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隱藏的殺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hiyanma 嚴媽個人號:yanmummy1

付出感,在親密關係和中國傳統家庭中經常見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多時候,可以這樣理解:對別人好,為別人付出,犧牲自己的利益,被別人需要,我們的價值體驗會特別深。

同時,養兒防老是中國人傳統觀念,所以在中國的關係里,親子關係是一個「有用」的東西,這份感情,是需要回報的。

「付出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補償心理,但不代表這就是正確的。

這是隱藏在親密關係中的殺手,會毀了感情!

不是心甘情願的付出就是一場了無硝煙的道德綁架!

別讓付出,損耗你的親密關係

「我付出了那麼多,你都在幹什麼?」

「家裡大小事情都是我在忙,你都為這個家做了什麼?」

……

這些話,你是不是也很耳熟?特別是「付出」二字。

有一種比要求物質回報更要命的,是情感回報。

那種帶著期待情緒的付出,潛意識中就是要求對方要回饋你的付出,如果不如預期,就會抱怨很多,付出感強烈到一定程度就變成了聖母,怨婦。

兩性關係,有另外一個名稱,叫親密關係。

為什麼叫親密關係,而不是責任關係、付出關係、義務關係?顧名思義,維繫兩性關係最重要的,是親密感。

有親密感,兩性關係自然能維持下去;沒有親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兩種結果,離婚和出軌。

親密的能力,天然的來自於童年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母嬰關係。

當嬰兒向母親發出微笑,母親也情不自禁的微笑起來,這種情感能量的呼應,就是親密;當嬰兒哭泣,母親第一時間衝過去回應,安撫陪伴哭泣的嬰兒,這就是親密;當嬰兒吸吮著乳汁,甜甜的在母親懷裡入睡,這就是親密。

如母嬰期過早的失去了親密依戀體驗,成年後就會不知如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於是發展出各種策略,心理學上叫做「防禦機制」,來避免在關係中被拋棄。

然而帶著童年的烙印走進親密關係,女人越感覺到婚姻中的危機,就會越付出,然而越付出,婚姻危機越大。

親密是兩個人之間彼此有呼應,情感能量可以流動的狀態。

如果體驗不到愛的流動,為這個關係做一點事情,都是在損耗自己的能量。

別拿付出,來控制你的孩子

付出感,是謀殺健康親子關係的元兇!

中國有一個關於孩子贖罪的神話,非常慘烈——哪吒剔骨還父,削肉還母。

哪吒就是不能承受父母的「付出感」,為了脫離要償還的這種沉重。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絕對捨不得他們背負這種「被付出感」的沉重。

這個世界上,我們最該對孩子持有的態度,也莫過於此——孩子,我愛你,我甘之如飴地去付出,但這份付出,與你無關。

絕大部分人在付出之後,都會有一種施恩心理,覺得自己為對方做出了犧牲。

而犧牲往往就意味著不公平,意味著你應該知恩圖報,給予我補償。

就像是: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所以你欠我的。

在這種情況下,付出變成了一種變相的索取。

而這種索取,通常會通過各種或明或暗的控制欲來表現。

這是不是更像一場強迫的情感交易?

如果在一段關係中覺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犧牲,含義是我不愛這個關係。

若父母對孩子抱怨我為你付出了一輩子,翻譯過來就是我一輩子都沒愛過你。

這樣的潛台詞,孩子不會感受不到,這會又會讓孩子作何感想?!

如何避免強烈的付出感?

「付出感」一旦產生,就註定要心理失衡。

因為「付出」純屬個人的選擇,而「回報」卻由不得你來決定。

一旦心理失衡,你就會怨氣衝天,你的怨氣越重,愛人或孩子越想逃離,變成了惡性循環,感情也在不斷流失。

親密關係是一種生命,有春夏秋冬。

遇到問題,就去面對和調整。

愛到底是什麼?愛是生命與生俱來的聯結的渴望,合一的渴望。

如父母與孩子之間本能的聯結的渴望就是愛。

我們與所有的喜愛的、喜歡的人事物都有聯結的渴望,這就是愛。

這份聯結的渴望讓我們願意彼此接納、包容,彼此尊重、欣賞等等。

聯結的程度決定了親密的程度。

每一棵樹都是先利己的。

它由根部吸收水分,供給枝葉花果養分,然後開花,芬芳所有經過的人。

結滿果實時,分享給所有經過的人。

在你沒有充分給予自己之前,你無可給予他人。

你未足夠關照自己的感受之前,也無法關照別人的感受。

沒有愛好自己之前,也無法真正去愛別人。

理性審視自己成長經歷中的缺憾,理解並接納自己的父母,懂得那些在特定年代特定背景下發生的不美好,有許多身不由己。

當你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無意識重複父輩的做法(打罵或計較回報),你就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那些曾讓自己感覺不美好的事情,何必要讓它再次發生?為人父母始終要明白:父母子女之間不存在任何交易,因為任何交易必須事先達成協議,你在生孩子之前,徵求孩子的同意了嗎?

尊重自己的生命價值,愛家人或孩子,也要愛得從容不迫,你為他們做的每一件事,必須是自然而然,出於愛的本能;如果你感到心焦力瘁患得患失時,意味著你已經開始透支。

你需要靜下心來,思考如何調整生活的節奏,以及自己和家人、孩子的位置關係。

愛是互相的尊重,愛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當我們為親人朋友做了某件事,潛意識裡覺得對方應該給予回報的時候,那這件事到底應不應該做呢?

不做,堅決不做!

付出就應該是發自內心的,

關心,送禮,照顧都是心甘情願的去做。

然後在用一點心思去想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對方感恩我的用心,可以滿心歡喜。

如果對方無動於衷,也不用寒心抱怨。

無論對愛人,還是孩子或朋友,

請保持一顆平和的心,

別拿你的付出去要求回報!

那是綁架,那會毀了這之間的情感,變成了一場赤裸裸的交易,還是未經對方同意的交易要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挽回愛情——親密關係核心的部分是「自由」

海靈格發現在家庭中有一些自然的法則,不管我們意識上是否知道,仍然客觀地影響我們,他稱之為「愛的秩序」。這種秩序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倫理很相似,可惜的是在中國倫理逐漸僵化為禮教而被今天的人們所詬病。

挽回婚姻---為什麼你的婚姻也走向了墳墓

每個人內心對婚姻、伴侶都有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但很少有人反思過這些期待和要求是否合理。理所當然的被這些期待或要求驅使,往往只會讓兩個人的關係變得更加糟糕、混亂,讓兩顆心越來越遠,你不懂我,我不理解...

別讓「過度付出」成為了你愛情的殺手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咨我情感(一個可以免費諮詢的公眾號)想解決遇到的情感困擾,請移步諮詢微信(ID:ziwohm)「犧牲」這個詞,在我們中華民族的詞典里,是一個褒義詞,它源於戰爭時期,為了大義而...

何為兩性關係

中國文化重視親子關係(父母與子女),相對忽視兩性關係。我倒認為兩性關係的重要性不亞於,甚至超過了親子關係。在所有的親密關係中,夫妻關係是第一親密關係。至少有這些理由:1、沒有夫妻,哪來子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