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慾望 在一起久了,真的會沒慾望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到底是會愈想要,還是愈不想要?過往大量研究指出,伴侶間的親密感,可以預測關係與性愛滿意度。
這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結果,其實有點怪怪的——如果這個說法是對的,那麼為什麼和一個人住久了之後(如同居、結婚),對他的慾望會大大減退呢?
「那當然是因為沒有新鮮感了啊!老是用一樣的招式,不如去外面找其他的對象還來得新鮮一點。
」朋友Sunny 說。
我其實很不想要打他臉,但偷吃不一定比較爽,大部分滿意的關係都是和固定伴侶發生的,並非大家想像的一夜情。
事實上,Armstrong、England與Fogarty統計指出,在最近一次性行為中,如果對方是穩定伴侶(交往6個月以上),有67%女性達到高潮,如果對方是一同歡愉4次以上的床伴(hook-up),則只剩下34%,而如果只和對方做過2~3次,高潮率僅剩16%,倘若是第一次,高潮率大約只有十分之一。
話雖這麼說,不過「新鮮感降低」這個說法實在很誘人,共同生活久了,真的很難有火花。
所以,到底是愈親密愈想做,還是愈親密愈不想做?
重點根本就不在親密感
Birnbaum和他的研究夥伴會告訴你,一開始我們想這問題的方向就錯了。
或許真正重要的不是親密感,而是對方能不能「接住你」、支持你,感同身受、回應你的需求、和你的情緒同在,我們稱為「回應性」。
過去Harry Reis的許多研究都指出,回應性和關係滿意度有很強烈的關聯,它甚至是感情研究中的核心指標。
不過最新研究倒是非常有趣,他們做了3個實驗,說明性慾的確和「他有沒有接住你」有關。
1.找153個人和他的伴侶做線上即時聊天。
是假的!實際上在網路連線的另一邊坐的根本就是實驗同謀(以後要我怎麼相信心理學家),其中「高回應組」的同謀用支持、同理的態度回應「伴侶」,例如「聽起來真的很難過!」、「我知道那種感受一定很不好受!」;而「低回應組」則用冷淡、逃避方式回覆「別這樣,往好的地方想。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啊。
」結果發現,高回應組女性在實驗結束後比起低回應組更想要(sexual
desire),不過這個操作對男生受試者沒效。
心理學家Harry Reis認為,其實重要的不是你講什麼,而是你表現出來的態度,以及語氣當中給伴侶的感覺是什麼,這就是「知覺到伴侶的回應性」。
2.重複測試。
近年來心理學的「不可被複製」議題,使它有處於科學邊緣的疑慮,因為這樣,我們總是儘量用更多的研究,嘗試重複透過不同實驗或測量來獲得同一個結果。
於是他們做了第二個研究,這次邀請178對情侶來到實驗室面對面聊天,並用錄影機記錄下來他們聊天的內容和動作,請專家編碼(coding)一邊看錄影帶一邊評估行為出現的頻率,包括:
※身體親密感:擁抱、接吻等等。
※對對方的慾望:利用一些調情的指標,例如四目相接、說一些挑逗的話等。
※回應性:傾聽、情感連結等等,就是刻板印象中諮商師會對待你的方式。
※量表:當然也請他們填問卷,測他們覺得自己的伴侶有多能夠回應他。
結果再次發現,知覺到伴侶的回應性愈高的人愈想要,而且這個狀況在女性晚上更為明顯。
3.寫日記。
到這裡應該沒招了吧?錯啦!還有一個戀愛心理學家們最喜歡嘗試的方法就是「寫日記」,舉凡交往前、交往後、分手後、甚至結婚後都可以寫日記。
當然,這並不是一般的日記,往往還會加入一些小問卷在每天日記最後面讓你勾選。
通常,這個做法用來確認某種效果是不是可以延續一段時間,或者是「前一天的A會不會影響後一天的B」,例如昨天他說我愛你的次數,會不會和你今天想跟他做愛的渴望程度有關。
他們找來了100對情侶寫6個月的日記,(不要問我為什麼是6個月,我絕對不會告訴你有40%的情侶在6個月內就會分開),再次發現,不論男女,當他們覺得伴侶能夠接住他們的時候(回應性高):
※會覺得自己是特別的。
※會覺得伴侶是有吸引力的,如果伴侶現在是單身,一定很多人會想要、想追。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Birnbaum 等人這一串研究告訴我們什麼呢?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親密和性慾並不是兩難,而是有更重要的意義。
當你跟能接住你的人做愛,你會覺得這段關係是值得的,而這種值得的感覺,會讓你更滿意這段關係。
如果你們只是形式上住在一起,但心沒有在一起,那麼性慾可能也會離你而去。
愛和慾望,可能並存嗎?
沒有說服你嗎?是啊,也沒有說服我。
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都對自己身邊的伴侶表現出諮商師那種全然的關懷,而且當你長久都是同一個性伴侶時,沒新花招也會覺得乏味,這都是切身經驗不是嗎?
Stevens指出,心理學研究既然是研究人,就很難不帶有研究者的主觀意識。
如果只提供一種答案,可能有失偏頗,幸好我找到另一種答案。
為什麼好的性愛那麼難?愛情心理學家Esther Perel在一個TED演講當中指出,愛(Love)與慾望(Lust)常常是衝突的。
因為我們一邊渴望安定、可靠、可信、永恆等安全和可預知性,一邊又渴望歷險、新奇、神祕、莫測、危險與未知。
Esther Perel造訪許多國家,在著作《家中的性》(Mating in Captivity)中歸納了3個我們對伴侶感受到渴望的時刻:
1.小別後重逢:「空間」是慾望的要素之一,當空間隔開了,慾望也會出現。
人總是會渴望自己所尚未擁有的東西,所以當你和他暫時分開,渴望也會油然而生。
2.認真投入時: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的男人最帥氣,當一個人投入做某件事情時(工作、煮飯等),你如果能仔細觀察他的樣子,會發現其中散發出來的自信與魅力,是熟悉又吸引你的。
3.有新發現時:就像意識流作家Marcel Proust所說,「神祕並不是看見新的風光,而在於擁有新的眼光。
」當我們和伴侶一起大笑、一起體驗新的事物、看到他有新的打扮固然興奮,但更重要的是你能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看待彼此的關係。
做永遠的戀人
整合Esther Perel和Birnbaum等人的研究,我自己體會的結論如下:
1.我們渴望冒險,但又耽溺於安全。
長遠穩定的關係意味著可預測、可控制,但也因此失去了冒險、改變、探索、和新奇的成分。
所以一種可能是,在同一個人身上,用不同的眼光,發現那個你未曾看到過的他和自己。
2.當你覺得被愛,才會有一個好的愛愛。
對自己有自信(愛自己),或者是感覺到對方愛你(被愛)的人通常也會比較滿意自己的性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性愛心理學家Wentland與Muise的研究發現「情慾攝影」,可能是全裸、半裸、擺出一些撩人的姿勢,旅拍的「模特兒」們在被拍照之後,更喜歡自己的身體、對自己更有自信;而且當伴侶看自己的身體的時候,會覺得更為自在。
台灣學者林秀洲調查南部6所大專院校中637位大學生,發現身體意象與自尊、性愛滿意度有重要的關聯。
當你喜歡自己、你的伴侶可以透過鏡頭很仔細地觀看你時,你會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值得被細細觀看的,原來我很美,值得被放進照片裡收藏。
3.平衡獨立與依賴。
因為獨立和依賴都是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在感情中的任務就是試著平衡兩者——「而這麼困難的事,我們卻認為只要靠情趣用品和情趣內衣就可以搞定。
」Esther Perel說。
一段好的戀愛關係,其實就是當彼此的安全堡壘,你可以讓對方有挑戰冒險的機會,也可以在他受傷需要安撫時,給他最溫柔的依靠。
所以如果你最近覺得興趣缺缺,可以問問看自己這些問題:
※你喜歡自己嗎?
※你覺得兩個人的關係穩定而安全嗎?
※你希望對方的技巧或方法,能有些不同嗎?
俗話說,先求穩再求變。
倘若你的答案是圈圈叉,培養情趣、小別勝新歡、或者是從對方身上發現不一樣的彼此就是有效的;而如果你前兩個答案都是叉,那麼你該問的或許不是「老夫老妻會降低性慾嗎?」,而是「我們的愛怎麼了?」
期許有一天,我們都可以找到一種方法,給彼此空間去探險,又能夠在對方身上感受到安全。
理解你的情感故事來應對低性慾
我一直在治療中看到它。一對真心相愛的夫妻,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難以維繫。一個伴侶性慾低下,而另一個則渴望性接觸。戀愛中的雙方都認為對方是親密的朋友,這就使得性慾望的差異對雙方都造成了傷害。許多夫妻...
讓愛情維持更久的秘方!
愛情可以維持多久?為何相戀十年的愛人最後卻沒能在一起?如何才能讓愛情更持久?雖然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但以下與你一起分析愛情為何不能長久,相信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讓愛持久的辦法。
一個被社會自覺保守起來的秘密:約有20%的已婚人士處於無性婚姻中
KY作者 / 隋真編輯 / KY主創們性是婚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並不是每個婚姻中都會存在性。我們曾收到一條粉絲留言,她說,她和丈夫五年沒有做愛,但一直相處到現在。她說她感到他們的婚姻中不...
兩性青睞12個心理因素
美媒「技術內幕」(Tech Insider)記者發掘歷年的心理學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答案,此間也澄清了某些誤解,驗證了某些「陳詞濫調」真實不虛。以下就是你會受異性青睞的12種令人驚訝的心理原因。...
心理學家不是法海,他們也研究愛情|心理學課程12
心理學家要對愛情進行研究,第一步要決定如何界定和測量。怎麼測量呢?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愛情三角論」,認為愛情是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三邊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愛情三要素,並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