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進入假性親密階段的六大特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象1:道理懂的越來越多,心卻越來越遠

隨著心理學的普及,伴侶吵架的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比如,一小兩口吵架了,男的會罵女的:邊緣型人格,女的罵男的:迴避型依戀。

雖然罵完了互不接受,但對於自己所持的主張卻一點沒有動搖,關係就是這樣變得涇渭分明的:先懂得一些道理,指出對方的問題,希望對方明白問題後反省自己,最後因為對方拒不承認而生氣疏遠。

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如果你稍加了解,很容易就能找出對方的各種問題,還能找到相應的理論支撐。

然而,這些道理幫助我們守住了自己的防禦,卻沒有幫助我們改善關係,反而在關係里變得越來越孤獨,對關係越來越多失望。

現象2:努力想讓對方滿意,又總是被否定

在假性親密關係里,很多伴侶其實已經感覺到不對勁,也嘗試學習一些關係經營的技巧,努力照顧對方的需要,卻仍然常常被否定,甚至會被對方直接拒絕:我不需要你這麼做。

為何主動照顧對方,依然無法讓關係變得更親密呢?

因為這樣的努力,大多滿足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不是對方真正的需要。

而滿足自己需要,卻要對方理解和感激,常常是不太可能的事。

當一個人順著自己的感覺去行動時不會費力,只有無法感覺到對方真正的需要時,才需要絞盡腦汁去想,才會感覺到辛苦,這也常常是拚命付出卻不被理解的緣由。

現象3:無法表達需要,脆弱很難說出口

在不夠親密的關係里,許多人會感覺沒有話說,有時候特別想跟對方好好談,然而一開口就是講道理。

如果不講事情、道理、威脅或者要求,很少有人可以好好坐下來跟另一半談談心。

關係到底有多近,看兩個人的交談可以略知一二。

不能好好談心,是因為太害怕表露自己,所以會把需要和脆弱掩藏起來,把情感關閉,只剩下就事論事。

當一個人關閉自己的情感體驗時,即便對方向他表達脆弱和真實,也可能會換來道理或者說教,這會讓展露真實的人感到羞恥,進而也開始關閉自己。

沒有情感流動的交談,無論談多少次,都不會觸及對方的感覺。

所以,溝通不在於多少或者是否頻繁,而在於是否有情感參與其中。

現象4:渴望接納和理解,卻假裝不需要對方

在親密關係里,不被需要是一種很羞恥的體驗。

然而,很多人會不知不覺向伴侶傳遞這樣的感覺,來獲得關係里的安全感。

實際上,這樣獲得的安全感只是暫時的,這是一種無能為力的控制,用不需要來迴避可能會失去的羞恥。

當我們表達自己不需要對方時,就像一個氣球被充滿了氣,會有一種片刻的興奮感,然而這常常很快就會被另一半還擊,用同樣的方式來傷害自己。

所以,真實的需要即便不被滿足,也至少傳達出一個內外一致的自己,偽裝的強大卻把關係越來越多推向於各自較勁、相互傷害的位置。

現象5:不願再投入情感,總想換個人會更好

有不少的伴侶,在關係艱難時,會想著換個人會更好,以此來支撐自己度過關係里難受的時刻。

這樣的幻想,很多人一想就是許多年,即便他們並沒有真的這麼去做。

這個假想的換人空間,會讓人避開面對現實,也避開面對自己,把期待投入到未來。

實際上,如果在一段關係遇到阻礙撤回自己的情感,很容易在其他關係里也做出同樣的反應,想像中的更好其實並不會那麼好。

沒有情感投入,可能會少一些矛盾和衝突,少一些糾結和痛苦,對關係也只剩下不在乎和無所謂,久而久之就真的變得無所謂了。

作者:羅近月,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堅持用最簡單的語言剖析兩性關係,讓每一位女性活出最好的自己。

新書《當你看得見自己,愛才能看見你》噹噹有售,微信公眾號: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假性親密,道理懂的越來越多,心卻越來越遠

如果問一個問題:你的婚姻,還好嗎?至少有50%以上的人會回答不太好。然而,如果有些問題折騰著,婚姻總歸還能盪起點波瀾,有一種最要命的不太好是:婚姻根本沒出什麼大問題,甚至連七年之癢都沒癢過,就已...

吵架其實是親密的需要

提到親密關係,很多人會聯想到兩個人的吵吵鬧鬧,是的,哪有不吵架的夫妻?兩個人之所以親密,就是一方有需求,而另一方滿足了他,這才會產生親密的感覺。其實,吵架很多時候是對方提出了需求,而另一方不知...

你們是最親密的陌生人嗎?

當我說到假性親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懵逼,親密還分真的假的?但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經歷假性親密,你和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一起散步,只是你們淺淺的聊天,禮貌的擁抱。你們似乎沒有踏進...

在愛情和婚姻里,你為什麼會選錯人?

現在,社會上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不得不說,很多人在如何選擇另一半這個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結婚前,我希望你能好好考慮以下十條標準。最經典的錯誤。永遠不要為「可能性」結婚。規律是,如果你和現在的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