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里,給對方自由,自己才有自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琳達

《自由與愛情》,是匈牙利著名的愛國主義戰士和詩人裴多菲不朽詩作。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後來,有人將這首小詩又作了如下的詮釋: 「自由與愛情! 我都為之傾心。

為了愛情, 我寧願犧牲生命, 為了自由, 我寧願犧牲愛情。

」那麼愛情和自由真的是一對非此即彼的矛盾嗎?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是一部以薩特和波伏娃的愛情故事為原型的法國老電影。

在很多人眼裡,波伏娃與薩特是一對完美的情人。

兩人終生不婚,以「契約婚姻」的方式創造了一個愛情神話,維持了長達51年的親密關係。

薩特主張兩性關係的多伴侶化,主張「人是自由的」。

在與波伏娃結識之初,薩特就對她打過這樣的預防針:「我們之間的愛情是一種真正的愛,但這不妨礙我們有時體驗一下其他的風流韻事。

」對薩特的「自由」原則,波伏娃也表示高度認同。

他們各自有著自己豐富多彩的戀愛故事。

他們嘗試不同的性別的情人,甚至還分享同一個情人。

他們享受著彼此約定的自由,同時承受著嫉妒和傷心,因為不能「獨占」彼此而備感受傷。

波伏娃說:「我和所有人一樣,一半是同謀,一半是受害者。

」他們都是為自由而戰的理性和睿智的人,終究解不開愛情這個死穴。

半個世紀的糾結。

他們擁有享受自由的權利,最後卻為了愛隱忍一生。

自由是什麼?絕對的自由就是絕對的快樂嗎?這兩位哲人用自己的睿智和身體力行展示了自由的面目,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光鮮亮麗,同樣式千瘡百孔的傷痛。

愛情是生命的蜜糖,她用甜蜜的香氣吸引著男女眾生

但是自由同樣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在蠱惑著人類。

於是「在一思考就讓上帝發笑」的人類智商問題面前,自由和愛情被假設成了天敵。

選擇了愛情,就放棄了自由,於是「婚姻成了墳墓」。

選擇了自由,愛情就成了鏡花水月一場空。

是,愛情和自由是一對矛盾,但是矛盾恰是一對分不開的組合,因為矛,盾才有意義,因為盾,矛才有價值。

愛情和自由是人性的一對兒女。

任何重女輕男和重男輕女都是人性的失衡。

愛情是兩個人的互相吸引力,自由是兩個人的排斥力。

萬有引力理論告訴我們:吸引力和排斥力從來都是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的。

沒有絕對的平衡,都是一邊走一邊調整。

過度偏重任何一方,帶來是自由和愛情同時幻滅。

睿智理性如這樣的一對哲人,也是享受了更多美好,同樣承受了更多痛苦。

對自己,自律,然後才有自由。

在愛情里,給對方自由,自己才有自由。

過度追逐自由,須得承受愛情的苦澀和酸楚。

過度捏緊愛情,自由會枯萎帶來生命的窒息。

最後分享一句波伏娃的名言:「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我清楚地知道,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見面才有意義

」這句話說盡了自由和愛的滋味,也說盡了愛情與自由的關係。

微信公號:雲胡不喜

頭條號:熱愛一生讀書;微信公號:熱愛一生讀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薩特與波伏娃的契約,兩性該如何經營

我們為什麼要結婚?愛? 肉體? 生存?相愛所以要在一起生活,是婚姻的最初本質。真正的擁有隻能是結婚嗎?結婚只是兩人可以在一起的形式之一。真正的擁有是,惦記,相伴,心與心的互換,靈與肉的結合。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