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流派,諮詢師都要學會的技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堅信所有流派的臨床工作者都能從對心智化的深刻理解中獲益,這是我們開設心智化課程的理由。
已有治療中的心智化
發展到現在,精神分析很可能是探究心理的最透徹的方法,可以認為它是一種卓越的心智化治療。
然而,聚焦於心智化的臨床應用,其應用範圍遠不止是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治療(Allen 和Fonagy,2006a)
通過比較各個理論取向,我們發現透過心智化的鏡頭去思考已有的治療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除了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心智化的視角目前應用更為廣泛,尤其是在影響深遠的治療學派中:認知治療、人際心理治療和來訪者中心療法。
那麼在這些流派當中,心智化起了一個什麼角色呢?
認知治療
認知治療的技術(Beck等,1979)積極而系統地提升心智化。
Beck等的基本干預是讓病人注意那些自動的負性思維以及它們對情緒的影響,這顯然就是關於自我的典型心智化。
簡而言之,認知治療提高了對一個人的內心是如何工作的覺知。
從心理加工的角度講,回憶短暫而慣常的思維模式就是心智化的典型例子——其實就是讓前意識更完全地意識。
從提升思維靈活性的角度講,對一個人的思維效力採取檢驗態度且挑戰普遍的負性思維是心智化立場的典型例子(Allen,2006a)所以,「認知治療為實踐心智化提供了高度結構化的方式」。
一位認知治療師的心智化小建議:
- 焦慮不是有害的
- 焦慮不等於個人的軟弱
- 思維只是思維而不是事實
- 情緒並非現實的直接反映
- 當我體驗到焦慮,我有更焦慮的想法
- 如果我更焦慮,並不會讓世界更危險
- 壓抑焦慮只會引發更多的焦慮
- 為了降低焦慮,我願意體驗焦慮
最近在認知治療中有一項針對抑鬱的革新,把正念(mindfulness)訓練納入治療過程之中,這與明確的聚焦於心智化更為接近(Segal等,2002)。
雖然正念與心智化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它可以培養一種思維與感覺之間的表征感,特別是鼓勵病人「允許」那些令人不快的想法和感受就那麼呆在那兒,讓他們得到有好的覺察,對他們採取「歡迎」而非「需要解決」的立場。
從提升覺察思維和感受的角度講,正念促進了心智化技能,並通過對不斷變化的心理狀態的關注促進了心智化的立場。
而令人鼓舞的是,有證據表明認知治療,尤其是基於正念的認知治療能夠更有效地預防問題復發。
所以學習心智化技能也將反過來更有效促進認知治療師對於元認知的理解,並更有效應用於臨床實踐中。
人際心理治療
人際心理治療最初從抑鬱的循證治療而得到發展,緊接著應用於更廣泛的精神障礙。
該取向著眼於精神障礙發展的人際情境,以及這些障礙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人際心理治療積極推動在關係中解決問題,尤其關注依戀關係。
因此人際心理治療無意識關注了心智化中有關他人的心理狀態的部分,同時也通過在此時此地解決人際問題的視角提升了自我覺察。
人際心理治療中的心智化提升干預:
- 鼓勵情感反應:
假設心理治療需要情感的學習,幫助病人理解、管理和表達他們的感受。
(心智化情緒)
- 澄清:
需要重組病人的材料並且提供反饋以增加他們對這些材料所表達內容的覺察。
(主動而互相的心智化努力)
- 交流分析:
通過回顧與重要他人之間存在問題的對話細節,使病人學習更有效的交流。
(一般來講,溝通中的問題源於雙方或一方不能去糾正歪曲的認知及有問題的假設,我們會稱為心智化失敗)
- 利用治療關係:
在治療關係中提供了一個機會,讓病人可以在此關係中坦率地表達負性情緒。
在對病人的治療中結合夫妻辯論是人際心理治療中的一種自然延伸。
看下面強調在治療中需要心智化的例子:
「你理解你妻子剛剛說的話嗎?……哦,我也不理解」
「你說是,但是你看起來並不同意。
」
(對丈夫)「你妻子知道這會讓你不開心嗎?……她是怎麼知道的?」
(對妻子)「你知道那樣會讓你丈夫很苦惱嗎?」
「你知道他(她)對此感覺很強烈嗎?」
這些都似乎是真正的心智化干預,明確的關注心智化能夠為治療過程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
學習心智化技巧則能夠讓治療師更加有意識地聚焦,提升病人的合作,有助於治療聯盟的建立。
以來訪者為中心的治療
1940年代,羅傑斯開始發展「非指導性」或「來訪者中心」治療,一種聚焦於關係的、完全不同於精神分析的療法。
他的療法在心理治療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對研究治療過程產生了巨大影響,十分具有冒險精神的是,他特別注重治療師的共情特徵——就是我們所說的治療師的心智化能力。
在來訪者中心療法中,共情有賴於建立安全的關係氛圍,從來訪者的角度理解她的經驗,以及將這些覺察反饋給來訪者並進行溝通。
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也逐漸發展出更高的心智化能力。
但是共情並不簡單,心智化也不容易。
不應該將心智化與諸如溫暖和憐憫同情等同起來。
例如下面很常見的例子:
病人明顯很傷心的狀態告訴治療師,前一天她無意中走進臥室,卻發現丈夫和另個女人睡在床上。
治療師可能會很溫情地回應說,「你一定感覺到了嚴重的背叛,很受傷很難過。
」
結果病人突然抓狂:「不我現在氣死了!這證明一件事,我終於抓到實錘了!那個混蛋!!」
這個高度同情的反應是非心智化的干預,「一定」這個詞是個暗示。
所以,治療師如果保持一種求知而好奇的心智化立場,而不是去進行假設,他也許會做得更好。
心理治療不應該被看成是在溫暖的浴缸中懶洋洋地打發時間,它更像是在涼爽而清澈的湖水中游泳。
溫暖總是容易,而清醒則更為艱難。
心智化技術是任何取向的基石
治療師的共情立場僅僅是心智化立場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它只是為一系列主動的干預提供了一個平台,這些主動干預對心智化的成功是必要的,而如何學習心智化干預,則是治療師非常重要的一課。
不斷發展地提高心智化的技巧要求我們不僅要更多地覺察,在不同治療中可以有效提升心智化的干預效果,同時也要求我們對那些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削弱心智化的干預方式保持敏感。
此外,除了理論的方法不同之外,不同個體之間的心智化技能水平也非常不同(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精神治療條件的功能導致的),干預必須根據病人的能力進行細緻的調整,這也是非常考驗治療師的。
因此,心智化可以說是所有治療形式的基礎,鑒於它具有如此根基性的意義,保持對心智化的關注對於全部心理健康治療都是合理的。
不管你是任何流派的治療師,都能夠受益於對心智化的紮實理解,也會讓你的病人受益於這種理解——不管他們接受的是哪種治療類型。
我去哪學心智化?
友情連結:《優秀的心理諮詢師都在做這件事》
【2018年9月7-9日】IPA精神分析師——王倩老師心智化團體工作坊廣州招募!
文章內容參考:《心智化臨床實踐》(主譯:王倩、高雋;原著《Mental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Jon G. Allen, Peter Fonagy, Anthony W. Bateman)
-------------------------------------------------------------------------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歡迎掃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中心】
《日益親近》序言:故事寫在紙上,慾望在你心裡
☀不定期推送早教、幼教、家庭教育、親子教育、雙語教育、K12教育、社會教育話題的原創分享!我是思成媽媽,關注本微信訂閱號(K-12EDUCATION)亞隆說:能看到自己長期艱苦勞作的成果,哪怕就...
每天傾聽「情緒垃圾」,他們居然充滿活力!|像諮詢師一樣生活
接觸過諮詢師的人肯定都有這樣的疑惑:不是說諮詢師是「情緒垃圾桶」麼,為什麼我們在諮詢師身上,看到的卻是壓力迷茫和艱辛都無法掩蓋的積極和活力呢? 對此不少科班出身的小夥伴一臉驕傲說:心理諮詢師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