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無條件的愛」存在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個關於愛的)事實的真相是:與其說,愛是由那個被愛著的人所定義,不如說愛是由選擇去愛的那個人所定義。

「The truth is this: love is not determined by the one being loved but rather by the one choosing to love.」

—— Stephen Kendrick, The Love Dare

生活中,總能聽到許多人談論「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總是被奉為「真愛」,甚至是最至高無上的「愛」。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是,在穿越重生種田總裁等小黃文的世界之外的這個現實世界裡,」無條件的愛「真的存在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當我們談無條件的愛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什麼?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愛和關係是兩件事。

我愛著一個人,但我可能並不和ta處於一段關係中。

要想討論無條件的愛,首先要把這一點銘記於心。

1. 「無條件的愛」的四個特點

1.1 不索取

當我們無條件地愛著一個人,我們只在乎對方是否幸福快樂,並不在意是否能從這份愛里得到什麼(Pool, 2012)。

但這並不阻止我們從無條件的愛里獲得幸福,相反,是這種「不索取」讓我們更能在愛里感受到幸福。

1.2 愛ta本來的樣子

在古希臘人對愛的描述中,「Agape Love」最接近我們對無條件的愛的定義——無論何種情境或無論對方是否可能讓自己失望的情況下,我們都願意選擇去愛。

無條件的愛,就是當我們愛一個人,我們愛的是這個人的本來樣子(本質) (Davenport, 2013),或者說,我們的愛只因為Ta是Ta。

為人父母可能對這一點感受尤為深刻。

1.3 對差異的包容

愛一個人本來的樣子,也意味著我們願意包容對方不同於我們(embrace differences)的人格特質,看待世界的態度,甚至只是普通的習慣愛好。

因為正是有了這些不同,Ta才成為了我們所愛的那個獨一無二的人。

無條件的愛讓我們認識到成長環境、生命經歷以及行為秉性對個人造成的影響,進而接納彼此的不同。

——也是這個意義上,無條件的愛讓我們變得更成熟。

諮詢關係中無條件積極關注與接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無條件的愛的體現(雖然諮詢關係絕不是無條件的關係)。

1.4 本質更多是一種行為,而不是一種感覺

心理學家John Welwood認為無條件的愛 (unconditional love) 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當它來臨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內心裡曾經堅硬冰封的地方,都變得柔軟。

但我們認為,比起感受(feelings),無條件的愛更多時候是一種行為(behavior),是我們把脆弱的自己、全部的自己交給一份未知的感情的一種選擇,是一種不在意結果地為一個人付出的信念(Pool, 2012)。

因此我們說,無條件的愛是可以被習得和強化的。

2. 「無條件的愛」不是什麼?

2.1 無條件的愛 不是 盲目的愛 (Blind Love)

上述這種「接納」並不等同於盲目認同,並不是讓我們迴避現實,無視對方的正面或負面的特點不顧一切盲目的愛。

無條件的愛中的「接納」是正視對方的本質(essence) 和理解對方的過程,你清楚地看見對方,而不是用自我欺騙維持愛。

而這就很像是諮詢關係中,諮詢師對於來訪者不評判的認識和理解。

那些和傷害自己的人在一起,無底線忍受的人不是出於無條件地愛,他們只是盲目地愛。

2.2 無條件的愛 不是 (病態)依賴共生的愛 (Co-dependent Love)

對於「無條件的愛」的誤解並不止「盲目的愛」這一種。

還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無條件的愛就是盡力讀懂對方心思,並時時刻刻無條件滿足對方任何需求,甚至包括那些極為自私或苛刻的要求。

而我們認為,這與其說是無條件的愛,不如說是一種病態依賴共生的愛(Davenport, 2013):一方因為另一方的付出而感到滿足,而付出方也因為自己能夠取悅他人 (people pleaser) 而感到快樂。

但是,現實的關係中,病態依賴共生的愛常常容易因為一方的需求越來越難以滿足,而另一方的付出得不到肯定而結束。

(回復「共生」給公號,查看「什麼是依賴共生關係?)

不同於此,無條件的愛強調我們要首先學會無條件地愛自己,而不是放低自己取悅他人。

因為只有當我們無條件地愛著自己,我們才能真正明白被無條件地愛著是什麼感受,也才能學會無條件地去愛別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無條件的愛是一種可以被習得的行為)。

然而,Lancer, (2015) 指出,無條件的愛雖然存在,但它並不是一段關係的全部,而是在關係中偶爾閃現的幸運。

他說,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相愛的時候,大部分時候總是有條件的愛,而有些時刻會出現無條件的愛,正是這些時刻的存在讓親密關係和一般的關係變得不同,變得更激烈、更扣人心弦。

不同於愛,所有的關係都是有條件的

人格心理學家Jeremy Nicholson認為,不同於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一種雙方的合作。

愛可以是一個人的事,但關係一定不會是一個人的事。

他認為,關係的產生與發展總是需要一定的條件,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無條件的關係。

因為在關係中,雙方(也可能是多方)都不可避免地要帶入各自的想法,理由和抉擇。

我們的成長環境、社會文化、個人經歷、宗教信仰等等都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對人事物的偏好、癖好、品味,和個性化需求 (Lancer, 2015)。

這些毫無疑問地將影響著我們投射在同伴關係、兩性關係、甚至親子關係中的「條件」。

我們希望對方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和慾望,也希望Ta能符合我們對關係夥伴的條件定義。

Farouk Radwan認為,那些我們童年未被滿足的願望/需求影響著我們成年選擇關係夥伴的條件。

有時候,對於滿足需求的渴望甚至成為了我們開始一段親密關係的理由,而我們甚至可能對這樣的渴望渾然不知。

我們的需求和慾望隱含在我們對關係夥伴在外貌、個人風格、存在感、情感支持、以及其他所有Ta能為我們做的事之中,這些便是普遍存在於關係中的條件。

一段關係總是建立在條件基礎之上的。

而健康的關係,需要雙方都認識到自己在關係中的條件,並在不斷的溝通和承諾中逐步對對方的條件有清晰的認知。

這件事說起來似乎有些殘忍——真實的東西往往乍一看顯得殘忍,卻實際上能夠最大程度保護我們。

你和你的好朋友,是為什麼能夠形成和維持好友的關係?你和你的愛人?你和你的父母?

在諮詢關係中,來訪者和諮詢師都有可能忘記條件的存在,而對關係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因為「誤以為我們的關係足夠好」,而作出讓對方不舒服的行為(如過分入侵對方的私人空間)、或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如父母希望孩子一切服從自己)。

清楚的認識到條件的存在,能夠幫我們認識到各自的邊界和不可突破的極限 (limits),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知道可以期待對方做哪些、不應該要求對方做哪些。

這樣就能夠把自己在關係中的行為保持在不讓雙方不適的範疇內。

同時,一段健康的關係需要平衡付出與收穫。

在關係中一昧地付出與妥協只會讓關係成為一邊倒的控制
(one-sided domination)和操縱 (Nicholson 2011; wikiHow, 2016)。

如何無條件愛人

且擁有有條件的健康關係?

心理學家Welwood認為,無條件的愛是一段感情能夠長久的關鍵。

因為,我們為彼此的幸福不求索取的付出,以及無條件接納和愛彼此本來的樣子,能讓雙方都感受到親密的連結和幸福。

但它不是時時刻刻的,而是有些時刻的。

同時,健康的關係是一段長久的感情的基礎。

因為,在健康的關係中,我們了解自身和他人的「條件」,從而能夠平衡自己的付出與收穫,使得關係得以長期持續。

無條件地愛他人,首先要學會無條件地愛自己 (Davenport, 2013; Lancer, 2015; wikiHow, 2016)。

只有當我們有能力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的時候,我們才能懂得如何無條件地接納他人。

只有當我們學會無條件地愛自己的時候,我們才願意相信自己值得被他人同樣無條件地愛著。

無條件地愛不能去小心翼翼的保護、也不是替對方做所有事。

正如我們在失去了多少個可能的我,才有了現在的我一文中所說的那樣,遺憾和失敗是成長的重要機會。

過度「保護」不但不是為Ta的幸福快樂付出,反而會使Ta錯失成長的機會,它更不是無條件的愛。

而任何一段健康的關係中都會有給予也有索取,只不過在有些關係中這種給予和索取很顯然,比如諮詢關係中,給予金錢、索取服務(關注、關心、愛);而在有的關係中,這種給予和索取更隱晦。

即便是通常被認為無條件的親子關係中,父母也會索取一些尊重、關心以及更深層次的心理需要。

因此,平衡一段關係中的付出與給予,對維持健康的關係來說至關重要。

對此,Shasta Nelson 提出了在關係中如何平衡付出與收穫的六個原則:

1.了解自己的極限,不要超越自己能力地付出。

你需要對自己的能力和忍耐度有清醒的認知,因為長期超越能力的付出,會使我們陷入沮喪和自我懷疑。

2.擴大社交圈。

我們總是有許許多多的需求要被滿足。

擴大社交圈,可以讓滿足需求的任務被分散在更多不同的人的身上,也降低了對特定某一個人的不合理/超負荷期待。

3.「平衡」並不意味著平等,即,我們所得到的、和付出的並沒有絕對量化的對等關係。

這種平等是說,一方面,我們的付出和給予無法在數量上對等,斤斤計較、害怕輸贏並不是尋求平衡。

另一方面,我們不能簡單地要求對方給予和我們付出的東西一模一樣的東西。

付出和給予,是一個更意義化的過程,可能你們都在給出「關心「,但你們個人的經歷決定了各自不同的表達、處理方式,也許你們給出同樣東西的表現會截然不同。

我們需要嘗試去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想法,而不是在「給予」中強加自己的偏好。

KY主創有話說:

我個人的體驗是,無條件的愛並不想想像那樣,只需要熱情、只需要感受到強烈吸引力就能夠達成,它需要的恰恰是成熟、是對複雜性的忍受度。

另一點體會是,過去我曾認為,「救贖」存在於「無條件的被愛」里,後來我慢慢發現,「救贖」更存在於「無條件的去愛」里。

都是很難解釋的感受,懂的人會懂的吧。

最後還是一個互動,給我們留言:你曾經在關係中感受過「無條件的愛」的時刻麼?你是感受到自己這樣去愛,還是這樣被愛呢?

References

Davenport, B. (2013). Unconditional love: The key to lasting relationship

Hales, S.D. (1995). The impossibility of unconditional love. Public Affairs Quaterly, 9(4), 317-320.

Lancer, D. (2015). Soulmates and unconditional love

Pool, L. (2012). Unconditional love: How to give it and know when it’s real

Radwan, M.F. (2016). Unconditional love,

Welwood, J. (1985). On love: Conditional and Unconditional. The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7(1), 33-40.

wikiHow (2016). How to love unconditionally

文藝連萌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在親密關係中處於弱勢?

我們都有一顆不服輸的心,即便在愛情里,也想爭個你強我弱,掌握主動權。有一次閨蜜在跟我談親密關係中的主動權的時候,我問她認為主動權是什麼,她思考了半天還是給不出滿意的答案。直到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

無畏付出的時刻,才是愛真正動人心魄之處

愛情是最小的公共領域天然地混雜了私人與公共這一對矛盾這讓它又困難,又迷人。愛情社會學是我探索這一領域的思考呈現試圖以社會性的視角理解愛情。這是該系列的第2篇文章。「回顧你已有的人生那些你感受到愛...

婚姻中的九種致命心態

我諮詢的主要方向是婚姻諮詢,在做諮詢的過程中發現,以往諮詢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做心態建設和調整。心態在婚姻中起了只管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心態下也會有不同的行為模式,歡迎對號入座。一、受害者心態表...

親密關係里,注意「受害者思維」

01周休,和友人在圖書館碰面時,她問了我一個會計學問題。問題是這樣的:情人節時,男友送你一束玫瑰,那這束玫瑰代表什麼?有四個選項,依次是應收帳款、應付帳款、額外收入和實收資本。還不等我回答,友人...

親愛的,別再誇我是個好人了

在親密關係中的你,不知道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永遠都是你為對方付出、永遠都是你替對方著想,永遠都是你遷就對方且向對方妥協。你應該差不多忘記了那時候的你:總提前半小時出門,只是為了給對方買早點;每一...

如何「經營」,才能讓親密關係更長久而甜蜜?

愛情需要經營麼?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主觀上有沒有意願,在一段「關係」中是一定會有經營存在的。我們每個人在每一段長期的親密關係中,都會為了維持關係做出一系列的行為決策,其中有一些是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

人人都在出軌,為什麼我們還要結婚?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咨我情感(一個可以免費諮詢的公眾號)想解決遇到的情感困擾,請移步諮詢微信(ID:ziwohm)李小璐出軌風波到今天差不多已經告一段落,事情真相如何,我們畢竟不是當事人,無法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