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大俠波伏娃與薩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薩特

1964 年,瑞典學院決議頒發薩特諾貝爾文學獎,可大俠薩特大手硬邦邦一揮:「我拒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

拒了世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

其實,做人如薩特般精明,當然知道拒絕領獎比領取此獎更能引起世人的關注,更有轟動效應。

JEAN-PAUL SARTRE(1905-1980)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到底是什麼,還要從18世紀的哲學講起。

那時候哲學為了和神學作鬥爭,為了否定神性承認人性,所有的理念都強調「本質先於存在」,人的本質先於人的存在。

到了薩特這裡,他開始和傳統的哲學決裂:他主張「存在先於本質」,人的存在先於人的本質!



薩特的「存在先於本質」的命題,直接表明了人與工具、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界的不同。

作為主體的人卻應追求自由,不斷選擇,我們在自由選擇時又應該承擔責任,自由和責任緊密聯繫在一起。



在薩特看來「他人就是地獄」,這句來自劇作《禁閉》里的名言曾一度讓薩特置身於口水戰的中心。

在薩特看來,如果現實中你和他人關係惡化,那他人就是你的地獄;如果你太依賴他人對你的判斷,那他人就是你的地獄;如果你不能正確認識自己,那自己也是自己的地獄。

薩特打碎了一個舊世界,可荒謬的存在又無力構建一個新世界。

儘管如此,作為20 世紀人類良心的薩特卻開闢了一條通往人類自己的人的世界之路。

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波伏娃的《第二性》一書共分為兩卷:

第一卷「事實與神話」,她從經濟學、生物學、歷史學、經濟學等角度研究女性問題,向大家詳細演示了婦女今天所處地位的演變史;

第二卷「當代婦女的生活」,波伏娃分析了女人是怎麼成為弱者成為第二性的,並告訴大家:女人不是月亮!女人應該走向獨立和解放!

在歷史上,女人是人類範疇的一個概念,這個人類範疇卻是個男性範疇。

男人是普遍的第一位,女人是次要的第二位。

這種女人第二性的次要地位已經隱藏於從古至今的人性概念中。

女人成了另外一種人——「他者」。

女人成為他者正是因為男性在自我界定過程中樹立了女性的他者地位,女人要想解放就必須先打破早已內化的「他者」觀念,確立自我、樹立自我意識。

女性實現自我和獲得解放的先決條件是經濟上的獨立和自由。

在波伏娃看來,經濟自由和具體的積極的自由相聯繫,如果沒有實現經濟自由,那么女性獲得的不過是抽象的空洞的自由。

這就如同一個沒有工作靠丈夫養活的女人,憲法規定再多的自由對她也毫無實質影響。



波伏娃是唯一可以和薩特茶餘飯後平等談論存在主義的女人。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波伏娃於薩特,是過冬的衣服。

薩特與波伏娃的契約愛情


1929 年,在巴黎高等師範學習時,薩特認識了小自己兩歲的西蒙娜· 德· 波伏娃。

與世間所有正當齡的小情侶一樣,他二位也是:乾柴烈火一拍即合山盟海誓私定終身;可與世間所有正當齡的小情侶又不一樣,他倆的山盟海誓驚世駭俗:

「我們之間永不說謊永遠摯愛對方,但我們永不結婚永不干涉對方同其他人的其他愛情!」

從此後,沒領證的薩特和波伏娃開始非法同居,他倆同居了50年,契約愛情了一輩子。

薩特和波伏娃之間的契約愛情是精神高度契合之愛!


作為晚輩,我敬稱波伏娃和薩特一聲「雌雄大俠」,他倆曾經手挽手,肩並肩,在戰後思想萎靡沒落的文學界、哲學界殺出了一條存在主義的血路,成為很多人的思想領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輸薩特的存在主義女哲學家——波伏娃!

波伏娃,全名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國哲學家,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之一,薩特的戀人,她的代表作《第二性》奠定了她作為女性主義思想的地位。但是在西方哲學界,她作為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身份,長期沒有得到肯...

鄭克魯:每個人都能讀懂波伏娃

作者:徐晗溪1月9日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誕辰。她是著名的存在主義女作家,1908年,波伏娃誕生於法國巴黎,從巴黎高師哲學系畢業之後,她便走上一條與哲學相伴一生的傳奇之路。她是存在主義大師薩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