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社會學習論(Social-Learning Theory) -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輔導方面,社會學習論係為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68年所提出的,最初稱為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強調的是個體所生活的、工作的 ... 捐款資訊:台灣銀行(004)內壢分行|帳號:144-00101382-5|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 387.社會學習論(Social-LearningTheory) Previous Next 387.社會學習論(Social-LearningTheory) 社會學習論(Social-LearningTheory) 在輔導方面,社會學習論係為班杜拉(AlbertBandura)於1968年所提出的,最初稱為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learning),強調的是個體所生活的、工作的以及遊戲的社會環境,對於個人的態度、自我信念和對於世界的看法,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其主要觀點包括: 1.個體的行為、認知和其他個人內在因素與環境具有交互決定(reciprocaldetermination)的連鎖關係。

2.在自然的情境中,個體由觀察楷模(model)的行為及其行為結果,以學習新行為,觀察學習不一定會有行為表現,但是,在適當的誘因下,觀察者會將所習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3.從觀察學習到行為表現的歷程當中,行為者的認知歷程扮演著主導者的地位,其主要歷程有四:注意、保留、動作再生和動機歷程,這其中的注意和保留的機制負責觀察行為的習得,動機和動作再生的機制負責支配習得行為的表現,因此,學習歷程需要學習者具備認知處理和做決策的技術。

4.楷模可以包括父母、教師、鄰近的成人、同儕、兄姊和公眾名人等,其所提供的刺激種類包括有真實楷模、符號楷模、語文或教學,這其中的楷模行為主要的功能在於傳遞刺激給觀察者、強化或減弱觀察者對表現特定行為的限制、傳遞新的行為模式給觀察者,而楷模與觀察者的特質、楷模行為出現的功能性價值,會影響被觀察行為是否受到注意之個體認知處理的歷程。

5.引起學習者注意之楷模行為符號,需要轉換成視覺或語言的符碼,透過心像或動作演練的過程,將之儲存於記憶中,進行編碼保留以保持持久的效應,當適當的誘因出現時,個體便會經由選擇並組織相關反應的過程,執行動作再生的歷程。

6.動機歷程中的增強經驗,具有催化行為表現的功能,增強的種類則是包括直接增強(directreinforcement)、替代性增強(vicariousreinforcement)與自我增強(self-reinforcement)等,這三類增強經驗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的作用。

7.任何領域的精熟技能與能力的發展屬複雜技能的學習歷程,其行為表現與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和自我調整系統的發展有密切關聯,這其中的自我效能指的是個體確信自己可以執行產生某一特定結果所需行為之感覺,自我調整系統則是個體透過目標設定與自我評鑑的過程,促使自己在某一領域中達到傑出成就的歷程,自我效能與自我調整能力的發展,是個體與環境不斷產生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在教育心理學方面,一九七○後期,社會學習論擴大探討個體的自我調節(self-regulatory)歷程及自我效能,在學習中扮演的角色主要論點如下: 1.人類的學習包含直接學習與間接學習;前者指的是學習者直接經驗到後果的學習方式,但是,人類的學習也包括了經由觀察到受增強的行為後,而表現出同樣的行為,例如因見人偷竊而受懲罰,以致自己不敢偷竊。

2.個人複雜行為的學習受到行為、環境和影響知覺與行動的內在事件,三者之間的連鎖關係所決定。

3.強調認知過程的重要:由於個人能用符號來思考並提出情境中的問題,因此,能夠預先知道自己行動的後果,並且,依照後果來改變行為或激發某種行為。

4.強調觀察學習:個人在社會情境中有很多機會觀察楷模的行為及行為帶來的後果,並由此學到複雜的技能和能力,因此,觀察、模仿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根據班杜拉的分析,模仿學習包含以下四個步驟:(1)注意楷模:包括直接觀和察楷模的行為,或是由影片、電視、報章雜誌中的間接觀察,學習者要能注意並正確知覺到新行為,否則便無法學習;(2)收錄觀察到的行為,並保留在記憶中:將所觀察到的行為轉換成視覺或語文碼,並儲存在記憶中,以便楷模不在場時,仍能提取。

演練或將某事件編為多種相關的碼,都有助於記憶的技巧;(3)表現出觀察到的行為;(4)動機促成整個學習歷程:直接增強、替代性增強及自我增強可作為促成學習的動機。

直接增強是傳統行為主義所強調的,後兩種增強則是社會學習所強調。

此外,學習者對某行為是否會獲得增強的預期,也會促使他表現該行為。

5.複雜能力和技能的學習,不只依賴觀察學習的歷程,還需要個人的自我效能感(確信自己可以達到某一特別結果)及自我調節系統(個人除由外在評價來增強行為後果外,也能作自我評價)。

延伸性思考:行為治療、增強、模仿學習 參考資料: 1.國家教育研究院。

2.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GeraldCorey原著,鄭玄藏等合譯。

(本則晴天小百科係由余姿儀整理) 2020-10-06T10:57:32+08:002020-10-06|Categories:晴天詞彙|Tags:增強,模仿學習,行為治療|0Comments ShareThisStory,ChooseYourPlatform! LeaveAComment取消回覆 Pleaseenterananswerindigits:14+10= 晴天消息 社會福利政見的圖像勾勒及其結構性意涵解讀--從桃園市某市長候選人的社福政見談起 2022-09-29 「退不了、進不來,中小學『老』老師惡化」 2022-09-28 「新北幸福晨飽餐券,兌換品項少惹怨」 2022-09-28 「全台首例,高市通過『弱勢族群投保微型保險自治條例』」 2022-09-28 關於『幸福』、『晨飽』之於幸福晨飽早餐補助計畫的延伸性發想 2022-09-28 Facebook粉絲團 訂閱晴天電子報 標籤雲COVID-19 人口海嘯 人群服務 保母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福利 公民政治 勞動基準法 家庭 家庭暴力 少子女化 性別主流化 政見 最佳利益 次文化 武漢肺炎 死刑 照顧管理 疫情 疫苗 社區工作 社工 社會安全 社會安全網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師 社會救助 社會福利 社會連帶 福利津貼 私有化 經濟安全 老人 超高齡社會 身心障礙者 酒駕 長期照護 長期照顧 長照家庭 階層化 非營利組織 風險 高等教育 高齡社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