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多久沒有真實的表達自己情感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是一個難以表達情緒的人嗎?

難以表達情緒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會表現出種種跡象。

比如,如果有人問你「現在心情如何?」,你可能總是回答「我很好」。

即使你剛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內心酸楚差點憋不住眼淚,但當別人問起你的感受時,你只會幹巴巴地擠出一句「很好」。

如果有人不依不撓地追問你的情緒,你會感到很煩躁。

這種煩躁似乎毫無理由,對方如果問你具體發生了什麼事,你可以輕鬆地回答;可一旦涉及到情緒,你就覺得很難開口。

有時這種煩躁的範圍會擴大,不單別人詢問你情緒會讓你不舒服,就連對方談起他們自己的情緒都會讓你坐立不安,你害怕自己也需要用談論情緒來回應。

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不喜歡錶達情緒的人常常用發送emoji來代替真誠、嚴肅的自我表達。

表面上,emoji好像幫助人們更方便地表達情緒,發送一個「哇哇大哭」的表情要比說「我傷心到要哭了」更容易。

實際上,emoji幫助人們逃避了深層的表達。

它是一種虛偽的禮貌,拉開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距離。

為什麼人們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

1. 人們為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恥

有些人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因為他們為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恥。

羞恥一詞的詞根是一個古老的詞語,意味著「去遮蔽」,當人們感到羞恥時,他們會試著「遮蔽住自己」、不讓他人發現自己感到羞恥的部分。

這些人經常會對情緒說「不應該」:「我不應該感到悲傷」、「我不應該感到生氣」。

他們極力否認自己的情感,更別說要將他們表達出來,他們不希望別人發現自己有了「不應當有的情緒」。

2. 表達情緒可能會帶來傷害

情緒表達會有風險,人們擔心表達情緒會給人帶來傷害。

有人認為表達情緒意味著暴露自己的弱點,他人可能會利用自己的情緒來傷害自己。

一些人往往表達得鐵石心腸,是因為怕他人會故意做出讓他們傷心的事。

比如,有個戀愛中的朋友曾說,Ta從來不讓伴侶知道自己有多在乎對方,是害怕對方用「離開」來威脅Ta。

他們用不表達情緒來自我保護,甚至偽裝出一副強大的表象。

也有人擔心表達情緒後,會遭到「被拒絕」的傷害。

他們怕認真地表達情感後,沒有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應。

為了避免可能的失望,他們索性不表達自己的情緒。

3. 人們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些人希望能表達自己的情緒,然而他們不知道怎麼表達。

他們可能模糊地感到自己有複雜的情緒,卻無法準確地分辨出每種情緒是什麼,或是找到合適的詞彙去描述他們。

有時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嘗試說清楚自己的感受,卻沒有辦法被他人理解,於是他們對表達情緒感到挫敗。

4. 不表達情緒是為了被動攻擊

有人用不表達情緒來被動攻擊他人。

當他人傷害他們時,他們不想直接表達自己的痛苦和憤怒。

他們會表面上說著「我很好」,卻用其他方式來釋放不滿。

在被動攻擊者的心底,他們希望別人能意識到他們情緒不好,但是他們不想直接表達,而是指望別人主動察覺到他們不佳的情緒,來作出補償。

而被動攻擊者沒有意識到他人沒有「讀心術」,他們不表達,他人很難認識到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反而增加了問題解決的難度。

哪些人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

1. 孤獨者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害怕被傷害

孤獨者在社交情景中很少自我表達。

這是因為孤獨者對潛在的危險很敏感。

他們更傾向於認為別人對自己有敵意,擔心自我暴露後會遭到他人的攻擊。

而且孤獨者也更傾向於從負面的角度解讀他人的反應,即使他人並沒有攻擊孤獨者的意思,孤獨者也會揣測他人的種種表現是對孤獨者的不滿。

為了迴避可能的危險,孤獨者選擇不表達自己。

然而,雖然孤獨者很少表達情緒,不代表他們沒有情緒或是察覺不到情緒。

以前人們認為孤獨者不善於表達和解讀情緒,所以才無法與他人交流。

但研究發現,孤獨者實際上對情緒線索很敏感。

他們擁有豐富的情緒,而且能準確地識別和解讀它們。

只是在自我保護傾向的作用下,他們不敢表達情緒。

2. 迴避型依戀者不表達情緒,以此與他人保持距離

迴避型依戀者不喜歡錶達情緒,是為了迴避與他人建立深層關係。

向他人表達情緒,意味著允許他人了解和靠近自己。

雙方自我暴露得越深,這段關係就越緊密。

而迴避型依戀者懼怕緊密的關係,他們擔心關係會帶來痛苦和麻煩。

於是為了與他人保持距離,他們會拒絕情緒表達,暗示他人疏遠自己。

3. 在情感忽視中成長起來的人,認為表達情緒沒有用

小時候被照顧者情感忽視的孩子,長大後也不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

情感忽視指的是照顧者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們接收不到孩子傳遞過來的情緒信號。

被情感忽視的孩子雖然試圖向父母表達情緒,但父母會漠視孩子的情緒表達。

久而久之,被情感忽視的孩子認為「表達情緒是沒有用的」。

他們認定表達情緒只會遭到他人的拒絕,他們必須選擇其他方式來獲得滿足。

4. 在暴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感到表達情緒很危險

小時候目睹或遭遇過家庭暴力的孩子,長大後也很少表達情緒。

因為充滿危險的成長環境迫使他們更注意自我保護。

在施害者面前自我暴露意味著將弱點暴露給對方,可能帶來更大的危險。

通過自我保護,他們成功地在暴力環境中存活下來;然而他們過分習慣於依賴這種生存方式,即使脫離了暴力環境,他們也不敢信任他人,依然保持著保留情緒的習慣。

另一方面,暴力環境中成長的人會排斥負面情緒,例如憤怒。

因為他們將「暴力」與「憤怒」聯繫在一起。

他們的成長環境中,缺乏一個良好的情緒表達的示範,所以他們不知道如何用更適當的方法來表達情緒。

他們害怕一旦表達情緒,就會帶來破壞性的後果。

5. 有些人無法準確地表達情緒,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太自我中心

例如,當孩子見到陌生人哇哇大哭時,能體會到孩子心情的照顧者會安慰Ta:「不要害怕,這個人不是壞人。

」於是孩子明白了此刻感受到的情緒是「害怕」,而害怕是因為Ta怕對方是個壞人。

當下次遇到陌生人時,孩子就能識別出Ta感受到的是「害怕」。

相反,如果照顧者習慣以自己為中心,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回應孩子的情緒。

孩子無法準確地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是什麼,只能被動地接受家長給的錯誤答案。

例如,孩子因為成績差傷心,不想和家長講話,但家長堅持聲稱孩子的沉默是因為叛逆。

在家長的堅持下,孩子也感到困惑:「難道我不想說話真的是因為我對家長不滿?」更糟糕的是,孩子確實對家長感到不滿,但這是因為家長粗暴對待導致的,而不是Ta最初不講話的原因。

但家長自以為是的指責卻讓孩子把兩種情緒混合在一起。

為什麼我們需要表達情緒?

1. 表達情緒的過程,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

認真地表達情緒,能幫助我們加深自我了解。

在作深度表達之前,我們會有自我審視與梳理的過程。

在表達的過程中,人們會不斷地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

組織心理學家Tasha Eurich認為多問自己「是什麼」的問題很重要,因為「是什麼」是我們能真實、直接感受到的部分。

而在不斷地自我追問中,人們或許會發掘出自己內心更豐富的層次和內涵,能加深我們對自己的覺察。

而且,當我們試著用長句深度地闡釋自己的感受時,我們會將過去引起情緒的情境,與當下自己的情緒聯繫起來,審視過去與現在的關係。

比如,人們會說「我現在覺得……因為我之前……」越是練習深度表達,越是可能有邏輯地自我分析,從而作出冷靜的、富有邏輯的決定,而不是一時腦熱,被混亂的感覺驅使著作出決定(Bubble Span, 2013)。

2. 表達情緒才能和他人建立真實的聯結

如今,人們越來越多地感到孤獨。

孤獨並非由於缺乏陪伴,而是在於沒有獲得滿意的聯結。

而獲得滿意聯結的條件之一,是擁有情感上的親密感。

當你感到對方懂你的感情、認可你的情緒時,你會感到對方與你更加親近。

而許多人的孤獨感,來源於他們對情緒的隱藏。

如果迴避表達情感,也就迴避了讓他人了解你的情緒的機會。

久而久之,不表達情緒的人會感到沒有人理解他們內心深處真實的自己,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是他們的自我封閉隔絕了他人靠近的機會。

對他人暴露情感確實會有風險,但想要擺脫孤獨、想要和他人建立聯結,人們需要勇敢地邁出一步、去承擔情緒風險。

如何表達情緒?

首先,你可以從較為簡單的情緒表達開始練習。

比如每天早晚對著鏡子說一句:「我今天感到___(情緒詞彙),因為今天發生了___(事件/情境)。

」在最開始,你可能感到很彆扭,因為你過去不習慣表達情緒。

而只有通過不斷地表達,才能讓你逐漸習慣起來,隨著時間過去,你會對表達感到越來越舒服。

而在描述情緒時,嘗試不要用「很好」、「壞」等評價性的詞彙,而是直接使用情緒有關的詞彙,例如「高興」、「低落」、「惱怒」等等,如果你覺得自己缺乏豐富的情緒詞彙,找不到合適的詞彙去表達,可以平時多讀一些描寫心理的小說,或是直接上網搜索「有……的感受,是一種怎樣的情緒?」看看別人用的是什麼詞彙。

除了對著自己練習外,你也可以找信任的人練習情緒表達,像是朋友等等。

選擇情緒比較輕微的時候與朋友溝通,不要等情緒很激動時才表達,到那時你可能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反而打擊你的自信。

比如,當一個人非常生氣時,Ta可能會大吼大叫,不利於和朋友溝通;相反,如果Ta選擇有些不快時就告訴朋友:「我覺得有點生氣。

」Ta不至於因為過於憤怒而失控。

如果你覺得實在是很難說出一些情緒,你可以嘗試用第二語言談論感情。

當使用第二語言時,人們能更容易聊起原本難以啟齒的話。

因為第二語言更少地會激起人們下意識的羞恥感。

當人們用第二語言描述情感時,他們仿佛與自己隔了一層,正是這種距離讓人們更容易理性地自我分析與表達。

下次覺得談論情緒很不舒服時,可以切換成第二語言溝通。

除了口頭表達外,我們也可以試著用其他方式表達情緒,例如寫作、繪畫等方式。

選擇一種讓你最舒服的方式開始表達。

而且,文字與畫面可以保存,可以看到情緒表達能力的進步,也能在日後追查到某段時間裡情緒的變化,更有利於情緒管理。

如果之前你不善於表達情緒,在看完今天的文章後,我們鼓勵你在安全的環境下練習自我表達,或許當你開始表達後,你會發現「表達情緒不難也並不可怕」,它反而能給你帶來自我審視的機會,以及和他人締結深層聯結的可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看待情感忽視與情感滿足得的區別是什麼?

有時,我們雖然和另一半在一起,卻好像不會得到對方的注意、回應和支持。雖然關係中並沒有爭吵、抱怨和虐待,但在表面的風平浪靜之下,我們卻會真切地感到,自己在被對方無視著。久而久之,我們甚至會對自己產...

真正的親密,是懂得和自己相處

最近,關於情緒失控這個話題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在《情緒親密:喚醒19種情緒的隱秘力量》一書中,作者曾說過,「活著就是去感覺,去感覺就是經驗情緒。無論我們的情緒是熾熱的還是冰冷的,是黑暗的還是光...

人們總是在假裝堅強的三個理由!

在和自己的男/女朋友相處時,你或許會有這樣的困惑:我很怕在ta面前暴露出自己的弱點或者失敗。我從來不會對ta講自己曾經不堪的經歷,在工作壓力大、不順心的時候,也很難向ta尋求幫助,即便ta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