陸製碗盤出包400多個全退運哪些藥不能配飲料一起服用?不只咖啡、酒、葡萄柚汁,連牛奶都要注意!可怕的肺炎鏈球菌流感季啟動全面防護父親癌末、八八風災,讓她的人生轉了個大彎!安欣瑜,在「嘉」尋回心的歸屬後疫情時代,有疫苗就要快點打?!失聯移工5.5萬人家庭看護最多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黃達夫膽結石引起腹膜炎鬼門關前走一遭!「巧克力正名」今上路標示仍不清食藥署回應了 誰來照顧我爸媽3-2/勞衛各自研究學者籲進入深水區健保財務吃緊預算中心:衛福部帶頭欠96億元醫療款項良性腫瘤甲狀腺結節會惡化嗎?醫:治療方式有3種選擇,但沒有口服藥李靚蕾毀滅王力宏!約炮細節全都曝 愛拍奶貼舔唇照,連人妻也照約明年起糖尿病+腎病整合照護不必跑兩處健保署推「糖尿病+腎病」一站式照護22.8萬人受惠吃蔥白緩解感冒症狀?生薑提升代謝力?專家揭「食用禁宜」毛小孩,我很想你/被遺棄的小貓成小孫女玩伴一走路就膝蓋痛、腳跟痛?原來是因為沒用「腳趾」!專家教你正確走路2關鍵沒日沒夜驗檢體卻拿嘸獎金醫檢師要衛福部說清楚GSK氣喘藥國外廠驗出不純物國內急回收62萬顆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病毒到底算不算「活著」?吃下肚的究竟是不是「巧克力」?監委籲食藥署督管改善經期出血量大被忽略活38年才知罹類血友病肚子大怎麼消?營養師曝4種大肚類型如何改善百靈佳專業輔導打造生醫新創獨角獸看更多贊助廣告商品推薦留言 最新文章more我的退休力/我是慢慢樹獺維持健康多得分李伯璋/救健保民眾也要節制就醫次數精神病患比一般人缺乏維生素D能治精神病?最新研究出爐醫病平台/鼓勵病人健康生活的好醫師教會我們正確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大家都在看more新莊男與妻行房突暴斃家屬:四天前才打疫苗未打疫苗新北男確診衛生局公布足跡遍及板橋周遭跳繩不只增肌減脂,還能預防骨鬆、按摩內臟!醫師教你正確跳繩不傷膝蓋為什麼有人退休後老得快,有人卻依然充滿活力?專家:50歲後該準備3件事疾病百科more糖尿病腹膜癌新冠肺炎肺栓塞視網膜剝離粉瘤足底筋膜炎陰道炎勃起功能障礙溼疹我要投稿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作者登入E-mail訂閱電子報udn健康報e報好心肝.好健康馬上訂閱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刊登網站廣告︱網站總覽︱FAQ‧客服︱新聞授權︱服務條款‧著作權‧隱私權聲明︱聯合報系︱訂報紙︱關於我們︱招募夥伴聯合線上公司著作權所有©udn.comAllRightsReserved. 全產品速覽新聞評論聯合新聞網願景工程聯合報數位版聯合70轉角國際鳴人堂倡議家時事話題世界日報新聞話題 服務會員中心U利點數我的新聞歷史新聞活動專區udn粉絲團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經濟日報網房地產基金中經社樂透發票 生活娛樂噓!星聞優人物udnSTYLE500輯遊戲角落發燒車訊元氣網橘世代有好美 運動NBA台灣野球夢田HBL運動筆記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讀書吧讀創故事聯副70udn部落格u值媒體聯合文學聯經出版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數位文創IP授權瘋活動售票網報時光 更多產品聯合知識庫聯合電子報聯合影音網聯合學苑有行旅APP行動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