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來訪者會愛上心理諮詢師? | 心理科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訪者有時會對TA的心理諮詢師產生特殊的情感,尤其當諮詢師是異性時。

「我愛上諮詢師了」

美劇《捫心問診》是一部描寫諮詢師和來訪者的諮詢過程以及諮詢關係的電視劇,在第一季的第一集中,我們就能看到來訪者愛上諮詢師的情景。

蘿拉——一個患有erotic transference(情慾轉移症)的女人從第一次問診時就愛上了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保羅,並渴望與其發生性關係。

蘿拉把就診一年多來的情感積累都壓抑在心裡,把以前的記憶,感情和自己不能實現的願望都寄托在保羅身上,產生了對保羅深深的愛戀,並一定程度上以此作為生活的依靠。

而保羅——一個中產階級的心理諮詢師,在治療自己的病人蘿拉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對病人的依戀,雖然在前面的劇情中,保羅出於職業倫理一直拒絕承認自己對蘿拉的愛戀,但最後隨著治療的深入,也直接袒露了自己的心聲。

所以綜合地說,一方面, 這是一個病人愛上治療者,對治療者產生了強烈的移情反應的案例

另一方面,治療者愛上了病人,但是又不接納自己愛上她,結果醫生成了要被治療的病人。

移情的表現

1895年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移情這一概念,來訪者對於諮詢師的這種特殊的情感,就是「移情」。

來訪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療法和自由聯想法為主體的精神分析過程中,來訪者對分析者產生的一種強烈的情感。

是來訪者將自己過去對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會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過程。

弗洛伊德認為,移情是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重現過去重要的人際關係。

實驗證明,移情會在潛意識中被激活,即人們會在對生命中重要他人的閾下表征的基礎之上,作出關於某個陌生人的推理。

在諮詢的情感交流過程中,來訪者的一些特殊心理狀態由一定的誘因促使使其把過去生活中對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替身,從而移情,這些情感包括親情、友情、愛情、喜愛、厭惡、仇恨等。

依戀

人都有依戀、依賴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年齡、學歷、教養程度或人種而存在。

有的時候,這種感情可以作為雙親的代償(依存的對象)而轉移到諮詢者、教師、醫師、上司等的身上。

但是,並不一定說所有的依存都是不好的,如希望依存於父母(不想被遺棄),所以就好好聽話,並長大成人。

同樣,依存於諮詢者,就能聽進諮詢者的話。

如果沒有依存感的話,可能也就不會來諮詢。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依存在來訪者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體驗。

戀愛情感

移情表現比較多的另一現象是戀愛情感問題。

「老師,我喜歡你,你也愛我嗎?」,「我想和你保持私人交往」等就是一種接近戀愛情感的例子。

如果諮詢雙方是同性的話,會產生一種類似於朋友關係、親子關係或同胞關係的情感。

如前所述,對於這樣一些情感並不是說必須給予解釋,也不是必須讓來訪者從中解脫出來。

充分利用這樣的陽性轉移,有時則可以深入到問題的本質。

所以說,這種愛的情感也存在著程度的問題:如果這種情感可以促進來訪者的心理成長的話,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如果這種轉移的程度過強、轉移量過多的話,就可能成問題了。

兩面感情

移情表現頻度較多的第三種現象,是兩面感情,如愛與憎、想接近又想迴避、相信又不相信這樣的相反感情的同時轉移。

如果諮詢者能比較妥當的處理好來訪者的移情的話(即不產生對抗移情,並讓來訪者意識到移情),來訪者就可以從不安和罪惡感中解放出來,並更加信賴諮詢者,從而通過移情而經歷了一種新的人際關係的學習和識別。

移情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

正移情是來訪者把對父母等重要關係中產生的喜歡、崇拜、依賴等好的和積極的情感轉移到諮詢師身上,而負移情是來訪者將敵對、不滿、懷疑等不好的負面的情感轉移到諮詢師身上。

正移情

正性移情一般表現出3種形式:對諮詢的正性情緒;對諮詢師的肯定;提出諮詢關係之外的期望。

來訪者表達出對諮詢的正性積極的情緒,如「是啊。

可以諮詢當然興奮了」;來訪者表達出對諮詢師能力的肯定,如「其實,我覺得,真的覺得,您很棒,(絕不吹捧),如果出現原因責任在我」。

;來訪者對諮詢師提出專業關係之外的期望,如「有時候我覺得要是一直這樣多好。

您像一個母親,一個大姐姐一樣」。

正移情多表現為來訪者對諮詢師非常的友好、信任和敬仰或對諮詢師產生愛戀之情。

正移情多發生在青少年諮詢者身上,這是因為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正處於發育發展的過程中,其內心大多壓抑著許多的情感願望,當大量積聚而無法排解時,就容易發生移情,多表現為面對心儀的諮詢師,儘管自己所諮詢的問題已經解決,仍沒完沒了的來訪,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要來請教諮詢師等等。

負移情

負性移情一般會表現出4種形式:對諮詢師的不滿;對諮詢的不滿;對自己在諮詢中的不滿;急於結束諮詢。

來訪者表達對諮詢師的不滿,包括對諮詢師某些行為、說話方式、提問方式、人格特點等方面的不滿,如「我覺得你說的是廢話」,「你總是在較真」;來訪者表達對諮詢的不滿,包括諮詢令人產生不好的感受,如「其實早就有了(被迫諮詢的感覺)」;來訪者表達出對自己在諮詢中的表現不滿意,如「但老師,說實話,對您,我就有了些許抗拒,因為,我怕您會認為我太羅嗦,說話表達不清等等」;來訪者表達出急於結束諮詢,認為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再進行下去。

負移情多表現為來訪者把諮詢師當做其生活中不喜歡的某個人,程度較輕時反應不明顯,表現為在意識上願意接受諮詢師的幫助,而無意識中卻與諮詢師對抗,比如不按要求調整自己,反其道而行之去做一些消極的事情。

程度較重時就會產生明顯的消極情緒對方諮詢師,多表現為對諮詢師的不滿、猜疑、拒絕、敵對、被動、抵抗、不配合等現象,有時甚至向其發泄積壓在內心的消極情緒。

為什麼會對諮詢師產生移情?

移情是在來訪者無意識的狀態下產生的,TA 不能夠自己感知,也不能夠自己控制,諮詢師也不易發現。

而且,移情具有很大的情感再現性,是對過去某一時期的生活情景在當前情境中的再現,是來訪者把TA以前生活中的曾經與別人所產生過的情感、態度等主觀體驗轉移到諮詢師身上的現象。

TA所移情的原型都是自己曾經所熟悉的人或者是親密接觸的人,甚至是重要他人,這些人都在來訪者生活某一時期中占有過一定的位置,對來訪者產生過很深的影響。

多表現為由於細小瑣事而引起來訪者對諮詢師強烈的情緒反應,這種反應往往超出常態,使人不易理解,而且這種情緒反應常常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易消除。

《捫心問診》案例中的病人蘿拉在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愛上了治療師保羅,正如她在一次治療中露骨表白:「我從第一次治療開始就深深愛上了你,我真的想和你上床...」當蘿拉正式對一年來的移情表白以後,治療師表現相當鎮定,似乎對病人的表白不怎麼反感,同時堅決的語氣也暗示了接受病人求愛的不可能性。

但是,此時治療師並沒有很清晰地表明自己對病人移情的態度和當時的感受。

由此給了病人想像的空間,這可能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病人移情的情感反應,使後續的治療過程更加複雜和困難。

形成移情的基礎,是幼兒期在與雙親或其他人際關係中的關鍵人物之間存在的未能處理妥當的問題。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移情的本質源於合群的需要,最早和最基本的移情是一種本能,而不是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的。

Trevarthen等人指出,嬰兒對他人痛苦和其他同類信號(如哭泣,悲傷的表情)的反應遠遠早於他們對這些狀態的認知理解。

當然,嬰兒的本能反應只是一種最低形式的移情反應,它是移情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比如,剛出生的嬰兒在聽到別的孩子哭泣時自己也會哭,這種移情性哭泣可以看作是情緒感染。

對於成人來說,研究者認為,移情個體看到某人有某種需要或處在痛苦中,或者是他人聽到他的不幸時,個體會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情境,並因此分享他人的感受。

諮詢師的反移情

治療師因不能處理好病人的移情反應,自己也陷入反移情的泥淖中難以自拔。

例如在第二周的治療過程中,病人蘿拉的情緒產生了兩極變化,由剛開始被拒絕時極端的低谷轉變為極端的興奮,其實已經感受到了治療師對自己的感情和對移情的預留空間。

這給了她很大的誘惑。

治療師發現這個徵兆以後,為消除蘿拉的移情,開始刻意地羞辱病人蘿拉,用嚴厲的拒絕來傷害蘿拉的尊嚴,並開始直接闡釋蘿拉移情的問題,以使蘿拉認識到她倆之間的界限不可突破。

此後的治療一度進入矛盾的衝突期。

其實,治療師以後開始熱衷於討論移情,這已經表明已經喜歡上了病人,產生了反移情。

比如,他想證明病人確實喜歡自己,以便提高自己的自信,但是醫生在病人的男友面前確實自卑了,並通過貶低病人男友的方式來競爭和嫉妒,這時候討論移情其實是在討論反移情,醫生讓病人談她的幻想不再是為了病人,而是為了安慰自己失落的痛苦和傷心。

所以這一階段治療師對蘿拉的治療應該說是失敗的,無可奈何的。

但是治療師此刻已經愛上了他的女病人。

在此案例中,治療師愛上了病人,但是又不接納自己愛上她,結果醫生成了要被治療的病人,接受病人的分析。

保羅在治療的過程中毫無疑問對蘿拉的情緒性移情有認同的成分,在治療後期的談話中,保羅談及了自己當年對生物老師的愛戀,由於當年母親早逝,生物老師在保羅的心目中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母親的角色。

而眼前的蘿拉也在早年的時候失去了母親,而對蘿拉的愛也可能是出於戀母情結。

因為當年治療師在要吻生物老師的關鍵時刻他逃跑了,而最後在即將於蘿拉發生性關係的時候他又做了逃兵,前後是如此的相似。

關於反移情,憑案例中的治療師有20多年的臨床經驗,他完全可以理解它,接納它,調整它,並消除它。

移情和反移情本身對心理治療來說不是絕對的壞事兒,它說明治療師與案主之間有互動及影響,關鍵是要怎麼利用好移情,從而激發她對自我的重現認識,引導案主學習體會自己內心真實的感覺,從而建立正確的認知模式。

但是,劇中的治療師沒有很好地處理好案主的移情反應,反而自身產生了反移情。

當治療師產生反移情後,會過多的關注自身的感受,而往往忽略案主的體會,治療效果由此大打折扣,這是對病人和案主的不負責任。

因此,當治療師陷入反移情時,我覺得應該先主動退出來,先解決個人的反移情問題,否則容易把病人帶偏治療的主題。

劇中的治療師產生反移情後,沒有及時退出治療,反而讓病人蘿拉分析治療師的問題,而治療師處於職業倫理和專業權威必然會使用個人防禦機制,給治療過程和病人造成很壞的影響。

不過,在劇中值得慶幸的是,治療師準備突破倫理界限未果卻誤打誤撞地達成了治療的效果。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到最後,治療師還是對蘿拉心存幻想的,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希望產生的結果。

References:

Davis,M,Empathy: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Boulder:Westview Press,1996

Eisenberg,N,& Strayer,J,Crit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In N Eisenberg,& J,Strayer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適合做心理諮詢師?

點擊上方「公眾號」 可以訂閱哦!作為心理諮詢師,不能只專注於專業成長。人格的完善也不可忽略,只有雙管齊下,心理諮詢師才能更好的服務來訪者,人格成長是心理諮詢師助人自助的必要前提。那麼心理諮詢師應...

魔鏡魔鏡,請你告訴我心裡的那些小秘密!

精神分析是一面魔鏡,它能照出潛藏在你心裏面的那些被你壓抑和忽視的各種事件和情緒。不相信?舉個例子! 有一個孩子叫小明,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一直是父母的驕傲,可是到了高考前的一段日子,幾次考試都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