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者不再家暴?呵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庭暴力無外乎兩種:施虐者和受虐者。

我們常發現,那些飽受虐待的人,卻很難離開施虐者。

或者已經離開的人,還會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施虐者身邊。

為什麼?病態期待阻止你離開

受虐者離不開施虐者,或者一次又一次回到施虐者身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施虐者抱有病態的期待:也許有一天,他會幡然醒悟,他不會再罵我、他不會再打我、我們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沒有離開家暴的人,往往都與施暴者陷入一種被稱作『暴力循環』的反覆關係模式中去。

暴力循環包括以下幾個階段:緊張的壓力→急性暴力→和解與蜜月期→平靜期。

有的施虐者會為自己的暴力行為追悔莫及,在一段時期內會贖罪似地對對方疼愛有加。

正是和解與蜜月期的存在,給了受虐者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受虐者幻想著這個被魔鬼控制的人終有一天會變成天使。

木槿--一個受到丈夫嚴苛的經濟控制的女人,儘管家中的大部分錢都是她掙來的,她卻無權支配那些錢。

此外,那個男人還會打她,有一次甚至拿刀威脅她。

後來因為丈夫出軌,她決意離開。

但是她說:「只要不跟他直接衝突,我又會偶爾想起以前的美好時光,他曾是我安定、安樂的來源。

」她想起他笑起來像個孩子一樣,那種笑容卻讓她不忍放棄。

哪怕在一段很糟糕的婚姻關係中,往往也曾經有過一些美好的生活片斷。

正是這些溫情的、幸福的、美好的生活片段,讓受虐者心懷期待。

這種期待一天不死,受虐者就一天無法真正離開施虐者。

「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感是指一個人經歷了挫折與失敗後,再度面臨各種問題時會產生一種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並把這種無助感擴散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很多受虐者在嘗試離開施虐者時,往往會受到施虐者的威脅和傷害。

如果幾次嘗試均告失敗之後,她們就會陷入習得性無助之中,放棄再一次嘗試。

還有三座大山壓住你

除了病態期待和習得性無助外,還有一些原因讓人們很難離開施虐者,有時這些因素還交織在一起:

1.經濟或文化方面的現實原因

很多受虐者不離開,是因為經濟上依賴於施虐者。

有些受虐者自己沒工作,今天離開,明天就不知道如何養活自己,這種生活無著的恐懼,絆住了很多人的腳步。

還有一些家庭文化方面的原因,有的受虐者擔心離婚會給家庭帶來恥辱。

2.受虐者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在遭受虐待

在家暴中,一直有一個謎一樣的現象:每一次暴力的發生,受虐者都很可能被施虐者認為是「始作俑者」,而受虐者似乎也認同了施虐者的觀點。

在這種情境下,受虐者真的會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好,併合理化或最小化施虐者的暴力行為。

3.恐懼更多的傷害

有專家指出,「這是每一個家暴受害都知道而大眾不知道的答案,離開施虐者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在有家暴的關係中最終有可能會發生殺害。

在受虐者結束受虐關係之後,有近80%的謀殺暴力事件出現。

「在一起時好好生活,不在時好好分離。

」林文采博士將這種狀態形容為「在悲傷里有溫暖」。

可是,我們發現,與施虐者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好好生活」,而當你想離開時,也不可能「好好分離」。

這種病態的關係,是社會的醜陋現象,也是人性的悲哀。

只有離開施虐者,我們才會重新找到自我;只有脫離虐待關係,我們才能與這個世界建立美好的聯結。

因此,為了脫離虐待關係,再難,也值得一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記憶大師》中的家暴

首先《記憶大師》確實是一部不錯的片子,但我今天要談的可能還是其中的一個心理學問題——家暴。曾經有人在知乎上問過:「還應該和打了我的男朋友在一起嗎?」我掃了一眼評論,除了少數人譴責題主自己討打之外...

婚姻中的斯德哥爾摩現象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斯德哥爾摩效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