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觸礁,「婚姻療法」會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覺得婚姻是把完全不同的人綁在一起,有矛盾是必然的。

「如果兩個人基本價值觀不同,卻也沒有什麼第三者,就糊弄著過吧。

「有了寶寶之後,各種問題越來越多,掙扎在抑鬱邊緣。

「焦慮的妻子和無心家庭的丈夫,不曉得如何辦?」

「中國式婚姻的問題很多,真希望找到好的解決治療方案。

……

看到這些留言,讓我不禁想起那句流傳已久的話,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夫妻關係是社會中最重要的關係形式,也是伴隨一個人一生最長的關係形式,甚至會影響到下一代。

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卻不難發現,兩個明明最親密的人,卻給予彼此各種傷害。

明明是說好攜手一起走下去,為什麼卻有那麼多的背叛、無法溝通和失望?

婚姻療法有沒有用?

留言中有媽媽諮詢說,到底婚姻療法有沒有用。

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在工作坊里了解到的美國婚姻家庭療法發展史。

美國的心理學界學者和專家們一直沒有放棄對婚姻家庭問題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開始意識到婚姻關係是需要「解藥」的,開始研究如何更好地修復家庭關係,如何破局夫妻之間的問題,不過也一樣走了很多彎路。

  • 第一個彎路是認為夫妻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激發「憤怒」來解決。

我們在婚姻里,是否有時候是誰更「厲害」,誰就說了算?

20世紀60年代,以喬治•巴赫(George Bach)為代表的心理學家認為夫妻是需要強弱關係的,如果出現了不滿,用爆發的方法,鼓勵夫妻通過吵架,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怨恨,甚至肢體衝突,來磨合彼此關係。

現在已經被證實這是走不通的,「夫妻關係也許可以通過吵架重新開始,但是此舉卻無法緩解夫妻關係,只會積累更多的不滿和隱性困境」。

  • 第二個彎路是認為夫妻之間的關系靠「給予」來維繫,雙方都需要妥協,互惠互利,關係才能長存。

我們中應該也有很多人,不停付出,儘量滿足對方要求,並認為這是維繫彼此關係的有效方法。

20世紀70年代,以萊德勒(Lederer)和傑克遜(Jackson)為代表的心理學家提倡「饋贈」療法,以滿足對方為原則

思考對方需要什麼,又從伴侶身上獲得什麼。

這看起來很美好很和諧,但後來越來越多案例證明行不通:人與人之間,有快樂,也會有痛苦。

當關係變差,我們很容易變成「情感會計師」,計較「我為他做了那麼多的事情,可他卻從來沒有回報過,不僅沒有,還傷害了我的心,讓我的付出變得一文不值」。

這種執念和循環,會讓本就有問題的關係更加無法協同,並持續性地加重了婚姻的困境。

  • 第三個彎路是認為夫妻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事件分歧,而只要解決了具體的困難,就可以破解矛盾。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一個方向叫「情感數據分析師」,集中幫夫妻解決他們之間產生的衝突爭執,這方面的治療師還被稱之為「超級解難專家」。

這個系統療法包括,避免猜測對方的心理、建立清晰的反饋循環、能夠辨析話語中的雙重含義,以嘗試達到「積極傾聽」的效果

但慢慢地,研究學者卻發現不對勁。

他們幫夫妻解決了一個爭執,他們還是會持續性地產生其他爭執,比如今天因為誰下廚忘了關掉爐火,明天就是誰把衣服亂放,後天又因為丈夫只顧著看電視不管孩子等。

研究學者終於不得不承認,大多數夫妻矛盾是永久的,深根在個體和需求之間的持久差異。

具體的衝突爭執只是一個「觸發點」、表面問題,而不是核心困難。

我們應該「管理」衝突和爭執,而不是「解決」它們。

  • 第四個彎路是認為夫妻之間的矛盾大多數是因為情緒問題產生。

兩個人出現矛盾,至少有一方情緒是出現問題的,比如消極、發泄、崩潰和痛苦等。

以維克托•弗蘭克爾(Victor Frankls)為代表的心理學家認為,夫妻出現衝突,負面影響升級,是因為欠缺駕馭積極情緒的能力。

因為難以控制情感,所以無法冷靜地討論問題。

而理性認知可以幫助夫妻二人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溝通頻道。

但是這一點卻持續地被修正。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夫妻之間需要學習的同樣不是「解決」自己的情感,而是「理解」和「管理」情感。

夫妻之間的矛盾本質上是溝通範疇,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情感優先於理性排序,情感也是締結婚姻的基礎

「西雅圖的愛情實驗室」大數據告訴你維持婚姻的秘訣

在這些彎路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典型的被證明有效的婚姻派系。

比如我之前一直深耕的情緒取向婚姻療法(Emotion-focused Therapy)就是其中一個,由蘇•詹森(Sue Johnson)為代表,以及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為支持基礎。

他們開始強化並且推廣這樣一個概念:

夫妻關係中,

具體的事情往往不是最關鍵的矛盾,

關係本質所反映的是

理解、同理和改變

夫妻雖然為夫妻,

彼此仍應該獨立

在典型的治癒性的婚姻派系出現的基礎上,約翰•戈特曼和相關的研究學者,比如他的妻子朱莉葉•戈特曼(Julie Gottman)、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羅伯特•列文森(Robert Levensons)等,一起從科學分析的角度,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等抽象概念和行為進行數據記錄和分析

最著名的,當然是「西雅圖的愛情實驗室」。

美國媒體的愛情實驗室漫畫

上個世紀90年代,在政府的資助下,約翰•戈特曼等學者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家庭關係研究

3000多個家庭,在一間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居室里各待上兩天,科學家和分析師通過醫學儀器監測,數據統計,攝像記錄每對家庭兩天內的行為,同時通過製造一個一個的衝突事件或者愛情事件,探索維持婚姻的秘訣:好的家庭是怎麼樣的,不好的家庭是怎麼樣的。

裡面很重要的一環是對情感的具體記錄,比如憤怒,悲傷,恐懼,蔑視,自豪,感情,愛情,喜悅,興奮,幽默,娛樂,冒險,安全和恐慌等。

情感緯度分析是非常廣泛的

選自約翰•戈特曼《愛的博弈:建立信任,避免背叛與不忠》

所以嚴格來說,不管是約翰•戈特曼還是蘇珊•詹森,抑或約翰•鮑比,都認可情感在關係中的重要地位,情感是關係的一環,我們也需要了解夫妻衝突中的情感創傷

而對於情感的探索,往往可以對夫妻關係進行修復性的連結,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生理喚醒的過程。

「西雅圖的愛情實驗室」還將家庭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跟蹤並統計出來,進行了大數據的分類和存檔。

從約翰•戈特曼發表的兩百多篇世界級學術論文來說,他幾乎是用「大數據」的學術調研方式,將抽象的人際關係學科學地統計出來。

在進行了長期大數據的分類和存檔,約翰•戈特曼說:

「所有的幸福關係都是相似的,所有的不幸福的關係也都是相似的」

由此,他們夫妻創立了「戈特曼」婚姻療法,並成為目前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婚姻療法,他幾乎奠定了世界婚姻療法的基礎。

約翰•戈特曼也因此有了「世界級婚姻教皇」的美譽,同時入選1982到2006年美國心理治療師眼中最具有影響力的10位心理治療師,與心理大師羅傑斯、榮格齊名

約翰•戈特曼的作品

翰•戈特曼和妻子朱莉葉•戈特曼長達五六十年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尋找夫妻的相處之道、親子之間的溝通之道,並以此為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的實用工具,來修復和強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現在已經是75歲高齡的他,和妻子仍在第一線授課,指導和培訓,一直更新著他們的婚姻資料庫。

「約翰•戈特曼」療法的「工具箱」,從婚姻家庭、人際溝通到親子關係都適用

約翰•戈特曼和他的妻子朱莉葉•戈特曼

我之前學情緒取向婚姻療法,感觸很深刻的一點是,在治療室里治療師也負責「喚醒」的流程和任務,一點點去引導對象學習激活自我,從內在產生力量從而改變自我。

約翰•戈特曼的體系不一樣的地方是:有特別多的「食譜」,並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箱。

在治療室里,主角其實是夫妻本身,通過一點點地演練、被培訓去嘗試掌握和對方對話的能力。

這個過程,治療師更像是一個教練和嚮導。

我想可能也是因為在「西雅圖的愛情實驗室」里,約翰•戈特曼對三千多個家庭進行了數據分析,以及他的體系下的治療師持續不斷地更新資料庫的原因,所以整套體系致力於將抽象的行為量化,並且找到治療目標

約翰•戈特曼可以在5分鐘內判斷一對夫妻未來一年內的婚姻狀況,準確率高達91%。

除此,約翰•戈特曼療法適用範圍很廣,整套體系從夫妻關係延伸到親子關係、情緒管理,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亞馬遜經典書籍《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也是出自他的研究。

此外,還專門針對新手父母的第一年家庭指導、產後抑鬱、人際溝通、親密關係、婚外情等研發了體系,都讓我覺得既科學又實用,也被證實很見效。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轉發、評論或點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修復夫妻關係的7個妙招

問:如何解決我的情感問題?答:點擊右上角「關注」或」私信「我即可~也許挽回的道路是艱難的,但是只要肯你去嘗試,肯踏出那一步,利用一些感情的技巧去挽回她(他),相信奇蹟會發生的。如果你也遇到了情感...

如何化解婚姻冷暴力!

婚姻遭遇冷暴力,已經是中年階層的一個中心話題,男人花心,但是他希望自己的女人本分且保守。希望別人的女人穿的越暴露越好,自己的女人裹得越嚴實越好。這就是男人骨子裡流露出的自私本性,夫妻生活也是如此...

復婚的婚姻會不會幸福?你們現在幸福嗎?

面對婚姻中的矛盾和衝突,爭執和傷害,很多人常常因為一時的衝動而說出離婚兩個字,有些夫妻也會在一段時間內因為內心過於憤怒和失望而選擇離婚。但是,離婚後他們發現自己是不想離開對方的,還是希望跟對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