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富養?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


1

情感忽視的經歷


回憶一下小時候,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因為和朋友發生不愉快,滿臉沮喪地回家,但在廚房裡忙碌的媽媽卻絲毫沒有發現你的異樣;心愛的寵物狗死了,你哭得稀里嘩啦,但爸爸媽媽卻並沒有安慰你一句......


或者這樣:

「爸,你能關心我一下嗎?」「我給你花了這麼多錢,你想要什麼有什麼,我還不關心你嗎?」


又或者是這樣:

「你怎麼那麼笨啊。

」「你怎麼這都不會做?」


再靜心自問一下,成年後的你,是不是不時會有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其他人看起來比我快樂?為什麼付出比接受更容易?為什麼我和親人感覺不親近?為什麼很難說出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為什麼經常生自己的氣?為什麼有時會沒有明顯原因地感到沮喪、悲傷或憤怒?


如果你覺得自己小時候有過上面的經歷,成年後又經常出現上述多條疑問。

那麼,你很有必要讀一讀喬尼絲的《被忽視的孩子》這本書。




英國慈善機構「兒童協會」對英格倫10年級學生的一份調查顯示,大約1/7的人曾被家人忽視過

研究人員對英格倫72所學校對約2,000名年齡在12至15歲的青少年抽樣調查,詢問父母平時是如何照顧他們的。

結果顯示,在這些人中,每7個人中就至少有1人曾經歷過某種形式的被父母忽視。

缺乏情感支持和忽視監督是最常見的忽視形式。

我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可能有過被父母忽視的經歷。

這種忽視說不上有多麼糟糕,甚至有時候還會認為童年很愉快。

但就是這看似平常普通的「忽視」,可能成為我們成年後難以解開的「心結」,影響了我們的性格、行為、生活,進而可能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

喬尼絲的《被忽視的孩子》這本書,以諮詢師的身份,用大量的案例,幫助經歷過情感忽視的孩子一起回溯原生家庭,找出某些被遮蔽的真相,重建情感連接。

進而警示作為父母的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注意這種無形的傷害,避免對子女造成情感忽視。




2

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是什麼樣?


如果問你一個問題:天下的父母,你能想像出都有哪些類型?

嚴格的?高期許的?放養的?朋友式的?......答案肯定形形色色。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對自己父母的定義和對理想父母的要求。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識到,我們童年時期的父母教育,對我們成年後的生活有著無法迴避的影響。

有些影響是正面的,比如父母的一次獎勵或者鼓勵;有些影響是負面的,比如父母的責罵或忽視。

還有那麼一些「事情」,我們雖然記不得,那是因為它們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但它們仍然對我們的一生都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這就是「情感忽視」。

如果我們在最需要被認可被關愛的童年期,經歷了足夠多這樣的有意無意的情感忽視,那麼在日後將會體驗到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心理問題。

在情感上,父母太容易讓孩子失望了,以至於很難列舉所有辜負孩子的行為。




《被忽視的孩子》把容易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分為12種類型:

自戀型父母;專制型父母;放縱型父母;離異/喪偶型父母;成癮型父母;抑鬱型父母;工作狂父母;照顧傷病家屬的父母;成就/完美導向型父母;反社會型父母;孩子即父母;「都是為你好」型父母。


大部分的父母會特別符合其中一個類型,但很多父母可能同時帶有幾種典型特徵。

其中「放縱型父母」表面看來像是人人羨慕的理想父母,很受孩子們喜愛,他們給予孩子過多的自由,滿足孩子任何的要求,但卻容易造成子女成年後任性幼稚、無理、自私、自我約束能力差;

「專制型父母」、「都是為你好型「則在父母中占據了絕大多數,他們關心自己的子女,期望給予子女最好的關懷,卻事與願違地讓子女經歷著情感忽視的痛苦。

這些用意良好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們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快樂、有情感連接的生活所必須的養料,只是在重複他們自己童年所經歷的東西。

中國的很多父母的養育方式,或多或少都是「都是為你好」型。

他們說尊重孩子意見、給孩子自由,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遠遠不是這樣,如果孩子的選擇不如他們的意,他們會不停地用各種手段說服孩子,甚至於恐嚇、誇大事實等直到孩子同意他們所說的。




3

被忽視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


還記得年初北大學子「王猛」發布的萬字長文嗎?

「王猛」在文中抨擊成長過程中,父母、大姨二姨、父輩親友對他的傷害。

此次事件引發了大規模的評論,大家紛紛表示自己的父母有類似文中的行為。

我們能看到中國家庭中常見的一種「情感忽視」,同時我們也真實地看到經歷了情感忽視的孩子,即便聰明如北大學子王猛,長大後同樣出現了一系列心理問題。

那麼,曾經歷過情感忽視的孩子,長大後會是個什麼樣呢?《被忽視的孩子》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① 情感空虛

空虛感本身不是一種病,更像是一種不適感覺,一種時有時無、無法滿足的缺失感。

②反依賴

反依賴與依賴正好相反,它表現為恐懼依賴他人,在依賴他人時會感到非常得不適。

如果一個人生活得小心翼翼,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支持和關心,就要懷疑他可能存在這種反依賴恐懼心理。

③不切實際地自我評價

即通常不能準確地評價自己的能力。

比如,不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很難確定自己的才能;過度強調自己的弱點等。

④對自己毫無同情,對他人滿懷同情

他們容易原諒別人的弱點缺陷,對自己往往吹毛求疵。

會是個善於傾聽的人,朋友們經常向其訴說困難,但自己卻很難開口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問題。

⑤自我約束能力差

經歷過情感忽視,尤其是放縱型父母的忽視,成年後很容易覺得自己很懶、拖延、很難守時、對生活的乏味感到無聊、自我約束能力差。

⑥述情障礙

處理情感的能力包括感受、識別、管理以及表達情感的能力。

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感到難過時表現為語塞、緘默,覺得沒有詞彙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常常會對人們(包括自己)的感覺和行為感到困惑。

忽視情感需求的父母在無形中給孩子傳達著一種強烈而潛在的信息——你的感受不重要

童年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成年後也表現為情感缺失。

他們成年後的生活會缺乏足夠的情感,意識不到或者壓抑自己的感受,從而使自己變得空虛、無法正確地看待自己、不知道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和事是什麼。




4

被情感忽視的孩子,該怎麼辦?


那麼,被情感忽視的孩子,該怎麼辦?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被情感忽視的影響呢?

《被忽視的孩子》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①識別並正確對待情緒

情緒是生存的必需品,它告訴我們何時處於危險,何時該逃避,何時該去戰鬥,值得為什麼拼搏。

識別並表達自己的感覺是種技能,尤其是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需要練習才能夠完全意識到各種情緒的存在,才能夠學會通過IAAA四步驟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一步:識別(Identify)情感

說出自己的情感是什麼,是快樂、悲傷、還是愧疚等等,學習表達情緒的詞彙。

第二步:接受(Accept)情感

用不評判的態度去觀察自己的情感。

不要對自己說:「我現在的情感不好」,而是問自己:「我現在感受怎麼樣?我身體是什麼感覺?如果情緒有顏色,它是什麼顏色?」等等。

第三步:歸因(Attribute)

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剛才哪個因素讓我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第四步:行動(Action)

首先,感受一下這種情緒讓你有哪些行為衝動,比如想罵人、哭泣或是想要唱歌。

隨後,仔細地觀察周圍,在內心描繪看到的情境,比如「我看到對方身邊有許多幫手」,評估自己的行為衝動是不是合適。

如果不合適,考慮用其他行為代替,比如將打人變為踢路邊的石子等。




②自我關懷

在情感忽視中長大的人們不擅長自我關愛和自我安慰。

當他們遇到挫折時,他們不會寬慰自己,反而會加倍自責。

於是,日常生活里不斷的自我攻擊,持續地折磨他們,更加影響之後在學習、工作中的表現。

因此,我們要學會自我關懷。

第一步:學習關愛自己

學會關注自己的需求,開始照顧自己。

通過學習「將自己放在首位」、「鍛鍊身體」、「休息和放鬆」來改變自己。

第二步: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自我約束能力差,是常見的一個問題。

作為成年人,可以通過改變思維方式重新教育自己,可以嘗試用「三件事計劃」來練習這個技能。

意即,每天必須做三件你不想做的事,或停止做三件你想做卻不該做的事。

並且定期並堅持做這樣的練習,最後你會發現自我調節越來越簡單,管理自己的衝動也不那麼難,最後慢慢發展,直到變成你自主而固有的一部分。

第三步:自我安慰

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們,可能從未想過自我安慰這個概念。

他們從小也被父母忽視,也不會自我安慰。

但是人們都會產生負面情緒,我們要學會讓自己好受一些。

建議在平時可以列一個自我安慰清單,避免等需要安慰時卻想不出該怎麼辦。

第四步:同情自己

這是自我關懷的最高層次。

以下五個指導性原則能幫助你增加自我同情。

反向黃金法則:像對待別人那樣對待自己。

覺察到自我的憤怒:將對自己的火氣轉變成對自己的同情心,就像對待其他人一樣。

從自己的智慧和同情中獲益:傾聽和接受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智慧開到自己。

培養一個有愛而堅定的內心聲音:沒事,爭取下次能做得更好。

允許自己做個普通人:犯錯也是我們作為人很重要的一部分





5

結語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

沒有人不需要被重視被關注,渴望被重視被關注是人類最原始的情感需求。

對於曾經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或者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來說,一旦明白了問題的根源所在,就應接受面對並戰勝它,修復情感,重新建立情感連接。

參考書籍:喬尼絲·韋步《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

作者:蘇雲,精讀讀友會會員。

用時間換天份,越努力越幸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情緒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錯的」

「我應該比現在更開心才對。」「我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有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圍觀者,觀望著那些真正在生活的人。」「我為什麼總是照顧不好自己?」「我到底是怎麼了?」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識到,...

北大留學生萬字長文控訴父母|心理學有話說

北大畢業留美生,12年春節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這個新聞之所以掀起大家的激烈討論,是因為它太有代入感了。王猛(作者的化名)萬字長信里描述的諸多細節,讓網友們感同身受:「看吧,原來我不止我覺得受傷...

孩子童年期情感被忽視,竟然影響這麼大?

當一個人在童年遭受過身體的虐待,也許周圍人能通過他身體展現出的傷痕,較容易的判斷出他是受害者,然而,還有一類受害者,他們遭受的巨大傷害是隱形的容易被忽略的:童年期父母的無視和置之不理,讓他們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