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的愛情其實不是愛情,愛情應該是這樣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認為的愛情其實不是愛情,愛情應該是這樣的
不要把依戀和愛混為一談。

依戀是關於恐懼和依賴的,更多的是關於對自我的愛而不是對他人的愛。

「Yasmin Mogahed

我們遇到新朋友時的感覺很難理解。

我們與我們接觸的人有生物心理社會甚至精神反應和互動。

我們都遇到過一些人,我們只是想和他們在一起。

他們讓我們緊張(緊張),我們不能正常思考,我們感到難為情,我們只是覺得有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在向他們靠近。

我(和我之前的許多人一樣)把這種經歷等同於愛情的最初階段,甚至可能宣稱這是「一見鍾情」。

我這樣做是因為:

1、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

在多年的約會和尋找「真命天子」的過程中,我只經歷過幾次這種緊張的經歷。

所以我把這種情感反應等同於這種聯繫的質量。

2、我感覺所有的矛盾心理都從我的腦海和情緒中消失了。

我知道,在那些時刻,和那些人在一起,我想和他們在一起,我需要他們在我的生活中。

「我到底想要什麼?」似乎漸漸被遺忘了。

懷疑似乎從我的腦海中消失了。

3、我覺得他們非常吸引我。

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

那不是純粹貪慾,而是更多。

但如果我說,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浪漫愛情呢?如果我說這也不是慾望呢?如果我說像《羅密歐與茱麗葉》、《戀戀筆記本》、《暮光之城》之類的書,從一開始就完全錯了呢?

現在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說,「是的,我知道這是錯的。

但是,我們的文化和社會是建立在對愛情和婚姻的熱情之上的——畢竟,他們就像馬車一樣走在一起。

我們的潛意識已經被編程為想要那種類型的大愛、那種奉獻、那種奉獻。

就像電影一樣。

最近我遇到了一個人,然後被這些情緒控制了,這是第一次。

我立刻想到也許她就是那個人,也許就是她。

我無法正常思考。

我無法集中注意力。

我只是想和她在一起。

我只是想靠近她。

然後,在我偶然遇到的偶發的童話故事的節氣期間,我很快地實現了一些事情:這在我的生活中,這對我來說是不適合的。

我覺得我不能做我自己。

我感覺自己失去了控制。

我的自信心被緊張的情緒所攪亂。

我覺得我對我們之間發生的事和我內心發生的事沒有發言權。

還有別的事。

我知道這不是純粹的慾望,我直覺地知道,這不是愛應該有的感覺。

那是什麼?

經過多年的成長和工作,我知道一件事是肯定的:平衡是生活的秘密。

所以,對我來說,極度失衡是一個危險信號。

我越挖越深。

我回想起我作為一名顧問的訓練,我對依戀理論的陳述,以及我對自己的依戀模式所做的挖掘。

我意識到,當我讓所有這些看似失控的情緒平靜下來,但興奮的情緒出現在我面前的是焦慮。

純粹的焦慮。

我回想起每一段讓我有這種感覺的關係或遭遇,為了弄清真相,我拚命地問我的高我自己,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它們都在某個點跑掉了。

但更準確地說,他們在情感和心理上都是矛盾的,或者在依戀取向上像波浪一樣。

這意味著,在矛盾心理的背景下,他們在情感上的可及與不可及之間來迴轉換。

確定他們想要的,然後不確定並將其拉開。

心理上的矛盾心理被定義為一種對某些物體有同時衝突的反應、信念或感覺的狀態。

依戀理論在本文中太過深入,無法深入探討,但簡而言之:我們所有人的依戀模式都源自於童年時期與看護人的關係,在我們青少年和成年時期,隨著我們第一次接觸友誼和戀愛關係,依戀模式一直在演變。

在依戀關係方面,波狀的傾向通常表現為從焦慮到矛盾狀態的來回搖擺。

所以我的經歷是這樣的:每次我遇到一個美麗迷人的女人,她總是讓我感到無助,我那少年的、不安全的、焦慮的自我,從我心靈的最深處,強行爬到表面。

這種與愛相關的強烈的、失控的感覺,正是我自己的那種像波浪一樣的依戀模式,讓我完全陷入焦慮狀態。

從表面上看,這些關係和聯繫對我來說是正確的,讓我感覺很奇妙,因為我自己的痛苦的矛盾本質似乎消失了,而在這一動態過程中所發生的強烈的能量實際上表現得像個高的。

但在更深層次上,我感到焦慮不安。

這是騙人的。

我知道書籍和電影會把真愛和靈魂伴侶描繪成什麼樣子,我的大腦會自動將這些強烈的情感和互動與這些故事聯繫起來。

從愛的受害者,到愛的共同創造者

我意識到真正的愛情是一種選擇;它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或觸發我們的東西。

賦予權力的核心實際上是選擇。

當我們選擇與那些能平衡我們的人建立戀愛關係時,我們就能控制並擁有足夠的權力來選擇並與那個人共同創造,最終的關係是什麼。

我們可以將激情、奉獻和無條件的愛等情感聯繫起來,創造出我們渴望的所有童話故事。

所有這些都是通過設定擁有這種關係的意圖,並以符合這些意圖的行動來支持它。

但它必須從一個平衡的空間開始我們的愛情能量和存在感。

在這一刻我能夠清晰認識到文學和社會的一切都錯了。

我完全搞錯了。

浪漫的愛情不是那種能讓我們把我們從腳上拉下來的強力力量。

這是一種我們有意選擇在一個平衡的環境中與伴侶共同創造的東西——一個從我們內心獲得平和感覺的伴侶,而不是焦慮或恐懼,一個我們可以成為最真實的自己的伴侶。

那麼,你如何做出轉變,創造更健康的戀愛關係呢?

1、理解你的依戀模式,並將你自己的模式組合在一起。

市面上有很多書,斯坦·塔特金(Stan Tatkin)的《關於愛的大腦》(Your Brain on Love)是其中最有用、最全面的一本。

2、記住,意識是第一步。

當你和一個觸發你的依戀模式的人在一起時,它不會阻止你去感受那些強烈的情緒,但它會讓你做出更健康的選擇,讓你知道這些人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或不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已經習慣於在多個層面上尋找壓倒性的愛;這不是一個我們可以在一夜之間改掉的習慣。

3、繼續保持清醒,盡你所能治癒你的傷口。

重新寫下你告訴自己的故事,關於愛是什麼,什麼是愛,而不是讓你遠離你真正想要的那種關係。

它需要時間來重新編排故事,從一個平衡的地方建立真正的愛,而不是更多的自我破壞。

4、平衡的戀愛關係可以以多種方式開始,但友誼似乎是從最自然平衡的地方開始。

這並不意味著以一種無機物的方式強迫朋友;這只是意味著傾聽,關注你和那個人在一起時的感覺。

5、當你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快樂,真實,脆弱,以及接受時,你會感覺到一個人的存在。

這些是根植於平衡之中的情感和情緒。

焦慮(蝴蝶)、恐懼(請不要離開我)、焦慮的需要與某人相處,並且感覺你需要成為某個人或某個人的感覺。

這是你並非來自一個平衡的地方的最大指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她喜歡不喜歡你的十六個PUA表現

我戀愛了,幾乎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有三次這樣說我們都習慣於將自己的情感與愛聯繫起來。從我們年輕的時候起,我們經歷強烈情感的人就成了我們想要的愛人毫無疑問,關係的早期階段可能會令人困惑。你可能會對自己...

甘穀草根的愛情觀

愛 情什麼叫愛情?所謂愛情,在我看來是人與人之間強烈的依戀,親近、嚮往,以及無私專一、無所不盡其心的情感。在現代文化里,愛就是網住對方的心,具有親密、情慾和承諾的屬性,並且對這種關係的長久性堅持...

一個人走散的婚姻,另一個人該如何收場?

昨天晚上,賈乃亮在微博上發了一封長文,對一周以來不斷發酵的「李小璐夜宿事件」做出了回應,言辭懇切,透露著心酸與難過,甚至將這次事件的責任歸咎於自己,他說:「我是一名文藝工作者,但同時我也是個普通...

獨自與滾犢子:為什麼你不能離我遠一點!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單身狗?他們總是說:「我並不需要戀愛。」「這世上多得是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談戀愛會耽誤我干正事的。」「男人永遠不會做出承諾/女人會給你設很多陷阱。」就算他們脫單了,也會常常向...

我也曾遭遇丈夫出軌!情感諮詢師現身說法

作者:李化 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來源:微信公眾號 潘幸知(sharpshow)很多遭遇婚外情的人都會悲情地問,他為什麼不愛我了,我現在很痛苦,我應該怎麼辦?孩子怎麼辦?我感受到:她們內心真的很痛苦...

你知道嗎?這才是挽回該走的「第一步」棋

愛情是一種重生,不斷追逐幸福,進化完善的過程。當我們走過一段路,看過一段風景,聽著熟悉的歌,思念著心裡的人,我們總渴望在別人的故事中演繹出自己的靈魂。戀愛中的人,期待別人給予天長地久的承諾,卻不...

如何建立安全和諧的親密關係?

情感心理諮詢導讀: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愛情,渴望找到一個能夠「溫暖的」、「及時給予我們回應」、「給我們很多注意力」、 「對我們的需求敏感」的伴侶,讓我們感受到愛與快樂。但事實上,很多人在愛情中...

你離真愛有多遠?

你遇到的是真愛嗎?01小時候,我認為真愛就是極度的占有,她是我的,我不許她和任何男生講話,連她多看別人兩眼我都很難受,我自私、敏感、占有欲爆棚,並把這些當作愛她的表現,愈演愈烈。那時候我這樣喜歡...

好好一個人,為啥談了戀愛就變了?

編者按:好好一個人,為啥談了戀愛就變了呢?在愛情里,有人高冷寡淡,有人依賴黏人…依戀類型一旦不符,感情很可能會無疾而終。知己主義(微信公眾號 zhijizy)出品作者: BeritBrogaar...

理解你的情感故事來應對低性慾

我一直在治療中看到它。一對真心相愛的夫妻,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難以維繫。一個伴侶性慾低下,而另一個則渴望性接觸。戀愛中的雙方都認為對方是親密的朋友,這就使得性慾望的差異對雙方都造成了傷害。許多夫妻...

「找到」真愛 還是「創造」真愛?

如果有一個神奇的App,可以精準地算出你跟一個人彼此登對的機率,不用忍受所有未知帶來的焦慮,不用跟「不合適」的人浪費時間,你會讓軟體幫你做這樣的計算嗎?現在,如果你是單身,並且特別渴望找到自己的...

心理學:去經歷,去感受,去創造

心理學上一個屢屢被提起的概念「舒適圈」――在熟悉的已經適應了的圈子裡,做習慣做的事,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一直呆在這個舒適圈裡,而不向圈外邁出,則意味著對自己的束縛和禁錮。成長,突破,創造就很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