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算什麼:讓波伏娃告訴你什麼是開放式婚姻|眼光日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眼光日曆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讓-保羅·薩特的終身伴侶,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

於1986年04月14日逝世於巴黎。

4月12日,各大新聞頭條都被知名女性白百何婚內出軌小鮮肉的新聞占據,甚至有爆料稱陳羽凡白百何夫婦的關係早就是各玩各的,也就是所謂的開放式婚姻。

談到開放式婚姻,一定逃不過的一對終身伴侶就是法國存在主義的先鋒薩特和波伏娃。

薩特和波伏娃之間的感情可以寫成一本傳世小說。

他們在世界舞台上出雙入對,還曾經一起到過中國,上過天安門城樓。

光是那女高男矮的形象就足以引起圍觀。



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相守半生,卻一直沒結婚,並且開創出一個著名的短語:契約式愛情——精確詮釋「婚姻只是一張廢紙」。

薩特喜歡對西蒙娜說:「我們的結合是一種本質上的愛。

」這句話意味著,他們都可以體驗偶然的風流韻事。

19歲時,她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波娃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

西蒙·波伏娃對讓-保爾·薩特的愛情始於1929年,那時兩人正為為巴黎索邦大學的哲學教師考試做準備。

波伏娃一心想與這位充滿魅力的知己分享一切。

但是風流子薩特與她提出約定:彼此承認各自的風流韻事。

於是一場愛情大戰一觸即發。

薩特令波伏娃捲入到豐富多彩而荒淫放蕩的生活,而她卻絲毫沒受到影響。

之後,她還創作出改變女性一生的著作《第二性》。

女權運動的聖經

這本書被譽為「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甚至被尊為西方婦女的聖經。

波伏娃可以說一生都在強調女性在父權制的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女人應當「跟父親一樣擔負起夫妻間的物質和倫理責任」,應當有「自由的成年生活」,而不僅僅是承擔母親的功能,最根本的是:「人不是生來就是女人,而是後天造成的」。

這些理論在當時可謂駭世驚俗,波伏娃也當之無愧地列入現代婦女運動最早的權威理論家。

和薩特為獨特的愛情方式

薩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是20世紀法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評論家,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

薩特一生艷遇不斷,波伏娃只能是其中之一。

1929年的事,波伏娃20歲,薩特23歲。

某個午後,他們一起看完電影,薩特對波伏娃說道:「我們簽個為期兩年的協議吧。

」契約式婚姻宣告誕生。

薩特解釋說,兩人不必結婚,但又是親密的生活伴侶,真誠相愛的同時,各自保持著愛情的獨立自由。

不久,他們又達成了另一個協議,「雙方不應互相欺騙,而且不應互相隱瞞」。

即是說他們彼此的「偶然愛情」都應該毫無保留地告知對方,雙方都有愛其他異性的權利。

這兩個協議,他們竟然執行了一輩子。

薩特不贊成結婚,主張兩性關係的多伴侶化,反對婚姻的靜止性,多方接納來自異性的誘惑。

他希望與波伏娃共同建設一種自由、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給予的超越傳統的愛情關係。

薩特曾經跟波伏娃說過:「我們之間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

但是,如果我們能同時體驗一下其他意外的風流韻事,那也是件樂事。

」波伏娃說道,「我們兩人的觀點一致」。

波伏娃還說過,「我們毫不懷疑地根據自己的意志行事,自由是我們惟一遵循的原則。

"

波伏娃在《回憶少女時代》中,曾提到:「命中注定能成為我丈夫的人,不能是有別於我的一類人,他既不能比我差,也不超出我許多,他保證我很好的生活,但不剝奪我的自主權。

」婚姻是每個女子尋求的歸宿。

薩特和波伏娃二人都認為永遠相愛並生活在一起就夠了,這就是婚姻的本質,而勿需去辦理什麼手續

同時雙方都保留一個空間,只能使雙方的感情更加深入。

的確,他們的戀情越來越深入,變得更為相互需要,他們決定彼此決不分手。

他們考慮的只是短暫的分別,而不是非常孤獨的逃避。

西蒙娜寫道:「我們不發誓永遠忠誠,但我們的確同意延遲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們相識三四十年的永遠的年代。

」 但是,薩特對她說,不要結婚,我們簽個兩年為期的協議吧。

波伏娃與薩特和波伏娃的養女西爾維·勒·蓬在一起

契約婚姻也曾遇到大危機

「我非常愛M,但我現在是和你在一起」

契約婚姻最大的危機,來自1945年薩特的美國情事。

這年1月,薩特以記者身份隨團去美國,遇上了美國美女記者多洛萊斯(波伏娃在書中稱她為M),薩特瘋狂地追求她,並獲得了美人的芳心。

這是與薩特相愛多年,第一次讓波伏娃感到焦慮以及擔憂的薩特的「偶然之愛」。

「他們互有好感,相當的好感。

」波伏娃感到了威脅。

波伏娃問薩特:「坦率地說,你是愛M多點還是愛我?」薩特回答:「我非常愛M,但我現在是和你在一起。

儘管如此,這年12月,回到巴黎的薩特依然無法遏制對美國情人的思念,再度飛往美國,並在那裡租了公寓,用以與多洛萊斯約會。

在《時勢的力量》中,波伏娃稱自己對薩特的這場有別於他的其他風流韻事的「偶然之愛」,絕望,迷惘。

「我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命運」。

她把自己關在旅館房間,37歲的她沒有婚姻,無子無女,孤身一人,寫作成為她唯一的事業。

孤獨與痛苦,使她繼續大量的創作,同時也使她經過陣痛,脫蛹而出。

這一年,隨著《他人之血》、《吃閒飯的嘴》兩部作品的問世,以及評論雜誌《現代》的創辦,波伏娃作為一個獨立的作家,她在人類社會學、文學等許多領域贏得赫然讚譽

1947年1月27日,波伏娃到美國作巡迴講座,終於見到了被薩特瘋狂愛戀的多洛萊斯。

這個金髮美女,果然美麗魅惑,是無與倫比的女性。

其時,多洛萊斯正準備飛到巴黎見薩特。

波伏娃的心一下子沉入深深的谷底。

2月,落寞的波伏娃去芝加哥,意外地邂逅高大的美國作家艾爾格倫。

在離開芝加哥去加州的火車上,她讀他的小說,並且開始他們一生中304封信件中的第一封。

富有戲劇性的愛情開始。

波伏娃與薩特都在進行跨國之戀。

艾爾格倫與多洛萊斯,都以愛情的名義,走進20世紀兩顆耀眼的明星。

在愛情的多元化伴侶之選擇中,他們並沒有因為美麗的邂逅而迷失自己,同樣將各自放在掌心中緊緊相握,傳遞著彼此的溫暖,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知心愛人。

所以,才演出了一幕超乎世俗的精彩人生。

正是靠著彼此永恆的激勵與支持,使他們都成為彼此作品的第一閱讀人。

更重要的是,他們坦誠地吐露,他們相守了一輩子卻並無一紙契約的羈絆。

正是由於各自的自由生活,給他們的愛情塗沫了一道眩暈的光環。

他們在儘可能的範圍中盡情享樂,但都不會忘了給予對方以溫柔體貼,因為有薩特,才會造就波伏娃。

同樣有了波伏娃的存在,才能襯托出薩特的分量。

要是換成別人,肯定又是另一個落俗的普通故事。

否則便會陷入你不是你、我不是我的乏味常局。

戲劇化的是,明天也就是4月15日,就是主人公薩特的逝世的日子,二人合葬在法國一家普通的公墓園中,生前對自由和真理步履不停的追逐,離開以後便成為永恆的陪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薩特與波伏娃的契約,兩性該如何經營

我們為什麼要結婚?愛? 肉體? 生存?相愛所以要在一起生活,是婚姻的最初本質。真正的擁有隻能是結婚嗎?結婚只是兩人可以在一起的形式之一。真正的擁有是,惦記,相伴,心與心的互換,靈與肉的結合。沒有...

直男最嚮往的婚姻故事

婚姻對個人究竟有什麼好處啊。沒好處誰他娘的結啊。其實婚姻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總結出這麼幾個:1婚姻家庭是人類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太好理解了,誰沒年輕過,誰沒得瑟過,要是沒爹娘管著或是怕爸媽生...

哲學家是不適合結婚的物種?

哲學家是不適合結婚的物種?文/侯金亮西方哲學的鼻祖蘇格拉底說:「娶到一個好妻子,你可以得到幸福;娶到一個壞妻子,你會成為哲學家。」然而,似乎相反,很大一部分哲學家非但沒娶一個「懷妻子」,甚至不結...

淺談《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淺談《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薩特與波伏娃一直在用背叛的方式來確認對方的忠貞。就像邪教中的父神與母神,四處捕獵年輕美麗的情人宰殺在祭壇上,以鮮血喚起對方的激情。他們都深知再無人有那樣強大的靈魂來與...

雌雄大俠波伏娃與薩特

薩特1964 年,瑞典學院決議頒發薩特諾貝爾文學獎,可大俠薩特大手硬邦邦一揮:「我拒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拒了世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

花神咖啡館|如何活得像個法國人

林青霞成為作家後,開始大量的閱讀,她最欣賞的女作家是波伏娃,因為欣賞她與薩特之間的有趣的關係。再沒有一對男女的愛情比他們的超乎世俗,像一次先鋒的實驗。他們愛慕彼此,卻拋棄一對一的關係,不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