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蕭條時代的愛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走過疫情這段日子,有人分手、離婚,有人卻是給前任發去了複合的信息。

向左右,向右走,本質上沒對錯,只是這段時間裡,很多人感覺自己必須要做出決定,哪怕匆匆忙忙,也要邁開從0到1的步子。

Photo by @hello_dongwon

在《衛報》上,讀到一個19歲的學生寫的故事。

她用了一個很微妙的標題:「我們的關係必須迅速成熟」

她和伴侶是同學,去年入學時相識,今年二月才正式交往。

她本來想悠悠晃晃地愛著,電影很好看,天氣很暖和,他們還擁有大把奢侈的時光。

然而,病毒來了,男友要求她和自己一起回家,和他的家人住在一起。

「我們剛剛交往了幾周,我們的關係必須迅速成熟。

一個人做飯,另一個人洗碗。

我們要整理房間,要去採購。

我們對未來的想像不再是一個浪漫的謎,這反而讓我們感到安心。

photo by @tschnorpfeil X


一段親密關係開始了,要衷心祝福,但也知道,未來肯定會有風雨。

這大概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也最讓人困惑的關係。

它最終通往的,是我們怎樣認識自我、想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


寫親密關係的書很多,不乏一些名作,但埃絲特·佩瑞爾的兩本書仍然是特別的。

它們是:《親密陷阱:愛、慾望與平衡藝術》和《危險關係:愛、背叛與修復之路》。

因為她是一位資深的心理諮詢師,在紐約擁有一家自己的婚戀診所,每天接待那些在情感沼澤中困頓跋涉的男女。

很多人向她傾訴了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向別人坦露的秘密,希望她能給自己提供從風暴中心走出的方案。


她在TED有個演講《維繫長期伴侶關係的奧秘》,點擊量數千萬:

「為什麼婚後很快沒了激情?」

「伴侶性冷淡怎麼辦?」

「為什麼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對彼此沒有慾望了?」

「出軌/被出軌後,要分手嗎?」

「愛和性,哪個更重要?」

「為什麼婚姻美滿兒女雙全,我卻仍感到孤獨?」

……

這是諮詢者經常向佩瑞爾提出的問題。

《親密陷阱》試圖來回答它們,並且以根本的方式挑戰我們對於愛、婚姻和性的看法。


快感時代,我們更自由,也更焦慮

「人們現在對愛的期待超越了情感上的悲憫和友誼的寄託,希望愛成為解決孤獨的靈丹妙藥。

我們期待愛人成為抗衡現代生活波折的堡壘……過去眾多社會網絡提供的安全感和情感關係,人們現在希望在愛人一個人身上找到。

愛情已經變得不堪重負

雖然愛情減輕了我們的孤獨感,但也加劇了我們對愛人的依賴。

它本質上是脆弱的。

我們傾向於通過加強控制來減輕焦慮……然而,有些人過度抵禦愛情的不確定性,結果讓愛情變得單調乏味。


引入未知感

「長期的伴侶關係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傾向於可預見性,減少不可預知的事物。

但是,情慾的繁盛依賴於不可知。

慾望和習慣、重複是互斥的。

「如果我們要長久地保持對一個人的渴望,我們必須能夠把未知感引入熟悉的空間。

正如法國作家普魯斯特所言:『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尋找新天地,而在於擁有新眼光。


放棄安全感的假象


「愛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因此,我們把愛『密封儲存』起來:我們把邊框縮緊,關閉艙門,把事情確定在可控範圍內,我們用所有的努力創造更多的安全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精心編制的是無聊的生活。

「當我們抗拒控制的衝動,當我們自己保持開放的狀態,我們就留住了發現的可能性。

情慾留駐在不安和迷戀之間的曖昧空間。

太親密,卻疏遠

慾望的減退是親密感無意中帶來的後果……理智、理解、同情、友愛有助於一段親密而融洽的感情,但性喚起的往往是不理智的強迫觀念,而不是深思熟慮的判斷。

性會產生自私的慾望,而不是利他主義的想法……慾望只沿著它自己的軌跡運行。

「伴侶之間需要達成這樣的共識:無論我們多親密,每個人都要保持充分的獨立……愛讓我想知道你的一切,慾望卻需要神秘。

愛要縮短我和你之間的距離,而慾望的迸發需要距離。


為什麼男性不願意敞開心扉?

強調『親密談話』已經演變成一種女性的偏見。

這一次,男人處於劣勢地位
……許多男性既有著理性的自我控制,又在感情生活中『刀槍不入』……在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的情況下,身體成為一種重要的語言,成為他們表達親密情感的渠道。

但是,女性——「親密談話的愛好者」,「往往很難辨識其他表達親密的語言,因此,當她們的愛人不願吐露心聲時,她們會產生被欺騙的感覺。

『你為什麼不跟我說話?』『你什麼事都不告訴我,你是不相信我嗎?』
在這種情況下,壓力始終在不願談話的一方。

孩子是父母性愛的終結者嗎?

「孩子的出生使得父母的情慾維繫出現困難……在許多父母看來,擁有兩人的性愛秘密花園會讓他們感到強烈的內疚、焦慮,或者不同程度的尷尬……但是我們在保護誰?當孩子看到照顧他們的父母自由地表達他們的感情(謹慎地,在適當的範圍之內),孩子會更容易帶著尊重、責任、好奇心來看待性愛。

而如果父母拒絕性生活、壓抑慾望,或者乾脆放棄性愛,孩子會完整地繼承我們的禁忌,形成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


一夫一妻的內在矛盾

當下,離婚率,婚外情發生的機率居高不下,但大多數人「依然固執地相信,最嚴格的一夫一妻制是最完美的、最安全的,在這件事上,不允許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隱藏在我們占有欲中的不安全感,在人們日益孤立的現代生活中被放大了。

對失去和被拋棄的恐懼讓我們緊緊抓住忠誠這
一點……」

一夫一妻也是浪漫幻想的核心:「我是被選擇的那個,其他人都不可以。

當愛人拒絕其他人的時候,這證明了我的獨特性。

當你的心思不在我這裡的時候,我的重要性不復存在。

但維繫忠誠的禁令,「為夫妻雙方都帶來了太多的焦慮,讓每個人都活得更累,往往也會更加虛偽。

為什麼婚外情頻繁發生?佩瑞爾說,因為婚外情的風險、不穩定,這些都會讓人興奮,「人們用婚外情構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越是困難,越是讓人興奮,「不懈的熱情一再證實了兩人對彼此的重要性。

佩瑞爾說,所有的愛情都會受到第三者關係的威脅。

這個問題普遍而重要,因此她又寫了一本《危險關係》,試圖搞明白當出軌、背叛、劈腿、婚外情(或者隨便你叫它什麼)發生時,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偏偏是他?」

「為什麼是現在?」

「對於他的真愛,我只是備胎?」

「說,還是不說?」

「我們的關係值得妥協嗎?」

「出軌是妥妥的壞事嗎?」

……

在探討這些話題時,埃絲特·佩瑞爾小心翼翼,知道自己所冒的風險,但她也足夠誠實。

無數人會直截了當地問她:那麼,你到底是贊成婚外情還是反對婚外情?——人們總是想要一個非黑即白的答案。

但是不管贊成還是反對,都還是一種對立的思維。

而埃絲特·佩瑞爾總是(狡猾地)回答:既贊成又反對。

她說,愛情糾纏不清,出軌更是如此。

但它也是人類心靈的一扇窗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更多。

電影《不忠》


在佩瑞爾看來,出軌包括以下三個構成要素中的一個或多個:隱秘、性魔法和情感投入:

1,隱秘(Secrecy)是出軌的首要構成要素。

隱秘強化了慾望。

對下一次約會的不確定,確保了我們期待時的興奮。

而秘密的強大特性之一,是它可以通往自主權和控制權。

2,「性魔法」(Sexual alchemy),是因為出軌不局限於狹隘的性行為。

許多外遇與其說與性有關,不如說與慾望有關:渴望感到被渴望,渴望感到特別,渴望被看見和關心,渴望被注意……這些慾望比行動更有能量。

3,情感投入:某種程度上,多數婚外情都帶有情感成分。

在佩瑞爾的心理諮詢中,處於這種狀態的人,說到出軌經歷,會談起愛、超越、覺醒、命運和天意——這些東西如此純粹以至於他們必須伸出手抓住。

因為「否認那些感覺就是對自己的背叛」。

對他們來說,「出軌」這個詞甚至是個庸俗的形容,因為這不能表達這段經歷的情感深度。



他們購買婚姻這個產品,發現少了幾個部件

佩瑞爾看到,人們在愛情和幸福上的投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由此產生的權利感正是今天出軌和離婚呈指數上升的原因。

「每天在辦公室里,我都會遇到現代婚姻觀念的消費者。

他們購買了婚姻這個產品,把它帶回家,發現裡面少了幾個部件。

於是,他們來到修理店修理它,好讓它看起來更像包裝上的的東西。

他們把對關係的渴望當作一份禮物,當浪漫理想與不浪漫的現實不一致時,他們就會感到沮喪。

「『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段婚姻不再適合我我了』『這不是我簽的那份協議』。

這是我經常聽到的感嘆。

這種說法將消費主義的價值觀——『個人利益、低成本、權利和避險』——應用到浪漫關係中。


愛不再是一個動詞,而是一個名詞

我們不再是因為不快樂而離婚,我們離婚是因為我們想要更快樂。

我們已經把即時滿足和不停變化視為自己的特權。

前幾代人被教導,生活需要犧牲。

『你不能夠總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這句話半個世紀前是有道理的,但是35歲以下的人誰會對它產生共鳴?我們頑固地拒絕挫折。

「刷屏文化以無限的可能吸引著我們,但也產生了微妙的暴政。

總是意識到擁有現成的可替代方案,帶來的是不利的比較,削弱了承諾,也阻礙我們享受當下。

「對很多人來說,愛不再是一個動詞,而是一個名詞,用來描述持續的熱情、迷戀和慾望。

夫妻關係的質量現在等同於體驗的質量……正是這些新的特權推動了當代的出軌故事。

不是我們的慾望在今天有所不同,而是我們覺得自己值得——實際上,是有義務——去追求它們。

幸福的人也出軌

越軌是人性的核心。

此外,正如我們許多人從小就記得的那樣,躲藏、偷偷摸摸、變壞、害怕被發現並僥倖逃脫都是一種刺激。

作為成年人,我們會發現這是一種強效催情劑。

所以,一些處於幸福穩定關係的人也會受到越軌行為的誘惑,而且,「出軌是一種投機——他們欺騙而不受懲罰,僅僅因為他們就是能做到。

「尋找未被探索的自我,是不忠故事中一個強有力的主題……網絡世界給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讓我們與那些早已離開我們生活的人重新建立聯繫……也從未有過如此多好奇心。

我們都有很多個自我,但在親密關係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傾向於將自我的複雜性降低到一個縮小版的自我。

恢復自我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重新找回一路上遺棄或放逐的許多碎片。

婚姻能從出軌中學到什麼?

「我們必須學會與不確定性、誘惑、吸引力和喚醒共存——包括我們自己和我們伴侶的幻想,而不是用那種『這永遠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錯誤觀念將自己隔絕。

那些能坦誠說出自己慾望的伴侶,反而更親密。

「當我們在一段關係中確證了彼此的自由時,我們就可能不再想去別處尋找。

「信任是婚姻的中心。

許多人認為,為了信任,我們需要知情……但還有另一種看待信任的方式:它是一種讓我們能夠應對不確定和脆弱的力量。

「對於穩定的伴侶來說,持續的挑戰是找到『共同越軌』的方式,而不是違背彼此的關係或協約。


上面,我們從《親密陷阱》和《危險關係》編選了一些觀點,這些都是佩瑞爾從長年、大量的婚姻諮詢案例中,去思索和獲得的。

它不僅僅實用,而且具有啟發性。

在佩瑞爾看來,這些問題是我們在進入或經營一段親密關係時應有的思考。

但遺憾的是,很多戀人和伴侶直到東窗事發時,雙方的溝通和交流都無法觸及這樣的層面。


她希望人們能夠拋棄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斷,更理性地認識自己和伴侶:

我們的伴侶不屬於我們:他們只是借用,對是否續約有選擇權。

知道我們會失去他們,並不一定會破壞承諾;相反,它要求人們積極參與,而長期的伴侶往往容易失去這種參與。

從最積極的意義來說,認識到我們所愛的人永遠難以捉摸,會讓我們從自滿中清醒過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現在出軌越來越多?

為什麼關於出軌的新聞接二連三?為什麼明明看上去很幸福的人,也出了軌?為什麼人們會認為男人出軌都是出於厭倦和對親密關係的恐懼,而女人出軌則是出於寂寞和對親密關係的渴求呢?出軌真正威脅的是什麼?它真...

伴侶出軌 誰是「受害者」?

隨全民熱追劇《歡樂頌》收官,一度令人心疼的樊勝美終於收穫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甜蜜愛情。然而,在另一個關乎愛情的世界裡,同樣是由蔣欣飾演的女主角華莎,卻不那麼幸運。

論出軌的另一面真相

出軌這個話題,是婚姻中的大忌,但現在社會中,出軌的地位之高,連婚姻到難以企及。出軌有兩種,一是不忠的行為,一是不忠的想法。隨著社會的演變,男人們像是有了出軌的特權一樣,且容易虛張聲勢,而女人提及...

出軌!是愛情的湮滅還是慾望的狂歡?

名人的出軌總是讓看客們眉飛色舞津津樂道,王寶強跟她媳婦兒的案子還沒結,又迎來了林丹的出軌門。然而又有多少人,在出與不出之間朦朧著、曖昧著,隨時準備跨出這一道門呢? 人們的常識往往認為,在一段看似...

挑戰婚外情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幸福了、快樂了。每個人都揚溢著滿面笑容,過著甜美的小日子。但是,婚外情也伴隨時代的發展進步、愈演愈烈。無論從各種公眾平台、網絡報導,還是現實生活中,舉目皆視,觸手可及。我的一位...

婚後女性出軌率高達45%,人為什麼要出軌呢?

騰訊有一項關於出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第一:男女出軌的性別比例上,女性38%,男性60%。出軌性質上,女性更多的是由於寂寞和情感傷害精神出軌,男性則喜歡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希望隨便來一發。第二:隨著婚...

小三最害怕面對的三個問題

後台有位小三留言: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從早到晚的各種秀恩愛、各種「狗糧」、各種「刷禮物」行為,而我作為最幸福的女人,也順利地過了個情人節。他為了陪我過節,甚至對家裡那位說慌。悲催的是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