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號,如何正確吵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朱迪斯·萊特、鮑勃·萊特

【編者按】

愛情也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童話,幸福卻只能來自積極坦誠的撞擊,哪有不吵架的伴侶?你們對待爭吵的態度,將決定你們關係的未來。

《如何正確吵架》一書的作者萊特夫婦對婚姻進行了30年研究,在伴侶培訓項目中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

他們發現,一味迴避爭吵、維持表面和諧的做法,會讓伴侶失去共同成長的機會,對愛情有害無益。

只有學會正確的吵架方式,勇敢吵,坦誠吵,才有機會解決你們各自身上和親密關係中存在的問題。

作者將日常生活中的爭吵分為15類,剖析了關於愛情和婚姻的各種常見誤區,本文摘自該書第一章,由澎湃新聞經後浪出版授權發布。

「你確定不想離婚嗎?」在鮑勃中斷諮詢去洗手間的間隙,婚姻顧問問我。

我不可置信地看著他。

「當然不想。

為什麼這麼問?」

他說:「因為你們在吵架,而且吵得很兇。

這位婚姻顧問並沒有發現伴侶間爭吵的本質。

他認為激烈的爭吵是我們關係破裂的預兆,而我們吵得這麼投入、誠實和赤裸,讓他感到很難堪。

這是我們第二次遇到持這種看法的婚姻顧問了。

他錯過了一種更大膽而真實的相處方式,我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相互影響並成長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在這段關係中學習、成長,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甚至在嘗試改變對方的時候,我們也不忘審視自身的問題。

鮑勃會為自己的合理意見據理力爭,但他跟我一樣,也完全沒有動過離婚的念頭。

我們彼此相愛,享受著創造一種真正關係所要面臨的挑戰。

我們的關係也從未出現過嚴重的問題。

我們爭吵是為了得到結果,而不是為吵而吵,也不是為了懲罰對方。

我們之所以來尋求婚姻諮詢,並不是因為我們「遇到了麻煩」,而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可以解決衝突,深入了解我們的相處模式,也更好地了解自己。

當然,我們的爭執並不是(現在還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文雅、開明的辯論,而是夾雜著跺腳、怒吼、令雙方都不滿意的協商以及沉默的放棄。

但從此之後,我們再準備解決問題時,曾經的爭吵總是會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彼此感同身受,也感到更親密了。

我們的爭吵多數都發生得很快,快到工作人員都抱怨說,他們總是來不及拿起手機記錄下我們的爭吵過程(作為有效解決衝突的例子)。

起初,我的防禦心比較強,不願看到自己的陰暗面,也不想承認自己其實沒有我希望別人看到的那麼好。

有時候我是真的想傷害鮑勃。

我無意識地想要傷害他,這種舉動可能是因為我想讓他理解我,卻選錯了做法——我認為,也許他能體會到我的感受,就能理解我了吧!我看到,我對鮑勃的態度常常反映出自己的過往——比如我發現,我渴望得到他的理解,是出於我長期以來的一種需要,而我因為他偶爾疏遠我而表現出的憤怒,也並不完全是因為他本人。

雖然在爭吵的時候,鮑勃通常會攬下比我多的責任,但他表現出的更多是憤怒和受傷,而非脆弱和恐懼。

最後,我們會冷靜下來,變回負責任的成年人。

每當這時,我們總會驚訝於爭吵以及我們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中浮現出的一些信息和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

早些年,鮑勃在人類潛在行為、阿德勒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與存在心理學等領域內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於是,我們發現了伴侶間相處的全新模式。

我們遵循一定的準則,卻不會全部照搬。

我們摒棄了那種小心翼翼、無法直抒己見的相處模式,適當的爭吵和毫無保留的表達讓我們更加親近,並給予了我們更多了解對方的機會。

不僅僅是我和鮑勃,在可與我們婚史等長的過去三十多年裡,很多對伴侶都通過此類項目和小組互動接受了我們的幫助。

我們有幸接觸到數百對伴侶,不光是那些感情出現問題的,還包括很多希望能夠鞏固並改善關係的。

我們深度接觸過處在不同感情階段的伴侶,並得以總結出真正奏效的良方。

我們根據每對伴侶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了適用於他們的方案,這些方案涵蓋了從婚前到下一代走入校園後的每個階段。

我們針對那些成功的伴侶們進行了一項關於親密關係的突破性研究,旨在觀察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難發現,他們都遵循類似的準則,這些準則不僅可以幫助他們鞏固關係,更能有效地滿足他們其他方面的生活需求。

研究者和導師的身份讓我們得以將婚戀中的衝突放在更大的語境中。

我們在全美範圍內的高校中找到了相關的碩士和博士項目,並因此獲取了諸多專業人士的幫助,使最優秀的人類發展技能和最先進的行為學、神經學研究成果完美結合。

因此,我們深知一段充滿愛意且長久保鮮的親密關係需要哪些因素,當然了,這些因素並不是你想像的那些,也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來自親友、媒體、電影、書籍或「公眾常識」的那些老生常談。

有些爭吵是值得的

你是否需要愛人極致的溫暖關懷和綿綿愛意?你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保持真我。

你是否羨慕別人能享有深厚的感情?那就請嘗試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

你希望與對方的關係能夠更進一步?那就試著幫助對方來滿足你的需求。

總之,想要完美的友誼或是愛情,就要做好準備迎接適當的爭吵。

遺憾的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包括一些專業人士,都無法掌握完美爭吵的技巧。

有些人缺乏良性的爭吵,有些人甚至從不會與人發生衝突。

人們總是熱衷於避免爭端,而不是讓生活中的矛盾順其自然地爆發。

我們的看法與這種傳統觀點相悖,我們認為,適當的衝突是伴侶間實現甜蜜互動的秘密武器,當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為何爭吵、如何爭吵以及爭吵的目的之後,這些互動將會拉近彼此的關係。

伴侶間這些司空見慣的「爭鬥」可以讓他們體會從未有過的相愛體驗,並令彼此的關係達到前所未有的親密和信任程度。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雙方全面投入,包括發生衝突、挑戰對方的意見和話語交鋒。

同時,完美爭吵也需要伴侶遵循某些既定的規則。

多數人在唇槍舌劍之際容易忽略這些規則,因此錯失了深入了解自己的機會。

他們只是單純地想結束這場爭吵,或是考慮如何取勝,或是直接忽略它。

很多探討親密關係的書籍和感情長久的秘訣都將焦點集中在如何避免伴侶間的衝突上,充滿了「重返蜜月期」之類的誤導性建議。

他們不斷試著去根除爭吵,鼓勵伴侶間的團隊合作,而忽略了個體在爭吵中不斷學習與成長的絕佳機會。

建立或破壞親密關係的15種爭吵類型

為了更好地掌握有效爭吵的方法,我們需要熟悉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爭吵類型。

將這些矛盾進行細分,可以幫助你迅速辨認自己的處境。

你可以根據我們的分類,準確判斷影響親密關係的衝突,才能進行深入分析。

我們選取了一些常見的衝突類型,並會示範該如何應對,希望你能在之後的生活中熟練運用相應的技巧。

這些案例將貫穿本書,出現在各個章節中。

重要的是,你可以從中學習到爭吵的意義,並獲得寶貴經驗,而不是一味專注於案例的具體內容。

伴侶們通常會因為一些表面問題產生矛盾,但其中潛藏的內在問題卻更值得引起雙方的關注。

決矛盾的核心應該是聚焦根本性的問題,而不是做表面功夫。

下面,請認真瀏覽我們列舉的15種爭吵類型,並思考你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難題。

1. 推卸責任

這種爭吵糾結的是「到底是誰的錯」——無論是因為度過了一個糟糕的假期、選了一家差勁的餐館、一個討厭的訪客逗留太久,還是你們吵起來這件事本身。

找替罪羊和搞清楚為什麼會出狀況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前者是一種報復行為,而後者是一種學習過程。

一旦陷入推卸責任的怪圈中,不滿的感受往往會紛至沓來,卻無法帶來真正的改變。

不要在爭吵中推卸責任,而是應該明確你到底在為什麼而煩惱、什麼地方出了問題,以及如何改變現狀。

深入分析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如此在意責任歸屬的原因,便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得到的東西上。

2. 家務瑣事

由家務活的分配、馬桶圈是不是該放下和「你根本不珍惜我的勞動」等瑣事引發的爭吵,涵蓋了一系列家庭糾紛,包括誰洗盤子、接孩子、做飯、洗衣服直到怎麼做家務。

這些爭執常常體現了責任分配的不公,或有一方忽視了對方為家庭所做的貢獻。

在伴侶對責任分配的爭吵間,一場關於權力和控制欲的角力也在潛意識層面悄然展開。

如果你們只是吵個沒完,而不去解決問題,或者以一人妥協而告終,那麼就無法獲得任何經驗。

這些家庭責任的分配之爭不該成為你們關係的負擔,反而可以成為伴侶間鞏固感情的絕佳機會。

衝突的目的是幫助雙方解決問題,或者至少暴露出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免小事發酵成為大矛盾,成為將來侵蝕你們關係的隱患。

3. 財務紛爭

對很多伴侶來說,無論是賺錢與花錢行為、消費方式還是理不理財,財務爭端都是個隨時可能爆發的問題。

你們可能會對吼:「你瘋了嗎?我們買不起這個!」「你這個小氣鬼!」另一種情況下,也許起初一方並沒有惡意,只是關心地問了一句:「你為什麼不去跟老闆提加薪呢?」然而,如果提問者對對方的回答不滿意,關心就很容易變成憤怒:「你就是懦弱,不會自己去爭取。

關於錢的問題——缺錢、想增加收入與理財——本身可能都是切實存在的問題。

然而,它們只是導致爭吵的表面問題。

金錢於每個人而言,都有著各種不同的巨大象徵意義。

這些爭吵背後,常常隱藏著自我價值、價值觀或安全感方面的問題。

這些問題之所以會產生,可能是因為渴望獲得欣賞或社會認可的心態,或是因為一些慾望(如攀比)沒有得到滿足。

我們都想被愛,但我們很容易誤把有沒有錢和愛不愛混為一談。

進化生物學和神經科學也表明,自古以來,我們的大腦就會把是否擁有足夠資源和生存狀況聯繫在一起,因此,缺錢造成的危機感會引發我們原始的恐懼,進而導致爭吵。

4. 有話不說

你一個人走開,生起悶氣,沉默不語,心生怨恨。

總之,現在到了冷戰環節。

你想傳達給他/她的信息是「他/她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但情況不太可能如你所願。

這樣做什麼都解決不了,你們的關係也永遠無法深化。

親密關係中這種悄無聲息的衝突很可能是致命的。

你不用提高音調,甚至不用開口,就可以讓對方知道你的敵意。

事實上,隱形的惡意常常體現在沉默中,而你很容易裝作分歧並不存在。

還有一些對抗行為,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甚至看似友好,實質上卻是種消極的攻擊行為,逐漸侵蝕著你們的關係。

找到交流的重點,直面你們表達出的不安和憤怒的真實情緒,開誠布公地把壓抑的矛盾說清楚,這些才是關鍵。

有些伴侶欠缺社交情商。

通過培養表達感受的能力,消除那些沒出口的敵意,更真誠地與對方交流,他們才能在理解對方、親密相處和自我滿足中得以成長。

5. 欲求不滿

此類爭吵包括「你總是不在狀態」「你怎麼總是想要」「你只是在裝模作樣」或是「你覺得我沒吸引力了」。

這些爭吵不僅是關於性行為的,你們還可以從中挖掘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幫助你們通過各種方式提升性生活質量,從而增進伴侶關係和性生活滿意度。

直面性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可以有效避免矛盾,防止雙方自信心受挫。

我們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的實質通常是發展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對性生活的需求往往是次要的。

雖然性能力在我們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我們總有些更初級且優先於性的需求,即想要得到肯定、關注、理解和關懷。

如果雙方都渴望陷入其中,那麼親密程度就會加深,彼此的交流也會變得比每周性生活次數更重要。

一旦伴侶進行有效的爭吵,而不是把注意力全集中在爭吵本身或輸贏上,性生活的頻率自然會提高。

6. 如果你真的愛我

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戒菸,會早點回家,就算我沒告訴你也該知道要給我買什麼,會少看電視,少玩電腦遊戲,不買那麼多鞋,穿得更體面。

親密關係中的這種爭吵還衍生出無數種形式,比如「如果你真的愛我,就該在你媽訓我的時候站在我這邊」,或是「如果你真的愛我,就不會那樣對我說話」。

在這種對話中,與其對某些迷思深信不疑,覺得戀愛中的人都該會讀心術,無條件地服從對方意願,倒不如把關注點放在理解自己或對方為什麼會打出「如果你真的愛我」牌上。

這類爭吵——比如愛對你們雙方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以及愛的責任是什麼——都會讓你獲得更深的見解。

可能你們對此有著不同的觀點,但直面這些不同觀點,有助於你們克服情感中的關鍵障礙,進而提升你們的關係。

7. 我受不了你

「我受不了你嘮叨個沒完。

」「你為什麼那麼對服務員啊?」「我們又不是在鄉下,別吧唧嘴,太難聽了。

」突然間,另一半咀嚼、走路、吃東西或說話的方式變得讓你無法忍受。

簡單的生活習慣都會讓你抓狂,甚至起雞皮疙瘩。

過去喜歡的事開始讓你感到心煩,「如果他繼續這樣,我就要尖叫了」「每次她用這種語氣說話,就像指甲在黑板上劃一樣」。

幾乎任何事都能激怒你,或讓你開始心煩。

看看這些「看到你就煩」式的爭吵,你可能會找到很多沒能表達出來的東西,以前它們被掃到了地毯下面,而現在你被它們絆倒了。

大聲笑、掰指節的聲音、某種面部表情或是曾經你覺得可愛的緊張模樣,如今都讓你感到痛苦。

確實有些事正困擾著你,但並不是你想的那些。

你需要認識到更深層次的問題,這樣你才能使你們的關係朝更好的方向前進。

8. 你愛……勝過愛我

這類爭端的主題通常是「你愛手機、運動、購物、社交網絡、工作、孩子……勝過愛我」。

一般來講,這樣的言論的表現方式常有:直截了當地「指控」或發牢騷,比如「看在老天的份兒上,別再一直玩你那破手機了」;看似發嗲,實則抱怨,比如「你打高爾夫的時間比陪我還久」;不容辯駁的命令,比如「別再妨礙我了」;不間斷的嘮叨,比如「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總不在我身邊」。

不管爭吵的內容如何,通常都可以看作對其中一方「更關心某件事物」的批判。

而這些細微的抱怨,無疑會破壞二人的關係。

這類看似吃醋的質問的動機沒錯,是表達出了錯。

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矛盾,坦率地討論問題才有助於一段健康關係的發展。

不管你們之間情感的缺失是來自對購物或看電視等嗜好的沉迷、因為恐懼親密關係而疏遠對方、因為害怕衝突而迴避問題,還是為了掩蓋內心的沮喪,你們若能直面這些問題,就可以改善彼此的生活質量並加深感情。

9. 原生家庭矛盾

某次,朱迪斯受邀參加《奧普拉·溫弗瑞秀》,然而此次參演嘉賓表現得極其糟糕,讓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嘴都束手無策並連連搖頭,建議朱迪斯提前錄製並儘快結束這場災難。

那期節目的主題是家庭爭端,奧普拉直言:「還是你來搞定他們吧!」

伴侶雙方家庭的矛盾體現在諸多方面,包括對方親屬惱人的行為(「你媽媽快把我逼瘋了!」),其他親屬插手伴侶二人的相處(「你爸爸要是再多插一句嘴,我就……」),還有在一方受另一方親屬不公正對待時,另一方沒能阻止(「你媽媽那麼對我,你卻什麼都做不了!」)。

兩個家庭間的爭端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伴侶間以往的忠誠不再,戰線築起。

參透潛藏在這些家族表層事務之下的矛盾,可以幫你有效改善並促進與伴侶及其親屬的相處情況。

你如果能妥善地處理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會在此期間完善自我,逐漸建立伴侶間的信任並加深彼此的牽絆和愛意。

心理學家認為這個過程有助於個體人格的完善,你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培養自己獨立的人格。

10. 我早告訴過你

這類矛盾有其套路可循。

一方會用「我早告訴過你」句式展開嘲諷,然而對事實沒有任何益處。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沒有人喜歡被人以嘲笑的口吻翻舊帳。

這類爭吵會讓伴侶變得疏遠,但如果你們提升看問題的高度,它們也可以成為你們深入了解對方的橋樑,進而改善親密關係。

如果每次都迴避這種「我早告訴過你」型爭吵,你將無法得知你們關係中的穩固和脆弱之處。

在這類衝突中,你可能會陷入無止境的、上下起伏的權力與地位之爭,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稱之為「自卑與自負情緒的複合體」。

當你潛心觀察這些爭吵時,不難發現,源自你內心的自卑與自負已經開始影響你與伴侶的關係。

在之後的相處中,你那些固化的思考模式和狹隘的感知,甚至是行為模式都可以得到轉變,從而構建更為穩固的親密關係。

11. 你總是/你從不

我們總會在爭吵時使用一些極端的字眼:你「總是」這麼做,「從不」那麼做。

事實上,在正常的人類行為中,很少存在「總是」和「從不」的情況。

這樣的無理指責無疑會激起對方的牴觸和反擊情緒。

此類爭吵的根源常常是一方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感到失望無助,繼而極端地對伴侶的行為蓋棺定論。

「總是」「從不」這些字眼被稱為「情態操作詞」,它們對事實的可能性進行了限制,結果往往是給自己畫地為牢,或者成為自我實現預言,從而限制了例外情況和變化的發生。

當我們在爭吵中使用了「總是」「從不」這些字眼,爭吵將很容易惡化成「推卸責任」中的情形:「我沒有」和「你不也一樣嗎」。

此類爭吵很可能變成自我實現預言,因為你並不相信自己的需求能得到滿足。

這些爭吵往往還源於頻繁體會到的各種消極經歷,如試圖傳達不安的情緒卻感到對方不關心你、未能得到解決方案,或是暗中堆積的負面情緒徹底爆發,從而將對方的行為全盤否定。

12. 你騙了我

一方的隱瞞、撒謊和不守承諾等欺騙行為,常常會令另一方痛苦,甚至導致激烈爭吵。

人們發現自己受到欺騙時,會非常憤怒,而爭吵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

為什麼不告訴我:你老闆正在考慮給你升職;你從我們的帳戶里取了錢,把債券變現,還抵押了房子;你找了份需要我們搬家的工作;你在網上跟人調情;你跟前女友(前男友)吃飯了;其實你一點兒都不喜歡我做的肉餅……

你對我撒謊了:你說你在參加工作相關培訓,但喬說在高爾夫球賽上看到你了;你告訴我要工作到很晚,但其實是出去跟別的女人喝酒了。

承諾沒有兌現:你明明答應過我,要修一個新廚房;你明明向我保證過我們不會再搬家了;你發誓過不會再跟你那些朋友整晚鬼混的;你答應過我,在……前會先跟我商量;你說過要節食的;你向我保證過,不會一聲不響地從那個帳戶里取錢的。

我們的目標是理解承諾、秘密或謊言的本質,並深入探究欺騙行為產生的原因。

問題不在於某個具體的謊言如何,我們尋求的答案也不是敷衍了事的回答,甚至不是發自內心的懺悔,哪怕是「我以後絕不會這樣了」。

爭吵的焦點應該落在信任上:為什麼一方感到無法信任對方,以及這對伴侶應該怎麼做才能重建對彼此的信任。

要發掘出欺騙行為背後隱藏的不安、不信任和恐懼感,這可能會令人感到痛苦,但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伴侶之間的關係,這樣做都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和治癒作用。

13. 你跟你媽/爸一個樣

這類常見的爭吵往往會戳到你的痛處,尤其是當你長久以來一直害怕成為父母那樣的人時,你的伴侶卻抓住這點不放,因此這些話也屬於爭吵的範疇。

如果爭吵的內容只集中在誰對誰錯上,或是陷入對你是否真的很像你父母的討論,這種爭吵對你們的關係毫無益處。

而如果你們爭吵的焦點在於你表現出的某種具體行為或態度與你的父母很像,那麼你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讓矛盾變得更具內涵、更有意義。

實際上,也許你在擔心你們的關係會變得像你父母那樣,也許你知道自己表現出了一種與父母相似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可能會破壞你們的關係,也許你其實在試圖向伴侶傳達一個更深刻的信息,想告訴對方,你的生命中缺失了什麼東西。

你可以把這種關於父母的爭吵當作一個非常有效的濾鏡,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過往,看看它是如何影響你如今的親密關係的——你的成長過程以及與父母的關係如何影響了你個人和與伴侶的關係,以及你能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能讓你更深入理解現狀的問題包括:對你而言,像父母有什麼不好嗎?它喚起了你的什麼感覺?這種情況下,你想要什麼?你希望的行為方式和結果是什麼樣的?你將面對自己痛苦和憤怒的根源,並如釋重負地看待和關愛你的伴侶。

你會全心愛這個人本身,而非將其當作你父母或是你自己過往的投射(projection)。

14. 你變了/你不會改的

「你變了。

」「你為什麼不能像以前那樣呢?」「你以前從不會這樣的。

」「我們以前出去的時候,你都是假裝的嗎?」「你不會改的。

」「為什麼你就不能提前想想呢?」「你就是不想做出改變。

」「你只要想改,是可以改的。

」一旦人們把改變與否視作愛情的試金石,這類爭吵就會變得尤為激烈。

無論如何,你都覺得受到了背叛。

如果你不願對此展開爭吵,那麼這種背叛的感覺將會揮之不去,繼而毒害你們的關係。

唯有積極面對,以負責任的態度對這類分歧進行協商,才能行之有效地予以解決。

否則,它們可能會變成類似「你說過你會改的」「我沒說」「你不也一樣」的消極循環。

也有可能演變為持續不斷的哀怨:「你為什麼就不能愛我真實的樣子呢?」或是固執地說「要改你改,我好著呢,才不想改」,或是「我就是這樣的,你得接受」。

改變著實不易,但對維繫良好關係而言至關重要。

15. 你讓我覺得丟臉

尷尬有很多種形式。

有「真是的,你竟然到處跟人說醫生讓我減掉25磅。

我不要面子的嗎?」也有「你憑什麼覺得我們的性生活怎樣需要讓別人知道?你知道我有多注重隱私的。

丟死人了。

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總是會讓伴侶陷入尷尬境地。

他們的所言所行會使伴侶感到難堪。

如果一味忽視這些羞恥或尷尬的時刻,讓它們持續下去,而不去解決根本性的問題,那麼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你可以換個思路,真誠地問一問自己為什麼會覺得尷尬,而對方又為什麼會做出這些讓你難堪的行為,如此便能有所領悟,並產生同理心。

好好梳理一下這類爭吵,你們會發現它們涉及彼此的價值觀、社會習俗、潛移默化的家庭規則和理念等重要因素。

此類爭端還可能會暴露出某些妨礙你獲得成功或讓你感到不滿足的盲點。

與其煞費苦心地控制對方的言行,還不如從對方身上學到更多東西,小到理解伴侶的敏感之處,大到願意像對方那樣「打破規則」,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哪怕這麼做對雙方而言都是痛苦的。

《如何正確吵架》,[美]朱迪斯·萊特、鮑勃·萊特著,鍾辰麗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9年3月。

本期實習編輯 常琛

推薦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戀愛必備 | 情侶吵架指南!

「世界上沒有不吵架的情侶。」這話無人反駁,但是,我們仍然會覺得吵架是一件壞事。不過,有人卻不這麼認為,並為此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如何正確吵架》。

吵架一時爽,愛情兩行淚

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如何正確吵架》。這本書是由美國著名婚姻與生活方式教練朱迪斯·萊特和美國著名教育家鮑勃·萊特所寫。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建議可能是:不要吵架。但作者在對大量伴侶做研究...

選擇伴侶,你必須避免以下這10個錯誤

這個世界上還有比一段新戀情帶來的「致命吸引力」更棒的東西麼?當荷爾蒙掌控了你,你一頭栽入那個充滿美好和希望的夢幻世界,迫不及待地投入和付出,甚至做出一生的承諾。幾個月後,你逐漸從夢中醒來。很多人...

兩性相處的秘密:挽救了99%的婚姻!

點擊標題下「青音」可快速關注來源 | 心靈麵包(ID:xlmianbao)本文已獲轉載授權。習慣性埋怨伴侶或是甜蜜過一生的人,你希望你們成為哪一個?在兩性關係或是婚姻當中,確實存在著相處的秘密,...

男女吵架,千萬不能做的6件事!

絕大多數夫妻情侶架時都會做一些傻事,氣頭上說出做出一些連自己都後悔的事情,女人當與老公發生吵架時,通常會用一些「法寶」和「絕招」,卻不知這些行為手段不但於事無補,還對雙方的關係有百害而無一利,即...

我們為什麼喜歡改造親密伴侶?

我所重點關注的女性,從70後到80後居多,無論單身還是已經有了穩定的親密關係,她們普遍都有兩樣重要的人生課題去完成:與父母的關係的修復與自己的關係的修復而年紀越長越遲進入婚姻的,往往是這兩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