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沒有安全感的我們 談一場高質量的戀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3年的初春,我擁有一段三年半的感情,半年前開始了糾結的異地戀,我隱隱約約感到了一些變化和問題。

我在圖書館翻遍了所有關於愛情科學實證研究類的書(其實也沒有幾本)我想從書中找到的答案與可能,包括:時間對愛情的作用?為什麼愛情中的我們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書看完了,還沒熬過初夏,那段大學時期的溫馨、浪漫的愛情就被自己折騰沒了。

後來我寫了1萬多字的《愛情,這不科學》,大概都是失戀後的反思,這也是我後來的關於親密關係的課程中的主要內容。

如果你和我一樣看過一些關於愛情的研究 你可能知道以下的結論:

1,成年人對愛情的選擇、處理和母嬰階段的緊密和持久的感情紐帶非常類似,科學家稱這種情感的連接為:依戀(attachment)。

人類的依戀主要有三種類型:安全型(secure);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迴避型(avoidant);

2,決定一段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格中的依戀(attachment)類型,它決定的內容包括愛情的質量和時間。

幸運的是人們的依戀類型可以發生變化。

成人的依戀因為影響人們的親密關係,所以關於這一領域的研究非常多,爭論也有,但是被寫進教科書的相關結論又有如下的內容:

1,安全型的依戀在成人中的比例約為:56%-60%,他們的戀愛關係持續的時間為10年,他們質量和幸福感最強。

2,焦慮矛盾型的依戀在成人中的比率約為:19%-20%,他們的戀愛關係平均持續的時間為5年。

她們的愛情體驗大致會十分迷戀,又伴隨著強烈的性吸引和嫉妒。

那些動不動就喜歡說分手、表示沒有安全感的就是這種類型。

3,迴避型的依戀在成人中的比例約為:23%-25%,她們的戀愛關係平均持續時間約為6年。

他們的感情體驗往往是依賴,分離,大起大落。

那些動不動就拉黑你,對你冷暴力不聯繫的人大概就是這種類型。

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讓你了解這三種類型的人對同一事情的處理方式:

你和你的男朋友是異地戀,說好的每天睡前都會打電話互道晚安。

有一天你男友說出去和好基友去網吧LoL,晚一點回來就打給你,不超過12點,你睏了就先睡。

你說好的。

而你等到了凌晨1點都沒接到這個電話。

此時:

作為一個安全型,你的想法是:好睏啊,那你先玩著吧,老娘睡了。

焦慮的人會想:

怎麼還沒打電話?

都1點了?幹什麼去了?

不是說給我打電話嗎?

不管玩什麼打個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嗎?

是不是跟基友去夜場了?

是不是和別的女的一起玩呢?

我要不要給他打個電話?

算了,憑什麼呀,他說他給我打電話,

不行,我先跟他基友去個電話,查下一下.....

迴避型:(自己正玩得高興呢)電話?什麼電話?或者已經睡著。

第二天一早,你男友電話來了。

安全型:玩什麼去了?男友解釋了昨晚多次團滅的經歷,並告知太晚就沒打了,安全型不覺得有問題,上課去了。

(僧的前女友)

焦慮型:電話一響,火氣全上來了(心跳加快),根本控制不住:

哦,現在想起打電話給我了?

你去哪了?

和誰在一起?

哦…..你一整夜就幹這個了?

哦....現在玩好了?

終於想起來給我打電話了?

我等你等到一點多。

你不是說你要打電話嗎?

就打個電話的時間都沒有是嗎?

男朋友各種解釋,保證,焦慮型的人開始心軟(僧的好基友)

迴避型:(哈欠——)人家好睏,你怎麼這麼早打電話啊?啊?有事嗎?,知道了,不說了我再睡一會。

(僧的前前女友就是這種)

後期的研究中集中在關於成人的依戀類型的測量,而且趨向認為分類不是絕對、統一的,而是區間化的,可能經歷生活事件而激發出不同的表現。

主要分為迴避(avoidance of intimacy)焦慮(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兩個維度。

形成下面四個區間:

這兩個維度的變化,形成四種依戀風格:

焦慮感和迴避感都低的人,是安全型(Secure)

焦慮感高、迴避感低的人,是痴迷型(Preoccupied)

焦慮感低、迴避感高的人,是疏離型(Dismissing-Avoidant)

焦慮感和迴避感都高的人,是恐懼型(Fearful-Avoidant)

安全型的人戀愛非常安心,不擔心別人會苛刻地對待自己,因而能積極快樂地尋求親密、相互依賴的親密關係。

而其他三種類型的人充滿焦慮和不安,則容易在戀愛中如坐針氈:

  • 痴迷型的人渴望親密接觸但害怕拒絕和失去,充滿嫉妒和懷疑。

  • 疏離型的人並不擔心被拒絕,但卻不喜歡親密接觸,容易讓伴侶陷入一種焦慮情緒。

  • 至於恐懼型的人則兩者兼而有之,在親密關係中坐立不安又擔心親密關係不能長久。

當我們的愛情不在安全型的區間,我們能做什麼?

愛情之所以奇妙的就是在於:迴避型的人覺得焦慮型的人有生命的活力,也十分依賴,焦慮型的人覺得迴避型的人好冷酷,好洒脫

所以他們常常會相互吸引,彼此糾纏。

而那些原本建立來安全型信任關係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開始露出他們的人格特質,焦慮感上升,相互索取,伴隨著攻擊,猜疑,嫉妒,沒有安全感。

所以,很多愛情最開始的100天是最開心和幸福的,因為他們的愛情在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雙重作用下維持著信任和安全感。

如果愛情讓我們陷入了相互猜疑、彼此否定,他的電話讓你感到焦慮,煩躁甚至想逃避(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的情感體驗,那麼如果你們還想在維持這段關係,就需要從中做一些調整,那麼下面的內容可能對你有用:

在理論上,要改變一個人依戀的模型,有三種方法,這其中還需要時間耐心

1,和安全感的人談戀愛,在互動模式中形成肯定的愛和被愛,相互珍惜和信任。

2,找一個你信任的諮詢師和他探索和發現自我,共同努力下,不斷更新你的意識,從而改變部分行為模式。

3,自我成長和努力。

自我成長和努力你可能需要注意一下三點:

1.提升自尊——即讓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被尊重、被珍惜的。

客觀和相對理性的自我評價,整理出自己優點和缺點。

同時用這套理論客觀的感受你的伴侶。

2.了解和表達自己情感的需求,設置自己的底線和原則,要求對方遵守,學會變得堅定和不妥協。

比如說:我需要你支持我,肯定我,沒事,你就誇誇我。

如果對方也是不安全的型的人,同樣也要求他這麼做:在情感上,你需要我做什麼?那些事情是我不能做的,為什麼?把每一個需求都相互澄清和解釋。

要知道理解別人的需求是很難的的,這要求我們直接、坦誠,遵守遊戲規則。

3.學會接納自己和別人,努力先欣賞他人的優點再看到別人的錯誤和不足

同樣用這樣的方式愛自己,用同樣的方式要求伴侶也這樣做。

安全感的建立不是在一天形成的,而破壞安全感只需要一個異性的電話或一件讓你失望的小事,所以這將可能是一條漫長的路,也許你會知道,愛情,有多麼考驗一個人——人性。

就像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告訴想要告訴人們的一樣:

「…..all his attempts for love are bound to fail, unless he tries most actively to develop his total personality, so as to achieve a productive orientation; that satisfaction in individual love cannot be attained without the capacity to love one’s neighbor, without true humility, courage, faith and discipline.」

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中也永遠無法得到滿足。

文中引用理論和數據來源都可以通過下面兩本教科書中書找到:

StephenWorchel etc.,Social Psychology.

Willliam.L Yarberetc.,Human Sexuality.

相關的研究綜述可以看這個:

Mikulincer andShaver, Attachment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2007)

性學研究僧 :新金賽創始人,華中師大人類性學方向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情感專欄作者。

專註:性教育、親密關係和性心理諮詢。

本文首發【新金賽】官網,特約專稿,歡迎分享,歡迎點讚,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擅自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好玩請關注我們,

微博@新金賽;微信@金賽文化交流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好好一個人,為啥談了戀愛就變了?

編者按:好好一個人,為啥談了戀愛就變了呢?在愛情里,有人高冷寡淡,有人依賴黏人…依戀類型一旦不符,感情很可能會無疾而終。知己主義(微信公眾號 zhijizy)出品作者: BeritBroga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