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溝通方式,決定了親密關係的溫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不久,浙江省高院公布了一組2018年離婚大數據。

其中,高居第一位的原因竟是生活的瑣事,占比34.21%。

其他的離婚理由五花八門,比如分居、感情基礎薄弱、性格差異、缺乏溝通等等。

如果說愛情是青年的浪漫,那麼婚姻則是中年的現實。

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都是兩個人矛盾的來源。

而且,往往是那些最不起眼的小事,對親密關係的傷害最大。

比如:

另一半的手機從來不讓你碰;

過節、紀念日對方很少有表示;

下班回家,發現家裡連一口熱水都沒有;

TA一邊玩手機,一邊等你把飯做好、擺好;

你愛乾淨,TA卻隨處扔臭鞋、臭襪子;

想跟TA聊聊天,對方總是心不在焉。

……

《親密關係》這本書中,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寫了這樣一段話:

「親密關係是表達人生高低潮的一種藝術。

就像任何一種藝術一樣,它也需要個人的天分(愛的能力)、基本教育和不斷的練習。

是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天生懂得如何愛另一個人。

每個人的親密關係形式都是不同的,良好的親密關係需要練習,它更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

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克里斯多福•孟將一段親密關係分成了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啟示。

他詳細地講述了每一個階段的特點,以及會出現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之道。

你是否也因為一次次爭吵而心力交瘁,對一段關係感到失望呢?你是否也被熟悉、最親近的那個人傷害過呢?如果你渴望一種健康幸福的親密關係,那麼,是時候突破瓶頸,踏出改變的一步了。

1. 權力鬥爭:親密關係中的矛盾來源

其實,親密關係中的所有矛盾都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權力鬥爭」

這個詞聽起來好像政治鬥爭,不過它真實描述了親密關係中,人們試圖掌控關係的主導權,或者平衡一段關係的現象。

權力鬥爭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關係中的「失衡感」。

我們試圖證明「你是錯的、我是對的」,我們想要對方「為了我而改變」,我們希望「雙方的付出至少是平等的」,我們期待對方「比我自己更懂我」。

這樣的權力鬥爭在親密關係幾乎無處不在。

那麼,大部分人是怎麼處理權力鬥爭的呢?通常是這三種形式:攻擊、情緒抽離、被動攻擊。

  • 攻擊,是一種最直接、激烈的表現方式。

人們相互指責、謾罵或者威脅對方,甚至付諸於暴力。

比如:「你從來不為我考慮!」、「真沒見過你這麼不要臉的人!」

  • 情緒抽離,也就是「冷戰」,即用沉默和冷淡來迴避爭吵。

不管你說什麼,我都不做回應。

完全無視對方的批評和憤怒,讓對方看起來好像是無理取鬧。

  • 被動攻擊,則是一種受害者的心態。

對方可能假裝不在意伴侶的行為,卻在言行之間隱隱夾雜著抱怨、嘲弄或批評,讓對方內疚或難受。

比如:「沒事,你去忙吧,反正我一點也不重要。

無論哪一種處理方式,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甚至還會火上澆油,讓一段關係變得更加惡劣。

2. 所有負面情緒的背後,是被忽視的內在需求

為什麼我們總會不自覺地進行權力鬥爭呢?難道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或著要求對方同等付出嗎?其實不然。

在心理學上,任何一種負面情緒都是一種信號,它提示了那些從未被注意到、從未被滿足的內心需求的存在。

親密關係中的所有衝突,其實都是我們內心的衝突。

很多時候,我們對伴侶感到失望或生氣,可能並不是因為對方做錯了哪件事,而是因為對方忽視了我們的需求。

所有指向對方的批評或抱怨,實際上都是指向自己內心的需求。

比如:

「你回家什麼也不做,就知道玩手機!」(我希望被體貼)

「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我希望被重視)

「你放不下前任,那我算什麼?」(我希望被愛)

「你做事哪一次跟我商量過?」 (我希望被尊重)

「愛與被愛」,是人類的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了許多具體的需求,比如:需要被人了解、陪伴、重視、支持、讚賞、認同、尊重等等。

一旦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內心就仿佛有一個巨大的空洞,不斷地喊著「我餓,我餓……」。

所以,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那個與你爭吵不休、充滿攻擊性的人,其實是一個受過傷的人。

那些矛盾與爭執,正是渴望被人關注的內心需求。

在克里斯多福•孟看來,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受到的傷,是童年傷痛的延續。

而親密關係,正是治癒這種傷痛的良機。

當我們讓痛苦浮上水面,平靜地接受它的存在,關注彼此的感受和需求,用「愛」來相互支持,我們就會擁有更健康幸福的親密關係。

那麼 ,如何用「愛」來彼此支持呢?答案是溝通

3.治癒傷痛,從改變我們的溝通方式開始

大部分人在爭吵時,表達更多的是情緒和批評。

但是,這種帶有攻擊性的表達方式,換回來的往往是申辯、反擊或者逃離。

很多時候,我們越努力主張自己的意見,對方越聽不進去。

其實就是溝通方式錯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表達與溝通呢?

01.改變心態。

親密關係中的衝突和矛盾,其實是一種信號。

它就像感冒提醒我們身體需要休息一樣,矛盾也提醒了我們內心的衝突與需求。

所以,不要因為關係中出現一些矛盾,就輕易地否定一個人或一段關係。

我們應當將它看做是修復創傷,創造更加健康幸福的關係的重要旅程。

02.轉移關注點。

溝通時,不要只盯著衝突與矛盾,而是將關注點轉移到對方的需求上。

比如,「唉,她又開始抱怨了!」變成「咦?她這麼抱怨,是不是我對她的關心太少了?我能為她做些什麼呢?」

當我們的關注點改變後,我們就不再是站在對立面上的評判者,而是兩個相互關心、彼此支持的愛人。

這才是一段關係里,真正需要我們為之努力的事情。

03.恰當地表達需求。

很多人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希望對方能主動發現,並滿足他們。

然而,他們註定要失望。

一個人的內在需求,就像潛意識一樣,深藏在各種事情、情緒和感受之下,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很難察覺,別人更不容易知曉。

恰當地表達需求,是良性溝通的重要一環。

在《非暴力溝通》中,馬歇爾·盧森堡提供了一個有效溝通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描述觸發事件+感受如何+有哪些需求+具體請求。

比如:丈夫每天晚歸,妻子打不通他電話很生氣。

爭吵模式:「你天天都不著家,乾脆別回來了!」

溝通模式:「你每天很晚回家(事件),我一個人在家很害怕(感受),我需要安全感(需求),你下次如果晚回家,可以保證我能隨時打通你電話嗎?(具體請求)」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事件、還是請求,都要落到一件具體的事情上,指向越清晰明確,對方就越能了解我們的需求,做出良好回應的機率就越大。

4. 親密關係是兩個人的修行

很多人對愛情都有一種誤解,他們總以為只要遇到那個對的人,親密關係中就不會再有矛盾和痛苦,我們被人懂、被人體貼善待,內心的需求被填滿……。

然而,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伴侶,親密關係也不是選對人就一勞永逸的事情。

創造良好的親密關係,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努力。

當我們不再將爭吵與矛盾看做是一種折磨,而是透過問題的表面看到對方的內在需求;當我們不再致力於權力鬥爭,而是給予對方滿足與支持,那麼,我們就會更貼近彼此的內心,創造出更健康愉悅的親密關係。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親密關係里,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麼?

-01-無論在哪個國家哪種年齡階段,我們都離不開親密關係,它是我們獲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曾經有一些研究者去採訪了那些即將死亡的人,什麼是他們最割捨不下的,幾乎90%的人都把親密關係放得很靠前。...

心理學家:親密關係中的9種隱形攻擊

為什麼兩個人越相愛,越不容易相處?為什麼有時兩個人都很委屈,覺得是對方有錯,但誰也說服不了誰?為什麼我和男朋友明明不想傷害對方,卻在爭吵中消磨了彼此的感情?Gottman(2000)在1986年...

親密關係中,一定要避免這4種無效溝通模式

因為從心底里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加布瑞埃拉·澤文在任何情侶關係中,衝突都是不可避免的。請試著想像,如果你和另一半發生了言語上...

為什麼說吵架也可以增進親密關係

很多人都害怕吵架,尤其是在愛情和婚姻中,很多吵架最終導致了親密關係的破裂。朱迪斯·萊特(Judith Wright)是美國著名的婚姻和生活方式教練,她也是一位情感諮詢師和作家,和先生鮑勃·萊特(...

不爭不吵的愛情,是一個騙局

吵架是很多親密關係中都會出現的情境,有些人覺得要是能不吵架該多好。如果你生氣了,對方讓你「靜一靜」,他在表達不想跟你吵架的意願,可是你卻會覺得對方不愛你,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發泄一下負面情緒,而不...

什麼才是完美的兩性溝通技巧?

想要提問,請直接添加公眾號:baoai85,更多免費提問機會等你來!-01-親密關係有多重要,溝通就有多重要!兩性間的許多誤解、隔閡和爭吵,都是來源於不了解或者忽略對方的需求。如果雙方能夠用一些...