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親密關係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v:yanyuanxinli)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你是否也常常:

  • 對於另一半所說的話,你總是半信半疑,雖然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但還是忍不住去懷疑對方;

  • 你對親密關係中的細節非常敏感,你總是忍不住去反覆思考對方行為中可能傷害你的蛛絲馬跡或是背叛的證據,你甚至為此常常失眠;

  • 對方常常抱怨,覺得無論如何都得不到你完全的信任;

  • 你常常感到揮之不去的擔心,擔心對方會拋棄你,背叛你或者做傷害你的事;

  • 你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些不開心的往事,它們可能發生在這一段關係或者之前的關係里。

    它們就像是解不開的心結,反覆影響著你的親密關係;

  • 當對一段關係感到諸多不滿的時候,你也沒有勇氣放手。

    對於你來說,重新開始一段關係幾乎意味著更大的可能會受傷;

    ……

如果以上這些描述,都經常出現在你的生活中,那麼很有可能,你在過去的關係中以及當下的關係中有你未被修復的傷痛,而現在正在不知不覺受到這些傷痛的影響甚至困擾。

在過去的痛苦中,我們該如何從過去感情的傷痛中走出來?今天的文章內容或許能夠給你一些答案。

1

依戀損傷:親密關係中的創傷

Johnson等人(2001)在婚姻諮詢的臨床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依戀損傷」(attachment injury)的概念。

學者們認為,在親密關係中,當一方破壞、違背或達不到關係中的「預期」時,就會給另一方造成情感或心理上的創傷,此時「依戀損傷」就出現了(Johnson, et al., 2001; Steffens & Means, 2009)。

依戀理論的研究者們認為,人們兒時與照顧者的關係,決定了其依戀類型,影響了成年之後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

安全型的人,能夠在關係中信任他人,容易與人親近;非安全型的人,對他人無法信任,總是擔心被拋棄;又或者自我孤立,拒絕與人親近。

不過,一個人的依戀類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Johnson(2001)等人認為,一個人的依戀類型會影響Ta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同時,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也會反過來影響Ta的依戀類型。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發現,一個人會在一段感情中受傷後,整個人性情大變,原本是個在感情中很有安全感的人,卻變得無法信任另一半、成天疑神疑鬼。

* 親密關係中的「預期」

前文中已經提到,依戀損傷的發生,與人們在關係中的「預期」有關。

這裡的預期,指的是對於關係本身以及雙方在關係中言行的一些期待,主要包含兩個層次:

1. 社會中對於親密關係的基本期待

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於親密關係都抱有這樣的預期:這是一段親密的、彼此存在感情交互(reciprocal)的關係,雙方相互付出並獲得「親近感」、「舒適感」及「安全感」(Johnson, et al., 2001)。

彼此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可以說是大眾對於親密關係最基本的期待了。

2. 雙方在關係中達成的「共識」

關係中的另一層預期則是因人而異的。

有時,兩個人其實對關係抱有不同的預期,這與兩個人之間不夠充分的 「知情同意」有關,而這就給關係中依戀損傷的發生埋下了一些伏筆。

比如,關係中的A心中認為伴侶就應該能夠把工作之外的時間都花在彼此身上,然而B卻並不知曉這樣的預期。

於是,當B花費許多時間和其他朋友在一起時,A就很容易有一種「Ta不夠在乎我」的受傷感。

此時,B對A關於關係的預期並不「知情」。

又比如,關係中的B覺得兩人只是以一時愉快為目的,並不想朝著更深承諾的方向發展。

但通常,大多數人默認關係會隨著時間加深。

於是,當A投入更深的承諾後,發現B完全沒有回應甚至是拒絕的,A便會感到不被尊重、被欺騙。

此時,B沒有把自己的預期告訴A,A在這段關係中對B的預期並不知情,也沒有同意。

不過,每個人對親密關係的預期和承受力總體還是不同的,因而,相同事件發生在不同情侶之間,並不一定都會帶來依戀損傷。

依戀損傷給人帶來的影響與傷害,並不像身體創傷一樣會有一些「肉眼可見」的傷口,於是,那些未解的心結,在不知不覺中持續地影響著人們的親密關係,甚至在原有的關係結束之後,還持續影響著之後的關係。

不過,儘管依戀損傷不易被察覺,但人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主觀的感受,來識別自己是否遭受到了依戀損傷。

2

依戀損傷發生時,你可能會有哪些感受?

第一種:被欺騙

親密關係中關,一方從沒有像當初承諾你的那般照顧你、關心你、在乎你,不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給你幫助和支持。

還有在兩個人有重大決定時,對方不夠尊重你的意見,你會有一種失落感和被孤立、欺騙的感覺。

第二種:被背叛

當雙方彼此承諾會互相支持,不離不棄。

儘管對方沒有出軌,但對方主動提出了分手,你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認為可以徹底交付的、值得信賴的人,做出了破壞了雙方的承諾的事情時,我們會有的感受。

第三種:被否定

比如,覺得自己對對方的信任、為對方所做的妥協與付出都好像錯付了,人們還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找到真正對自己好的人,是否有能力在一段感情里獲得幸福,是否有人會願意善待自己(還是自己終究不配被善待)?而這些對自我的懷疑,都可能給人帶來一種被否定的感受。

當這些感受出現時,有些人並不了解這些感受會對自己與雙方的關係造成什麼影響,因而選擇逃避或者不主動處理這些感受、聽之任之,直至創傷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危害。

* 依戀損傷

如何影響人們的親密關係?

當那些令我們感到被欺騙、被背叛、被辜負、被否定的事件在親密關係中發生時,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些不愉快的感受,它還會直接威脅我們對外在世界和他人的看法(Johnson, et al., 2001; Beder, 2005)。

有些人原本認為,相愛的兩個人都會關心對方,在乎對方的感受,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另一半不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但當Ta的另一半反覆做出傷害Ta的事時,Ta就會覺得這個世界與Ta所想像的不一樣,就連深愛的人都在反覆傷害自己,更遑論他人,那這個世界還會是安全的嗎?還有什麼人是Ta可以相信的嗎?

它讓人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對世界和他人做出準確的判斷?甚至開始否定自我的價值。

當開啟一段新的關係的時候,即便在對方並沒有做出任何欺騙,我們仍然對對方持續地不信任,歸根結底,其實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任。

最終,這些認知上的改變,不僅使得我們對關係、對對方不再信任,也讓我們不再相信自己。

我們不知不覺地帶著未修復的過去——這些痛苦的感受和扭曲的認知,以應對過去的方式來面對現在情境中的人和事。

我們就這樣反覆被過去的創傷所捕獲,一次又一次成為受傷的人。

首先,你需要意識到自己是否正在被上述的這些感受包圍。

此外,你需要分辨這種感受是否似曾相識,你對於世界與自我的看法是否已經因為過去的一些創傷事件而發生改變。

一些依據能夠幫助你判斷你的「依戀損傷」是否由來已久:

  • 在回憶過去的時候,你無法對自己的想法與情緒擁有主動權,甚至有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會不由自主地反覆出現在你的腦海中;

  • 有一些過去的人事物,可以輕易挑撥你的神經,使你陷入情緒的旋渦,變得敏感多疑,坐立難安;

  • 你常常感到莫名的愧疚、羞恥、自責,覺得自己配不上現在的伴侶或是覺得自己得不到真愛;

  • 你非常害怕新戀情,也會在新戀情開始的時候感到強烈的不安與擔憂;

  • 對於過去的經歷,你在自己現有的人生框架里找不到它的位置或意義,你總是感到困惑、憤懣、仇恨。

如果你覺得以上這幾條都是你目前的狀態,那麼很可能你有一些未被解決的來自過去的依戀損傷。

對於那些來自過去的依戀損傷,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的痛苦、難過、悲傷。

在承認這些情緒的同時,你才能從中尋找或了解到讓自己感到痛苦、難過、悲傷的事情,才有可能在今後的關係中去提前聲明,盡力避免這些事情的再度發生。

同時,只有直面創傷,才更有可能找到過去創傷對於你人生的意義,才可能在你人生的框架中找到解釋創傷的方式,和它存在的意義。

不僅如此,從依戀損傷的影響機制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們還需要在新的關係中去解決它,去重建我們對世界與他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去重建我們對自己的信任,而不是僅僅把它當做是情緒困擾來應對。

你可以通過其他支持性關係來幫助你,不要試圖把自己與他人隔絕開來,一些健康的關係可以給你信心。

面對依戀損傷,我們要做的是撥開他們,看見最本質最核心的自己,給自己時間和勇氣去感受痛苦、釋放悲傷,給自己始終如一的信任。

你也要嘗試新的約會,給自己機會遇見那個懂得尊重你、珍惜你的伴侶,等到一種深刻的連結終於建立,你會發現過去的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跟幸福相比,痛苦是不值得被記憶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心理學:如何走出過去感情的傷痛?

當你身處一段親密關係中時,你是否: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從前感情中受到的傷痛?總是擔憂現在的伴侶會傷害你甚至拋棄你?甚至無論你有多麼不滿意現在的感情,你都不願意放手,

如何在一方出軌後修復這段感情

你是否曾被伴侶背叛過?如果你們要想對這段關係感到滿意,那麼你們彼此都應該互相信任。 兩個人之間產生的信任是可以讓人信賴並且長久保持不變的。 如果這份信任被打破,而且雙方都想要修復它,那就要一起去...

如何在出軌之後重新獲得伴侶的信任

當你的婚外情和對配偶不忠的行為被發現時——無論是你和小三暗地裡發的簡訊,你們的電話聯繫,還是網上的聯繫——這些都算是你「最具毀滅性的經歷」。如果你還撒謊和掩蓋事實,遭到背叛的一方自然會懷疑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