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巨嬰——超級乖寶寶的愛情,害死人的依賴模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可曾在愛中感到無法離開自己的愛人?

然而,這也許並不意味著愛情的濃度,而是一種內心的匱乏而導致的依賴。

在匱乏中,你們的關係也許會變成對方的負擔。


你可曾在關係中成為過對方的負擔?

你是否意識到過,愛是一種給予的能力,而非過度的依賴?

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

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

就構成了心理學上的「依賴性」

我們渴望擁有一段親密關係!

但是很少有人明白親密和關係是不一樣的詞:也許你擁有一段關係,但你未必擁有親密。

我們想要的是一段擁有親密的關係。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寫過一句特別著名的話: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我們經歷著混亂、溝通不暢、相互怨恨、情感疏離、缺乏相互支持,最終和最壞的結果則是導致關係的破裂和分離。

不管親密關係的表面是何種呈現,真正產生影響的卻是內心深處對這段關係的真實感覺。

那麼,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親密關係呢?

好的愛情,不是「我愛你,你是我的」,而是「我愛你,你是自由的」

好的婚姻,不僅是「我們」,更是「你是你,我是我」


缺乏界限感的愛情:

我愛你,你要聽我的

兩個人相處,是一個重新融合以及重新劃分界限的過程。

融合這一步,很多人做得很好,但劃分界限這一步,卻常常被忽略。

缺乏界限感的婚姻:

你愛我,就要把我放在第一位

然而,不是所有的缺乏界限感的行為都會以強勢的方式進行。

親密關係如何傷害人?

所有的結果都與你的童年有關,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兒童心理學理論是,當父母關係陷入困境時,孩子們開始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例如,如果父母很不幸地離婚了,那麼其中一種情況是孩子很可能會以某種方式犧牲自己,也許是生病或發生意外。

另一種情況則可能是孩子會突然惹是生非或在校成績一落千丈。


這一切都是孩子的本能和選擇反應,試圖幫助或分散父母的注意力,希望藉此父母能將注意力放在家庭中更迫切的問題上。

孩子們上演一幕幕的戲,希望能阻止父母爭鬥,讓家庭至少可以有一段時間重聚在一起。

我們不難發現,在破碎或不和諧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生活上也是跌跌撞撞。

他們會認為父母的痛苦都是他們的錯,並且會採取相應的行為。

當然,我們比較容易從別人的家庭中看出這股動能,但是,假設父母之間的關係夠惡劣,那麼孩子的反應就會變得很極端,退縮、尿床、大哭,以求注意力或表現得像個超級乖寶寶。

許多「超級乖寶寶」長大後都會說他們有一個完美的童年,其實這意味著他們仍然活在逃避之中。

有一種最常見的對愛的誤解,就是將依賴性當成真正的愛,心理諮詢師每天都會碰到這類問題。

這種情形,多出現在因情感失意而極度沮喪的病人身上。

他們無法忍受孤獨,甚至產生輕生之念或以自殺相威脅。

他們痛苦地說:「我不想再活下去了!

我沒有了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活著還有什麼樂趣?我是多麼愛他(她)啊!」

我不得不告訴他們:「你描述的不是愛,而是過分的依賴感。

確切地說,那是寄生心理。

沒有別人就無法生存,意味著你是個寄生者,而對方是寄主。

你們的關係和感情,沒有自由的成分。

你們是因為需要而不是愛,才結合在一起的。

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

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選擇一起生活罷了。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我們不需要對自己貼標籤,因為一個人其實同時擁有這兩者。

事實上,我們都是依賴的,哪怕是反依賴者,也是有一點依賴的,只是他們更好的隱藏著。

所以說:不要去評判,當你看到其它人的需要的時候和自己的需要時候,都不要去評判。

我們只需知道兩者都有自己的需要……依賴者比反依賴者需要更多一點點的親近這是真實的,而反依賴者比依賴者需要一點空間……但兩者都需要愛,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找到一種方法,去談論自己的需要,去找到伴侶的需要……

如果在親密關係里,有著對彼此需要的尊重,可以表達"這是我的需要,你的需要是什麼",然後彼此擁有一個界限,去更好的接納彼此的需要,去滿足彼此的需要。

互賴關係可以轉化為親密關係。

伴侶是你的鏡子伴侶是你的鏡子,你越靠近越能清晰地看到自己。

佛家中有句諺語:雖然我們能看到其他人,但我們卻看不到自己。

而「關係的魔鏡」就是迫使這些潛意識的需求、動力和複雜的情緒浮上檯面。

說實在的,我們對自己的潛意識驅動力渾然不知。

我們隨著他人的行為「起舞」,責怪他人害我們有這種感覺。

然而,在承諾的親密關係中,無可避免我們會原形畢露。

所有潛意識的驅動力和冰封已久的痛楚都會浮現,目的是讓你有機會療愈,你絕對是逃不掉的。


許多婚姻或親密關係都是敗在忽略這個原則:我們的伴侶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除非我們願意探討這個功能,不然我們會與我們最近且最親密的伴侶拉開距離。

愛是數年沉澱,愛是與日俱增

這些都是日復一日的愛意在生活中的沉澱,他們的感情在時光里慢慢淬鍊,變成了最平凡卻又最溫馨的模樣。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添加心理諮詢師V♥ :315789351(有償服務,非誠勿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要有愛,還需要有愛的能力

文/夏濱培育良好的親密關係很不容易,但是好的親密關係卻可以回報我們以厚禮,這本書不是理論書籍,卻很貼近生活,是一個從事親密關係諮詢工作的心理諮詢師的真切感悟。拿到這本既是同行又是好友的新書《親密...

來一場有期限的婚姻,如何?

文/夏濱近段時間有一個朋友D向我訴苦,說自己和男友的戀情遇到了峽谷之難,她說男朋友有了婚前恐懼症。D跟男朋友相處一年半了,平時D會因為一些事有小情緒,兩個月前D因為男友幾次回覆信息晚了,D就鬧情...

界限感:為什麼說相愛容易相守難?

關注瀚思,把心理學帶在身邊導語:真正的界限感並不是讓彼此劃清界限,而是通過界限感來尊重你愛的那個人做的決定和他的想法 ;界限感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更陌生,反而會讓我們的相處變得更舒適。適當的界限感會...

如何讓自己更幸福

家庭幸福都從基層來的,第一層是依賴關係。第二次是彼此之間的依賴性、信賴。第三層是彼此之間的支持者。

具有這3個特徵的人,才真正值得你去愛

我們常常說,在愛情這件事上,我們要寧缺毋濫。但當一個人出現在你身邊的時候,該怎麼判斷他值不值得我們奮不顧身地去愛呢?當然,我們每個人對於喜歡的人,都有不同的標準和偏好,但有沒有一些共性標準,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