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女權主義教母西蒙娜·德·波伏娃:如何在愛中獨立和平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又譯做西蒙·波娃瓦。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

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波伏娃1908年生於巴黎,1929年獲巴黎大學哲學學位,並通過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

1945年與讓-保羅·薩特、莫里斯·梅格-龐蒂共同創辦《現代》雜誌,致力於推介存在主義觀點。

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極大反響,成為女性主義經典。

1954年憑小說《名士風流》獲龔古爾文學獎。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花在談論不真實的愛情上的時間,要比談論真實事情所花的時間多得多。

或許是因為,她認為真愛是如此難以實現。

波伏娃關於真愛的觀點看起來有些過時和悲觀。

她以二元形式呈現了男性和女性,這是不太可能引起很多讀者的共鳴。

今天的婦女比1949年的婦女有更多的機會接受教育和就業,她們可能不太可能把愛看作是全部的生活。

儘管結構性的不平等依然存在,但從理論上講,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關係,或男性和男性之間的關係,或女性和女性之間的關係,在今天看來,更有可能在平等的基礎上繼續下去。

但儘管如此,許多關於愛情的文化描述仍將其描述為一場不平等的遊戲——征服或統治,誘惑或誘捕——界限被明顯地按性別劃分。

愛對男人和女人意味著什麼

在她的女權主義著作《第二性波伏娃》(The Second Sex Beauvoir)中,她寫道,「愛」這個詞對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含義,而這些差異導致了他們之間的許多分歧。

拜倫說得一針見血,她想,他說對男人來說,愛情是生活中的職業,而對女人來說,愛情就是生活本身。

1949年,波伏娃在書中寫道,男人在愛情中仍然是「至高無上的臣民」——他們把心愛的女人和其他追求放在一起,作為他們一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只是一部分。

相比之下,對女人來說,愛情被期望成為她們的全部生活:「為了主人的利益而徹底放棄」其它追求。

在21世紀的社會裡,這可能聽起來很彆扭和難聽。

但在波伏娃的時代,她看到了許多假設(含蓄的和明確的),即對女人來說,愛意味著把自己當成自己的人。

《第二性》引用了一些所謂的聖賢對女性的建議,其中包括塞西爾•索維奇(Cecile Sauvage)的一個例子:「當女人戀愛時,她必須忘記自己的個性。

」這是自然規律。

女人沒有主人就不存在。

在波伏娃看來,自然法則與之無關:問題在於文化法則。

男人在成長過程中被期望在世界上變得活躍——去愛,但也要有雄心壯志,並在其他領域有所作為。

然而,女人被教導她們的價值也是有條件的——她們需要男人的愛才能有價值。

「年輕的女孩一直夢想著通過男人的眼睛看到自己:女人相信她終於找到了自己。

獲得真愛的障礙之一是,女性因此將自己物化,試圖認同自己所愛的男性。

戀愛中的女人試圖看穿了她的愛人的眼睛,塑造她的世界和自我轉變:她讀他喜歡的閱讀,愛好他喜歡的藝術和音樂,跟隨他的思想、他的朋友、他的政治,等等。

波伏娃也在性方面反對說,許多女性被用作男性愉悅的「工具」,而不是考慮對慾望和愉悅的感受。

「愛的真實性是什麼?那就是,包括雙方都承認他們的愛人是自由的,並將他(或她)作為一個主體來欣賞,作為一個有自己的權利的人。

愛的主流問題在於它們不是相互的。

男人希望女人在愛情中,以非相互的方式奉獻自己。

因此,愛情對女人來說是危險的,而對男人來說卻不是。

她沒有把這完全歸咎於男人。

婦女們也通過參與其中,使非對等的愛的壓迫結構永存。

但波伏娃寫道,不這樣做是很難的,因為世界的結構誘使他們同意自己的壓迫。

波伏娃認為,在互惠的關係中,真實性是可能存在的,並希望它會變得更加普遍。

那一天將有可能愛她的力量,而不是她的弱點;不是逃避自己,而是發現自己;不是出於順從,而是肯定自己。

愛對她來說就像對男人來說是生命之源而不是致命的危險。

在她看來,愛情的真實性包括雙方都承認自己所愛的人是自由的,並欣賞他(她)自己作為一個主體,作為一個人的權利。

當兩個自由的人獨立地欣賞自己,並就彼此相愛的意義達成一致時,他們的愛是真誠的:他們可以像一對夫妻一樣在互惠的愛中創造意義。

但在那之前,只要女人被鼓勵以犧牲自己的人身為代價獻身於他人——波伏娃預言愛的理想會使不公正永世長存。

波伏娃說,愛預示著救贖,但女人以愛的名義得到的往往是人間地獄。

波伏娃實踐了她所宣揚的愛嗎?

波伏娃的生活本身就提出了有關她的愛情哲學的有趣問題。

儘管波伏娃可能會抵制「多角戀」這個詞(因為,對於存在主義哲學家來說,這種自我定義構成了惡意),但她與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的關係以非排他性著稱。

作為學生,他們彼此承諾他們的愛是「必要的」,但擁有其他「偶然的」愛並不會挑戰他們在彼此生活中的首要地位。

尊重彼此的自由,對於波伏娃和薩特來說,包括追求與他人關係的自由。

波伏娃最出名的一件事是與美國小說家納爾遜·阿爾格倫(Nelson Algren)交往。

起初,他們的關係似乎體現了她的互惠理念:愛情是關於分享個人生活,而不是一個人完全獨享。

但最終,他們在愛情的要求上產生了分歧,無法設想共同的未來。

對波伏娃來說,要想澄清她對愛情的相同定義,就必須符合她的互愛標準。

所以她並不反對非多情的愛情,因為它本身就不真實。

重要的是,無論你是一個單身情人還是一個多重情人,你的愛是相互的。

作為一個存在主義者,波伏娃堅持認為人類的「存在先於本質」(借用薩特的話)。

作為自由的臣民,我們決定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是誰。

在相互的愛中,我們未來的理想可以成為共同的目標。

但這正是真正的愛如此難以實現的原因:因為除了找到真愛的挑戰外,愛還很容易就會停止互惠。

愛的真實性不是要達到某種狀態,而是要追求的一個目標,或者說一個共同的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輸薩特的存在主義女哲學家——波伏娃!

波伏娃,全名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國哲學家,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之一,薩特的戀人,她的代表作《第二性》奠定了她作為女性主義思想的地位。但是在西方哲學界,她作為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身份,長期沒有得到肯...

波伏娃: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又譯做西蒙·波娃瓦。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雌雄大俠波伏娃與薩特

薩特1964 年,瑞典學院決議頒發薩特諾貝爾文學獎,可大俠薩特大手硬邦邦一揮:「我拒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拒了世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

鄭克魯:每個人都能讀懂波伏娃

作者:徐晗溪1月9日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誕辰。她是著名的存在主義女作家,1908年,波伏娃誕生於法國巴黎,從巴黎高師哲學系畢業之後,她便走上一條與哲學相伴一生的傳奇之路。她是存在主義大師薩特的...

波伏娃最好的作品不是《第二性》,而是她自己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想好好聊一聊波伏娃這個人。一提到波伏娃,普通人最容易想到的三個標籤分別是:女權主義者、《第二性》作者、薩特的女友。僅僅從標籤上來看,「女權主義者」和「薩特的女友」這兩個標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