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分享——親密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克里斯多福·孟
序
一段關係的目的不是給予與接受彼此的愛,而是幫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來所尋找的愛。
這時你的伴侶將會依所需而扮演這三種角色之一:一面鏡子,讓你看見引發你關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師,在你探尋真實自我的時候,激勵與啟發你;一名「玩伴」,開啟並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第一章 親密關係的聖杯
練習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很棒的親密關係。
這麼說可能還不夠貼切,許多人終此一生,花費大量精力在尋覓伴侶這個似乎永無止境的冒險旅程中不斷地尋找、失去或離開某個人,如此反覆循環,直到覓得理想的伴侶或至死方休。
即使尋覓最終得償所願,有時親密關係也會成為沉重的負擔。
在最初始的興奮與希望退去之後,不滿與掙扎可能隨之而來,其中複雜的情緒困擾,就連天才也無法解決。
親密關係問題的真正根源往往像個無解的謎,因為在看似單純的尋找和留住那個「特定的人」的過程背後,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目的。
彼此傷害怎麼可能有意義呢?應該這麼說,只有了解到每段親密關係的開始都是一段偉大的探索旅程時,我們才會明白其中的意義。
當開始尋覓人生
但從「靈魂關係」中得到的真愛不能被局限在兩人之間,而是要推及整個世界。
通往「靈魂關係」之路,似乎每一步都布滿荊棘。
朝夕相處的親密關係是高層級的「靈魂關係」的第一階段,但這個階段中充滿了許多陷阱與困難
但人們並不是為了自尋痛苦而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
沒有人會說:「我需要親密關係,我已經厭煩了出外尋求苦難,如果能在舒適的家裡受苦受難那該多好啊
為了尋求真愛,不管是一開始的浪漫、絢爛,還是之後的爭執及無盡的阻礙,我們都一路走來。
很少人能預先做好萬全的準備來面對親密關係的挑戰。
小時候沒有學習的對象,老師也沒有清楚地教導我們如何親近別人,於是這項課題就落在我們自己力所不及的肩上
我們往往不能察覺,在互相陪伴和組織家庭之外,親密關係其實有更深一層的目的。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了解到親密關係中的磨難其實有其意義與解決之道。
親密關係是表達人生高低潮的
寫下初遇時,你在伴侶身上發現的所有優點,相處至今新發現的優點也加上去。
然後,另外拿一張紙,把你現在在對方身上看到的缺點寫下。
把兩張表放在一起,第一張表上列的每一項得十分,第二張表上列的則扣十分,看看你的親密關係是正分還是負分。
許多人在做了這個練習之後會驚訝地發現,雖然他們的親密關係經歷過許多困難或危機,但另一半的優點其實還是多於缺點的。
只是他們忘了當初被伴侶吸引的原因,而只注意到對方不好的地方。
第二章 月暈現象
情感之旅
墜入情網的,誰不是一見鍾情?」
讓我們先來看看親密關係的第一階段,這是個讓人滿心溫暖的階段
親密關係的過程,一開始是互相吸引,然後一步步發展出浪漫的火花。
人一旦墜入情網,難免會有過高的期望,以致最後掉入幻滅的深淵。
在夢想幻滅之後,人會開始懷疑親密關係的真正價值。
我相信恐懼與無知是造成所謂的「親密關係失敗」的兩大原因。
情感是來自人類「愛與被愛」的基本需求。
這個主要的動機就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吸引磁場」。
吸引磁場
我被蠱惑了!如果那個無賴沒有對我下藥,我才不會愛上他!」——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上
人們戀愛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們自己所想的那回事。
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
我們追求或吸引別人來做我們的伴侶,是因為我們需要人陪伴、照顧、了解、支持、接受、讚賞、撫摸和相擁而眠…
浪漫的情感之旅就此開始。
一個人滿懷熱情,排除萬難,只為了和另一個
心靈相系,是多麼美好的事
這種互動關係,通常就是兩個人開始交往的原因,也就是一方誤以為另一方擁有他所需要的東西。
壓力、失望和憤恨
期望=憤恨的前身。
換句話說,期望終究會轉變成憤恨。
想像力能讓我們突破界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意向是向某個方向前進的意願;至於直覺,則必須比較小心地定義
親密關係通關指南 1.最初你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於情緒上的需求。
2.這些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時代未被滿足的需要。
幼兒的兩大主要需求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3.幼時的需求便是構築夢中情人藍圖的骨架。
你相信這個夢中情人會滿足你所有的需求,尤其是想當特別的人的需求。
隨著年齡增長,夢中情人的藍圖變得愈來愈複雜,你的期望也愈來愈高。
4.你會以夢中情人所擁有的特質作為尋覓伴侶的準則。
在潛意識中,你把准情人和夢中情人相比,選出和夢中情人最相似的作為你追求的目標。
偏差行為
如果無法趕走錯覺,就看不到真相,那我們就像是被禁錮的囚徒,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平靜與滿足。
胡蘿蔔、西瓜與痛苦
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前,我曾認為自己和女友爭吵的原因分為以下四種: 解釋一:我們的爭吵是你起的頭。
並不是我想吵架,是你侵犯了我的領域,我只是保護自己罷了。
解釋二:我們這次吵架,看起來好像是我起頭的,但我只不過是指出你做得不好的地方,又順帶提到你還有別的行為也需要改進——比如你來月經時的舉止。
你就是不能接受有建設性的忠告,還把它當作批評。
跟你比起來,我的態度已經夠好了。
解釋三:我們會吵架,是因為你明明是錯的,卻又打死也不承認我才是對的。
那我只好發脾氣了,不然你不會明白自己是錯的。
解釋四:我們會吵架,不是因為我受到傷害。
我只是有點不高興而已。
換作別人,你這樣跟他們說話,他們也會生氣的!你說這是建設性的忠告,但我聽起來卻覺得像是刻薄的批評。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不了解,和伴侶吵架只是為了不去感受舊痛。
我的伴侶所做的,僅僅是讓這些舊痛浮上我的意識表層而已。
我當時也不知道,我所說和所做的,也可能在朋友和伴侶身上造成同樣的效應。
要記得,我們寧願爭吵也不願面對傷口,是因為生氣比承受心碎要簡單得多。
不要忘了傷痛的背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沮喪。
於是,當你打算正視爭執背後的問題時,會有一個勸阻的聲音響起,告訴你將要面對的傷痛是你承受不了的。
也許,現在痛苦已經不像從前那樣難以承受了。
用較成熟、理性的態度來處理權力鬥爭,不只能讓你面對過去的傷痛,也能讓你不再受其負面影響。
這些負面影響,也就是自我局限的信念。
過去的魅影
這些承諾是我真心真意想要遵守的。
問題是,這些承諾雖美,卻不實際。
換句話說,這些是我不可能做到的承諾。
如果我希望做到自己的承諾,那我的誓詞將會變成:「我發誓,在學習無條件愛你的過程中,我會帶給你難以想像的痛苦,導致你對我說出連紐約的計程車司機聽了都會嚇到的話,而且讓你後悔遇見了我。
而當你對我做出相同的事時,我會用一個三歲小孩的成熟度來響應,而且用急性子和壞脾氣來當作我的兩大武器。
我永遠也不會記得,我們只是兩個盡力想做到最好的普通人。
我會把你當作我唯一的快樂源泉。
最後我才終於成長並了解到親密關係的真正目的。
」
我們在心裡開闢出一個儲藏室——也就是潛意識——並把所有壓抑的痛苦都丟進去鎖起來,然後忘記有過這回事。
潛意識和儲藏室很像,都是用來收納我們不想要卻又不知怎麼處理的東西的;但不同的地方是,潛意識可以無限地擴張,容納愈來愈多的不愉快,讓我們不用去面對痛苦。
過去的創傷如果沒有癒合,我們就會對自己產生負面的想法;但如果我們用健康的方式把傷痛處理好,我們的信念也會隨之改變
回家
所有親密關係都蘊含著這樣的機會,要看當事人能不能好好把握。
誰說過去的事就不能挽回呢?
被善意之火誤傷
不直接面對舊傷,只會讓自己過得更慘
在我看來,讓權力鬥爭更痛苦的原因是,爭執的兩方往往是真的關心對方。
因果關係
我發現親密關係中最大的問題便是我們面對痛苦的態度。
每段親密關係都會遇到困難,而每個問題的背後,都伴隨著某種情緒的傷痛。
就是這種傷痛,導致爭吵、批評或互相指責。
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卻縱容自己任意發怒,這將會讓兩人的感情漸行漸遠。
也許一段時間之後,問題會消失,而我們又再次得到平靜。
但這樣的平靜,代價卻是很大的
因為我們把伴侶拒於千里之外,深怕與他們親近會造成更多痛苦。
每次與妻子爭吵而把她推開後,一旦怒氣平息了,我總會有很糟糕的感覺。
我會有罪惡感而且感到羞恥——因為恐懼,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拒於千里之外,我犧牲了她來保護我自己。
這有什麼用呢?痛苦仍在我心中,有機會的話還會再次浮現。
和心愛的人吵架並不能解決任何事,而只會讓我們愈來愈不信任對方,也愈不信任我們的愛。
我們原本應該讓愛來療傷並拉近彼此的距離,但我們卻讓怒氣將彼此的距離拉大。
試著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高玻璃杯,裡面裝滿了水。
當你剛認識某個人時,他/她只是輕掠過水麵;彼此熟悉之後,對方就開始浸入水面之下,並慢慢下沉。
每次與妻子爭吵而把她推開後,一旦怒氣平息了,我總會有很糟糕的感覺。
我會有罪惡感而且感到羞恥——因為恐懼,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拒於千里之外,我犧牲了她來保護我自己。
這有什麼用呢?痛苦仍在我心中,有機會的話還會再次浮現。
如果你能用健康的態度來面對「不好的」和「醜陋的」,那麼內省的階段將會讓你領悟到親密關係事實上是多麼「神聖」。
然而,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對「不好的」往往會反應過度,而無法只是去「回應」它。
要去了解、接受或寬恕,畢竟不是那麼容易,相比較起來,發怒就簡單得多。
憤怒
權力鬥爭中一定包含憤怒的成分,刺激我們做出無情的行為,諸如攻擊伴侶的人格、拳腳相向,或是能讓家變成冷凍庫的冷戰等。
我們對伴侶發怒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怒氣能夠麻痹我們心中的痛,壓過所有的情緒,甚至能夠麻痹身體的感覺。
生氣的第二個好處,是能讓對方有罪惡感,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控制對方的行為。
當有罪惡感時,人會很自然地因為可能被處罰而感到恐懼;我們都知道人在恐懼時是多麼容易被操控我實在無法了解,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只要生氣就能解決事情。
更讓人不解的是,我們經常以發怒為手段,即使心裡明明知道這對尋求快樂並沒有幫助。
在約翰與瑪莉的例子中,他們的憤怒讓他們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兩人所經歷的,其實是相同的痛苦:不被重視的痛苦。
像我同事的朋友榮恩和貝蒂一樣,約翰和瑪莉得到了第二次機會,讓他們能重新經歷舊痛,用了解和悲憫的心去療傷,並改正由傷痛衍生出的許多自我局限的錯誤信念
但事實上,所有的爭執都起源於雙方共同的痛。
只要能察覺彼此有相同的問題,他們就能化爭吵為理解。
不幸的是,用憤怒來保護自己,永遠比面對痛苦要容易得多。
在權力鬥爭中,憤怒有三種表達方式:攻擊,情緒抽離,被動攻擊。
攻擊是公開、明顯表示憤怒的方式,通常包含批評、指責、怪罪、威脅、肢體攻擊、下最後通牒或言語中傷等幾種形式。
不論何種形式,都能明顯看出對方在生氣,而且要你為他們的痛苦負責。
有一次我和女友去夏威夷度假,當時我們正深陷在激烈的權力鬥爭之中。
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我們只不過是從早到晚互相批評罷了。
她會說我的泳衣看起來很蠢,而我會說她整個人都很蠢。
在權力鬥爭中,憤怒有三種表達方式:攻擊,情緒抽離,被動攻擊。
我們都已經沒話可罵了,卻還沒有消氣。
到今天我還是不知道當時是怎麼平安開下山的。
後來我才明白,吵架時我們說的話和事情沒有太大的關聯,我們只是用言語來傷人,同時替自己的行為找個符合邏輯的藉口而已。
但是,言語攻擊本身就是不合邏輯的,而只是用暴力來保護自己。
所有攻擊都是出於自衛。
情緒抽離則是較沉默的表達憤怒的方式,也是我過去的最愛。
如果爭吵時只有一方在大喊大叫,不要被靜靜坐著的那一方唬到了。
沉默和大呼小叫其實可以同樣暴力。
在貝蒂和榮恩的例子中,表面上看起來,榮恩似乎只是一個被妻子念叨的可憐蟲。
事實上榮恩是用叛逆和冷淡的態度來火上澆油,讓妻子更憤怒,使得她看起來更像是壞人,而他則是無辜的受害者。
憤怒背後的主要意圖也就是如此:讓別人有罪惡感,讓他們為你內心的痛苦負責
當舊痛以爭執的形式浮現時,憤怒提供給我們一個美妙的機會去感覺自己是「對的」。
站在對的一方
站在對的一方 「你情願自己是『對的』,還是『快樂的』?」 ——《奇蹟課程》
據我所知,如果無力掌控大局,又不想感覺能力不足或沒安全感,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證明自己是對的。
你只要批評、責怪、批判或證明別人是錯的,然後再理直氣壯地火上澆油一下,很快,你就會全身充滿腎上腺素,覺得自己像是剛完成變身從電話亭出來的超人。
還記得有一次,我犯了一個大錯而被朋友無情地數落。
他愈罵我,我感覺愈糟,沒多久我就覺得自己渾身上下充滿了罪惡感和羞恥感。
覺得自己站在對的一方,就能抵消痛苦的感覺,而怒氣則能讓我驕傲、神氣,壓過其他不愉快的感覺。
不用擔心古老的格言說的:「如果神要毀滅你,會先讓你驕傲
經驗告訴我,如果你不火上澆油的話,怒火通常只能持續幾分鐘不管多大的痛苦,只要集中全部精神來面對它,我就能有效地減輕痛苦,並讓它轉變成正面的感覺。
愛意
當舊痛浮現並偽裝成兩人意見上的不一致時,我們潛意識的行為模式和信念,可能會讓我們對伴侶口出惡言,然後生氣地離開現場就像身體在遇傷病的時候會盡力自療一樣,心靈也是如此
現在的親密關係給了我機會去察覺過去和現在的痛苦,面對它們並做出更高層級的選擇,讓我能夠成長並了解真正的自己。
這個機會,我相信就是「愛意」,而愛意是存在於所有權力鬥爭之中的。
你們之間最短的距離
必須經過漫長的旅程,兩顆心才能合而為一。
想像你和伴侶坐在一張長桌的兩頭,在桌子的正中間,擺著一頂帽子。
從你的角度看去,帽子是紅色的。
從你的伴侶的角度看去,帽子則是藍色的。
你看不到藍色的部分,對方也看不到紅色的部分。
如果要你們描述自己看到的東西,那麼你的說法就會和你的伴侶不一樣。
如果權力鬥爭中的雙方都固執己見,而相信對方是錯的的話,問題就出現了。
(「你是色盲嗎?就連白痴都看得出來這頂帽子是紅色的。
」「沒錯,只有白痴才會覺得這頂帽子是紅色的!正常人就知道它是藍色的!」)
事實上,你們雙方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並堅持自己是對的。
反方給人的印象總是很糟糕,這實在太慘了,因為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大的價值。
正方是蓋工廠的人,但反方才會讓我們注意到污染、不良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場所的安全問題。
正方也許改善了已已開發國家的生活質量,但要求大家為解決其他地方的低生活水平而盡一份力的人,卻是反方。
難道你們以為我們家有自己的發電機嗎?」那是因為反方或許能略微感受到危機已經逼近,但不一定願意面對,因為他們也和正方一樣害怕痛苦。
反方雖然能感受到多樣的情緒,卻不見得會感受到最重要的感覺。
在上例中,我妻子是正方。
那麼,她是否能立刻察覺,我的抱怨其實是舊痛浮現的徵兆?她是不是這樣想:「噢,我親愛的丈夫在抱怨燈沒有關,他一定是感覺到舊痛快要浮現了吧?」恐怕不是這樣。
她可能會跑來跑去,把所有的燈關掉,也許會更乾脆地把總開關關掉,然後點幾根便宜的蠟燭來讓站在反方的老公開心。
這是因為正方希望不計代價地避免不愉快的場面,即使心裡明知無法逃避。
他們響應反方伴侶不快的方式,就是把造成不快的刺激移除,希望這樣就能讓問題奇蹟般地消失。
如果正反方一起身處戰場中央,而反方告訴正方他害怕炸彈,正方會這樣回答:「炸彈?什麼炸彈?親愛的,只要假裝它們不存在,它們就會自己走開了。
」自從發現了親密關係中有這樣的兩極區分後,我便相信「反方」即使身在天堂,也會把所有的時間花在尋找灰塵上;而「正方」即使身在地獄,還會給自己做一把搖椅,好享受地獄之火的溫暖。
一般來說,只要正反方能尊重彼此的看法,並接受彼此的意見,那麼親密關係中的兩極其實可以合作無間。
反方會發現問題,並把它提出來討論,正方則會在聆聽之後,想出解決的方法。
然後,反方會挑出這個解決方案中的問題,正方則在修正後提出可行性更高的方案。
兩人會不斷重複這些步驟,直到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為止。
在這過程中,你會發現反方變得愈來愈樂觀,而正方也變得愈來愈實際。
這樣,親密關係便取得了和諧的平衡。
然而,當舊傷浮現,而爭吵的誘惑性愈來愈大時,兩極之間的差異性會擴大,想要逃避痛苦的慾望會使得兩人離對方愈來愈遠。
這種過程可能早在實際爭吵前幾周就會開始。
在和妻子共度格外美好的數周之後,我會發現我們緩緩地、不著痕跡地遠離對方,而兩人都不知道美好的感覺是何時開始消退的。
圖二 整個的過程,就是從一開始的快樂,到否認問題存在,到大戰爆發,解決問題之後,又回到快樂的狀態,如此循環。
但這個過程的關鍵是「進化」,也就是說,權力鬥爭激烈的大戰階段,其實能讓我們的親密關係向前推進,達到更高層次的快樂和親密。
正是人類應付痛苦的典型策略:放縱或否認。
一方會放縱自己的焦慮、憤怒、不滿的情緒,而另一方則會壓抑這些情緒,選擇逃跑,否認問題的嚴重性。
在此隱藏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別人怎麼待你,取決於你採取的立場。
在權力鬥爭中,只要你採取了一個立場,你就會自然地讓對方採取相反的立場,這也決定了對方會怎麼響應你的行動,如果你不喜歡現在親密關係的狀態,你只要放下立場,去尋求和諧就可以了。
在一般情形下,你的伴侶也會跟著改變。
如果你覺得對方沒有改變,往往是因為你並沒有放下自己的立場。
有時候,雖然伴侶的行為沒有改變,你卻不再介意了
微信讀書
教你如何與愛人相處—《親密關係》
婚姻情感一般會經歷的四個階段:月暈效應—幻滅期—內省期—啟示期,在這四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其根本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一、月暈現象:被對方吸引通常是因為情緒上的需求,源自童年未被滿足的需要(歸屬感...
兩性相處的秘密:挽救了99%的婚姻!
點擊標題下「青音」可快速關注來源 | 心靈麵包(ID:xlmianbao)本文已獲轉載授權。習慣性埋怨伴侶或是甜蜜過一生的人,你希望你們成為哪一個?在兩性關係或是婚姻當中,確實存在著相處的秘密,...
吳穗瓊解讀《親密關係》-13
【瑪莉:你看到電費單了嗎?這次的電費比上次多了兩千塊!約翰:親愛的,冬天到了啊。我們用電燈的時間變長了。瑪莉:可是,兩千塊耶!而且我們的暖氣費是上個月的兩倍!再這樣下去,我們就沒有錢去度假了。約...
我們為什麼喜歡改造親密伴侶?
我所重點關注的女性,從70後到80後居多,無論單身還是已經有了穩定的親密關係,她們普遍都有兩樣重要的人生課題去完成:與父母的關係的修復與自己的關係的修復而年紀越長越遲進入婚姻的,往往是這兩個課題
吳穗瓊解讀《親密關係》-15
有效溝通【有效溝通的八個綱要問題:我想要什麼?有沒有什麼誤會要先澄清的?我所表達的情緒,有哪些是絕對真實的?我或我伴侶的情緒,是不是似曾相識?這種情緒是怎麼來的?我該怎麼回應這種情緒?情緒背後有...
我們為什麼習慣傷害最親近的人?
「曾有一個治療師這麼說:雖然痛苦不是真的,但當我想像自己坐到一根針,而它刺穿我的皮膚時,我並不喜歡自己幻想出來的感覺。」——佚名一旦展開權力鬥爭,伴侶之間的改變往往令人驚訝。親密關係剛開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