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擔心會失去你的人,為什麼最後會先離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卡達克斯(Cadaqués)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布拉瓦海岸(Costa Brava)的一座濱海小城,是許多歐洲遊客在炎熱酷暑時蜂擁而至的度假勝地。

但是,在春秋兩個季節,這裡的居民都生活在對一種狂暴的海風的恐懼中,當地人稱之為「山魔」。

南美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其小說中有一篇關於「山魔」的細緻描述。

有一位年輕的小伙子從對山魔的恐慌中逃離出來之後,下定決心此生永遠不再回去。

他確信,只要再回到那裡,等待他的一定是死亡。

可是一群叛逆的瑞典人,在盛夏過後,強行拉著這位小伙子前往卡達克斯。

幾天後,作者得知了那位不幸的年輕小伙的命運。

「因為極其害怕即將開始的故地重遊,他趁那些瘋狂的瑞典人不注意,從行進的車上縱身跳入了萬丈深淵,試圖逃避那無法逃避的死亡」。

這篇短小的故事出自馬爾克斯的短篇小說集《夢中的歡快葬禮和十二個異鄉故事》。

初讀這個故事,我很驚訝於這位小伙子最終的選擇,也深度懷疑山魔的魔力,感覺這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家特有的誇張手法。

直到我在知乎上看到了問題:「天天擔心害怕失去你的人,為什麼最後會先離開?」

我恍然大悟。

這並不是什麼虛構和誇張,這是全人類面對恐懼和未知時的共同命運。

面對恐懼與未知,選擇迴避與逃離,是寫進人類基因里的行為模式

而「害怕失去」是很難調節的情緒感受,它會不斷強化人們對於「失去」可能帶來的極端糟糕處境的想像。

永遠不要低估恐懼時,人們的想像力。

離開一定是痛苦的,但是離開前的恐懼和未知,以及由此而來的對於彼此關係的想像,一定比離開本身更難以承受。

害怕分開的人選擇主動分開,害怕結束的人選擇主動結束,都是源於人們對分開和結束的糟糕處境的想像。

這種頭腦中的虛構並非憑空產生,它來自於人們對關係的經驗。

感知過「被拋棄」的人,頭腦里會自動生存「被拋棄」的故事原型,每當相處中出現裂痕或分歧,他們會自動把「被拋棄」的故事再次創造出來,一遍遍恐嚇自己,讓這段難以割捨的戀情變成了又一次「被拋棄」劇本的預演。

面對這樣的伴侶,需要的是看到並安撫他們內心裡深藏的恐懼和不安,而那份不安的來源也一定是隱秘的。

強硬地拉扯他們去卡達克斯看海,告訴他們山魔並不致命,並不能讓他們消除恐懼。

他們需要的是能夠一份堅持陪伴的、不離不棄的矯正性情感體驗。

以上。

KnowYourself,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天天擔心失去你,害怕你離開,最後卻先離開了你……」這樣的描述,聽起來非常貼近一個恐懼型依戀者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

我們曾經提到,不同的依戀類型決定了我們在愛情中的表現,很多知友給我們留言說「不同的依戀類型到底有哪些不同的表現」,或者是,「我好像是你說的恐懼型的依戀模式,我該怎麼辦呢?」 在題主這裡,我們重點聊一聊,不同的依戀類型在迴避與焦慮維度上有什麼表現?為什麼恐懼型的戀人會「擔心失去,又想要離開」呢?我們該怎麼辦?

什麼是恐懼型依戀者?

人們在幼年時,在與父母互動中會形成一種情感上、心理上聯結的固定模式,而這種模式也會在我們成年之後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的互動,它也被稱為「依戀」模式(attachment)(Djossa, 2013)。

擁有不同成長經歷的人可能發展出不同的依戀模式。

心理學家 Kim 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的基礎上,根據人們在關係中程度「焦慮」和「迴避」程度,將成人的依戀模式進行分類。

其中,焦慮程度高(即高焦慮)的人總是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或不重視自己,而低焦慮的人則不會有這樣的擔心;而高迴避的人容易對彼此間的親密感到不適,而低迴避的人,則樂於親近他人。

根據以上標準,人們的依戀類型被分為:安全型、痴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Secure,Preoccupied, Dismissive, and Fearful)。

而這四類人在迴避與焦慮雙維度上具體表現為:

  • 安全型(低焦慮、低迴避):既不擔心被拋棄,也樂於親密,與伴侶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
  • 痴迷型(高焦慮、低迴避):總是很擔心被拋棄、渴望親密,十分依賴伴侶
  • 疏離型(低焦慮、高迴避):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對親密感到不適,追求獨立
  • 恐懼型(高焦慮、高迴避):擔心被拋棄,但又對親密感到不適,既想要依賴又希望獨立

對痴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的人而言,親密關係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們感到不安,這也就不奇怪,這三類依戀模式都被學者們認為是「非安全型」的。

那麼恐懼型依戀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

* 恐懼型依戀者:想愛又怕受傷

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前:

  • 恐懼型依戀的人往往顯得很猶豫。

    他們既渴望親密關係,又十分害怕在關係中受困、受傷。

    他們總是會預想許多自己被拋棄、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時候這種對被傷害的恐懼甚至會讓他們寧願長久孤獨也不願進入一段感情(Shorey, 2015)。

  • 他們的猶豫有時還會表現為對親密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永遠在等待「對的人」,認為只要等到這樣的人,自己就會不害怕被拋棄也甘心相互依賴(實際上,即使真的有合適的人出現,他們也不會真的不怕且甘心的)(Alee, 2011)。

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後:

  • 當伴侶不在身邊時,恐懼型依戀者會感到不安,但當伴侶回到自己身邊時,又會感到厭煩。

    他們自己總是在親密與疏遠之間掙扎徘徊,也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戲劇化關係之中。

  • 他們也總是試圖壓抑和隱藏自己的真是感受和想法,害怕在伴侶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依賴的一面。

在親密關係出現衝突時:

  • 比起直接與伴侶爭執,他們更「擅長」被動型攻擊(點擊了解更多),以隱晦、間接的方式來表達不滿,如出現爭執時,他們會疏遠對方。

  • 他們也常常是「愛的逃兵」,總想做那個先放手的人。

    當他們覺得自己總是反覆陷入被拋棄的不安之中時,他們不僅會疏遠對方,還可能會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避免陷入對方的操控,而採取更為極端方式——主動分手(Williams, 2016)。

不難看出,恐懼型依戀者,就是一群想愛又怕受傷害的人,親密關係讓他們感到矛盾。

他們既會因為擔心失去而想要親近,又會因為害怕親密而想要逃避。

這種對於親密既渴望又恐懼的心態,就很容易讓他們在一段關係中表現得「若即若離」。

而另兩種「非安全型依戀」,即痴迷型與疏離型,在某種程度上都要比恐懼型來的「自洽」,痴迷型的人想愛就用力愛,疏離型的人想逃也沒猶豫,唯獨恐懼型的人,既想愛又想逃,因而,他們也被認為是最容易將自己陷入無序和混亂(disorganized)的人(Catlett, 2015)。

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恐懼型依戀者?

像有的答主提到的那樣,若父母在孩子年幼時能夠一以貫之地、並及時有效地回應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在成年之後會更少對親密關係感到焦慮,也不排斥與人保持親密,即更可能成為「安全型依戀」的人。

然而,兒時未能得到父母及時有效的回應的孩子,在成年之後就可能成為非安全型依戀中某一種類型的人。

在這些人當中,能偶爾得到父母對自己需求的回應的人,會逐漸發展為「痴迷型依戀」的人。

父母時而滿足他們的需求,時而又對他們的需求熟視無睹,那麼,他們便會對父母是否還在身邊,什麼時候會回應自己的需求感到焦慮,十分渴望父母能時時刻刻滿足自己的需求、親近自己,也害怕被拋棄、被忽視(Levine & Heller, 2012)。

而那些始終都得不到父母的回應,總是被忽視和冷落的人,就會發展出害怕與人親近、迴避親密的特點。

但,這其中為什麼有些人成為了恐懼型(高迴避、高焦慮),而另一些人成為了疏離型(高迴避、低焦慮)呢?

這可能與不同的人對「被忽視的經歷」的解讀的不同,以及他們內在防禦機制的不同有關(Fraley & Shaver, 1997; Willkie, 2001)。

學者們認為,恐懼型的人會將兒時被忽視的經歷以「羞恥」的感受記憶下來——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好好對待,才會被忽視的。

在成年之後,他們總是試圖在關係中不斷壓抑這種羞恥感。

而我們也曾強調過,這種最具破壞性的人類情感,不僅不容易被我們承認和壓抑,它的出現還會使我們對其他所有情緒的表達都遭到抑制。

這就是為什麼,恐懼型的人總是擔心被伴侶拋棄、被拒絕(認為自己不夠好),卻在感到這種焦慮和不安的時候,不是直接表達而是變得疏遠和冷漠(其他情緒的表達因為羞恥感的存在而被抑制)。

最後,面對恐懼型依戀,我們應該怎麼辦?

「恐懼型依戀」是可以被改變的嗎?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找到一個安全型的伴侶」或「找到一個足夠好的心理諮詢師」之外,這裡將提供一些其他有幫助的思路。

如果你是恐懼型依戀的人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去經歷所導致的「羞恥感」是影響恐懼型依戀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做出改變時,如何應對羞恥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

一方面,你可以通過改變對過去的敘述來改變自己對過去的看法,減少自己所感受到的羞恥。

比如,你可以回顧兒時的經歷(可以是文字記錄也可以在腦海中回憶),試著不去將父母忽視和冷漠看作是自己的錯,找到並賦予這段經歷其他可能的原因——可能是當時家庭條件不允許等等(Djossa, 2013)。

另一方面,你可以試著去釋放和表達那些被羞恥感所壓抑的情緒。

比如,當對方不接自己電話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著先對自己說出當下的感受——「ta 沒接我電話,這讓我感到很擔心 / 害怕」,而不是急忙壓抑感受而疏遠對方(Shorey, 2015)。

如果你的伴侶是恐懼型依戀的人

你需要確定 ta 和你的依戀類型,你可以通過 KY 的依戀測試(來評論區領取連結哦)來幫助你了解這一點。

接下來,你需要判斷自己是否願意承擔起維護一段穩定關係的責任(注意這裡並不是讓你為對方的改變負責,而是為你們的關係負責),尤其當你對彼此的關係有很多關於「親密」的期待,而這 ta 而言是十分困難的(但不代表 ta 不會與你親密),你是否還願意留下?

最後,當你選擇留下,你需要意識到,當 ta 變得冷漠時,ta 是在試圖表達自己的焦慮、不安,即便他們可能否認,但請不要報復性地疏遠 ta,也不要逼迫 ta 親近,要給予 ta 空間,讓 ta 能夠學會相信會有一個人持續地、支持性地存在於 ta 的關係中(Shorey, 2015)。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

恐懼型依戀者或者其他非安全依戀者,當然也同樣值得被愛。

但同時,每個人也都不是其他人的拯救,你不要在關係中懷著「救別人」的心愿。

愛首先是一種接受,你接受 ta 此刻的狀態,對 ta 來說起到的幫助,要比「我一定要讓你變好」更大。

願刺蝟一樣的恐懼型依戀者們,都能在自愛和被愛里,學會坦然地愛他人以及被他人所愛;都能明白,人與人的靠近不可能完全無痛,但關係、他人都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極端地善變而危險。

最後,只要一段關係中的兩個人,都有很強的意願,為關係的發展調整自身,一切就都還有希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是什麼決定了你在感情中的表現?

是什麼決定了你在感情中的表現?文:knowyourself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總是容易感到不安、焦慮,渴望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些人卻恐懼與伴侶過度親密,希望凡事都能獨自解決;還有一...

好好一個人,為啥談了戀愛就變了?

編者按:好好一個人,為啥談了戀愛就變了呢?在愛情里,有人高冷寡淡,有人依賴黏人…依戀類型一旦不符,感情很可能會無疾而終。知己主義(微信公眾號 zhijizy)出品作者: BeritBrogaar...

獨自與滾犢子:為什麼你不能離我遠一點!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單身狗?他們總是說:「我並不需要戀愛。」「這世上多得是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談戀愛會耽誤我干正事的。」「男人永遠不會做出承諾/女人會給你設很多陷阱。」就算他們脫單了,也會常常向...

教你如何認識自己在戀愛中的類型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中,五個女子性格以及其各自的戀情都各不相同,不知道哪位女子的愛情故事更接近生活中的你呢?是像曲筱綃一樣熱情似火,還是像安迪一樣對親密關係有所排斥呢?我們不禁想問,究...

你這麼優秀又獨立,還要另一半幹什麼?

Part.1前些天和一個朋友聊天, 我問她:「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比較難收穫一段美好的愛情或者說建立一段健康而穩定的親密關係?」她沉思了許久,用無比真誠的眼神看著我,「過分獨立的人。」她說起了朋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