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是實像與影子的相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 情景背景與表達

任何事物是一種關係的實體。

一個事物的背後存在多個(或無數)因素的集合。

人的任何行為,都是一種凸現,一種表達(包括沉默)。

不同的凸現與表達,反映著它們身後的底蘊。

我們看見的是事物或實體表象,看不見的是它背後的組織與結構。

事物表象是凸顯,決定凸顯的形式與性質的東西是它低下的內容。

凸顯是空的實體,陰影是凸現的背景,是真正的實體。

如,某人患高血壓心臟病,這個病是他身體出問題的凸現,它常以頭暈、心慌、心累、氣喘、心絞痛表達著他如下的情景與背景:職業等身份―中老年、敬業或事業型,做事雷厲風行;個性結構-認真、嚴謹、自負、內省、克己律己、執著等;情緒情感-急躁、易急惹、敏感、易衝動、克制感情或多愁善感;生活習性-規範與條理化、嗜好菸酒、喜味濃飲食;也許還有家族背景;多在受刺激情景下發病。

一個有習慣性破壞行為的小孩,透視著他有一個充滿懲罰性、施虐性的親子關係環境。

一個怨婦,責備、抱怨丈夫是她的主要表達,透過抱怨,可以看到她充滿怨恨的心理背景,她被否認、被控制的早期(原生家)生活背景,以及她把被控的怨恨之情外投給現實對象的轉嫁。

一個社會裡,若小偷和盜竊猖獗,至少表達著這個社會——還很愚昧,還存在經濟或體制的落後。

什麼樣的社會背景,釀造什麼樣的人文行為。

精神分析的情景,是分析師與來訪者一起對情結呈現、清晰、分解、組建的互動輪迴。

精神分析的過程,是時刻感受此情此景——移情-反移情的情景連續劇。

精神分析,是在移情情景中,去體驗事物表象下的實體,去發現和揭示事物表象與實體的關係。

精神分析本身就在表達:將無意識(人的精神背景)呈現給意識(人精神的外表達)。

在各種治療的情景中,沒有被呈現出來的區域為背景(即潛在的意境和意義),而出現的注意焦點就是圖形(即表象問題)。

分析與治療的要點,要觀察和探求在情景場中,某些方面是如何凸現出來,又是怎樣成為個體注意和興趣焦點的。

病理表現的根治,是協調凸現背後的相關。

4 精神分析的悖論

研究悖論的哲學家說,悖論是某種特殊的謎語。

謎一樣的東西有誘惑力,它引誘你破解它而過癮(快感),也誘使你追尋(永遠沒有唯一答案)的謎底而上癮(痴狂)。

生活里充滿了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古老悖論,也充斥著「是命運決定人還是人決定命運」之類的現實悖論。

人生來就要承受苦,卻又要拚命消除苦;人嚮往成功卻又害怕成功;人努力實現了婚姻又被婚姻擊敗了自己;人啊,愛也不是不愛也不是,人究竟怎麼回事?

人的精神痛苦,就是被人的一系列心理悖論所糾結的表現。

精神分析是連通人知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橋樑,她在滿足治療師新奇、探索慾望,創造、拯救慾望的同時,也耗竭著治療師的精神力量;

精神分析使治療師對她深度移情的同時,也產生著對其他流派的理論反移情;

精神分析使人偏執和幼稚的同時,也使人變得智慧和深刻。

相對被分析者,精神分析使他解惑的同時也使他迷惑;使他退行的同時也使他成長;使他開悟的同時也使他痛徹……一切皆因精神分析讓你知道自己的無意識,讓你看清自己本不想看到的事實。

(無意識,記錄著人的各種人格面具背後的實像。

精神分析的魅力之處,是能讓人覺察你的無意識,能看到你實像的自己。

可精神分析的局限又在,難以突破人有害怕看清自己低劣面的人性軟弱。

因為人有認識自己、看清真實自己的需要,又有拒絕弱點暴露而掩飾脆弱的需要。

後者,是精神分析不足以實現人的這一需要。

因此有了那麼多的新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學派、靈修課等療法的發展,以滿足人們認識自己,或修復心理創傷的多重需要。

真相本身是一個悖論。

人們渴望真相,只因為真相是自然是純美,又恐懼真相,因為真相會傷人。

俄狄浦斯的故事,就是真相悖論的經典證明。

精神分析能揭示人之所以受心理悖論之苦的原由,但,精神分析能告訴我們,有解決悖論之出路嗎?

* * *

成都熊玲心理諮詢機構擁有一批精誠敬業的心理諮詢專家,他們將用自己的專長和激情與愛為人們帶去快樂。

請關注成都熊玲心理諮詢機構微信公眾號:
XL2006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