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一再失敗,我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和人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台有位朋友留言說:「談了很多次戀愛都失敗,我開始懷疑自己,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自信。

雖然不知道ta現在年齡多大,談過多少次失敗的戀愛,但說到懷疑自己,可能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都經歷過。

在某個時刻,你挫敗到忍不住悄悄問自己:我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和人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維持親密關係需要什麼能力?

很多文章都說,一段好的感情,是讓你變成更好的人,這當然是一種理想的情況。

可實際上,對方沒準也盼著你能使ta變成更好的人呢。

美國學者Leaslie Baxter曾做過一次調查,詢問150多位主動提出分手的大學生,他們結束關係的原因是什麼。

受訪者普遍提到了8個標準,我們按提及頻次由高到低排列如下,可以用來自我排查一下,導致你們分手的原因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 自主。

    這是被提及最多的分手原因,很多人反映結束關係是因為對方占有欲太強,自己在親密關係之外的朋友往來和興趣愛好對方都要干涉。

    雖然尋求聯繫是我們走入感情的基本動機之一,但同時人們都不希望失去按自己意願行事的自由,我們需要在關係中保留一部分獨立的自我,比如與朋友聚會,參加不帶伴侶的活動,有獨處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而兩性在在這方面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研究發現男性會更看重關係中的自主性(我得去跟我哥們喝酒踢球…),而女性更看重聯繫與承諾(你為什麼不能多花點時間陪陪我…)。

    《親密行為》一書指出,在每段關係中,聯繫與自主的衝突都會經歷3個循環:「抱緊我」、「放我下來」、「讓我一個人」。

    了解這些之後,也許你可以更理性地看待彼此的不同需求,ta需要保留一些單身時的習慣,這並不代表故意疏遠漠視你。

    但過度反應,要求對方時刻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反而會破壞關係。

  • 相似。

    很多衝突,往往來自雙方行事和思維方式的分歧過大。

    比如一方花錢隨心所欲,而另一方卻非常節儉,一次兩次可以忍住不說,但長此以往必將爆發矛盾。

    如果你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著不同的理念,不是不可以求同存異,但對雙方的情商、溝通能力要求很高。

    所以更多時候,尋找並確保伴侶和自己有著類似品味和生活期望,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更有利於關係的發展。

  • 支持。

    我們期望從另一半那裡聽到對自我的肯定和認同,使我們確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欣賞的人。

    反過來說,習慣性的批評、挑刺、挖苦,對對方的努力無動於衷,都會傷及伴侶的自尊,影響到雙方的信任與感情。

  • 開放。

    你們能夠在彼此面前真誠地袒露自己的需求、想法、問題嗎?如果你或ta總是隱藏或迴避一些重要的感受,甚至欺騙,那麼對方很可能並非毫無察覺,這對維持長期的關係有害無益。

  • 忠貞。

    不要出軌,這有多重要不用多說了。

    不忠帶來的破壞對關係是毀滅性的,沒有人喜歡被背叛。

  • 共處。

    你們擁有很多在一起的時間嗎?如果住在一起,有一方卻經常夜不歸宿,那麼也會影響關係滿意度。

  • 公平。

    伴侶間因為家務分配等不公平的索取正是激發衝突的一大直接原因。

    你令你的伴侶感覺到被「剝削」了嗎?比如永遠都是ta收拾屋子、做飯洗碗,你或許認為這是對方對你愛的表現,但對方也許心底已有怨言了。

  • 魔力。

    當浪漫和激情散去,關係的「魔力」也就不見了。

    雖然穩定也是一種狀態,但過多的穩定難免讓人覺得了無新意。

    你需要不斷地維持關係中的一點新鮮感,比如每周一起做一件以前沒做過的事,可以是去品嘗一家新餐廳,也可以是去一個新的景點。

以上八條,研究者把它稱為親密關係的準則,反映了伴侶對我們以及親密關係所期望的重要方面,如果我們總是違背這些違背這些期望,也就難怪對方會離去了。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則留言,關係一再失敗,的確容易打擊到我們的自信心。

根據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的觀點,我們在成年早期最重要的挑戰就是探索和建立親密關係

如果不能夠從人際關係中獲得足夠的親密感,一個人就會感到孤獨、不被愛,進而懷疑自己的價值。

「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

正如這首歌所唱的,患得患失、懷疑自己,歌詞很美,但現實卻未必這麼不可捉摸。

因為過去在親密關係中遭遇過失敗,所以相信下一次也一樣會失敗,這是固定型思維方式

而如果以成長型思維來看,我們自身和親密關係都是可以成長和變化的。

問題的出現,並不只是意味著你或伴侶維持關係的能力有缺陷,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我們需要改變,原來的那種做法行不通

關鍵在於,我們既要有改變的信心和意願,也要有改變的技巧。

所以對於「我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和人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 」這個問題,不如換一個方式來問——

如何提高自身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

根據人際溝通專家Canary和Stafford的研究,我們將有助戀人保持滿足的5個策略總結如下:

1. 積極性:樂觀地看待彼此與關係,做個好人,也相信對方是個好人。

帶著建設性的態度去溝通,保證關係的氛圍是互相尊重和積極向上的,避免使用抱怨、指責和批評這些否定式的溝通手段。

2. 開放性:主動尋求討論親密關係的機會,分享自己對關係的想法、感受與需求,並鼓勵和邀請對方也這麼做。

3. 保證:以言語或行動,讓對方知道ta對你來說很重要,承諾會保持忠誠。

4. 共有社交網絡:關注對方的朋友和家人,花時間與他們相處。

5. 分擔任務:公平地承擔生活瑣事和家務責任

以上,就是維持親密關係最樸素的策略。

有人身體力行地做到了這些嗎?

有的,就是美劇《老友記 》里的Monica與Chandler。

在兩人成為戀人之前,她和他都曾談過很多次失敗的戀愛。

Monica擔心過如果自己一直遇不到可以結婚的人怎麼辦,Chandler也曾在和前女友Jennifer分手後恐懼自己會孤獨終老,但為此失落過,憂慮過,他們往前走,遇到了並不完美卻最能理解自己的愛人,然後努力地走下去,積極、開放、保證、分擔,關心對方的朋友和家人。

他們都是普通人,但他們給我們展示了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最真實的模樣:你想要什麼,就去創造什麼!

投票以及兌現福利

在上次的文章末尾(要不要離婚,這是一個問題),我們與大家做了一次互動,徵集有關離婚的種種真實體會。

很多人寫下了很長的評論,講述了自己正經歷的掙扎與困惑,但由於要求匿名的關係,目前大家在文章下可見的只是一小部分。

我們梳理了一下,人們普遍糾結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不知其中最令你難以下定離婚決心的是哪一個?如果你對此深有同感,就請投個票。

我們將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請國內婚姻與家庭治療方面最具發言權的研究者——中國家庭治療學組副理事長兼清華心理系教授劉丹來對症下藥,開課為大家理清你最關心的問題,令你在要不要離婚這件事上看清自己的心意。

補充:如果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問題令你始終猶豫不決,也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來反饋給我們,謝謝!

最後,恭喜La Foi獲得200元紅包一個!Demi一水、張煜獲得劉丹老師公開課免費聽課證各一張!我們的十分微課長(微信號:shifenweike)將會於近日聯繫三位,請注意查收微信,不要錯過紅包和獎品!

本文首發於十分心理(ID:shifenxinli),家庭與個人成長的支持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每天說八百遍的「我愛你!」

在文章開始前,我先引入一個情景:兩個年輕情侶邀約一起逛街,男生在樓下等女生,女生打扮好從樓上下來,第一句話說:「你愛不愛我?」這時,男生也開心地說:「親愛的,我是愛你的!」於是兩人牽著手就逛街去...

分手怎樣做才夠體面?離開時人品見分曉!

絕大多數人一生中至少要經歷一次分手,分手的原因可能是發現自己愛上了別人,可能是有了不同的人生規劃,可能是意識到當下的關係難以維持。成千萬對的戀人們,總有許多無法永遠陪伴彼此。既然開頭何其美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