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你正在使用冷暴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魯迅當年被包辦婚姻,與目不識丁的封建小腳女人朱安結婚,但他在洞房之夜就搬了出去,然後出國三年,與所謂的妻子沒有任何溝通。

回國後魯迅帶著一家老小前往北京。

他讓朱安和母親住在一個院子,從而避免與她見面,即便是見了也形同陌路。

後來,魯迅與弟弟周作人失和決定搬家。

他給朱安兩條路:要麼回娘家,要麼住在老家就是周作人家。

這是多麼荒謬的選擇!他多想甩掉她!

朱安當然想留在魯迅身邊。

搬進新家後,魯迅甚至將箱子和箱蓋分兩處擺好,他把髒衣服放在一處,朱安洗好後,魯迅自己去拿,放到另一處。

直到魯迅去世的30年中,就是這樣過著。

朱安一直照顧魯迅照顧婆婆,她小心翼翼,希望能走進魯迅的世界,可魯迅冷冷地關上了那扇門。

就是一塊石頭也該捂熱了,但是這塊石頭30年都沒熱!

之前看魯迅的生平,只覺得魯迅固然也是時代的悲劇,但對一個善良軟弱的人未免太狠心太冷酷了。

現在看了《冷暴力》一書之後,我才知道說冷酷都太淺了,那些行為根本就是冷暴力!

圖片來自網絡

《冷暴力》的作者瑪麗-弗朗斯是法國有名的醫學博士,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她專攻精神暴力行為的研究。

這本書是她憑多年的工作經驗編寫的,成為暢銷法國20年的心理學經典。

在這本書里,瑪麗首次提出了「精神虐待」這一概念。

之前人們理解的暴力都是肉體的暴力,如今精神虐待也就是冷暴力,已經越來越被人重視了。

通過精神虐待,一個人有可能毀掉另一個人,有的稱之為「精神謀殺」也不為過。

其實我們每個人應該都見過很多,比如夫妻之間、戀人之間、父子之間,以及職場、社交或政治活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虐待,而更有一些行為,外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相比於肢體暴力,冷暴力大多出現在知識分子家庭。

主要是因為他們容易受到身份的約束,覺得打架罵人是沒文化沒素質的野蠻行為。

為了不那麼難看,所以往往會採取非常隱蔽的無視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就是冷暴力,當然有的人並不知道那是「暴力」。

而精神虐待的關係開始,受虐者的人格就一步步遭到摧毀。

最可悲的是,受虐者對於施虐者的操控渾然不覺,還想著是自己不好,並試圖改變自己去迎合對方。

《冷暴力》中指出精神虐待關係中的溝通的幾種形式:

1.拒絕直接溝通

2.言語歪曲

3.撒謊

4.運用諷刺、嘲笑、輕蔑的伎倆

5.利用矛盾

6.否定人格

7.離間與征服

8.展現強勢

從魯迅對待髮妻的故事中,我們可以驗證書中的幾個觀點。

當發現「所愛的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或太過依賴彼此的關係,精神虐待的衝動便會升起。

施虐者不言而喻的信息是「我不愛你」,卻始終不明說,但又以間接的方式透露出來。

魯迅是留過洋的有頭腦的文化人,他不能接受纏腳又沒有文化的人,可朱安偏是這樣的人,成親之日還要醜人多做怪,穿了大號的鞋,結果弄巧成拙,更引起魯迅的厭惡。

但是魯迅不曾說什麼,他不曾告訴朱安他想要她怎樣,只是不見不理,用沉默代替一切。

拒絕溝通,視對方如空氣,是比吵架、指責更戳心的痛。

讓人像個沒頭蒼蠅一樣陷入胡思亂想中,很容易迷失否定自我。

.精神虐待行為的目的是要造成對方不安,使其懷疑自己與他人。

受虐者有時甚至不覺得自己正在遭受暴力,而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即使如此,朱安仍然覺得結婚這麼多年,沒能給周家生個一男半女,到底是她的錯。

她甚至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順著他,幻想將來總會好的。

搞錯因果關係,把對方的錯強行安到自己身上,看來是摧毀得不輕。

施暴者以間接精神暴力的方式想要摧毀的對象大多是配偶,最後卻禍延子女。

他們是沒有孩子,如果有也一定不會是個明朗快樂的孩子。

每天耳濡目染,一個冷冰冰的家庭,父親的高傲和無視,母親的討好和卑微,孩子必定是另一個悲劇。

最令人驚訝的是受虐者對現狀的逆來順受。

朱安長久受到冷落,卻不曾有一絲埋怨。

她說:「大先生對我並不算壞,彼此間並沒有爭吵,各有各的人生,我應該原諒他……」

其實天天吵架的夫妻並不是最壞的夫妻,要是連架都懶得吵連話也懶得說,那才真的是無可救藥。

朱安受到幾十年的「不算壞」,卻毀了她的一生。

受虐者是有良心又天性愛責怪自己的人。

把自己交給伴侶,任憑對方處置,藉以贏得對方的愛。

朱安很滿足她現在可以照顧他的衣食起居。

她通過觀察他的剩菜,判斷魯迅吃東西的喜好,然後花盡心思變著花樣做給他吃。

她想只要她好好待他,以後一定會好起來的。

想想真是可悲,這是怎樣的一生?照顧別人一輩子,照顧別人的母親一輩子,卻連一個笑臉一聲感謝都沒有,就算是個保姆得到的也比這個強吧。

魯迅太殘忍了,雖然這是時代的悲劇,但你是受時代制約父母之命不可違抗,人家何嘗不是?

這就是嚴重的「家庭冷暴力」,冷漠、輕視、放任關係或疏遠的精神暴力形式,具備嚴重的殺傷力,長期處在冷暴力中「受虐者」的當事人很容易陷入抑鬱的狀態當中。

《冷暴力》中指出,基本上,法律干預是唯一的解決途徑。

這話讓人覺得好無助。

在當時那個年代,離婚恐怕是逼人走上絕路。

而現實生活中,不同程度的家庭冷暴力大概不在少數。

可能很多人都在或曾經在無意識中做著類似的事。

我想魯迅一定自以為斯文,而不承認自己實施暴力的。

而我更是在看了書之後,驀然驚覺自己原來也一度是施虐者。

尤其是,我發現我跟孩子生氣之後,如果我不跟他主動說話,他很少主動跟我說話的。

這是不是後遺症?

我後悔沒有早點看這本書,多一些了解才不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尤其是對孩子的影響。

不理,可能是很多女人在家的殺手鐧。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不自信,不獨立,或刻意曲迎他人,沒有安全感。

甚至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的冷暴力方式,進入到下一段關係中。

冷暴力

書中還介紹了職場的冷暴力,以及精神虐待的後遺症與責任承擔。

這都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我推薦這本書,是想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冷暴力以及冷暴力的危害,並且記住那些事實,可以幫助現在和未來的受虐者保護自己。

有些司空見慣的行為,原以為是性格使然,卻原來是冷暴力。

也許自己在實施或承受卻渾然不覺。

用沉默來懲罰對方,比吵架更有危害。

這是殺人不見血笑裡藏刀的兇狠,是傷人於無形不留痕跡的心理謀殺。

天天吵架的夫妻,至少能讓對方知道你介意的是什麼,還可以解釋可以發泄。

而沉默的矛盾只能猜測,多了就連猜都懶得猜了,慢慢地就會冷到冰點。

所以挽救婚姻必須要溝通。

同時推薦《溝通的藝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冷暴力—你曾被精神虐待過嗎?

我不知道這種以一個人的情緒和心理手段來折磨另一個人的事兒是不是人類所獨有,但是《冷暴力》這本書中用案例和數據指出,這種情況比你想像的要普遍很多。每個人自認為獨一無二的經驗,事實上與很多其他人雷同...

被冷淡了?不,其實你遭受的是冷虐待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其表現形式多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冷暴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家庭冷暴力,二是職場冷暴力,實際上都是一種精神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