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等於進步?從疫情時代的「線上學習」 - 教育 - 換日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香港經歷了數次疫情起伏,這一年半的日子裡,線上授課已經成為常態,期間只能斷斷續續的復課,直至5 月24 日政府終於宣佈學校恢復半日面授課堂,於此同時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首頁 CrossingCampus 教育 網路教學等於進步?從疫情時代的「線上學習」,重思科技與教育的真義 某某出走/老靈魂。

赤子心 2021/06/03 17188 PhotoCredit:Siora[email protected] 科技與教育的互相形塑,少不了扣連兩者的主體──「人」。

人與人的連結、與物的連結,皆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撰文:某某出走 香港經歷了數次疫情起伏,這一年半的日子裡,線上授課已經成為常態,期間只能斷斷續續的復課,直至5月24日政府終於宣佈學校恢復半日面授課堂,於此同時,台灣才剛經歷最近一波疫情中第一週的停課。

在港台兩地分別經歷兩波疫情,也因為身份互換,分別成了線上授課者及受眾,反倒讓我在不同角色、與線上線下之間反思何謂網路學習,尤其還看到各地民眾分享了小孩停課後在家的一些狀況。

線上授課後,大家一直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有時甚至有連續七、八小時的課程與討論,而疫情下的娛樂似乎也有不少要依賴網路,使得我們的電子產品都變得很燙,這應該是彼此共有的經驗。

其實世界各地早已在千禧年來到之前,就大力提倡資訊科技教育,只是話說了很多年,而老師最常用的科技卻仍是「簡報」,反倒是一波世界級的疫情讓各地巴不得轉向線上授課模式。

過往推動資訊科技教學到底是「務實」,還是「盲動」?而如今只有在危機當前,終於讓人直面現實? 無處不在的科技與教育,重思兩者真義 當智慧型手機出現後,科技早已融入個人生活,幾乎成了自身的一部份,甚至令人構建另一種身份。

而廣義的教育學(pedagogy)其實也如科技一樣,無處不在,從來不止於傳統學校、教育場所。

因此,如今的教育離不開科技,而科技亦離不開教育,兩者互相形塑。

但更重要的是,科技與教育的互相形塑,少不了扣連兩者的主體──「人」。

人與人的連結、與物的連結,每每皆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認為,教育的目標是社會改造,而社會改造的過程牽涉學習與社會行動。

教育工作者除了生產批判論述外,也可協助清除社會改造過程中的學習障礙。

波蘭尼(MichaelPolanyi)於1966年在《TheTacitDimension》一書中,提到所有學習都是一個默會(tacit)的過程,所有知識都是個人知識(personalknowledge),要親身經歷過,才會懂得並知道如何去做(know-how)。

學習如何「思想」也是一樣,我們需要在投進思想的過程,才可能懂得如何去思想。

而根據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Heidegger)的《WhatIsCalledThinking》一書,「學習」的意思是指當重要之物趨近時,我們必須盡力做出回應("Tolearnmeanstomakeeverythingwedoanswertowhateveressentialsaddressthemselvestousatthegivenmoment.")。

所有學習都是一個默會(tacit)的過程,要親身經歷過,才會懂得並知道如何去做(know-how)。

圖/Christopher[email protected] 學習是要親身經歷的,只是華人社會主流的學習觀,常假設知識能夠於課堂上「被灌輸」。

如學習者沒有更多的親身經歷,沒有自己消化或理解,真正的學習還未發生。

如此看來,在疫情中、在資訊科技發展的浪潮下,跟過往不同的,是線上與線下教學場所的置換,而真正重要的其實是:能否做到「好的教學」,還是在於波蘭尼所言的「經歷」及海德格強調的「回應當前重要之物」。

要談論科技發展,這裡想借用波茲曼(NeilPostman)在八零年代針對電視這種科技提出的一些看法。

要探討資訊科技對教育的影響,該先想它容許那些對話類型?助長哪種智慧傾向?造就哪種文化?波茲曼認為:在此之前則要先區分科技和媒體的分別。

「科技」是有形的裝置,而「媒體」就像思想。

當科技走入某種社會情境,或滲入經濟政治的背景脈絡,這時科技就成了一種媒體。

科技只是機器,而媒體則是機器製造出來的社會和理智環境。

在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的過程,往往涉及政府、校方與師生之權力關係,而當中教師的實踐亦可被視為「自由的場所」(locioffreedom),因為老師作為主體亦有思考的空間(capacitytothink),以面對自上而下的一切政策。

因此,要探討資訊科技對教育的影響,或兩者如何互塑,不能只單純探討哪種科技或工具,而是牽涉更深遠的一整套價值觀、社會文化及科技素養。

資訊科技教育等同「進步」的迷思 早在香港政府於2009年大推電子教學之前,回歸後的教育改革已提出資訊科技教育的內容。

從政府於1998年起推出的兩份教育文件《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課本及電子學習資源發展專責小組報告》及施政報告的內容中均可見,至今橫跨十年,政府因應社會變化及科技發展而大力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亦多次強調「增加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競爭力」及「知識型社會」等關鍵詞,每每都帶著「科技」等同「進步」的假設。

但值得質疑的是,運用「科技」是否就能帶來教育上的「進步」? 圖/[email protected] 現時各個學科都有出版商供應電子課本,不過紙本書或印刷筆記依然是主要的教材。

至於如何使用電子課本,校方亦無統一的規定,老師多以投影器向全班展示電子課本的內容,因為電子課本通常比紙本內容稍更豐富,有額外的資料。

另一種更常使用的電子教學工具是「簡報」(powerpoint),不少老師會使用出版社提供的簡報,再加以改動,以符合自己的教學需要;又或者製作自己的簡報,把要呈現的資料預先整理好。

不過,這仍然是比較接近「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最諷刺的是,很多時候簡報成了課堂的主角,而忘記了老師與學生的主體才是靈魂所在,可見所謂資訊科技教育在實踐層面還是未曾真正與「教育」結合。

如何好好運用科技於教學之中,還是回到教師的實踐與師生的互動。

這裡牽涉的範疇很多:政府的政策、學校方針、社會風氣、教學效能、課程需要、配套設備、課程時間、師生的科技素養等。

疫情帶來的一場價值教育 疫情發生前,不少學生通常在校不少於八小時,課後還要接著去補習班,我們不禁要問是否課時愈長就愈好?課業愈多就愈有效?疫情期間或許差別也不大,只是在於學童與老師置身螢幕前而非在教室內。

如果對應上述提及波蘭尼重視的「經歷」與海德格強調的「回應當前重要之物」,或許我們更應提問:從疫情、從停課、從線上課程的經驗中,老師與學生學到什麼?例如如何詮釋疫情中的訊息?思考不同政策方案的利弊?如何在不出門的時候,好好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又如何跟家人溝通?如何在居家的課餘時間中,發揮創意、發展一些新興趣?如何分擔家務,甚至學會煮飯?如何在困難中學會關愛及扶持?同時反思我們生活中哪些決定會如何影響別人?因為防堵疫情在於減少人與人面對面的連結,卻正好反映出:在疫情之下,人與人的連結比任何一刻其實都更強。

學會如何共善,在危難中將是更重要的課題。

圖/NationalCancer[email protected] 相比課程內容,這些都很值得學習,尤其是在如今瞬息萬變的世界,相對於過往只講求專業,現在則更重視所謂的T型人才,除了擁有一項專長外,還要廣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或擁有多方面的技能,即使不一定在每個範疇都達至很精深的水平。

或許,這次的疫情考驗,可被看成一場更有人文思維深度的價值教育,值得每一個人、所有社會、全世界好好學習。

離開了學校,教育模式會否出現轉變的機會?從嚴格管制到相對自由開放、從太多規定到充分信任?根據《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一書中提到,芬蘭教育之所以在全球數一數二,其中一個最珍貴的地方是芬蘭學生高低程度落差只有4.7%。

芬蘭教育課時少,能在課程中學習,就不花課外的時間,習慣立竿見影;給予空間、時間,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協助鼓勵養成學習動力,從不刻意強調精英、資優、競爭、比較,從不要求學生和老師具備超人能耐,造就一個相對平等、願意終身學習的社會。

疫情中,老師只能有限度的監督學生進度,從另一角度去看,這會否是一個解放機會,讓部份學習回歸到學童身上,成就更多的自主學習?西方的教育當然不會是完美,每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亦有異,但芬蘭教育會否也是一個借鏡,提醒我們回到教育本義,重視價值教育,給予學童自我成長的空間,而非只著重於競爭、課時及課業的份量? 什麼才值得學習? 關於考試範圍以外的知識,在學識(episteme)範疇以外的情感和身心,通常絕少觸及。

真正的「與時俱進」,更應該是把教學落入生活化的情境,結合主體、科技和生活,而「跨界」(transform-boundaries)的教育則是跨學校、跨媒體、跨社區、跨國度,甚至是跨越以人類為中心的視野,進行彼此尊重的互動,嘗試建立互相支援、補足、批判、挑戰、反思的學習空間。

另外,資訊科技帶來的影響力,以及隨之而衍生需要被教育的事情,遠超過我們想像,問題多不勝數,如言論自由的界線、沉迷網絡遊戲、如何選讀資訊、普世價值的傳播、網絡欺凌、專注力不足、閱讀能力的削弱、虛擬身份認同等,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反而很少被正面教育。

圖/Maxim[email protected] 如要探究資訊科技的教育,或許不只在課堂及科技,而應該如波茲曼所說是媒體素養的教育。

如沒有進一步深層地思考及面對我們原有的學習障礙,我們始終無法更好、更有效、更徹底地學習。

學習的意思,就是以開放的態度直面問題,尋找新的可能性。

有形而虛,無形亦可實。

教室內規矩地上學也可以是罷學,手拿科技教學工具也可以是倒退。

「虛擬」並非指網路世界,而是指過往教育生態的「離地」態度所衍生的虛擬教育,其實都在教育與生活無關的事情;另一方面,「真實」也可能發生在網路世界。

這裡所指的「與生活無關」不只牽涉知識與技能,還包括態度與涵養,而態度與涵養的培育則更多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經驗。

最後,我想提及杜威(JohnDewey)在《經驗與教育》一書中撰寫的理念來為文章總結:教育學最嚴重的謬論,或許是一個人學習時只學到他正在研讀的內容;學習時附帶養成的持久態度說不定更重要,因為這些態度對未來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即是一個人學到的,也許是一種永遠學習的態度。

執行編輯:蕭又寧 核稿編輯:孫雅為 科技 媒體 教育 價值 學習 關聯閱讀 打破考試文化下的「速食學習」、理論得分,培養「終生學習」力──我如何克服「好學生症候群」(上) 瘋「線上課程」之餘,別忘了這幾件比「學習」更重要的事情 作品推薦 我曾和許多香港人一樣,自覺和台灣「很熟」──直到在台留學,才體驗到的「文化衝擊」 甜點師斜槓YouTuber,拍給愛看、愛吃、愛做的你──專訪「厭世甜點店」拿拿摳 參考資料 TOP 某某出走/老靈魂。

赤子心 文化研究碩士。

沉迷旅遊,喜歡浪擲時光。

保持雙眼好奇,記錄旅途上偶然相遇的一切,翻開世界另一面,抓住生命溫度與世間纖細,把流動往來的意志譯成文字與圖畫。

寫地方,最終發現其實在寫人。

常常懷疑人生,中場換跑道,放棄穩定工作,忽然跑到台灣研究所唸書。

臉書粉專 Instagram Linktree 看更多 上一篇 影響20年後臺灣與世界的時刻:從疫情現象看見「國際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 草原矽谷肯亞──10個月的遠距教學經驗,催生「數位教育」轉型藍圖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教育Education 深入芬蘭教育現場(下):台灣108課綱即將上路,還能借鏡他國嗎? 教育Education 僵化的學校教育──台灣傳統文化的毀滅者 專訪Feature 從小到大不准「談」戀愛,大學四年卻要找人共度餘生?──師大助理教授鄭怡庭,要改變「情感教育失敗」的台灣 教育Education 大學是什麼──大好、共善、同樂 廣編企劃|【U20論壇演講精華|#逆轉氣候變遷:2030氣候願景,新北淨零碳城市】 熱門文章 1 走遍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環遊世界7次──西班牙旅行達人:想了解世界就得旅行(BBCNews中文) 2 南韓前10頂大已呈「一國九私」局面?──從「國私立大學之爭」社群戰火,看臺韓環境大不同 3 一鍵重置人生──安樂死膠囊艙「Sarco」市場競爭力何在?瑞士人民又是如何看待? 4 以前年終獎金破紀錄、今年裁員創新高──中國互聯網神話的「夢醒時分」 5 告別用不到的奢侈品──日本中古市場盛行,如今「二手風」也吹到台灣 6 生平第一次出國,我的目的地是台灣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