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是愛情,更不是選擇婚姻的有力籌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有朋友留言問:現在很迷茫,我不知道我該怎麼選擇,究竟跟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結婚,哪種會更幸福呢?

這個問題似乎是很多人的困惑,而且大多數人常常會煞有其事地分析,與其費力傻傻愛別人,不如找一個愛自己的人對自己好,更溫暖更貼心。

也有人會說,生命有限,不如大膽去追愛,這樣才夠不辜負人生。

然而,每次遇到這個提問,我卻只感覺無奈——為什麼要把自己困在這種非此即彼的的選擇里?為什麼你不是準備跟你愛的也愛你的人在一起呢?為什麼談論婚姻,人們一定要把「好」捆綁進來?

我們常常把依賴和需要,當做了愛

事實上,在愛之中,彼此對對方好,當然是正常而且甜蜜的事情。

彼此雙方有相互的依賴和需要,這也並不是問題。

然而,反過來卻不成立。

也就是說,愛並不會因為彼此對對方的「依賴」和「需要」而產生。

而努力地對一個人好,也只能帶來感動,產生依賴和需要,甚至可以產生長期習慣的「離不開」的感情,但卻無法帶來深層的愛本身。

可惜的是,我們大多是缺愛的人,自己的內心早就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坑洞。

因而,也就常常把依賴和需要,當成了愛。

這就好比是一個人,在沙漠上走太久了,就會很渴望有很多水可以讓自己喝個夠。

這時候,一旦有個人跳出來,給你很多水。

你就會覺得依賴,放不下,就會很害怕再回到那個沒有水可以喝的乾渴的環境裡。

可是,這種靠依賴和需要建立起來的感情,常常是伴隨著無法真正滿足的遺憾的。

繼續上面的例子,這就好像是,你本來就是一條淡水魚,所以哪怕你被泡在了海水裡,儘管真的有很多很多水給到你,可是你還是會覺得不滿足。

甚至,越喝越渴,越多水越覺得不夠。

反過來當然也是一樣。

如果你愛上的那個人,他本是一條海豚,你卻非要給出自己這一潭飽含深情的溫泉水,希望他能夠感受到你的愛。

那麼,結果恐怕也是一樣的兩敗俱傷。

不是你的水不好,也不一定是他不懂得珍惜你的好,而是彼此之間缺少最本質的愛與認同的時候,互相的好,常常都只能帶來互相的痛。

人們愛上的常常不是愛情本身

因為有這種「好」帶來的依賴和需要作為底色,這樣的感情又常常是充滿糾纏的。

離不開斷不了,可是又好不起來。

有些人把這比做,並不是愛上了對方,而是愛上了愛情。

然而,其實人們愛上的常常也不是真正的愛情本身,而是愛上對方對自己的好,或者愛上了自己努力去愛的那個「好」的姿態。

這樣的情況在因「需要」而結合的情感關係中是特別常見的。

然而,愛上他人對自己的「好」,就相當於把對方物化了,對方只是我們滿足自己的工具。

而對那個人本身,我們就很難看到。

他可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你其實並不欣賞並不喜歡的面向,甚至很可能是與你有著很本質的分歧的。

  • 然而一旦你深陷於「好」的蜜罐里的時候,這些分歧都會被忽視,甚至是視而不見。

    也就是說,在內心深處,你很可能對這個人並沒有很深的內在認同,也沒有真正的愛。

    而你的沉溺,只是愛上了他對你的「好」。


  • 反過來,我們拚命對對方好,希望藉此感動對方讓對方愛上自己,就也是如此。

    而這種分歧,卻都很可能如同早就埋下的地雷一般,隨時可能在日後引爆你們本質上很脆弱的關係。

這也是因需要而建立的感情,隨著關係的深入,常常會產生各種各樣雙方感覺難以解決甚至難以調和的問題的原因之一。

同樣,它也是「性格不合」毫無懸念的年年高居榜首成為離婚爆款理由的重要原因。

也許很多人直到離了婚分了手,也還是搞不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結了婚一切就變了呢?

為什麼當初戀愛的時候也覺得挺好的挺相愛的,可是結了婚怎麼一切就都變了呢?

這背後的原因常常與愛上「好」,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在戀愛階段,我們都會不自覺地為了得到對方的好感而表現出比平時更好的樣子,也會為了得到對方的愛而更願意為對方付出,對對方更好。

這時候,如果對自己沒有深刻的了解,不清楚自己內心要的是什麼樣的伴侶,而是一味地只是想得到愛的滿足,那麼就很可能並不是與對方建立了一份穩固的感情,而是愛上了「被愛」或者「痴纏」的感覺。

而一旦進入婚姻,關係確定下來,卻可能帶來本質的改變。

這與戀愛持續了多久並沒有關係。

很多人會以為多年戀愛甚至同居,兩個人的關係已經如同老夫老妻日趨穩定了,跟結婚就沒什麼區別。

可這並不是現實。

婚姻在本質上與戀愛是不同的。

戀愛常常是兩個人在最初建立的習慣的基礎上的延續,它很容易變成一種模式。

一個人一開始對你好,儘管也可能有程度的變化發生,可只要還想跟你保持戀愛關係,就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習慣性地延續那個最初的模式。

你對對方也是如此。

這時候,感情還是可以靠「好」來維繫的。

可是進入婚姻就不同了。

本身這種關係實質的改變就會帶來內在的震動。

同時,它也可能勾起很多人內在對婚姻的固有看法與信念,也會帶出很多其他的模式問題來。

比如,因父母關係的冷漠而下意識啟動對伴侶的冷漠模式等等。

再者,婚姻本身就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從籌劃結婚細節的種種瑣碎開始,你就會發現關係要變得複雜很多,分歧也很容易逐步暴露出來。

如果再涉及到雙方的家庭,那麼顯然就更複雜更難處理了。

更不用說,日後有了孩子,再涉及孩子的教育教養問題了,那就更是紛繁瑣碎,也更可能包含更多更大的分歧了。

這時候,你常常就會發現,對方好像對你不再那麼「好」了,你不滿意。

或者是你對對方再好,好像都沒有用了,對方不滿意。

這就好比是人喝海水止渴,只能越喝越渴一樣。

總之,那種底層的不認同就開始浮現出來了。

所以說,與戀愛會逐步模式化的狀態相比,婚姻真的是非常多變的。

它隨時隨地也永遠都可能產生全新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無法套用以前的模式來解決的,也不是一味靠他對你「好」或者你對他「好」,就可以讓問題消失的。

婚姻是尊重彼此的不同

婚姻也就相對更需要雙方有較深地相互認同的支撐。

當然,關係中存在彼此很深的認同,並不是說就可以規避婚姻中可能出現的種種疑難雜症。

而是說,在內心深處相互認同的基礎上,在共同的基本人生理念的支持下,兩個人可以更順利地打起精神來面對和解決婚姻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更可能經營好這段長久的親密關係。

同樣地,認同,也並不是表面上的附和,不是兩個人如同雙胞胎一般的一切都很一致,或者幻想中那種甜蜜唯美的愛情里的彼此圍著對方轉,一切以對方為大的狀態。

而是內在深處的本質上的相互認可。

有這種內在深處的認可,你們既可以的很相像的,也可以是和而不同的,甚至可以是表面上看起來差別很大的。

這世界上其實並沒有愛上愛情這回事,要麼是沉溺於「被愛」的滿足,要麼就是愛上了付出的偉大。

而這兩者其實都是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坑洞投射到了對方身上,也都是錯把「好」當做了愛情和婚姻的支撐的表現。

所以,與其費力地思索到底嫁給愛自己對自己好的人才對,還是嫁給自己愛的人,要更多一些,這種永遠都不可能有真正答案的問題,不如還是回到自己吧。

回到自己學習看到自己,開始認識自己,逐漸了解自己,在此基礎上,你才可能看見那個可以真正觸動到你的心的人,那個讓你在內心深處與之共鳴的人。

而他可能就在你身邊,就在人群里,等待著你,轉身的那一刻。

而此前,你卻一直在盲目地對外地追逐中,與他擦肩而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在出軌後修復感情

出軌行為,不論是何種形式,程度如何,對一段關係影響都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如果你背叛了另一半,現在想要尋求和解,那麼想要修復這段關係,就要付出很多努力。這段感情的恢復過程即將是一段漫長、充滿情緒跌...

能在這幾點上結合的伴侶,最後都密不可分

結婚是為了更好地談戀愛以結婚為目的地談戀愛是一個很負責任的態度,但是這種心態在過度標榜的情況下,有時會對我們的脫單、感情維護、婚姻經營都帶來一定的影響。有很多男生甚至不少女生都覺得結婚了就該好好...

性愛和諧對於婚姻感情的和諧的重要性

在婚姻生活中伴侶之間的性愛是否和諧直接到感情是否和諧。沒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願意再與伴侶發生關係,而如果性關係不夠和諧也會造成感情的變淡。羅素說過:「愛情使我們整個生命更新,正如大旱之後的甘霖對植物...

談戀愛不用想太多,但這五個問題必須想

年輕的時候會想要談很多次戀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終於領悟到愛一個人,就算用一輩子的時間,還是會嫌不夠。慢慢地去了解這個人,體諒這個人,直到愛上為止,是需要有非常寬大的胸襟才行。——《初戀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