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孤獨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小莉說,更多幸福感」

每天中午,我們不見不散

作者: 付麗娟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婚姻中的孤獨感,是不少人共有的體驗。

有人形容這種感覺,就像被囚禁在四周無人的黑暗裡,令人絕望。

01

在親密關係里嘗過孤獨滋味的人,會問,為什麼明明有伴侶,還會時常感到隻身一人?為什麼表達了對親密的需要,還是有空洞無法被填滿?為什麼難以得到被關係包裹著的踏實感和歸屬感?就像冬夜裡,缺少一床溫暖的棉被。

如果親密關係是綿軟且有力的懷抱,伴侶們就是渴望著被擁入懷抱的孩子。

親密關係既能幫助伴侶們修復各自早年的傷痛,也能激活人們在生命早期被卡住的與關係有關的創傷。

是修復還是再創傷,要看婚姻是如何運轉的。

大部分人在潛意識中都會把婚姻關係當做修復創傷的容器,讓過去的創傷在現在的關係中呈現,等待被修復。

這種狀態里,更多的是事與願違。

就像婚姻中的孤獨感,它並不是現在關係的產物,而是嬰兒和母親的關係在今天的重複。

當一個人越能在關係里,越不會感到孤獨。

我們都知道,孤獨是一種失去連接的狀態。

如果婚姻關係變成了母嬰共生的關係,就會引起強烈而高頻的孤獨感。

02

共生看起來是高濃度的在一起的關係狀態。

但共生的本質是,嬰兒感到和媽媽是一體的,沒有分化成兩個獨立的人。

關係的本質是我與你。

我能確認我是一個主體,也能把你視為一個不同於我的別人。

這樣的兩個人才能構建真實的關係。

我對你的愛和恨,就是對你的。

而共生狀態是,我把你當成我的一部分,我對你的愛恨,其實是對自己的。

弗洛伊德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將能量投注到別人身上,這就是一個有客體的心理狀態。

如果一個人無法把能量投注到別人身上,就會撤回投注在自己身上,形成原始自戀。

有客體的心理狀態,是和人能建立關係的核心。

而原始自戀,是無法和他人有關係,也就無法和他人有連接感。

婚姻中的共生狀態,就是一方無法把另一方感知為不同於自己的別人。

最典型的表現是,強烈的需要伴侶符合自己的想像,不能容受差異。

並且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

你對我的理解,要讓我感到被理解。

你對我的在意,要讓我感到被在意。

你對我的關心,要讓我感到被關心。

你對我的重視,要讓我感到被重視。

這種對伴侶的高需求,就是嬰兒在早期對媽媽的需求。

嬰兒無法理解媽媽有自己的方式,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事情。

因為嬰兒在早期,無法把媽媽當成獨立的別人。

隨著足夠的滿足和恰當的挫折的共同作用,嬰兒逐漸意識到,媽媽並不總是自己想的那樣,就形成了媽媽是媽媽,我是我的區分功能,也就是分化。

03

在婚姻中,如果一方或者雙方的心理狀態經常退回到共生水平,就會感到非常孤獨。

因為本質上,在他們的心理層面,他們並沒有身處在關係里。

不過現實的婚姻是存在的,伴侶也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能為在婚姻中的人,提供可發展可修復的機會。

走出共生,完成分化,真正地和伴侶建立連接。

這種修復的可能,需要啟動個人的自我療愈的動力和行動,部分地放下讓婚姻、讓伴侶來療愈自己的執著,才能在黑夜裡靜候曙光。

修復的核心也是,增加對自己在關係中的反應的覺知,減少破壞性的反應,能夠轉化為促進行的反應當然是最好的。

在有問題的婚姻中,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現象:

既然你理解不了我,那我就收回對你的期待;

既然你不在意我,那我就離你遠一些;

既然有你和沒你一樣,那我就當你是空氣;

這依然是母嬰關係的重複。

當嬰兒投注了能量在母親身上,母親無法接收到,也無法給予嬰兒它所需要的回應,嬰兒就會感到絕望,將投注不出去的能量撤回到自己身上,和母親切斷連接。

修復的發生,需要相同的劇情,不同的演法來實現。

如果一個人重複了過去的關係,也重複過去對關係的反應,那麼就只能在創傷中停滯。

關係里總會有挫折,但如果能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嬰兒,就會在覺察中提高自己對挫折的容受力。

如果太認同自己的嬰兒性,就很難耐受不如意,放大痛苦,重溫過去。

一旦從伴侶身上撤回能量,就切斷了和伴侶的關係。

這種斷裂感,就是人們所說的,婚姻中的孤獨感。

很多時候,關係中的挫折,讓人感到像過不去的坎兒,都是無法意識到自己太多的認同了嬰兒性。

嬰兒以結果定義母親,成人以過程定義伴侶。

如果你嘗試理解過我,雖然理解不達我意,我也能感受到你嘗試過;如果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為之;如果我想吃蘋果,你給梨,給的不對,但也給了;如果我說得夠清楚了,你還是聽不懂;如果我正在難過,而你卻視而不見;如果我說我愛你,你卻說肉麻,我知道這些不是我的問題,而是你自己有一些關係的困難。

這是一種能夠區分自己和對方的成人狀態。

越能將自己與他人區分,越不會感到孤獨。

04

婚姻提供了一個場,能讓人在其中練習區分我和你,學習分化。

我們甚至需要在婚姻中體驗到一些孤獨感,來幫助我們學習分化。

感到孤獨,不過是分化的代價。

一旦我們太恐懼孤獨,就會想方設法拒絕體驗到它,就失去了成為獨立的自己的機會。

就像在婚姻中的人們,為了迴避孤獨感,拼力控制伴侶,以求讓他們符合自己的期待,然而待在共生狀態里,依然感到孤獨。

少有人能在該分化的時候順利度過。

過去的重複會一再發生。

孤獨感,是人存在的影子,是我們的一部分,人因為有它而完整。

因為恐懼,想要將孤獨與自己分割,再扔出去,會製造更強烈的孤獨。

從存在的角度來理解,一個人的一生中,必定有些經歷和體驗,無法分享。

在有些時候,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你也不知道你是誰,這種獨立於世界,獨立於他人以外的體驗,可能讓人感到就像正在消亡。

然而,也正是這種墜入無邊無際的黑暗,類似於失去連接的體驗,讓人有一次次的機會面對消亡感,甚至是空無感。

也正是在可怕的空無感中,能體認到自己並不是嬰兒,並不會因為沒有母親而崩解。

穿越過黑暗,自我依然活著,我們才能安心地成長為獨立的人。

作者簡介:付麗娟,動力學取向心理諮詢師,接受精神分析專業培訓與個人體驗10餘年,關注女性內在發展。

本文已獲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授權。

﹌End﹌

學會愛自己,才會愛別人

關注小莉說,好好愛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愛你,但是我需要向你承諾些什麼嗎?

Q:愛需要承諾嗎?A:就像小孩子需要父母對他(她)的愛的保證一樣,成人男女在愛的關係中也有對於承諾的渴望和需要。一般人際關係,例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屬於成人之間的關係。親密關係,卻永遠都會帶著一...

你的伴侶,是你最好的療愈師和「照妖鏡」

1既是伴侶,又是親密的敵人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比較艱難呢?毫無疑問——是創傷比較多的人。很遺憾的是,我們總會找跟自己創傷程度大體相當的人發生戀情。所以創傷多的人,戀愛和婚姻會艱難得多;創傷相對少的...

兩性相處之道:包裝

父親節當天,我去商場給老公買皮帶。在選定了商品之後,我讓營業員給我找個禮盒包裝起來。看起來其實只是一條小小的男士皮帶,隨便拿一個塑料袋裝起來就完了。我相信營業員的內心應該是這樣的一種想法,因此...

和新女友在一起卻還是忘不掉對前任的恐懼

前兩天深夜凌晨一點,我的私教學員遠志突然跟我留言:雖然現在進入了一段新的戀情,但是才過一個多月,我就感到深深的疲倦和無力。現在這個女朋友其實挺好的,但我害怕付出真心後,再次被女人辜負,所以我總是...

你和她相處不下去原因!

最近由於新的哥們的加入,有人向我諮詢戀愛問題,有人諮詢我人際交往問題,有人諮詢婚姻問題....等等各有不同,而這些問題我總結了實質上的根源在於——你的依戀模式問題。依戀理論認為,在早期的親子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