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七種行為改變技術@ 特殊教育知識交流網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 · 「逐步養成」策略的運用 · ( ; 三 · 「積極演練」技巧 · 1 ; 六 · 隔離策略的運用 · 1 ; 七 · 過度矯正法的運用 · 1 ... 特殊教育知識交流網網路上分散著許多相當好的特教方面文章,我希望這網站扮演的是統合、整理的角色,讓特教工作者可以節省尋找適合的資料時間,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學生身上。

若有文章是不可以轉戴,請告知我,我一定馬上刪除。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710291439轉貼-七種行為改變技術?行為改變技術根據實驗心理學的學習原理,一個行為養成是學習而來的,因此也可以利用習得時相反的程序將它改變。

若能熟練行為改變技術的觀念和實際方法,在教學和管理方面必能事半功倍。

我們將提供各位教師一些行為改變的技術與實務,供各位教師參考。

. (一)如何適當的給孩子甜頭?--「正增強」(增強物的運用)   .1.正增強的定義:在兒童表現某一種正確的行為之後,立即給予酬賞,用以增進或增加某一行為的能力。

.2.小學生在校的可能性增強物:(1)社會性增強物A.在口語上˙特別的褒獎。

˙非直接的褒獎(告訴某人他們做了什麼或完成了什麼)、張貼照片(本月學生)、張貼學生作品、圖示進步情形、愉快的笑臉、在作業簿上寫大紅的「甲上上」、告訴家長他的良好表現、在紙上寫正向的評語等。

˙建議的字眼或語句:「是的」、「好」、「很棒」、「太好了」、「真聰明」、「好能幹」、「你做得真好」、「告訴我們你是怎麼做到的」等。

(請參考一百句好話)˙身體上:微笑、點頭、目光接觸、身體接觸、「OK」、棒、豎大拇指等。

B.物質性增強物:食物、選擇教室的座位、特別的筆、球或其他校內的體育器材等。

C.活動性增強物:當班長、股長、排長、值日生、小老師、糾察員、到圖書館看書、有自由時間做喜歡做的事、免做功課、提早回家、發作業、唸故事給同學聽、免打掃教室等。

D.代幣制增強物:分數、笑臉、貼紙、特別的紙、榮譽卡等。

.  (二)「逐步養成」策略的運用   1.定義:逐步養成是以連續增強與目標行為有關的一連串細小步驟來發展新行為。

2.逐步養成的方法:(1)延長做某事的時間(如彈琴)。

延長行為的關鍵,適當某行為維持一小段時間以後即給予增強,並慢慢的提高標準。

(2)縮短線索出現後行為啟動的時間。

也就是教導孩子更有能力去辨識各種訊息,並儘快採取因應措施。

(3)增加行為頻率:如增加問安、閱讀、寫信、撿紙屑的次數等。

(4)改變原來的反應形式。

將一開始不太類似終點目標的行為,開始一步步朝期望的目標邁進。

舉例而言,一個孤僻的孩子首先被增強的,可能是和其他小朋友在同一個院子裡玩的行為。

接下來是在小朋友旁邊自己玩,最後是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與遊戲。

(5)增強反應的力量與強度。

有些行為是要求在力量或強度方面的目標,例如:上台講話的音量。

.  (三)「積極演練」技巧   1.定義:當錯誤產生時,需停止所有的學習活動,而來仔細重覆演練若干次正確的行為。

2.實施重點:(1)辨明需要練習的行為。

例如:如果要改正孩子用力關門的行為,那正確的演練行為應該是「要他輕輕關上門」。

(2)單純矯正或積極演練的判定。

如果問題行為並不嚴重,或發生率很低,或不是故意騷擾別人的行為,那麼單純矯正可能就足夠了。

但若此問題行為是經常性的,再多次提醒後依然故我,這就表示單純矯正或光口頭要求是不夠的,要用積極演練。

(3)重覆演練正確行為。

積極演練的有效有賴於充分學習與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所以積極演練需要若干的練習機會。

(4)錯誤發生後應立即實施積極演練。

立即實施可以干擾不良行為及錯誤的進行,也可以防止不良行為再度發生的機會。

(5)對正確反應的讚賞。

在積極演練時,一定要注意給予的鼓勵或讚賞的次數是否妥當。

(6)孩子不願意積極演練時的處理。

假如孩子拒絕做積極演練,可能是因為這種技巧被誤認為是一種處罰,家長或教師應向孩子解說實施積極演練技巧的原因。

(7)自發性的積極演練。

若對象是有改正意願的年長學童或成年人,這種演練通常可變成自發性的。

(8)記錄。

行為記錄協助評鑑積極演練的有效與否,亦可提供討論與回饋的資料。

.  (四)斥責技巧的運用   1.斥責的定義:斥責是一種表示不贊同的方式。

除了採用口說方式,包括:搖頭、指著對方等手勢,和用瞪眼、皺眉等面部表情來表達都是斥責的一種。

一般而言,用愈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愈有效,但不可單獨使用斥責,應該和像讚賞良好的行為之類的贊同方式一併使用才是正確的。

※運用斥責的基本原則※(1)使斥責具體、特定化:只有在具體說明下列三點後,斥責才最有效:A.受斥責的行為事實B.受斥責的理由C.應取代的正確行為(2)用堅定的語氣:傳達斥責時必須用聲調來表達你的不滿。

最好能降低聲調,千萬不可用尖銳的聲音來表達斥責。

要像斥責,不要像問話。

一般而言,音量大些還是比較好。

但千萬不可失去控制而開始大叫,如此反而使音調顯得不夠堅定。

(3)用非言語溝通方式加強表達:能盡量用多種方式表達不贊同,斥責才產生最大效用。

利用面部表情與手勢是很有效的方法。

直視孩子的眼睛或瞪著他來表達不贊同是一種重要的斥責方式,如果孩子企圖躲避你的注視,你可以輕輕的把他的頭轉向你或把你的自已移到孩子的臉前。

此外另一種有效傳達斥責的方式是緊抓住孩子的肩膀或上臂,但要注意抓緊但不可抓痛。

(4)必須靠近孩子身旁:在孩子身旁的斥責最有效。

如果能把斥責具體的表達出來,孩子將會了解為何被斥責,也會停止不良行為。

(5)不要忽視不良行為:要前後一致的使用此技巧。

如果你偶爾忽視了不良行為,會造成孩子投機取巧的心理而使斥責效果減低。

不良行為通常會因時間的增長而漸趨頻繁,當有一連串的行為連續出現時,我們最好能了解這些行為之間的關聯,如果其中有些行為與消弱的行密切相連而且比較好控制,最好先用斥責技巧來改正它們,以防範未然。

例如:有兩個孩子經常打架,每次在他們打架之前,總會先大聲爭吵。

正因為出吵總在打架前發生,所以在他們每次爭吵時就斥責他們。

只要此一行為消失,更嚴重的打架行為也會相繼不見。

(6)用身體接觸來阻止危險或持續性的不良行為:原則上,凡對孩子或其他人有危險的行為應立即禁止,如:去觸摸電源、在街上亂跑、進入教室時打架。

教師須連忙跑到他們面前,抓住他們、把他們兩個分開,教師在緊緊抓住他們時,斥責他們打架的行為,並讓他們回座位坐好。

(7)經常讚美良好的行為:雖然斥責對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有效果,但僅用斥責是無法建立新的良好行為,所以讚賞來建立新行為,以代替原有的問題行為是很重要的。

為了讓孩子與你建立正面的良好關係,運用獎勵的次數大約要比用負面的斥責多出一、二倍左右,並應採用整體分配方式靈活運用。

(8)必要時,用具體的行動支持:當斥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可用其他減低行為的方式來配合,以增強成效。

在後面會再提到其他方式。

(9)情緒不要失控:在斥責時切記要控制情緒。

斥責的時間不可超過一分鐘,而且只有在必要時才使用。

最後要注意的是:在良好行為出現的剎那即應立即給予稱讚,如此可使孩子了解,你只是不喜歡他那項行為而不是不喜歡他。

.  (五)忽視法的運用   1.忽視法為何有效?長久以來,大部分的人常會在不知不覺中一直增強一些我們不喜歡的行為而不自知,因為他們都給了那些不良行為相當的注意力,故而加強了那些不良行為的發生。

而有時故意不理會他人是會影響到別人的行為,而忽視法就是利用這種原則來進行行為改變。

※運用忽視法的基本步驟※(1)界定或明確指出擬改變的行為:就是要很明確的決定到底要改變哪個行為。

(2)測量行為:這個步驟就是要了解我們所要改變的行為發生程度如何,可以記錄行為發生的次數、行為持續的時間、或直接記錄行為。

這樣原因有三:A.你可能曾發現你所要改變的行為並不如你想像中的那麼惱人。

如果真的這樣,你就需要再確定要改變的行為為何。

B.測量出最初行為的發生程度如何在日後提供一個比較的標準,讓我們了解到底所要改變的行為是否真的已經改變了。

C.如果你能從測量行為的發展中看到欲改變行為的改變和進展,則你會更常去注意另外那些我們希望出現的行為。

(3)設定行為目標:在測量出行為的發生程度後,接下來就是要設定一個行為的目標。

有個衡量的標準,就可以有目的的實行忽視法。

(4)決定使用哪種忽視法:決定使用哪種忽視法前,必須注意下列重要事項:A.一旦開始使用忽視法後,絕對必須貫徹始終,不可半途而廢,否則不但會失敗,且可能對對方造成傷害。

B.你必須心理準備好,運用忽視法後,在它轉變成良性行為之前,它可能會轉變為更糟的階段。

C.當你開始使用忽視法後,對方會開始有一些攻擊性的行為,例如罵人、打人等。

D.在實施這個策略之前,你必須先周詳的考慮一下可能發生的問題,試想一下可能的解決方法,以順利運用此一技術。

E.此一策略的實施有許多方法,你必須選擇你能力所及的。

F你可能需要找一個了解你的行為改變計劃的人,給予你必要的支持及回饋,以幫助你可以堅持實行這項計劃。

G.在你故意不注意某些行為以減少這些行為時,必須同時特意去注意那些你想要對方增加的行為表現。

(5)決定選用哪些改變的方法:你可以先找你的配偶、你的朋友、你的指導者一起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練習你預定要表達出忽視法的行為。

當你決定運用忽視法後,一旦對方出現不良行為,你必須在五秒鐘內表達出不想理會的行為。

(6)複習:反覆的複習讓你熟練整個步驟,複習一下:A.界定或明確指出擬改變的行為。

B.測量行為。

C.決定用何種忽視法。

D.什麼時候開始行動。

E.對良好的行為給予特意的注意。

F.可能的問題。

(7)實行計劃:在你要去改變對方的某一個行為之前,不妨先和對方說明清楚。

你只需向他說明一次,但要以鄭重其事的態度表達出來,然後從那一刻時,你真正的忽視他的那個特定的行為。

(8)評量結果。

.  (六)隔離策略的運用   1.隔離的定義:當某人做出某一種非期待的行為時,藉由取消他獲得注意與其他獎賞的機會,以減少不適當行為的一種方法。

2.運用隔離的基本步驟:(1)選擇隔離的對象:隔離能用於廣泛的對象,包括成人在內。

但必須避免被誤用的情形。

如對青少年的停學處分,對缺課、抽煙或有其他不當行為的學生予以停學,只是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和所喜歡的外界接觸,不如將他們侷限在學校某間完全無趣的空間一段時間,要來得更有效。

(2)訂定行為改變目標。

(3)決定隔離地點:隔離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將某人移至一個少有機會作別的事、看別的東西或得到任何趣味或酬賞的地方。

不管選擇任何一種場所,都必須符合下列要求:A.必須是安全的。

B.必須遠離玩具、遊戲、音響、或其他引起興趣或樂趣的東西。

C.必須光線足夠且易於監視。

D.必須是經過安排的場所,以便孩子容易進入並且待上一小段時間。

(4)決定隔離時間的長短:短時間的隔離在減少行為上較有效。

最好的隔離時間是二至五分鐘。

(5)向對方解釋隔離原因:在實施隔離前,必須先向學生解釋隔離及其規則。

這使你在實際運用隔離時,避免激烈的措詞或憤怒情緒的發生,能使隔離更易實施。

(6)開始實施隔離。

3.潛在問題與出現抵抗時的對策:(1)對以尖叫、踢門、叫罵等方式抗拒的人應延長時間。

但請你保持冷靜的語氣。

年幼孩子,最適當的方法是以堅定而溫和的態度帶他去隔離。

(2)孩子弄髒了東西,必須在隔離之後以冷靜的語氣堅持收拾乾淨。

(3)打破了東西,必須要求他付出代價,可由零用錢中扣除或安排他多做一些事。

(4)若不肯去隔離或因表現拒絕行為而導至隔離時間高達三十分以上時,就必須使用後援處理。

可以以取消某項權利或強制做另一件事更為有效。

(5)若行為牽涉到兩個人(如吵架或打架),別試著去分辨誰先開始,或是誰的錯。

應該兩個人都分開隔離。

(6)若你發現你已經生氣,最好的分法是走開,等到心情平復之後再回來。

.  (七)過度矯正法的運用   1.過度矯正的說明:曼華是個四年級的學生,他經常因為無法按時繳交作業而成績低落。

在他連續兩個月一直沒有改善這樣的情形之後,教師告訴他,如果他再不按時完成回家功課,那下課時間他就必須待在教室裡,而且必要時還要請他放學後多留十五分鐘來寫功課。

另外,他還必須完成同一單元的額外作業,這就是過度矯正的方法。

2.運用過度矯正法的原則:(1)針對違規行為實施矯正-在使用過度矯正時,我們要注意什麼類型的錯誤應使用過度矯正,否則矯正就和處罰沒什麼兩樣了。

(2)若問題行為是故意的、常犯的、嚴重的或很煩人的,最好使用過度矯正法。

(3)自問若要使問題的傷害到最小的程度,亦即要恢復原狀的話,必須採取哪些補救措施。

(4)自問身為團體一分子,若要彼此尊重,與人和睦相處,而你又無意中犯錯的話,你會如何自處?(5)若闖禍者不肯合作時:第一個原則就是提醒犯錯者注意,若他不合作,會有更嚴重的懲罰等著他。

第二個原則就是在事情發生以前就要和小孩討論自我矯正的重要性。

第三項原則就是養成自我矯正的習慣。

(6)自我矯正和懲罰不同,不可用生氣、大聲指責的口氣,而是用冷靜溫和的語氣說話。

. 出處:www.fyps.chc.edu.tw/fyps/%BB%B2%BE%C9%B3B/3-1/%A4C%BA%D8%A6%E6%AC%B0%A7%EF%C5%DC%A7%DE%B3N.htm瓊慧/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關鍵字 topnet32's新文章父母必看》2歲以下幼兒語言發展是否遲緩?語言治療師:4方法掌握【父母必看》2歲以下幼兒語言發展是否遲緩?語言治療師:4方法掌握】癲癇、自閉、語言遲緩...中醫師:靠「頭皮針穴位」能助小兒神經發展【癲癇、自閉、語言遲緩...中醫師:靠「頭皮針穴位」能助小兒神經發展】觀察「這3點」看孩子是否有自閉症前兆!兒童身心科醫:學齡前早療能有效翻轉疾患轉貼-媽媽的神奇小子轉貼-無所不知先生什麼?過動兒的症狀竟是這些轉貼-亞斯伯格症孩子喜歡獨處、比較被動?轉貼-家有亞斯伯格症孩子怎麼教?轉貼-我的嗝嗝老師網站介紹-雙螺旋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