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析:為何那些被虐待的孩子會認同他們的父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普及心理學知識,傳播正能量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很多行為在我們外人看來是虐待行為,但當你問那個孩子時,他們並不認為這是虐待,有些人搞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說這孩子被虐傻了,有人說這孩子是被嚇的,但也有人說這孩子本身就沒體驗過正常父母對孩子的寵愛,把自己父母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當成「正常」的。

中國有句古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這句話準確的把施虐者和受虐者的關係描述出來,很多受虐者如果沒有從過去關係的陰影里走出來,很容易在自己到施虐者的位置後,向處在自己曾經所處位置的人施虐。

就像一些小時候遭受過家庭暴力的孩童,成家後也容易對自己的孩子施加暴力行為。

被虐待的孩子從心底認同他們的父母,他們認為這對於他們來說有幾點好處:

  • 他們如果不認同自己的父母,又不能有效的從外界得到幫助,那麼他們與父母的關係就從心理上被隔斷,就相當於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沒有通往外界的情感紐帶,個人感到孤獨無助,這造成的痛苦實際上比被虐待造成的痛苦更大。

    對於被虐待者,即便被虐待,也總比被冷漠強。

  • 在被虐待孩子的世界裡,被虐待是痛苦的,虐待別人是快樂的,就像他和他的父母,這個結論是他們從自己有限的親身經歷中總結出來的,所以想讓自己儘快的從被虐者 的角色里走出來,他們本能的不自怨自艾,而是尋找自己可以去虐待的角色,就像一些遭受過家庭暴力的孩子,在學校時,會向弱小者施加暴力

  • 人對於自己所受過的苦難往往會採用合理化的手段,讓這些經歷看上去是值得的。

    對於一個成年人,會說我遭受過這些苦,是我自己的錯誤,我過去不夠努力,我不堅強,這些理由一出來,他們心裡就更好受一些,成年人如此,更何況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我被責罵,挨打,是因為我事情做錯了,我不誠實,這樣說了之後他們心裡反而更好受一些,總比想反抗卻無能反抗更好一些。

    既然反抗不了,不如就好好享受,這種心理在孩子那裡是最容易出現的

以上的所謂好處基本上都是處於自我的保護心理,成人如果遭受虐待,可能會向朋友,警察求助,但孩子的世界裡,他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依靠他們的父母,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怎麼做可以保證自己的生存就怎麼去做,這也是一種本能行為。

一些小時候被虐待的孩子,長大後依然處於關係中的受虐者。

就像許多兩性關係中女性,被丈夫虐待,卻依然守護著丈夫,很多人看不懂為什麼,感覺可憐又可恨,實際上是因為她們沒享受過真正快樂的親密關係,就像許多盲人看不到陽光,處於黑暗對於她們來說就是真正的天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