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到底有什麼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我們在談論「出軌」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今天談論的是關於出軌和不忠的話題,文章內容來自《1843》雜誌里的一篇文章,名叫《不忠到底有什麼錯?》( What『s Wrong With Infidelity )。

文章主要的觀點和例子,來源於世界知名的情感理療師 Esther Perel(埃斯特·佩瑞爾)。

Esther是專門研究婚姻、情感問題的專家,她關於情感問題的兩個TED演講,在網上已經有超過1億5000萬次的觀看。

先來看一個單詞,不忠、出軌的英文表達是 infidelity ,這個詞的原型是 fidelity ——忠實、忠誠。

咱們都學過一個詞叫 loyalty,也是忠誠,但 loyalty 一般指的是對客戶、對合作夥伴的忠誠,或者是臣子對君主的忠誠。

而 fidelity 指的是對感情的忠誠,所以出軌就叫 infidelity 。

先提出兩個問題:

在這個時代,不忠和出軌這件事兒,到底是更多了還是更少了?

現代人對於不忠的容忍度,到底是更高了還是更低了?

下面來揭曉答案:

首先,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忠和出軌的機率更高了。

從美國的數據來看,男性承認感情里 infidelity 的比例最高達到了75%,女性最多也有差不多68%的人承認自己有過不忠行為。

可以說,從未有過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產生了如此多的 infidelity 。

但同時,這又是一個對「不忠」容忍度極低的時代。

比起40年前,美國人更不能接受不忠,比如柯林頓當年的性醜聞案轟動世界,但希拉蕊最後卻選擇了原諒,這給她帶來了很多抨擊。

美國人認為這代表著希拉蕊的懦弱,甚至是沒有原則的表現。

下面就來詳細地說一說,Esther 對這種矛盾現象的研究——為什麼現代社會出軌和不忠事件越來越多,但人們對不忠的容忍度卻更低了?

今天的內容分三個部分:

不忠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接受不了的究竟是什麼?

出現了問題該怎麼辦?

不忠的本質是什麼?

過去的觀念認為,出軌是因為兩人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但是按照 Esther 的說法,首先,不忠是一種人類的本能。

對雄性,它可以更好地開枝散葉,讓自己的基因更廣地傳播下去;對雌性來說,它可以豐富自己的基因池,同時還能獲得額外的資源和幫助。

所以 infidelity 是天性,但婚姻卻不是人類的天性,這就產生了矛盾。

其次,這個時代的文化也在鼓勵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快樂。

我們常說這是一個消費主義的時代,消費主義的本質就是掌控自己的需求,強調和突出自我,這都會造成每個人的不滿足。

Esther 說,出軌這件事情,很少是因為性本身,或者說,它不是因為另外一個人有多麼好才發生的,出軌方只是為了追求一種活力,追求不一樣的刺激,滿足自己的好奇。

而你就會發現,剛剛提到的這些東西,在穩定的情感和婚姻里,往往是比較少的。

婚姻當然能帶來很多好處,但是人很少會對已經擁有的東西產生慾望,人們總是會對自己沒有的東西、被壓抑的部分更有興趣。

出軌,更像是在滿足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任性。

我們接受不了的究竟是什麼?

但矛盾的是,如今的年輕人,明明在性這件事情上更加開放了,尋找性資源的方式也更多、更容易了,可是年輕人在面對不忠的問題上,反而比他們的長輩容忍度更低。

這又是為什麼?

Esther 認為,之所以我們今天會對出軌這件事的容忍度更低,是因為在這樣一個不確定的時代,忠誠已經是兩個人親密關係里,僅存的證明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今人們的性觀念更開放了,也不一定需要孩子,同性之間的婚姻也合法了,甚至結婚這件事情,都不一定是必須的了,那麼,還有什麼能夠證明你們兩個的排他性關係呢?好像只剩下對彼此的忠誠了。

其次,Esther 認為,忠誠這件事情,也是在回答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就是:我是誰?忠誠代表著歸屬感和身份的認同。

這個時代變動得太快了,我們就連工作也可能經常變來變去,人們的身份認同出了問題,而伴侶是每天陪在我們身邊的,這就造成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需要依賴私人的親密關係,才能確定自己的歸屬感。

忠誠是我們對抗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和社會的一道防波堤,因此,破壞忠誠代表著對這種身份認同的摧毀,infidelity 也就比從前具備更大的殺傷力,更難被接受了。

出現了問題該怎麼辦?

Esther 是一個在美國生活的比利時人,她發現,對於出軌這件事情,美國人和歐洲人的看法非常不一樣。

歐洲人會把出軌當成婚姻生活中不完美的一部分,但是美國人就覺得這是特別不能接受的行為,就好像在兩人中間扔了一顆核彈那樣,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美國人之所以對出軌特別無法容忍,這和美國人的宗教信仰是有關係的。

美國是一個信仰清教的國家,清教的價值觀就是性觀念非常保守,同時也不太能接受欺騙、背叛這樣的行為,美國人的民族精神又要求人有自控力,這幾點都跟出軌格格不入。

Esther 提議,美國人可以學習一下歐洲人對待「出軌」這件事情的看法,就是不要那麼追求感情里的完美。

Esther 認為,人跟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並不是一件均碼的衣服,不是說買了之後穿上都一樣。

人跟人是需要磨合的,尤其是夫妻、伴侶,更像是合伙人,但是即便是磨出來了,你也不要指望這個關係是完美的。

我們有時候對於完美的追求,到最後你會發現,往往帶來的並不是快樂和喜悅,相反是屈辱和挫折。

「不忠」這件事情可以變成兩個人關係的黑洞,帶來彼此的仇恨、痛苦,甚至是自我憐憫,但是在Esther真實接觸的案例里,凡是能邁過這道坎的情侶或者夫妻,曾經的經歷反而會成為一種催化劑,讓他們的感情質量更高。

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解決了彼此的心理問題。

總結

追求多樣性,是一種生物本能,但婚姻不是生物本能,因此兩者產生了矛盾,哪怕是幸福、美滿的一對,也可能會出現不忠的問題。

這個時代,一切變化都太快了,我們需要通過對方的忠誠來確認兩個人的關係,和實現自身的身份認同。

一旦出現了不忠,如果說還願意繼續的話,要試著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做,從而調整你們的關係,同時,放棄追求完美的想法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田野研究開放性關係:多元之愛的可能

開放性關係:多元之愛的可能最近有個很時髦的詞叫「開放性關係」,聽著就很血脈噴張,想像空間很大。是不是一幫子人趨之若鶩,又一幫子人罵聲一片?不要以為約了幾次炮,就是開放性關係,約炮就是約炮,出軌就...

什麼是愛情的忠誠?

什麼叫愛情忠誠?在一夫一妻制的國家和文化認同下,在親密關係內,把伴侶作為精神和性的唯一。由於一夫一妻制的長期實施,群體也認同唯一性的文化,關係不允許與人分享,所以,忠誠就成為了衡量關係的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